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魯士圓柱刻文

居魯士圓柱刻文(Cylinder of Cyrus)屬公元前538年的文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居魯士圓柱刻文
  • 外文名:Cylinder of Cyrus
  • 性質:公元前538年的文物
  • 發現於:亞述巴尼帕耳的圖書館遺址內
歷史,內容,

歷史

以阿加得語(Akkadian)的楔形文字寫成,發現於尼尼微城(Nineveh)亞述巴尼帕耳(Ashurbanipal 668-626 BCE)的圖書館遺址內。文獻指波斯(Persia)王居魯士(Cyrus II 559-529BCE)實施新帝國政策,讓被充軍的民族各還本鄉,重建家園,修葺廟宇,恢復敬禮。
居魯士的政策與前巴比倫王的相反。巴比倫王拿步高(Nebuchadnezzar II 605-562)及納波尼杜(Nabonidus 555-538 BCE),習慣把潘屬國的部分居民和政要充軍,留在巴比倫城中或附近作人質。猶大居民就曾先後兩次被充軍巴比倫(597及587-586 BCE)。公元前540年,居魯士戰勝巴比倫後,決定讓這些人回國,並提供經費給他們重建廟宇。
居魯士雖批准猶太居民回國,但耶路撒冷聖殿直至達理阿(Darius 521-486 BCE)登上波斯寶座後才被重建(515 BCE)。

內容

居魯士圓柱刻文以針對巴比倫王納波尼杜的指控來開始,譴責他禱告和祭獻的不當,以及他的苛政。繼而細說自己如何成了瑪爾杜克(Marduk)和諸神的敬拜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