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天泰種業有限公司

山東天泰種業有限公司

山東天泰種業有限公司是集科研育種、生產、加工、行銷於一體的現代種業企業,註冊資金3097萬元,由農業部頒發全國經營範圍的《農作物種子經營許可證》,是中國種子協會理事單位、中國種子協會玉米種業分會會員單位、山東省種子協會常務理事單位,是山東省高新技術企業。註冊的天泰商標被評為山東省著名商標

公司注重基地建設、質量控制和行銷網路建設,在山東、海南、內蒙古、甘肅、新疆、寧夏等省(自治區)建立種子育種、生產基地和種子加工廠,形成了玉米雜交種規模化、標準化繁育體系和加工體系。並與國內多家公司強強聯合共同發展,行銷網路已遍布主行銷區。

公司注重產、學、研結合,與中國科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山東農業大學等多家院校合作開展種子育種、生產和加工等多學科研究,為企業提供了智力支持,增強了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基本介紹

  • 公司名稱:山東天泰種業有限公司
  • 總部地點:山東
  • 經營範圍:種業
  • 公司類型:有限公司
育成品種,天泰10號,天泰14號,天泰16號,天泰33號,天泰60號,人才戰略,人才培養機制,人才任用機制,人才激勵機制,人才成長機制,

育成品種

公司注重科研投入,擁有一支專業的科研隊伍,廣泛引進玉米優異種質資源,借鑑、吸收國內外先進的科研選育技術,科研創新與品種創新相結合,已獨立育成玉米雜交種天泰10號天泰14號、天泰16號、天泰18號天泰60號天泰15號、天泰55 號、天泰58號天泰33號和馬鈴薯品種天泰三號,並先後通過國家或省市審定。

天泰10號

審定編號:魯農審字[2005]001號
產量表現: 2003-2004年全省雜交玉米區域試驗,兩年27處試點26點增產1點減產,平均畝產609.1公斤,比同組對照農大108增產14.4%;2004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49.5公斤,比同組對照農大108增產15.0%。
特徵特性:株型半緊湊,幼苗葉鞘紫色,生育期平均104天,株高平均283厘米,穗位平均117厘米,試點調查:平均倒伏率1.8%、倒折率2.2%。全株葉片數21片,花絲綠色,花葯紫色。果穗柱形,穗長18.5厘米,穗粗5.1厘米,禿頂1.1厘米,穗行數平均15.3行,穗粒數584粒,白軸,籽粒黃色、馬齒型,出籽率85.6%,千粒重332.7克,容重723.5克/升。2003-2004年試點田間自然發病調查結果(兩年27處試點)最大值為:大斑病3級,小斑病7級,彎孢菌葉斑病3級,青枯病40.0%,粗縮病8.8%,黑粉病1.9%,鏽病3級。2003年委託河北省農科院植保所(國家黃淮海夏玉米區試抗病性指定鑑定單位)進行抗病性鑑定,結果為:高抗小斑病,抗大斑病和彎孢菌葉斑病,中抗青枯病,高抗玉米黑粉病和矮花葉病。經農業部穀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北京)分析,粗蛋白含量10.06%,粗脂肪含量4.29%,賴氨酸含量0.28%,粗澱粉含量74.07%。
栽培要點:種植密度以每畝3500株左右為宜,其它田間管理同一般大田管理措施。
審定意見:在全省適宜地區中上肥水地塊上推廣利用。

天泰14號

審定編號:魯農審2006015號
特徵特性:株型緊湊,全株葉片數20片,幼苗葉鞘紫色,花絲紫色,花葯黃色。試點調查:生育期106天,株高268厘米,穗位111厘米,倒伏率4.0%、倒折率1.2%。果穗筒型,穗長19.2厘米,穗粗5.1厘米,禿頂1.0厘米,穗行數平均15.7行,穗粒數565粒,紅白軸,籽粒黃色、半馬齒型,出籽率84.1%,千粒重332.0克,容重711.4克/升。2003年抗病性鑑定結果為:中抗小斑病,抗大斑病、彎孢菌葉斑病和青枯病,感瘤黑粉病,高抗矮花葉病。籽粒品質分析結果為:粗蛋白含量9.29%,粗脂肪含量4.74%,賴氨酸含量0.25%,粗澱粉含量71.80%。
產量表現:在2003-2004年全省玉米區域試驗中,平均畝產601.7公斤,比對照農大108增產11.3%,兩年27處試點23點增產4點減產;2005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70.4公斤,比對照鄭單958增產0.6%。
栽培要點:在中等肥水條件下,適宜密度4000株/畝。套種或夏直播均可,適宜播期6月上旬。拔節期重施攻稈肥,抽雄期重施攻穗肥,開花期酌施攻粒肥。及時防治螟蚜蟲。
審定意見:在全省適宜地區中上肥水地塊上作為夏玉米品種推廣利用。

