層位評價理論

層位評價理論是一種開放性的理論,它不刻意追求定量化,這種評價理論擺脫了權重的束縛,更切合實際的決策評價過程。它既包含了若干最核心的基本思想,又不囿於死板的固定模式,它充分接近人們實際的評價思維方式。層位評價理論的基本思想概括為五個方面:指標科學性原則、價值關係、指標測量原理、價值維數和層位原理。

基本思想,指標定義的科學性原則,價值關係與價值指數,指標測量原理,價值維數:多維評價模式,層位原理,積極意義,

基本思想

指標定義的科學性原則

評價指標體系是系統評價方案的主要組成部分。人們常說要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但對於什麼是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還未形成公認的見解。這裡認為,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的一個基本要求是:每一個評價指標都必須是一個有科學定義的規範概念。
設是一個有科學定義的規範概念,那么:
(1)必須具有確定的明晰內涵,符合形式邏輯的規則要求。
(2)是可以量化的,具有確定的外延。
在系統評價中,每一評價指標都是對評價對象某個或某些屬性的概括,作為評價指標,它必須在質和量兩方面都可以確定。比如,花色是人們評價衣服時的一個常用指標。當花色作為衣服的一種純客觀屬性時,它是確定的,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雖然當衣服的圖案比較複雜、顏色並非單一時,用明確的語言來描述衣服的花色很困難,但是人們可以用它的全部信息特徵來限定它(作為人造產品這更應是可以做到的),並可以給它一個代號。當花色作為一個評價指標時,它反映一定的價值關係,這時,它的更恰當明確的名稱應叫做花色滿意度。顯然,在評價實踐中,人們很難直接用純客觀的花色概念來作為評價指標,因為其值無法用一個簡單的數字或名稱來界說,實際用的評價指標即為花色滿意度。花色滿意度作為一個評價指標時,對它的定義應符合定義的規則(在形式邏輯中,定義的規則包括:(1)應相稱,即定義概念和被定義概念的外延相等;(2)不應循環;(3)一般不應是否定判斷;(4)應清楚確切。)。比如可以定義:
“花色滿意度是人們對衣服花色的喜歡程度或說衣服花色的合意程度”。
這個定義的內涵是明確的,其中“人們”是確定的,這裡指買衣服的顧客;“衣服”、“花色”所指在一般人來說也是確定的、明確的概念;“喜歡程度”或“合意程度”在這裡表面上似乎是一個主觀概念,但作為人的心理存在是明確的,人可以用內心的整體知覺來感知,並表述其娛悅程度,是一個沒有歧義的概念。
至於量化方面,關鍵在於“喜歡程度”或“合意程度”是否可以量化並被確定地測量出來。從實踐的角度來看,這一點是顯然的,即當人們面對一種衣服的花色時,可以說出是喜歡或不喜歡,甚至說出喜歡的程度:“十分”、“非常”、“比較”,等等。另外,第三態也是存在的,即人們對具體的一件衣服的花色,可能既不感到喜歡,也不感到討厭,是一種中性態。花色滿意度用這些程度詞來描述應該說已足夠了,也可以說已經量化了,但這種量化是一種模糊量化或純序量化。花色滿意度目前還無法準確絕對量化,直到人們發明一種測量技術可以用一種化學物質的水平來確定人的娛悅程度,花色滿意度才能成為一個完全科學的概念,不過在實際生活中所套用的概念恐怕仍然只能是模糊的。

