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中開文獻邦(全三卷)

山水中開文獻邦(全三卷)

由浙江省餘姚市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王永江先生主編的《山水中開文獻邦》,日前由西冷出版社出版。

該畫冊分《丹青餘姚》、《翰墨餘姚》和《影像餘姚》三輯,每輯100幅作品,由余姚市旅遊局、餘姚市文聯組織部分文藝家,經過半年多精心創作、設計,分別從美術、書法、攝影的角度,以藝術的形式,將古人詩詞意境中的美麗餘姚奉獻給人們,以此弘揚餘姚市優秀的歷史文化,推介優美的人文風光,提升優雅的文化品位。

基本介紹

  • 書名:山水中開文獻邦(全三冊)
  • 作者:王永江
  • ISBN:978-7-80735-585-4
  • 類別:地方文化
  • 定價:298.00元(全三冊)
  • 出版社:西冷出版社出版
  • 出版時間:2009年9月
  • 裝幀:劉軍儒
  • 開本:889X1194MM
出版背景,作者介紹,序言,出版社,

出版背景

據說,全國擁有“文獻名邦”美譽的僅三個地方,一個是孔子老家曲阜,一個是孟子老家鄒縣,第三個便是餘姚。餘姚這塊被虞翻稱之為“海岳精液,善生俊異”的土地,繼虞氏家族之後,尤其是明清兩代,產生了王陽明、黃宗羲這樣世界頂尖級俊傑,陽明學派、浙東學派,澤被天下。用梁啓超《復餘姚評論社論邵二雲學術》信中的話說:“餘姚以區區一邑,而自明中葉迄清中葉,碩儒輩出,學風沾被全國以及海東。陽明千古大師,無論矣;朱舜水以孤忠羈客,開日本德川氏三百年太平之局;而黃氏自忠端以風節厲世,梨洲、晦木、主一兄弟父子,為明清學術承先啟後之重心……”
由浙江省餘姚市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王永江先生主編的《山水中開文獻邦》,日前由西冷出版社出版。該畫冊分《丹青餘姚》、《翰墨餘姚》和《影像餘姚》三輯,每輯100幅作品,由余姚市旅遊局、餘姚市文聯聯合組織部分文藝家,經過半年多精心創作、設計,分別從美術、書法、攝影的角度,以藝術的形式,將古人詩詞意境中的美麗餘姚奉獻給人們,以此弘揚餘姚市優秀的歷史文化,推介優美的人文風光,提升優雅的文化品位。
山水中開文獻邦(全三卷)
山水中開文獻邦(全三卷)
山水中開文獻邦(全三卷)

作者介紹

王永江,男,中共黨員,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美術師範系,在職研究生學歷,工藝美術師。現為浙江省餘姚市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黨委委員、副局級調研員。已出版《舊牆上的門鈸》(中國文化出版社)、《風中沙礫》(作家出版社)、《麥茬地》(人民日報出版社)等作品集,主編《山水中開文獻邦》(三卷)由西泠印社出版。曾在國內各級紙質媒體和大賽中發表(獲獎)各類設計類文章和書畫作品500餘篇;主持策劃文化休閒旅遊主題活動與設計文藝類圖書出版200餘部(次)。