天泰16號

審定編號:魯農審2006019號
特徵特性:株型半緊湊,全株葉片數20片,幼苗葉鞘紫紅色,花絲綠色,花葯黃色。試點調查:生育期106天,株高287厘米,穗位122厘米,倒伏率3.7%、倒折率1.6%,鏽病最重發病試點發病5級。果穗長筒型,穗長18.7厘米,穗粗5.3厘米,禿頂0.8厘米,穗行數平均16.0行,穗粒數607粒,白軸,籽粒黃色、馬齒型,出籽率85.7%,千粒重335.7克,容重691.6克/升。2004抗病性鑑定結果為:中抗小斑病,抗大斑病,高感彎孢菌葉斑病,感青枯病,中抗瘤黑粉病,高感矮花葉病。籽粒品質分析結果為:粗蛋白含量10.80%,粗脂肪含量3.50%,賴氨酸含量0.29%,粗澱粉含量68.10%。
產量表現:在全省玉米新品種區域試驗中,2004年畝產639.4公斤,2005年畝產646.0公斤,分別比對照農大108和鄭單958增產16.7%和5.2%,兩年24處試點23點增產1點減產;2005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57.9公斤,比對照鄭單958減產1.8%。
栽培要點:在中等肥水條件下,適宜密度3500株/畝。適宜套種或夏直播,6月上旬為最佳播期。足墒播種,確保一播全苗。施足種肥,一般每畝施優質複合肥15公斤,種子、肥料嚴格分施,嚴防肥害。定苗後畝追尿素8-10公斤,大喇叭口末期重施攻穗肥,畝追尿素13-15公斤,及時防治蟲害。
審定意見:在全省適宜地區中上肥水地塊上作為夏玉米品種推廣利用。在彎孢菌葉斑病和矮花葉病重發地塊慎用。

天泰33號

審定編號:魯農審2009008號
特徵特性:株型半緊湊,全株葉片數20-22片,幼苗葉鞘紫色,花絲綠色,花葯淡紫色。區域試驗結果:夏播生育期104天,株高281厘米,穗位115厘米,倒伏率1.9%、倒折率3.6%。果穗筒形,穗長18.4厘米,穗粗5.2厘米,禿頂0.9厘米,穗行數平均16.6行,穗粒數596粒,白軸,黃粒、馬齒型,出籽率84.8%,千粒重319克,容重688克/升。2005年經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抗病性接種鑑定:中抗小斑病、大斑病和彎孢菌葉斑病,抗莖腐病,感瘤黑粉病,抗矮花葉病。2005年經農業部穀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泰安)品質分析:粗蛋白含量10.8%,粗脂肪4.4%,賴氨酸0.25%,粗澱粉69.45%。
產量表現:在2005-2006年全省夏玉米新品種區域試驗中,兩年18處試點14點增產4點減產,平均畝產600.9公斤,比對照鄭單958增產2.9%; 2008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23.8公斤,比對照鄭單958增產5.3%。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密度為每畝4000株,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審定意見:在全省適宜地區作為夏玉米品種推廣利用。

