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人物圖(清代楊晉創作絹本設色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山水人物圖》是清代楊晉創作的絹本設色畫,現收藏於南京博物院。

此圖用生活情景。有煮茗論詩,孩童撲蝶,縫製秋衣。山水人物、樓筆工細,設色清麗,是清代較為少見的工筆山水人物畫,亦台亭閣均以人物活動為中心,以山水、樹木為陪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水人物圖》
  • 作品別名:豪家佚樂圖
  • 材質:絹本
  • 畫作類型:設色畫
  • 規格:縱56.2厘米,橫1274厘米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者:楊晉
  • 現收藏地:南京博物院
畫作內容,創作背景,藝術鑑賞,作者簡介,

畫作內容

此圖描繪清初貴族豪門及其眷屬、侍女們附隋幽雅逸致的牛活:作者以長卷的形式,分春夏秋冬四時之景來襯托。此局部圖為長卷巾的夏季一段、炎熱的夏天,太陽酷熱似火,蟬嗚聲不斷,在一片寬闊的河塘邊,有二五成群的貴夫人,衣著十分華麗,攜著他們的子女,或坐於水榭中,或行於幽徑小道上,或遊樂於長廊水榭之間、玲瓏湖石之下、濃蔭草坪之上,或駐足觀蓮賞花,或在大樹下,茶几旁納涼閒談、閱讀書卷,沉靜在一派怡然自樂的大自然美景中:遠處為湖水清澈,滿塘菱荇,“有風作飄搖之態,無風亦呈裊娜之姿”相互爭妍,採蓮姑娘駕著小舟,在菱荇間穿梭,邊摘菱邊唱歌,輕馳而來,引得水榭上的貴夫人撫欄側目而望,其旁童子興奮地爬欄窺看。水榭後廡廊里一侍女手捧果食盤,正疾步而來,聽那榭中及塘上的一片採蓮曲聲;而在曲徑上的婦人們,望聞此景,停步平眺,低聲細語;在他們身後連著園中之園,這裡的貴夫人及子女們依舊在那樹下愜意地納涼,享受著微風的陣陣吹拂:這裡大有“露冷紅衣已卸香,鏡心何處出新妝;菱歌未斷西風起,八月涼於五月涼”的歡快場面,其境界怡人。

創作背景

楊晉的《山水人物圖》吸取了中國傳統長卷畫在時、空上的特殊方法,具有較濃的浪漫色調。款署“歲次戊辰嘉平虞山楊晉寫。”鈐“楊晉之印”白朱文方印、“子鶴氏”朱文方印。戊辰為康熙二十七年(1688),楊晉時年45歲,為中年精心佳作。

藝術鑑賞

通過畫面的色彩,可見其鮮而不艷的和諧格調,其畫筆力勁健,疏密得體,設色明麗,柳、竹、荷先以墨筆勾出,後染汁綠,遍數不等;山石細筆勒皴,汁綠暈染,石綠輕罩,花青點苔;屋宇欄桿用紅、綠畫出,佻而不俗;人物姿態各異,神形俱全,十分傳神。人物用遊絲描,衣著各不盡同,神情迥異,姿態輕盈。作者以優美抒情的筆墨形象生動地描繪了一個充滿活力和詩意般的境界,給人美的享受:
從此《山水人物圖》可知楊晉畫的特色,他師承清初“四35'’中的王暈,其山水景物無不有王暈那清麗深秀的風韻,而點景人物之生動有趣,則又是王暈所不及.所以在王暈作圖時只要有人物,輿轎、牛、馬、羊等點景之物,皆有楊晉補繪。由此可知,師徒之長互補,才有楊晉此妙作。他在這幅畫中恰到好處地發揮了傳統上筆界畫的特長,把人工建築樓閣臼榭,及人物舉止和天然景色,緊密地結合起來。在結構上雖滿而不覺得悶。自然景物畫得細緻明秀、娟麗、清新。尤其人物描繪,生動活潑,嬌女幼男,更是天真可愛。另外此畫為春夏秋冬四景山水人物畫,因此季節分明,層次過渡非常自然。

作者簡介

楊晉(1644—1728),清代畫家:字子和、子鶴,號西亭,二雪、谷林樵客、鶴道人、里子鶴÷江蘇常熟人:王暈弟子:善山水,所作炯林清曠,鋒毫精整,尤工村莊景物,亦寫人物,花卉,尤擅畫牛,蹄角生動,王暈出遊,晉必隨行:暈作圖凡有人物,輿轎,駝馬、牛羊等點景之物,皆由晉補繪:嘗與王暈征人宮廷繪製《康熙帝南巡圖》:晚年每多率筆,蒼而不潤,有虧神氣。傳世作品有1674年與王暈介作《王時敏小像》,1696年與王暈合作《艷雪亭看梅圖》軸,《柳塘春牧圖》軸,還有與王翬、惲壽平、王蓍、笪重光、王概合作《歲寒圖》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