山西省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推動供需結構升級的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推動供需結構升級的意見》(國辦發〔2016〕44號),更好發揮品牌在推動供給結構和需求結構升級中的引領作用,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及省委、省政府關於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總體要求,積極探索有效路徑和方法,更好發揮品牌引領作用,加快推動供給結構最佳化升級,適應引領需求結構最佳化升級,為經濟發展提供持續動力。以發揮品牌引領作用為切入點,充分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企業主體作用、政府推動作用和社會參與作用,圍繞最佳化政策環境、提高企業綜合競爭力、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大力實施品牌基礎建設工程、供給結構升級工程、需求結構升級工程,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滿足居民消費升級需求,更好地適應需求總量、需求結構的發展變化,促進經濟發展提質增效,為不斷塑造山西美好形象、逐步實現山西振興崛起提供有力支撐。
二、發展目標
“十三五”期間,我省品牌發展政策法規環境進一步最佳化,企業綜合競爭力進一步提高,良好社會氛圍基本形成。品牌基礎建設進一步推進,基本建成適應我省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標準化體系,提升檢驗檢測能力、搭建創新平台和增強品牌軟實力等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供給結構進一步升級,圍繞我省優勢產業,實現品種增加、品質提高,打造一批自主品牌,形成一批質量水平高、競爭能力強的名牌產品。需求結構進一步最佳化,企業信用體系基本建成,我省自主品牌影響力和認可度得到明顯提升,自主品牌省內消費市場不斷鞏固,省外市場進一步拓展。
三、主要任務
(一)進一步最佳化政策法規環境。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創新管理和服務方式,大力實施商標品牌戰略,積極推動“質量強省、名牌興晉”戰略,進一步完善政府質量工作考核和名牌產品推選機制,為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推動供給結構和需求結構升級保駕護航。完善標準體系,提高計量能力、檢驗檢測能力、認證認可服務能力、質量控制和技術評價能力,不斷夯實質量技術基礎。增強科技創新支撐作用,為品牌發展提供持續動力。落實品牌發展法律法規,完善財稅、金融等扶持政策,通過執法常態化淨化市場環境。加強我省自主品牌宣傳和展示,提高“山西品牌”影響力。(責任部門:省質監局、省工商局、省商務廳、省財政廳、省金融辦)
(二)切實提高企業綜合競爭力。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切實增強品牌意識,苦練內功,改善供給,適應需求,做大做強品牌。支持企業加大品牌建設投入,制定符合自身發展特點的商標品牌戰略,以商標註冊、運用、保護和管理為核心,帶動技術創新能力、產品和服務質量、市場行銷水平、企業文化等品牌建設支撐要素全面協調發展,不斷豐富產品品種,提升產品品質,提高品牌價值。鼓勵企業實施“網際網路+”行動計畫,激發企業創新活力,培育新興業態和創新公共服務模式。引導企業誠實經營、信守承諾,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不斷提升品牌形象。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發揮企業家領軍作用,培養引進品牌管理專業人才,造就一大批技藝精湛、技術高超的技能人才。(責任部門:省工商局、省經信委、省商務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文化廳、省旅遊發展委)
(三)大力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凝聚社會共識,積極支持我省自主品牌發展,助力供給結構和需求結構升級。培養消費者自主品牌情感,樹立消費信心,擴大自主品牌消費。發揮好行業協會橋樑作用,加強中介機構能力建設,為品牌建設和產業升級提供專業有效的服務。切實加大商標法律知識宣傳力度,形成全社會積極套用品牌、關心品牌、宣傳品牌、保護品牌的良好環境,努力營造實施商標品牌戰略的社會氛圍。堅持正確輿論導向,關注我省自主品牌成長,講好“山西品牌”故事。(責任部門:省商務廳、省工商局、省經信委、省新聞出版廣電局)
