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桂花(毛莨目木蘭科植物)

山桂花(毛莨目木蘭科植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山桂花(學名:Paramichelia baillonii (Pierre) Hu):為常綠喬木,樹高25-35米,胸徑70-100厘米,樹皮褐色。葉互生橢圓形,長6-22厘米,寬4-7厘米。花單生葉腋、芳香,花被片18-21片。外兩輪12片,倒披針形,長2.5-2.7厘米;內輪6-9片,披針形,長2厘米。雄蕊多數,長6-7毫米,花葯長5毫米。雌蕊群狹卵形,長5毫米。聚合果肉質,圓柱形,長6-10厘米,直徑4厘米。果成熟後開裂,露出外種皮為鮮紅色的種子。

木蘭科分類系統和植物地理區系研究有科學價值。且該樹木材細緻、美觀、堅韌、耐腐、抗蟲,屬優質木材寡種屬植物。僅分布於雲南,生於海拔700-1500米處的山地雨林中。印度、緬甸、泰國、越南也有分布。為了保護好這一具有重要意義的樹種,中國國家三級保護漸危種。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情況,主要價值,繁殖方式,播種,嫁接,栽培管理,植物文化,山桂花情緣,葬禮中的山桂花,山桂花崇拜,

形態特徵

山桂花屬於大喬木,高可達3.5米,胸徑1米,嫩枝、葉柄、葉背,被淡褐色平伏長毛。;葉橢圓形,卵狀橢圓形或披針形,長6-22(-25)厘米,寬4-7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闊楔形,上面初被褐色平伏長毛,中脈凹入,殘留有長毛,側脈每邊9-15條,網脈細密,乾時兩面凸起;葉柄長1.5-3厘米,托葉痕為葉柄長的1/3或1/2以上。
花芳香,黃色,花被片18-21,6片1輪,外2輪倒披針形,長2.5-2.7厘米,寬約0.5厘米,向內漸狹小,內輪披針形,長約2厘米,寬約2毫米,雄蕊長6-7毫米,花葯長約5毫米,藥隔伸出成短銳尖,花絲長11.2毫米;雌蕊群狹卵圓形,長約5毫米,心皮完全合生,密被淡黃色柔毛,花柱紅色,長約1毫米,雌蕊群柄長約3毫米,密被淡黃色柔毛;花梗長1-1.5厘米。
聚合果肉質,倒卵圓形,橢圓狀圓柱形,長6-10厘米,寬約4厘米,成熟心皮完全合生,具圓點狀凸起皮孔,乾後不規則小塊狀脫落;心皮中脈木質化,扁平,彎鉤狀,宿存於粗壯的果軸上。花期3-5月,果期8-10月。

生長環境

產於中國雲南(西雙版納、元江中游、思茅地區)。生於海拔500-1500米的山林中。常與龍腦樟科樹種混生。生境的熱量比季節雨林低,而濕度偏高。年平均溫18-21℃,冬季溫暖,最冷月平均溫11-14℃;年降水量1500--1900毫米,旱季露重霧濃,濕度大,年平均相對濕度81-84%以上,土壤深厚、肥沃、保水良好,有機質較多。

分布情況

【海拔下限(米)】:在盈江一帶700;向南開口的滇東南河谷的迎風坡面上800;在瀾滄江兩側盆地邊緣中山1300。
【海拔上限(米)】:在盈江一帶1000;向南開口的滇東南河谷的迎風坡面上1500,稀達1700;在瀾滄江兩側盆地邊緣中山1500。
產地主要位於西部偏乾性北熱帶季雨和雨林地帶,但分布的海拔較高,生長在山地雨林中,位於季節雨林之上,生境的熱量比季節雨林低,而濕度偏高。年平均瘟18-21℃,冬季溫暖,最冷月平均溫11-14℃;年降水量1500-1900毫米,旱季露重霧濃,濕度大,年平均相對濕度81-84%以上。花期8-10月,果期翌年2月。
分布於雲南西南部,熱帶季雨林和雨林山谷中,包括勐臘、景洪、金平、普洱、瀾滄、思蒼、滄源、耿馬、臨滄及盈江等縣。垂直分布在盈江一帶多生於海拔700-1000米;在向南開口的滇東南河谷的迎風坡面上,海拔700-1000米;在向南開口的滇東南河谷的迎風坡面上,海拔為800-1500米,稀達1700米;在瀾滄江兩側盆地邊緣中山,由於逆溫層的作用,出現於1300-1500米之間。印度東北部、緬甸、泰國和越南北部等地亦有分布。