序言

《丹青餘姚》卷序言:
古風史韻的東南名邑,人才輩出的文獻之邦。在餘姚這塊鐘靈毓秀的沃土上,先賢們創造了無數享譽中外的文明結晶。從七千年前河姆渡文化的圖紋中,我們可以追溯和探析出象形文字的端倪,在研究中國書法發展歷程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出土於餘姚客星山距今兩千多年的《漢三老石碑》里,我們能尋覓出篆隸嬗變和承前啟後的軌跡,為書法發展史寫上不可磨滅的一筆;被唐太宗譽為“德行、忠直、博學、文辭、書翰”五絕的唐初貞觀年間的著名書法家虞世南,更是餘姚人的驕傲,其傳世名作《孔子廟堂碑》成為中國書法藝術的里程碑,他在中國書法史上以其在楷書上的卓越成就與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被尊為唐代四大楷書家。深厚的姚江文化底蘊中,始終有著書法藝術為歷史增添的濃墨重彩,不僅使我們至今仍為之感到自豪,也更激勵著餘姚的書法界。
改革開放的春風和經濟建設的大潮,使餘姚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與活力,政治、經濟及社會各項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得天獨厚的文化傳承也為書法創作提供了豐富的藝術營養,孕育著新一代書法傳人。國泰民安的和諧社會,日新月異的家鄉風貌,時時代代觸發當代書法家們的創作靈感與激情。他們繼承傳統,博採眾長,質樸率真,師古求變,在傳承、變革的融合互滲中,把親身感受傾注筆端,將無限深情躍然紙上,力求讓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以餘姚市書法家協會為核心的書法創作群體,在市文聯的關心指導下,近些年來,出現了非常好的局面,其藝術創作、學術研究、書法教育、推介新人,為民服務,公益活動碩果纍纍、形勢喜人。於是,餘姚書壇就有了今日一片繁榮興旺的局面。
儘管電腦普及、無紙化辦公、硬筆替代毛筆,但是,源遠流長的中國傳統而獨特的藝術瑰寶——書法,絕不會因科學的進步和發展而消亡。反之,書法藝術賦予人們“情趣的境界、傳神的境界、妙悟的境界”會越來越強烈,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和喜愛。書法家們正以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勤於探索、勇於創新的精神穩步健行,書法藝術也將在他們手中不斷傳承、不斷發展,不斷放射出生生不息的生命之光。相信不遠的將來,他們的藝術境界和造詣必然會有更大的拓展和提升,創作出更多更好的藝術精品,啟示和鞭策餘姚的書法事業,將出現更加繁榮發展的輝煌明天。
展現在我們眼前的《翰墨餘姚》書法作品集,是由歷代名人讚頌和描繪餘姚山水風物的詩文,邀請了部分寧波著名書法家、姚籍名家、餘姚書法家們精心創作的書法作品匯集而成,讓我們在鑒閱歷代名人詩文的同時,也欣賞當代書法家的書法藝術,從中分享他們的藝術情趣、藝術風采、藝術魅力,領略他們的美學追求、人文風尚及時代精神,感受到高低起伏的吟唱與抑揚頓挫的線條所體現和展示的詩情書意。
王冬齡:中國書協理事、中國美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2009年5月
《翰墨餘姚》卷序言
巍巍四明山,粼粼姚江水,這裡有華夏古文明的源頭之一“河姆渡遺址”,北瀕風起潮湧的杭州灣,南通峰巒疊翠的四明山,姚江蜿蜒一水中流,自然風光旖旎 宜人,素有“東南最名邑”的美譽。餘姚處處入畫,也是畫者的故鄉,早在七千年前,河姆渡人就在器物上雕刻古樸而傳神的動物圖案,創造了著名的“雙鳥舁日”牙雕圖騰,見證著漫長的歷史時光。自唐宋以來,餘姚歷代丹青妙手薪火廣播,綿延不絕,近現代更有陳之佛、謝之光、胡考等一代大家名重當世,是神秀山水啟發了餘姚畫家舞動筆墨的靈性,是壯麗的代賦予餘姚人創造了釋放人文情懷的條件。新世紀以來,餘姚的美術家們懷著家鄉故土的一片赤子之情,對藝術的執著追求,以紮實的創作作風和大膽探索的創新精神,縱情筆端,揮灑丹青,美術隊伍不斷壯大,創作群體不斷湧現。今天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正是由余姚當代畫家們繪就的百幅餘姚勝景……
我始終認為:其一,餘姚得天獨厚的文化積澱和人文淵源,為餘姚畫家們繼承與發展提供了持續的內驅動力和肥沃的生存土壤;其二,餘姚有俊山秀水為中國畫之助,山川形勝、美景迭出、風物繁茂為地之宜,這正是創作中國畫的極好環境,故使得餘姚的中國畫創作多富水墨之氣與雅逸之韻,呈現出渾厚華滋、明潤秀健的總體風貌,同時也養成了餘姚畫家傳統、重基礎、重修養、重品格的價值共識,養成了他們對筆墨語言的獨特領悟、表現和堅守。
他們畫著,畫的是自己、是餘姚,亦是浙江、是中國;畫的是自然、是天地,亦是襟懷、是靈魂。您一定能從這本集子中讀出餘姚的山魂江魄、名賢勝景,更有餘姚畫家們躍然紙上的自豪感和陶醉其中的藝術感悟。
何業琦:中國美協會員、寧波市美術家協會主席
2009年5月
《影像餘姚》卷序言
時至今日,討論攝影是否藝術這個問題已經毫無意義,因為攝影相比繪面更在於其寫實性,無論是客觀記錄還是主觀表現都離不開這個特徵,照片背後所隱藏的時間意義自始自終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攝影藝術要求攝影家在瞬間完成一副影像作品,並且使之成為“優秀”或“成功”的藝術作品,我以為這種攝影家對於有如靈光般的瞬間把握能力正式不同於畫家的地方。
攝影藝術是光線、影調、線條和色調等構成的造型語言,攝影家正式藉助這些語言來構築攝影藝術的美。這些攝影造型語言,其特殊的審美作用,首先表現於它們獨自或共同賦予這個世界的空間感、立體感、質感、運動感、節奏感等等。
基於《影像餘姚》內容作品旨在表現“山水城市文獻名邦”,所以收集的作品都是餘姚的人文歷史、山水風光。攝影作品本身無所謂主題層次的高低,人文也罷,風光也好,都是對一個立體世界的確切反映。事實上,風光作品更富於莊嚴、神秘、深邃而富於激情的想像。美國著名攝影大師安塞爾·亞當斯認為,要用“純粹”的攝影藝術去表現真實美麗的世界,喚起攝影家對純粹攝影藝術表現特徵和潛力的注意,選擇自己有獨到性的事物和領域,去表現世界和自己。
據了解,餘姚影友在近二屆的“國展”中就有四幅作品獲獎和入展。作為一個縣級市,在攝影上能取得如此成績,不但體現了餘姚攝影的實力,也是餘姚攝影人沐浴於七千年河姆渡文化雨露中所取得的一份可喜收穫。
餘姚的影友們正式運用了攝影的本質特徵和造型語言深入到家鄉的這塊土地上和城市山水間,用手裡的相機,加入了自己的感悟,表現出了這個東南最名邑真實和唯美的一個切面、一個瞬間、把對家鄉的愛,對家鄉的美,用照片來展示給人們。
餘姚這塊名邑勝地,充滿著活力和希望。我相信:餘姚的影友們,懷著對家鄉的深情,一定會更加深入生活,凝神觀察,善思善想,不斷地抓住社會、自然中的主流和本質,創作出更多的佳作,讓我們生存、生活、生命中原本幾乎稍縱即逝的瞬息,成為永恆的定格。
吳呂禾:中國攝協理事、浙江省攝影家協會主席
2009年5月

出版社

西泠印社出版社自成立以來,背倚素有“天下第一社”美譽的西泠印社,坐擁遍布世界各國的擅長金石書畫的社員資源,已編輯出版篆刻書法繪畫等出版物上千種,總印數超兩億冊(張),有150多個品種的圖書分別榮獲華東地區、浙江省優秀圖書編輯獎和裝幀設計一、二、三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