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口瓷窯

山口瓷窯

在孤江河畔的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潭頭鄉潭頭村山口村小組的東南側,有一處較大的陶瓷遺址,據史料記載,早在元代這裡的先民用智慧和烈焰鑄就了陶瓷之鄉,這裡的瓷具溫潤如玉,素有江西陶瓷之父之美稱,當地一直流傳這么一句古諺:先有山口窯,後有吉州瓷,再有景德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山口瓷窯 
  • 地理位置: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潭頭鄉潭頭村
  • 氣候類型:亞熱帶
  • 開放時間:全天
  • 景點級別: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 門票價格:免費
  • 著名景點孤江
在孤江河畔的潭頭村山口村小組的東南側,有一處較大的陶瓷遺址,據史料記載,早在元代這裡的先民用智慧和烈焰鑄就了陶瓷之鄉,這裡的瓷具溫潤如玉,素有江西陶瓷之父之美稱,當地一直流傳這么一句古諺:先有山口窯,後有吉州瓷,再有景德鎮。
山口瓷窯遺址位於山口村南側。該村依山傍水,交通便利,瓷土原料和燃料也很豐富。瓷器產品由水路順流載入孤江,經吉水縣駛至吉安縣的張定渡進入贛江。據史料記載,山口瓷窯創燒於南宋,發展於元初,元末停燒。
山口窯址堆積高大,形同山丘,瓷片堆積層厚達幾米,露面瓷片和窯具俯拾皆是。該窯東南側有一個籃球場那么大的平坦地面,與窯堆物毗連,似為制瓷作坊。山口瓷窯所燒瓷器,彩色較多,醬褐、青釉色、白色、青灰和黑色。器形、色彩和燒法與永和州窯、寧都東山壩窯相似,造型、釉色頗具晚唐瓷特徵,但青釉瓷似宋代燒法,而印花紋飾以雙魚紋最為常見,當屬元代典型裝飾花紋,故有江西陶瓷之父一說。當地一直流傳這么一句古諺:先有山口窯,後有吉州瓷,再有景德鎮
從永豐潭頭圩鎮出發,順水而下,約摸四里路程,來到山口村,著名的山口瓷窯遺址就靜靜地躺於此村地下。
據史料記載,山口瓷窯創燒於南宋,發展於元初,元末停燒。
遙想千年之前,窯工們挖山中瓷土,取身旁江水,搗泥轉坯,描彩裝窯,莊重點燃填滿乾柴的新窯,熊熊而起的煙火,撩撥著村子的安靜。未想一燒百年,絡繹的瓷匠、挑夫、船工,忙碌於這山野小村,薪火映紅了窯前的臉,瓷器樂呵了爐前的漢。
一箱箱瓷器擔下碼頭,裝上等候的貨船,順流載入孤江,經吉水過吉安,而後一路前行,由張家渡匯入浩蕩的贛江。
站在窯址前,只見這沉年的封土裹著細碎的瓷片堆積,狀似小山。據村中老人所說,這些堆積物深達數米,地面也有瓷片散落。只是被經年風雨剝蝕,我們的想像無法還原它盛年的容貌。窯址不語,山河無言,唯有這靜默鋪陳的瓷片,似乎在向遊人淺吟它盛世當年的歡樂頌。
多少收藏客,驚艷於館藏青花的淡雅,流連於宮庭粉彩的多姿,誰又能想到,就在這小小村落,也曾留下過它們的身影。據史料載,山口瓷窯所燒瓷器,彩色較多,有醬褐、青釉色、白色、青灰和黑色。器形、色彩和燒法與永和吉州窯、寧都東山壩窯相似。造型、釉色頗具晚唐瓷特徵,但青釉瓷又似宋代燒法,印花紋飾以雙魚紋最為常見,按此特徵,應當屬元代典型裝飾花紋,山口窯因而也有“江西陶瓷之父”一說。從當地流傳一句古諺也可見些端倪:先有山口窯,後有吉州瓷,再有景德鎮。
一片殘片烙刻著一段歷史,一個地方因為有了歷史,才有了我們引以為豪的榮耀與立足腳下的沉穩。一個用文化裝點內心的的民族,她會生長出厚實的自信與從容。默默地從這兒經過,細數那些咯吱著每一個中國人心靈癢處的文化稱號,文字、書畫、青銅器、瓷器,哪一件不是夠得上用一座江山來裝納和珍藏呢。
低首徘徊,不忍驚擾這一地厚重,生怕我們的每一步腳音都會擊碎一個古老的夢。腦中一一掠過元代的白釉瓷片,宋時的影青瓷片,它們組合成的畫卷正舒展向遠方,仿佛一條光陰粘合瓷片的河流,仿佛一卷記錄山口古代瓷業興衰的長軸,延向遠方,向遠方去追尋那熊熊燃燒的窯火,那百舸爭流的熱鬧。
回首,夕陽西下,有炊煙冉起,一家,又一家,很多家。這煙火之色,不就是這箇中國南方小小村落的圖騰么。
(註:山口窯遺址,位於永豐縣潭頭鄉潭頭村山口自然村。現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