四、重大工程
(一)品牌基礎建設工程。
圍繞品牌影響因素,打牢品牌發展基礎,為發揮品牌引領作用創造條件。
1.推行更高質量標準。加強標準制(修)訂工作,鼓勵具備相應能力的學會、協會、商會、聯合會等社會組織和產業技術聯盟協調相關市場主體共同制定更高質量的團體標準,供市場自願選用。鼓勵企業制定並實施高於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的企業標準,增強企業競爭力。推行企業產品和服務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和監督制度,逐步取消政府對企業產品標準的備案管理,落實企業標準化主體責任,提高企業改進質量的內生動力和外在壓力。(責任部門:省質監局)
2.提升檢驗檢測能力。加強檢驗檢測能力建設,提升檢驗檢測技術裝備水平。進一步規範產品質量檢驗檢測機構行為,確保檢驗檢測工作科學、公正、廉潔、高效,降低檢驗檢測機構運行成本。加快具備條件的經營性檢驗檢測認證事業單位轉企改制,推動檢驗檢測認證服務市場化進程。鼓勵民營企業和其他社會資本投資檢驗檢測服務,支持具備條件的生產製造企業申請相關資質,面向社會提供檢驗檢測服務。打破部門壟斷和行業壁壘,營造檢驗檢測機構平等參與競爭的良好環境,儘快形成具有權威性和公信力的第三方檢驗檢測機構。按照國家統一部署,推進先進計量技術和方法在企業的廣泛套用。對目前全省40家具備產品質量檢驗資質的檢驗機構承擔的政府監督檢查工作質量進行分類監管,根據工作質量考核情況劃分為I類、II類、III類、IV類四個類別,II類以上可以承擔國家監督抽查工作,III類以上可以承擔省級監督抽查工作。(責任部門:省質監局)
3.搭建持續創新平台。加強研發機構建設,支持有實力的企業牽頭開展行業共性關鍵技術攻關,加快突破制約行業發展的技術瓶頸,推動行業創新發展。鼓勵具備條件的企業建設產品設計創新中心,提高產品設計能力,針對消費趨勢和特點,不斷開發新產品。支持重點企業利用網際網路技術建立大數據平台,動態分析市場變化,精準定位消費需求,為開展服務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提供支撐。加速創新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催生經濟發展新動能。(責任部門:省科技廳、省經信委、省發展改革委)
4.增強品牌建設軟實力。探索培育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品牌評價理論研究機構和品牌評價機構,開展品牌基礎理論、價值評價、發展指數等研究,提高品牌研究水平,發布客觀公正的品牌價值評價結果以及品牌發展指數,逐步提高公信力。積極探索參與品牌評價標準建設工作,參與完善品牌評價相關國家標準,提高標準的可操作性,並就品牌國家標準進行宣傳貫徹,指導企業加強品牌建設。鼓勵發展一批品牌建設中介服務企業,建設一批品牌專業化服務平台,提供設計、行銷、諮詢等方面的專業服務。發揮商標行業協會作用,加強商標品牌服務行業自律,建立完備的守信激勵、失信懲戒工作機制,促進商標代理行業健康發展。支持行業協會推進商標品牌戰略實施,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在商標運用和保護中的積極作用,以品牌帶動發展,提升產業競爭力。建設一批國家級及省級工業設計中心,積極參加中國優秀工業設計獎評選活動。加大企業設計人員培訓和工業設計類人才培養力度,培育一批示範性消費品創意設計園區和設計類服務企業。(責任部門:省工商局、省商務廳、省質監局、省經信委)
(二)供給結構升級工程。
以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為主要內容,從一、二、三產業著手,採取有效舉措,推動供給結構升級。