主要價值

樹幹通直,生長迅速,能耐短期低溫(-2℃)。材質堅硬,美觀,抗蟲耐腐力強,為製造高級家具、重要建築物的上等木材。
山桂花是木蘭科中的寡種屬。對研究木蘭科的分類系統與東南亞的植物區系有一定的學術意義。木材結構細緻,材質堅韌,花紋美麗,耐腐抗蟲,少翹曲和開裂,可供高級建築、精美家具及軍工用材。主要分布在雲南勐臘,勐海,景洪,金平,普洱,瀾滄,思茅,滄源,耿馬,臨滄,盈江保護措施應加強西雙版納自然保護區的管理,嚴禁砍伐山桂花並採種育苗、繁殖、造林。加強管理。

繁殖方式

播種

採種及種子處理:於9-10月果實成熟時,選擇健壯、乾形通直、無病蟲害、胸徑20厘米-25厘米母樹,當果實灰褐色或褐色時採集。果實採回後攤於室內陰乾,小果脫落,取出種子搓去紅色假種皮,洗淨種子。
播種育苗:山桂花種子不耐貯藏,種子採集後應及時播種。種子無需特殊的催芽措施,只要將種子的假種皮去除,得到淨種,然後在沙床播種。播種前,用2%敵克松溶液消毒,即可撒播於在玻璃溫室輕質土中,播後用細土、火燒土覆蓋。播種至開始發芽出土需18天,兩星期後苗木長出1-2片真葉,即可開始移入容器進行培育。移植時用竹籤在營養袋中間戳一小孔,以能充分容納幼苗根係為宜,將幼苗的根垂直放入孔內,再用竹籤壓緊營養土,使幼苗根系舒展。基質採用營養土:黃心土90%+火燒土6%+泥炭土3%+磷肥1%。將以上四種物質充分混勻後,再裝入營養袋,營養袋規格是:寬13厘米×高14厘米厚4毫米,袋壁開孔16個。經雨水浸潤或人工淋透水後,放置10天,便可移苗上袋培育苗木。

嫁接

嫁接繁殖一方面可以保持品種的優良性狀,另一方面可以快速增加個體數量,並提早開花。對一些不是本地原生適應性差的種類,用當地適生種做砧木進行嫁接,可以極大地提高其適應能力,利於珍稀瀕危植物的保存和利用。
木蘭科植物的芽接、枝接、腹接、靠接均有較高的成活率,不同屬間的嫁接亦可有高的成活率。因此可選用當地適生種類做砧木。嫁接苗比實生苗生長快且健壯,適應環境的能力強,以此保存優良的珍稀瀕危種類,並可快速增加其種群數量。如一些原產於北方的落葉類群,由於不能適應深圳炎熱的氣候和土壤條件,長勢很差,甚至死亡:如天女花、滇藏木蘭、景寧木蘭、星花木蘭等,通過芽接,大大提高的這些種類的適應能力。另外嫁接可以提早開花,有些種類可以提早約15年,對於雜交種的人工促花非常有用。根據不同種類、砧木狀況、季節選擇選擇不同的嫁接方法和時間,以提高成活率。

