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政變

尼日政變

尼亞美訊息尼日當地時間2010年2月18日下午發生軍事政變,該國總統馬馬杜·坦賈(MamadouTandja)被政變軍隊關押,政府也遭解散。政變目前已經造成十多人死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尼日政變
  • 時間:2010年2月18日
  • 人物:馬馬杜·坦賈
  • 地點:尼日
發生政變,中國大使館未受影響,勢外松內緊,放鬆管制,氣氛平靜,政治危機釀成驟變,

發生政變

政變發言人19日通過國家電視台對外宣布,一個名為“重建民主最高委員會”的機構已經暫停實行新憲法,並實施宵禁,陸空邊界都被關閉。政變後,一名軍方高官薩洛·吉博(SalouDjibo)被任命為主要領導人。
馬馬杜·坦賈馬馬杜·坦賈
位於尼亞美的尼日總統府是政變軍隊重點攻擊的目標。那裡傳出密集槍聲和劇烈的爆炸聲,持續數個小時。有法國外交官表示,馬馬杜·坦賈的侍衛參與了這起政變。
據法新社等媒體報導,馬馬杜·坦賈目前被關押在尼亞美郊外的一處軍營中,和他一起被關押的還有多名政府部長。
馬馬杜·坦賈現年71歲,於1999年11月當選總統,2004年12月連任。2009年8月實行的新憲法將其任期延長至2012年12月。

中國大使館未受影響

尼日是貧窮國家,全國60.6%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國家財政預算嚴重依賴外援。但該國已探明鈾儲量21億噸,占世界總儲量的11%,居世界第五位。據官方資料,2006年該國正規軍兵力為5300人。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發表聲明,對尼日局勢表示關注。聲明中,潘基文再次呼籲尼日有關各方儘快恢復憲法秩序。非盟則對尼日發生的暴力衝突表示譴責。
中國駐尼日大使館官員稱使館及經商處均未受影響。使館已經通知在尼的中資機構、華人華僑注意人身安全,儲備食物和水。

勢外松內緊

尼日政變軍人19日取消宵禁,開放邊境通道。首都尼亞美氣氛平靜。
尼軍人19日在首都戒備尼軍人19日在首都戒備
與此同時,政變軍人任命陸軍少校薩盧吉博為“民主復興最高委員會”領導人。

放鬆管制

政變軍人發言人古科伊阿卜杜勒―卡里姆上校19日午後宣布,全國從當天16時(台北時間23時)起取消宵禁,“屆時人們可以營業,陸、空邊境口岸也將從下午4時起重新開放,以利於交通和貿易”。
陸軍少校吉博19日獲推舉為“民主復興最高委員會”領導人。吉博曾在象牙海岸、摩洛哥等國受訓,參與過聯合國維和行動。
吉博當天與媒體記者見面,形容尼日“正處於(新)起點”,承諾將建立一個協商工作委員會,以實行集體決策。
政變軍人當天上午與政府部門高級官員舉行第一次接觸。阿卜杜勒―卡里姆說,政變中遭扣押政府部長將獲得釋放。
尼日18日發生政變。政變軍人攻入總統府,扣押總統馬馬杜坦賈及數名政府高官。政變軍人當晚宣布成立“民主復興最高委員會”,中止憲法,解散政府機構。

氣氛平靜

軍政府19日證實,總統坦賈眼下關押在尼亞美一處軍事設施內。
尼亞美19日氣氛平靜,街頭秩序恢復正常,集市、銀行和學校照常運轉。
路透社援引目擊者的話報導,首都街頭只有少數軍人持輕武器巡邏。不過,政變軍人在總統府四周部署兩輛坦克和數輛架起機槍的卡車。總理府、外交部辦公樓外也停有裝備機槍的皮卡。
外界認為,這場政變源自坦賈推動修憲以延長任期引發的政治危機。

政治危機釀成驟變

路透社等媒體分析,這場政變源自坦賈推動修憲以延長任期引發的政治危機。
坦賈現年71歲,堪稱尼日政治強人。他1999年當選總統,連任一次,原定於去年12月卸任。去年4月,坦賈為謀求第三個任期,提出以公民投票方式修改憲法,遭到反對派、國民議會和憲法法院反對。
坦賈於去年5月、6月先後解散議會和憲法法院,引發政治危機。他當時說,自己希望繼續執政,只是因為尼日人民要求他這樣做,人民希望他完成數項價值數以十億計美元的浩大工程。
2009年8月4日,新憲法經公投通過。新憲法規定,總統任期5年,可無限制連選連任。新憲法還規定坦賈留任至2012年12月總統選舉時。同年10月,坦賈所屬主要執政黨“全國社會發展運動―納薩拉”贏得議會選舉,獲議會三分之二席位。
鑒於尼日國內政治危機,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去年10月暫停尼日成員資格。過去數月來,西共體一直努力促使坦賈與反對派達成一項和解協定。去年12月21日,坦賈政府與反對派開始和解談判,但和談隨後陷入停滯並於上周中止。
尼日2010年2月18日發生政變後,西共體對尼日局勢“深表關切”。這一地區組織當天聲明,西共體將派代表團前往尼日評估當地形勢,如果有任何派別以不符合憲法規定的方式奪取權力,西共體將對尼日實施進一步制裁。
尼日是世界第三大鈾礦石出口國,礦產資源豐富,已吸引法國阿海琺集團、加拿大礦業公司等大型跨國公司投資數十億美元。尼日曾是法國殖民地,1960年獨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