1.豐富產品和服務品種。繼續做強做優酒類、食醋、乳品等以知名品牌為支撐的傳統食品產業,做精做細小雜糧加工、肉類加工、特色食用油加工、乾鮮果蔬加工、功能食品等以濃郁地域品牌為支撐的特色食品產業,培育壯大飲料製造、澱粉製品、方便食品等以規模化深加工為特徵的現代食品產業。支持食品龍頭企業提高技術研發和精深加工能力,針對特殊人群需求,生產適銷對路的功能食品。繼續支持我省醫藥、紡織、玻璃、陶瓷等輕工產業發展,研發優質產品,增加品牌影響力。鼓勵有實力的企業針對工業消費品市場熱點,加快研發、設計和製造,及時推出一批新產品。支持企業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推進個性化定製、柔性化生產,滿足消費者差異化需求。開發一批有潛質的文化旅遊資源,形成以歷史文化景點、旅遊景區、旅遊度假區、旅遊休閒區、國際特色旅遊目的地等為支撐的現代文化旅遊業品牌體系,增加文化旅遊產品供給,豐富文化旅遊體驗,滿足大眾文化旅遊需求。積極引進國內外高端酒店品牌及管理公司,進一步推進星級酒店發展。積極發展經濟型、文化主題型、鄉土民俗型、家庭旅館等特色酒店,建立滿足不同層次需求的住宿服務網路。大力推進住宿業連鎖化、品牌化發展,提高住宿服務品位和便利水平。積極打造晉菜品牌,弘揚山西麵食文化,推進餐飲業品牌化、特色化、規範化、規模化經營,培育一批跨區域經營的餐飲連鎖示範企業。發揮區域美食特色,鼓勵省內有條件的中心城市建設美食街和餐飲集聚區,提升太原食品街等飲食文化美食街和餐飲集聚區的品牌形象和吸引力。(責任部門:省經信委、省工商局、省商務廳、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省文化廳、省旅遊發展委)
2.增加優質農產品供給。圍繞小雜糧、馬鈴薯、玉米、果蔬、紅棗、核桃等我省特色優勢農產品,加強農產品產地環境保護和源頭治理,實施嚴格的農業投入品使用管理制度,實現農業用水總量控制,化肥、農藥施用總量減少,地膜、秸稈、畜禽糞便基本資源化利用。加快健全農產品質量監管體系,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台建設,逐步實現認證農產品的“生產有記錄、流向可追蹤、信息可查詢、安全可追溯”。全面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等級,大力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地理標誌農產品。加快完善“三品一標”省級生產技術規範和標準的制(修)訂,充分發揮“三品一標”農產品在制度規範、技術標準、全程控制、質量安全追溯等方面的優勢,增強輻射帶動,以品牌化帶動標準化、推進產業化。參照出口農產品種植和生產標準,建設一批優質農產品種植和生產基地,提高農產品質量和附加值,滿足中高端需求。大力發展優質特色農產品,支持鄉村創建線上銷售渠道,擴大優質特色農產品銷售範圍,打造農產品品牌和地理標誌品牌,滿足更多消費者需求。支持以臨汾、運城為主體加入西部果業聯盟,打造“絲綢之路”蘋果產業經濟帶;以大同新發地市場為紐帶,推動晉北地區蔬菜、肉、蛋、奶等鮮活農產品進入京津市場,不斷提高山西特色農產品在環渤海區域的市場銷量;打造長治、晉城、運城、呂梁等特色生態農產品種植基地,形成面向大中原的農業特色品牌。深入開展“商標富農”工作。積極引導農村經濟組織和涉農企業註冊並依法規範使用農產品商標及地理標誌商標。大力推行“公司+商標(地理標誌)+農戶”產業化經營模式,進一步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責任部門:省農業廳、省工商局、省質監局、省商務廳、省食品藥品監管局)
3.推出一批製造業精品。以加快項目建設為重點,著力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節能環保、新能源、生物醫藥、現代煤化工、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一批重點企業,為生產更多優質精品提供有力支撐。充分發揮我省在不鏽鋼、鋁鎂合金、碳纖維、石墨材料、化工新材料以及複合材料等領域的研發和產業基礎優勢,支持企業開展戰略性新材料研發、生產和套用示範,提高新材料質量,增強自給保障能力。圍繞輪軸、電機、鑄鍛件、液壓件、法蘭、風機關鍵零部件、光伏關鍵零部件、汽車電池等我省優勢或潛力產業,優選一批零部件生產企業,開展關鍵零部件自主研發、試驗和製造,提高產品性能和穩定性,為精品製造提供可靠性保障。鼓勵企業採用先進質量管理方法,提高質量線上監測控制和產品全生命周期質量追溯能力。支持重點企業瞄準國際標桿企業,創新產品設計,最佳化工藝流程,加強上下游企業合作,儘快推出一批質量好、附加值高的精品,促進制造業升級。引導企業圍繞信息化提升、節能降耗、質量提升、安全生產等領域加大改造力度,最佳化產品結構,全面提升設計、製造、工藝、管理水平。貫徹落實《中國製造2025》,加強制造業商標品牌建設。積極引導製造業企業開展商標品牌整合聯合,促進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打造一批特色鮮明、競爭力強、市場信譽好的製造業品牌。(責任部門:省經信委、省發展改革委、省工商局、省科技廳、省質監局)
