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龍山文化陶器

山東龍山文化陶器是山東龍山文化遺址出土的陶器,因龍山文化首次發現於山東章丘龍山鎮的城子崖而命名,又稱“典型龍山文化”。

年代約公元前2500一前2000年。上承大汶口文化,下續岳石文化。陶器已基本使用輪制,器形規整,器壁厚薄均勻。以黑陶為主,灰陶常見。部分器物如罐類還採用器身、器底分別製成後再接合的“接底法”成形新工藝。灰陶的燒成溫度約為840℃。紅陶、黃陶及白陶則僅為製作陶籬之用。
黑陶有細泥、泥質和夾砂三種,典型器為大寬沿的高柄杯,即為細泥黑陶,表面烏黑髮亮,其器壁僅厚0.5毫米~1毫米左右,薄如蛋殼。其他器形,以袋足器、三足器和圈足器為常見,有罐形鼎、盆形鼎、三足盤、高圈足豆、折腹盆、罐形杯、筒形杯、單耳杯、折肩器、大口深腹瓮、碗、罐、籬、蠶、隔和瓶等。其中的鬼臉式足鼎及圓環狀足鼎可視為該文化的特殊器物。陶器以素麵或磨光為多,常見紋飾有劃紋、弦紋、竹節紋、鏤孔,並盛行盲鼻、乳釘等附飾,籃紋少見。山東日照兩城鎮曾出土刻有雲雷紋和近似獸面紋的黑陶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