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心村(雲南景東彝族自治縣文井鎮山心村)

山心村(雲南景東彝族自治縣文井鎮山心村)

山心村為行政村,隸屬雲南省景東彝族自治縣文井鎮,地處鎮政府北邊,距鎮政府所在地20公里,到鎮道路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縣城18公里。東鄰清涼村,南鄰丙必村,西鄰無量山,北鄰錦屏鎮。轄草地、李家等12個村民小組。

全村國土面積13.28平方公里,海拔1167米,年平均氣溫17℃,年降水量1200毫米,適合種植糧食、茶葉、蠶桑、甘蔗等農作物,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產業為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山心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中國雲南
  • 電話區號:0879
基本概況,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人文地理,發展重點,

基本概況

省 分:雲南
城 市:思茅市
地 址: 文井街山心村委會
郵 編:676201
區 號: 0879

自然資源

截止2008年底,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157畝(其中:田1823畝,地334畝),人均耕地1.02 畝,主要種植蠶桑、糧食、甘蔗、茶葉等作物;擁有林地14159畝,其中經濟林果地824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39畝,主要種植板栗、核桃等經濟林果,其他面積3597畝,有石料等資源。

基礎設施

截止2010年底,該村已實現水、電、路、電話四通。全村有4個村民小組通自來水,有93戶飲用井水,有337戶還存在飲水困難(占農戶總數的64%)。有605戶通電,占農戶總數100%;有227戶通有線電視,占農戶總數26%;擁有電視機農戶553戶,占農戶總數10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506戶,占農戶總數92%
該村到鎮道路為彈石、柏油路;進村道路為彈石路面;村內主幹道均未硬化。距離最近的車站4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2輛,農用運輸車29輛,拖拉機13輛,機車189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451畝,有效灌溉率為25%,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451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21畝。
到2010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03戶;裝有太陽能農59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102戶。全村有4個村民小組已通自來水;有10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0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0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0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6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8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6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506戶居住土木結構住房,有1戶居住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371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646萬元,占總收入的47.1%;畜牧業收入277萬元,占總收入的20.2%(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723頭,肉牛140頭,肉羊57頭);漁業收入3萬元,占總收入的0.2%;林業收入247萬元,占總收入的18%;第二、三產業收入188萬元,占總收入的13.7%;其它收入30.54萬元,占總收入的2.2%。
農民人均純收入4466元,農民收入以種植、養殖、第二、三產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9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45人(占勞動力的5.8%),在省內務工42人,到省外務工73人。

人口衛生

該村有農戶617戶,共有鄉村人口2224人,其中男性1115人,女性1109人。其中農業人口2212人,勞動力1450人。該村以漢族、彝族為主,其中漢族2006人,彝族97人,其他民族18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48人,占人口總數的2.2%;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408人,參合率66.4%。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室和鎮衛生院,衛生室面積為12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20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830.00平方米,擁有教師12人,在校學生162人,距離鎮中學18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16人,其中小學生162人,中學生54人。

村務公開

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482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856畝,年末集體總收入3.2萬元,有固定資產9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財務公開是,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是,主要以貼上公告、會議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 1個,下設 9個黨小組,共有黨員49人,少數民族黨員5人,其中男黨員36人、女黨員 13人。該村黨支部2003年被文井鎮黨委評為文井鎮先進基層黨組織;2009年文井鎮黨委被評為文井鎮先進集體等等。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12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 49人。

人文地理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由清路、丙必劃出部分組成。北有漫朗河、南有清涼河。小河流水,梯田層層,別有一番景象。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人畜飲水設施差;村組道路為土路,出行不便;文類大溝為土溝,水流失嚴重,農田灌溉不足。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茶葉、蠶桑、養豬、核桃產業。到“十二五”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9年的2210元增加到4600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