4.提高生活服務品質。培育一批管理規範、運作良好的居民和家庭服務企業,支持生活服務領域優勢企業整合現有資源,形成服務專業、覆蓋面廣、影響力大、放心安全的連鎖機構,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推動家庭服務市場多層次、多形式發展,基本滿足居民生活性服務需求,打造生活服務企業品牌。拓展提升基本養老服務,推進醫養結合,加快發展護理型養老服務,引導社會力量全方位進入養老服務領域,通過公建民營、委託管理等方式,推動公辦養老機構社會化運營,提供高品質養老服務供給。鼓勵有條件的城鄉社區依託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在同等條件下優先為生活服務機構提供場所設施。採取市場化方式,引進專業化養老服務組織參與社區居家養老,培育和打造一批品牌化、連鎖化、規模化的龍頭組織或機構企業。引導大中型生活服務企業深入社區設立便民站點,提供家政、兒童託管、居家養老、美容美髮、洗染等各類便民生活服務,提高居民生活便利化水平。探索建立適應企業管理方式的新型家庭服務企業,建設以公共信息服務平台為載體的家政服務體系,重點發展家政服務、養老服務、醫療服務。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和殘聯等組織利用自身優勢發展多種形式的家庭服務機構,提升家庭服務業職業化、連鎖化、標準化、信息化水平。(責任部門:省民政廳、省工商局、省商務廳)
5.強化示範引導。圍繞我省優勢和潛力產業,積極推進在重點企業開展品牌培育試點工作,在產業集群區開展區域品牌建設試點工作,形成一批對產業發展影響大、區域經濟發展帶動力強、市場擴張能力強、產品質量誠信度高的企業和集群。配合國家做好示範企業遴選核定、區域品牌建設試點單位遴選和區域品牌建設示範單位培育等工作,積極營造“樹標桿、學標桿、超標桿”的良好企業氛圍,引領並帶動一批重點企業對標一流,擇優推薦企業申報全國質量標桿企業。推動創建“全國質量強市示範城市”活動。按照國家要求,引導有條件的設區市出台質量強市示範市創建活動實施方案。發揮名牌戰略示範帶動作用。按照國家要求,大力推進“全國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建設,做好汾陽市白酒集中產區等6家獲國家質檢總局批准籌建全國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的創建指導工作;對我省第一家通過知名品牌示範區現場考核與驗收的雲岡旅遊區做好宣傳和幫扶工作;支持我省有條件的園區積極申報“全國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支持培育一批地理標誌示範產品,提升地理標誌產品品牌效應。發揮地理標誌保護智慧財產權、精準扶貧、富民強縣、服務外貿的重要作用,實現保護一個產品、形成一個品牌、帶動一個產業、致富一方民眾的目標。(責任部門:省經信委、省質監局)
(三)需求結構升級工程。
發揮品牌影響力,切實採取可行措施,擴大我省自主品牌產品消費,適應引領消費結構升級。
1.努力提振消費信心。統籌利用現有資源,建設有公信力的產品質量信息平台,全面、及時、準確發布產品質量信息,為政府、企業和教育科研機構等提供服務,為消費者判斷產品質量高低提供真實可信的依據,便於選購優質產品,通過市場實現優勝劣汰。結合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建立企業誠信管理體系,規範企業數據採集,整合現有信息資源,建立企業信用檔案,逐步加大信息開發利用力度。鼓勵中介機構開展企業信用和社會責任評價,發布企業信用報告,督促企業堅守誠信底線,提高信用水平,在消費者心目中樹立良好企業形象。以農產品、食品藥品、嬰幼兒配方奶粉、兒童玩具、裝飾裝修材料等消費者普遍關注的消費品為重點,組織實施消費品質量提升行動,提振消費信心。(責任部門:省質監局、省發展改革委、省商務廳)
2.宣傳展示自主品牌。大力宣傳我省知名自主品牌,講好“山西品牌”故事,提高自主品牌影響力和認知度。鼓勵我省各級電視台、廣播電台以及平面、網路等媒體,在重要時段、重要版面安排我省自主品牌公益宣傳。以“山西品牌中華行”“山西品牌絲路行”和“山西品牌網上行”系列活動為統領,以國內外有一定影響力的品牌展會和網路平台為載體,以國內中心城市設立品牌中心(專櫃)為依託,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通過主題展示、展示展銷、商品交易、投資推介、交流合作、拜會考察、專題研討等方式,著力拓展市場發展新空間,構建全方位開放新格局,擴大山西品牌的知名度、市場占有率和品牌影響力。鼓勵企業積極參與“中國商標金獎”評選、中國國際商標品牌節等活動。(責任部門:省商務廳、省新聞出版廣電局、省工商局)