栽培管理

苗木生長時期應採取一定的技術措施使所培育的苗木生長健壯。幼苗移植後,要及時澆水,並加蓋遮光網進行遮陰,遮光度以70%為宜,如遇冬季寒冷天氣,則要加蓋塑膠薄膜,以防寒保暖。移苗後10d左右,待生長穩定後,分期施加水肥。肥料以挪威複合肥、尿素混合的水肥為主,用量控制在0.1%-0.3%,做到勤施薄施。每次施肥後應及時淋水沖洗幼苗,以免造成肥害。對缺苗的營養袋及時進行補苗,適時除草。苗木生長穩定後,及時揭去遮光網,保證苗木生長所需要的光照。苗木出圃前2個月左右進行移床,在移床時進行苗木分級,即將袋苗接地處的主根截斷,並適當修去部分枝葉,然後將合格苗分級擺放,而將死苗、殘次苗捨棄。苗高30厘米以上,地徑0.5厘米以上,即可出圃。
種植時,最好於春季或雨季,在充足雨水後進行。宜選擇半陰坡或陽坡中下部,要求土層深厚、疏鬆、濕潤、排水良好的酸性土。
整地分兩種類型:改造型與套種型。改造型環山水平割帶清雜3米留2米(水平距),帶內種植2行,株距2米,行距1.8米;每667平方米割帶清雜400平方米。套種型環山水平割帶清雜2米留3米(水平距),選擇在原留綠帶上清雜,帶內種植1行,株距2米;每667平方米割帶清雜267平方米。割帶清雜要求雜草頭不高於5厘米,帶內除保留原生喬木外,其餘連樹樁一起清除,剷出的雜草全部堆放到下方,割帶後方能打穴。採用穴墾整地,規格50厘米×50厘米×40厘米,每穴施基肥量為磷肥0.3千克,複合肥0.1千克。
種植前先回周圍的表土,邊回土邊與穴內肥料拌混,回滿土後作反傾斜狀待種植。種植時小心拆除營養袋後再栽植,並確保杯泥不散,植株要種在種植穴的中央,並壓實周圍的泥土,種後15天進行查苗補苗。
連續3年撫育管理。圍繞植株鏟草鬆土1米×1米,先鏟草後鬆土,鬆土深10厘米,不能損傷植株枝葉。肥料在離植株20-30厘米的上方或左右方挖一小坑施放,每次每株施放挪威複合肥100克,施肥後復蓋,做上標記,以便檢查。撫育要求清除圍繞植株1.5米的垂直範圍內影響樹木生長的雜草、小喬灌木。種植15個月後調查,成活率能達到95%,平均樹高達1.97米,胸徑1.43厘米,冠幅為1.34米。
山桂花苗木地徑和苗高生長都呈現明顯的“慢——快”節律。採取一定的技術措施使所培育的苗木生長健壯,是幼苗生長初期的關鍵管理技術措施。特別是水的管理,不可過多水也不能缺水。苗木速生期是地徑和苗高生長的旺盛期,也提高苗木質量的關鍵時期,應加強水肥管理,保證苗木有充足的水肥條件,但要注意避免肥害。苗木質量的好壞,關係到山桂花造林成活率、保存率的高低。造林時必須選用木質化程度高的Ⅰ、Ⅱ級袋苗,營養袋育苗工序雖多、成本較高,但苗木規格整齊、生長勢好,苗木質量高,這樣能縮短育苗時間,保證苗木造林成活率。整地也是一個重要環節,該介紹適用於山桂花造林的改造型與套種型整地方式。

植物文化

山桂花情緣

山桂花(Paramicheliabaillonii)為木蘭科山桂花屬珍稀高大喬木種之一,別名山白蘭、擬含笑、山桂花或合果白蘭花等,它在印度、泰國、緬甸和越南有分布,在中國為雲南省特產,屬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是中國熱帶及南亞熱帶南緣山地雨林的代表種,于海拔500-1700米處散生和零星分布,在局部地方亦能成為林分上層的優勢樹種。
西雙版納的僾尼族人(哈尼族其中的一個支系)對山桂花有特殊的感情,不管森林離得有多遠,他們一眼就能看到鬱鬱蔥蔥冠層里的山桂花樹。他們說,那樹有種銀色的光,即使我們有望遠鏡,也遠遠不如他們發現得快。老人阿三是地道的僾尼族,他家三十年前從勐海搬到壩勐村,用他的話說是“為了討生活”。當時一起來的就幾戶人家,在保護區成立的初期,他們曾經因為保護區功能區設定的政策問題搬過四次家。最先在保護區的核心區住過,老人回憶“裡邊的森林可好可好了,山桂花大樹多得很”。現在的村子旁邊雖仍有大片的集體林,可山桂花大樹卻屈指可數了。
幸得老人家的四個兒子在村里還都算能人,有當村長的,有作護林員的,於是早早地為老人尋得一棵山桂花大樹,拴上了自家的標記(當地人尋找到目標山桂花之後就要用藤子把它拴起來,以示這棵樹已經有人定下了),“就是現在走了,我也走得放心了”,阿三說這話時,露出滿臉的欣慰和幸福。