價值關係與價值指數

在一個多屬性層級評價指標體系中,總指標反映了價值客體(即評價對象)與價值主體的價值關係,即客體以它的某些屬性滿足主體的特定需要的關係,因而是一個價值指標。價值的大小即是用總指標值來度量的。所以,總指標值不僅反映了評價對象某些屬性水平的綜合性大小,而且反映著價值主體的需求水平,是客體屬性水平和主體需求水平的結合體。下面以顧客在商店選購衣服為例予以說明。
當一個顧客來到商店選購衣服時,影響其決策的相關因素有:(1)顧客的需求水平,(2)衣服的基本特性,(3)商店的購物環境,(4)售貨員的服務水平。在這四個指標中,顧客的需求水平和衣服的基本特性屬於基本指標,反映的是基本價值關係,後兩個指標是附加價值指標,在這一決策問題中屬於調節因子。下面我們僅討論基本價值關係。
作為一個評價問題,這裡衣服是評價的對象,是價值客體,衣服的各種屬性是評價的要素,顧客既是價值的主體又是評價的主體。假設有幾件衣服放在一起讓顧客挑選,其結果假定為或只選其中之一,或一個也不選(這是大多數顧客購衣時的預定情景)。在這種情況下,每件衣服的各種屬性經過顧客的價值尺度的衡量就歸結為衣服對顧客價值需求的滿足程度。所以,系統評價的總指標實際上是一個價值指數,是客體的屬性值與主體的需求值之比,並進一步表現為滿足等級,
如優、良、中、差或十分滿意、一般滿意、勉強滿意、不滿意、十分不滿意等。
處於層級指標體系之中的評價指標,既可以是包含價值關係的指標,因而是一個價值指數,也可以是一個純價值客體的屬性指標,尤其對於最低級指標,最好是一個可以統計測量的指標,以保證最基本事實資料的客觀公正性。

指標測量原理

在層級評價指標體系中,一個評價指標與其下屬指標之間的關係有三種可能:因果關係、果因關係或總合關係。並且只能是其中一種。
所謂因果關係即上級指標是下級指標的原因,果因關係即上級指標是下級指標的結果或效果,總合關係即簡單的整體與部分的關係,如一個農場的總產量是各塊地的總產量之和。
其實這種關係在一切科學測量中都存在。評價也是一種廣義的測量。
在選購衣服的例子中,顧客最後的滿足程度是對各種屬性的滿足程度的綜合結果,二者之間是一種果因關係。雖然,在一定評價模式下,總指標表現為各種屬性的滿足程度的線性迭加,但在一般情況下,這種簡單加總的關係並不存在。如,價格大於某一數值或花色為絕對不喜歡時,對衣服的總滿意度就可能驟降為零,不予考慮;也可能一件衣服的某一屬性如式樣特別滿意,那么其它因素在一定範圍之內就是可以忽略不計的。這種評價決策方式實際上就是下面介紹的層位評價原理的本質。
評價一所學校的優劣,我們既可以用它的教育成果(在校生和畢業生質量)來評價,也可以用辦學過程(管理過程、教學過程)水平來評價,前者是因果評價模式,後者是果因評價模式。評價一個地區的自然環境質量可以用一系列環境監測指標來評價,也可以用該地區人們的健康受環境的影響程度來評價,前者是果因評價模式,後者是因果評價模式。
在有些評價中,總指標僅是各一級指標的簡單加總,因而屬於總合評價模式。如決定大學錄取的高考成績,幾乎就可以看作是各門科目成績的簡單加總,因而是總合評價模式。

價值維數:多維評價模式

在給定評價結果的時候,傳統的綜合評價模式總是喜歡用一個一維實數來給出評價結果。但在人們的實際評價行為和決策實踐中,評價的模式比這要複雜。仍以人們選購衣服為例。考慮的基本要素包括:款式、花色、價格和尺寸。在價值主體的考評思維過程中,這幾個要素與其內部需求的比較都會有一個結果:十分滿意、基本滿意、不太滿意或很不滿意。人們最後選擇的結果會將很不滿意的自然排除,如果可選擇的範圍比較大,也會將選擇對象作為整體,分成滿意、基本滿意、不太滿意幾大類。但是,在每一類內部,讓人們繼續進一步排序就可能會出現困難。或許有人建議對這些不能區分優劣差異的對象賦以相同評價值,但是通常不存在一個確定的數學函式來實現這種評價。例如,假設有A、B、C三件衣服,在(款式、花色、價格)上的評價結果分別是A(十分滿意、基本滿意、基本滿意)、B(基本滿意、十分滿意、基本滿意)和C(十分滿意、十分滿意、不太滿意),其綜合評價結果都是基本滿意,但進一步排序已無法做出,這時顧客就出現了猶豫不決的狀態。按照傳統做法,可以進行線性加權計算給出綜合分,但這個綜合分並不是顧客的思想或本意,因為基本的一點是,顧客並不可能決定十分滿意、基本滿意和不太滿意之間有幾分之差。特別是在對社會組織系統中的評價中,如果不是非要在評價對象之間做出一個選擇,排出嚴格的先後順序來,對這種多維多對象並列的狀況就沒有必要再進一步區分下去,不妨用一個多維數來表示評價結果。在實際中,這種多維數結果更有利於指導管理實踐,讓評價對象(當評價對象是個人或組織時)和決策者認清差距在那裡。如果非要在這樣的評價對象之間排出個序來,那么就應當提出附加的價值要求。