3.推動農村消費升級。加強農村產品質量安全和消費知識宣傳普及,提高農村居民質量安全意識,樹立科學消費觀念,自覺抵制假冒偽劣產品。開展農村市場專項整治,清理“三無”產品,切實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拓展農村品牌產品消費的市場空間。加快有條件的鄉村建設光纖網路,支持電商及連鎖商業企業打造城鄉一體的商貿物流體系,保障品牌產品渠道暢通,便捷農村消費品牌產品,讓農村居民共享數位化生活。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釋放潛在消費需求。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解除農民後顧之憂,增強農民消費信心。(責任部門:省工商局、省商務廳、省農業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經信委)
4.持續擴大城鎮消費。鼓勵家電、家具、汽車、電子等耐用消費品更新換代,適應綠色環保、方便快捷的生活需求。引導和規範農副產品、食品藥品、輕工消費品、餐飲服務、生活服務、文化旅遊、休閒健身等企業主體加強質量和服務水平,合理確定價格,使廣大人民民眾享受到質優價廉的產品和服務,促進消費快速增長。大力發展具有我省鮮明特色的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演藝娛樂等文化產業。鼓勵傳統出版企業、廣播影視與網際網路企業合作,加快發展數字出版、網路視聽等新興文化產業,擴大消費群體,增加互動體驗。探索建設康養旅遊基地,提供養老、養生、旅遊、度假等服務,滿足高品質健康休閒消費需求。探索合理開發利用低空空域等資源,發展我省航空體育產業,支持航空飛行營地建設,擴大體育休閒消費。(責任部門:省商務廳、省文化廳、省旅遊發展委、省質監局、省發展改革委、省新聞出版廣電局、省體育局)
五、保障措施
(一)淨化市場環境。建立更加嚴格的市場監管體系,加大專項整治聯合執法行動力度,實現聯合執法常態化,提高執法的有效性,追究執法不力責任。嚴厲打擊侵犯智慧財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行為,依法懲治違法犯罪分子。破除地方保護和行業壁壘,有效預防和制止各類壟斷行為和不正當競爭行為,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責任部門:省工商局、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省公安廳、省質監局)
(二)清除制約因素。清理、廢除制約自主品牌產品消費的各項規定或做法,形成有利於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推動供給結構和需求結構升級的體制機制。建立產品質量、智慧財產權等領域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完善“黑名單”制度,大幅提高失信成本。支持高等院校開設品牌相關課程,培養品牌創建、推廣、維護等專業人才。(責任部門:省工商局、省發展改革委、省質監局、省商務廳、省教育廳)
(三)制定激勵政策。積極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出台扶持政策,帶動更多社會資本投入,支持自主品牌發展。對符合條件的大型電商平台企業、經認定的馳名商標和山西省著名商標以及積極參與“中國國際商標品牌節”“山西品牌中華行”“山西品牌絲路行”和“山西品牌網上行”等系列活動的企業,給予財政資金獎勵或補貼。鼓勵企業充分運用多層次資本市場,加大直接融資力度。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向企業提供以品牌為基礎的商標權、專利權等質押貸款。(責任部門:省財政廳、省金融辦、省商務廳、省工商局)
(四)抓好組織實施。各地、各有關部門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深刻理解經濟新常態下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推動供給結構和需求結構升級的重要意義,切實按照本方案要求,紮實推進各項工作落實,力爭儘早取得實效。(責任單位:各市、縣人民政府,各有關部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