葬禮中的山桂花

僾尼族有兩個分支,相互間語言不通,可靠頭飾區分:平頭分支的包頭只有一層,額前裝飾更隆重,腦後有一個裝飾圈;尖頭分支的包頭是層疊的包三層。據村里老人回憶:平頭支系應該是幾代前才從思茅遷入西雙版納的,其宗族在普洱市(原思茅市)的原住地有非常古老的歷史,通常女人們的頭飾中裝飾有各國錢幣,除了近鄰的寮國泰國幣,還有古老的法國錢幣,老人推測是上世紀法國傳教士帶來的;而尖頭分支則沒有這種習俗,並稱自己的祖先是世居西雙版納的。無論哪個分支,老人們都非常強調家人去世了,“只用山桂花做棺木”,在他們看來用山桂花下葬才能顯示家裡兒子有本事,家族興旺名譽好。而用其它樹如松樹下葬的老人,多是家裡沒有兒子,不得已才由別的親人置辦喪事。
僾尼族人死後,棺木需現砍現做,一般有一長者帶領鄉親們上山去砍樹,上山後先由長者動手砍三刀,然後現再指揮大家砍伐。當大樹放倒以後,要宰殺一頭仔豬,先祭樹神,然後把仔豬肉分給非親非故的鄉親們烤吃,吃完後大家才開始劈制棺材,分公棺和母棺。公棺為蓋,母棺為底;公棺槽淺,通常依據死者的身材雕刻成人形。
當棺材抬回寨時,死者家屬要迎棺。屆時煮好少許糯米飯和雞蛋,盛在飯盒裡,由死者親屬端著,帶上一幫童男童女到寨邊迎接,並在棺木前面引道,抬至家中。
葬禮上,人們都穿著很講究,特別是女人,必須要穿裙子。安葬完死者後,男男女女們便走在一起打打鬧鬧,而且男人會主動掀其他女人的裙子,被掀的女人及其丈夫不但不會生氣,還會以此為榮,因為他們認為,只有這樣才是對死者的尊敬。

山桂花崇拜

2009年,受卡尼爾社區植物保護基金的資助,科學家對壩勐村的集體林、附近的國有林以及回老新寨和帕丙附近山的四片森林進行了實地考察,調查並測量了山桂花伐樁與活樹。
以一個伐樁為例,測量其胸徑為116.9厘米,離地面130厘米。一年的生長周期中,山桂花的木材在雨季時為淺色,乾季為深色,乾季與下一個雨季間隔有髓線,據此使用放大鏡可數得此樹齡約206歲。
由於山桂花生長較慢,年輪細密,所以確定以10年為齡階測量其直徑,得出10年齡階的年輪寬度約5.6厘米。從調查的伐樁來統計,用作棺木的山桂花平均年齡約110歲。另外,調查到的41株山桂花活樹,胸徑從3-116厘米不等,換句話說,這些樹的樹齡為5-207歲不等,其中90歲以上並可以勉強用作棺木的僅8株,其中一株莖幹中空,已經不能用了。
山桂花既是山地雨林重要標誌樹種,又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其資源本來就很稀缺,再加上近些年來,雨林遭受人類空前的開墾利用,目前也只能在國有林、國家保護區內找到山桂花的蹤影。儘管如此,僾尼族人對山桂花的崇拜之情不減,老人們依然渴望擁有山桂花棺木,哪怕是在棺木上僅僅鑲嵌一塊山桂花也好。為此,那些已被盜伐的山桂花伐樁,依然是當地僾尼族人爭先恐後標記的對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