天泰60號

審定編號:豫審玉2006002
選育單位:山東省平邑縣種子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以自選系pc60為母本,自選系pcH42為父本組配而成的單交種。
特徵特性:該品種夏播生育期102天。株型半緊湊,全株葉片數21片,株高287cm,穗位高123cm;第一葉尖端圓到匙形,第四葉葉緣綠色,幼苗葉鞘紫色;雄穗分枝數較多,雄穗穎片綠色,花葯黃色,花絲綠色;果穗筒型,穗長17.3cm,穗粗5.3cm,穗行數17行,行粒數38.9粒;穗軸白色,籽粒黃色,馬齒型,千粒重300.1g,出籽率86.7%。
抗性鑑定:2004年河北省農科院植保所抗病蟲接種鑑定:高抗矮花葉病(幼苗病株率0.0%);抗大斑病(3級)、莖腐病(病株率6.5%)、瘤黑粉病(病株率3.4%);中抗彎孢菌葉斑病(5級)、玉米螟(6.0級);感小斑病(7級)。
品質分析:2004年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檢測:籽粒粗蛋白質10.58%,粗脂肪4.92%,粗澱粉70.22%,賴氨酸0.29%,容重746g/L。
產量表現: 2003年河南省玉米新品種區域試驗(3000株/畝二組),8點匯總,平均畝產470.5kg,比對照豫玉22增產11.1%,達顯著差異,居16個參試品種第4位;2004年續試,8點匯總,平均畝產519.5kg,比對照豫玉22增產15.5%,達極顯著差異,居15個參試品種第4位。
2005年河南省玉米品種生產試驗(3000株/畝組),9點匯總,平均畝產585.5kg,比對照豫玉22增產13.0%,居9個參試品種第2位。
適宜區域:河南各地推廣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
1、密度:適宜密度3000株/畝。
2、田間管理:播種時施足種肥,足墒播種;施肥要氮磷鉀配合;注意苗期蹲苗;及時防治螟蚜蟲。
3、適時收穫:適當晚收(果穗苞葉發黃後5-7天),以充分發揮該品種的高產潛力。

人才戰略

人才是企業發展的“血脈”,這是共識。公司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把人才的引進、培養和任用工作放在企業發展戰略的高度上,建設了完備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增強了企業的“造血功能”,為企業實現持續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源動力。
人才策略
2、任人唯賢,以德為先;
3、公平競爭,優勝劣汰;不惟資歷,不排輩分;
4、用好人,用能人,重用有思想、有悟性的人;
5、為人才創造成長的良好條件和環境;
6、不遺餘力地為人才全力打造好平台;
7、用人所長,避其之短;讓每個人都能暢享東辰事業的成功;
8、挑戰自我,超越自我。

人才培養機制

在人才引用時,公司會根據其自身特長,量身打造一套完備的“配置”,讓其能夠發揮自身特長,在短期內取得發展業績。一是設定合理的崗位,在各個新員工進入公司後,根據其本人意願和公司實際,先到一線進行實習和鍛鍊,再安排到適合其發揮特長的崗位上,為其更好地成長打好基礎;二是設立跟蹤觀察機制,始終給予其關注,全面“偵察”其成長情況,做好引導,保證其順利成長和進步;三是進行全方位的培訓和鍛鍊,公司會在進行入廠教育的基礎上,根據其崗位特點和本人特長,進行專業技能培訓。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山東大學等國內高等院校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定期給人才“鍍金”,在提高其工作能力的基礎上,提高專業素養;四是從實踐中獲取真知,在實際工作中,大膽地讓其嘗試新挑戰,並在挑戰中獲取新的成長和進步。

人才任用機制

用好人,是企業發展的關鍵。公司在任用人才的時候,首先注重的是人才的品質,必須要誠實誠信,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事業心,有艱苦創業精神,有團隊意識。其次注重的是人才的能力,必須要果敢,有幹事創業的信心和能力,有開拓精神,有大局意識。第三注重的是人才的潛力,必須要永不滿足,有強烈的進取心和信念,有敬業精神,有創新意識。

人才激勵機制

以目標管理為基礎,是個人發展目標與企業發展目標完美結合,激勵員工在現有基礎上,不斷取得新業績,超越今天,暢想美好的明天。首先確立“無功為過,功少亦為過”的思想,鼓勵員工大膽地否定已取得的成績,不斷向新目標發起挑戰。其次在薪金結構上進行合理構架,設定崗位工資,根據員工技能水平的不同劃分薪金等級;同時,根據不同的貢獻、業績劃分薪金等級,徹底打破“一鍋端”的現象,真正實現按勞分配。第三設立合理的獎勵機制,員工在工作中有突出表現或小發明、小創造,以其名字命名新成果,並給予重獎。第四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對於工作業績優異的員工,不僅給予其高薪和優厚待遇,而且分配福利住房、車輛等,使其安心於工作。

人才成長機制

人是活的。所以必須時刻接受最新的理念和事物。公司員工隨著企業的快速成長,不斷開拓著自身的視野,提升著自身的能力,以期實現自身的不斷成長。公司以建設博士後工作站為根本動力,形成了引進人才、培養人才的“窪地”,形成了有效的“智力集群”,為企業發展儲備了大量的人力資源,更積蓄了強勁的動力,必將推動集團在穩中求進、在好中求進、在快中求進,鑄造事業發展新輝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