層位原理

在上面的論述中,我們已經發現,用簡單的一維單向度評價模式很難滿足現實中複雜的系統評價任務的需求,下面闡述的層位原理提供了一種具有一定通用性的系統評價範式框架。
設一個評價指標體系由總指標及其一級評價指標集{}組成,每個指標都看作是正指標,且對評價對象的整體評價和對每個指標的表現都可以分成一定的級別類,從優到
劣分別用表示。則評價工作採取以下的程式:
(1)判斷在中,每個指標是否存在一些關節點。設是這樣一些關節點,若對某個評價對象,其在上的取值,則認定的等級低於。同樣,對任意,若對某個評價對象,有,則的等級低於。這一做法已有套用,被稱為開關函式法.
(2)分析在對評價結果的影響中,的評價作用是否存在優先順序。在評價作用中的優先順序包括這樣一些情況:
(a)對任意評價對象和,其指標評價或觀測值是和。若存在某指標,當時,不論其它指標的差異如何,就認為優於,那么就說優先於其它指標。根據這種優先性質可以對評價對象進行字典式排序。
在極端情況下,個評價指標被嚴格排序,每個指標占居一個位次,且每一位次只包含一個指標。如體育競賽中對各代表隊的排名,評價指標是金牌數、銀牌數和銅牌數,金牌數第一就排第一,金牌數相同再看銀牌數,依次類推。
在一般情況下,每一個位次可能包含多個指標。比如,設和是同一評價指標體系中的兩個位次指標集,且優先於,則對任意兩個評價對象和,若存在,使,且對其他 有,則認定,儘管可能存在,使 。
在有些合格評價中,若對一個評價對象,高優先權的位指標是不合格的,那么,後面指標的評價過程都可以不進行,而將對象評為不合格。
(b)當有些評價指標的統計觀測或分析工作比較複雜,另一些指標的統計分析評價相對較簡單時,可以把簡單指標作為先位指標,這在合格評價中非常有用,可以帶來極大的節約和效率。這時,先位指標與其後位指標在對於評價目的的重要性上應沒有顯著差異。
(3)經過以上程式,評價對象通常被分成了若干組類,如前述“優、良、中、合格、不合格”、“十分滿意、比較滿意、基本滿意、不太滿意、很不滿意”等。這時,如果根據管理目的的需求,還需將每個對象進行排隊,則可以在每個組內分別建立評價模型,並可以通過規定組與組之間的最低差值並反映於模型,用單維單向值或字典序法進行排序。
以上先大類後細分的評價範式降低了評價的難度,提高了評價結果的準確性(因為人類在大尺度上更容易把握事物之間的差異),也符合人們一般的思維習慣。層位評價思想與多目標規劃中的字典序法有相同的哲學本質,可以認為是其更一般意義上的推廣。

積極意義

層位評價理論是一種不刻意追求定量化的開放性的理論,既包含了若干最核心的基本思想,又不囿於死板的固定模式,它充分接近人們實際的評價思維方式。在本文中把五個方面統一闡述,意在把層位評價理論作為一種基本的評價思想整體考慮,而不僅僅是一種評價方法。我們曾將層位評價模式套用於銀行貸款項目中的信用評價和高等學校評價,正在研究將其套用於區域經濟評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