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斯印象

尼斯印象

天才導演讓·維果的處女作,一部關於法國海濱城市尼斯的紀錄片,在拍攝尼斯的大海、土地和天空中又溶入了更多社會與政治的因素,通過對比拍攝反映了上流社會的奢華生活以及貧民窟生活的巨大差距,特別是狂歡節上富人的悠閒松懶與貧民窟中的貧民為生計忙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與強烈的諷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尼斯印象
  • 外文名:Agrave; propos de Nice
  • 導演:讓·維果
  • 關於:法國海濱城市尼斯的紀錄片
簡介,劇情,拍攝過程,拍攝方法,觀點紀錄片,影響,幕後/花絮,

簡介

名稱 尼斯印象
外文名稱 Agrave; propos de Nice(1930)
導演:讓·維果 Jean Vigo
編劇: 讓·維果 Jean Vigo  攝影:鮑利斯·考夫曼
海報海報
更多中文片名:尼斯景象
更多外文片名:Nizza
類型:短片/紀錄片
片長:France:25 min / Canada:45 min
國家/地區: 法國
對白語言:無
發行公司: Sherlock Home Video
上映日期: 1930年5月28日 法國

劇情

《尼斯的景象》是以法國南部海濱城市尼斯為主角的“城市交響樂”電影。在一年一度的尼斯狂歡節上,有錢有閒階層的人們紛紛來到這裡度假,悠閒地享受沙灘和陽光,生活在老城區的貧民卻過著一貧如洗的日子。

拍攝過程

1929年夏,維果攜帶新婚的妻子前往巴黎,參加在老鴿籠電影院、烏蘇林電影製片廠和一些電影俱樂部的電影放映活動。其間,他們結識了蘇聯電影攝影師鮑利斯·考夫曼和他的妻子。考夫曼是蘇聯紀錄電影大師、“電影眼睛”學派創始人吉加·維爾托夫的胞弟,1925年移居巴黎後曾擔任多部法國先鋒電影的攝影師。當維果邀請考夫曼擔任《尼斯印象》的攝影師時,考夫曼欣然應允,並跟妻子一道參與了影片腳本的策劃活動。1929年秋,兩對年輕夫婦完成了腳本的寫作,於當年冬天投入拍攝。值得指出的是,考夫曼還是維果的所有其他影片的攝影師。
按照四位年輕人的最初構思,《尼斯印象》是一部“城市交響樂”紀錄片。這種紀錄片是當時流行的紀錄片樣式,通常以一座城市為表現對象,反映這座城市一段時間之內(通常是一天之內)的生活狀態,而且無情節無演員無表演(如法國導演阿貝爾托·卡瓦爾康蒂1926年拍攝的《只有幾小時》,德國導演沃特·羅特曼1927年拍攝的《柏林交響樂》,蘇聯導演吉加·維爾托夫1929年拍攝的《帶攝影機的人》)。
維果和考夫曼將《尼斯印象》的內容劃分為三大部分,分別表現尼斯的大海、土地和天空。在拍攝過程中,他們超越了城市交響樂紀錄片的局限性,在影片中融入了更多的社會和政治因素,集中表現在通過對比手法反映上流社會的奢華生活和貧民階層的悲慘景遇的巨大差別。正如薩杜爾所說,《尼斯印象》是先鋒派末期一部極為強烈有力的作品,直接受到維爾托夫的影響,帶有超現實主義的隱喻(時常是關於性的隱喻)。這部法國的社會紀錄片不僅是一種單純的見證,而且是一種強烈的諷刺,尼斯那些懶洋洋地曬著太陽的大大小小的食利者,上流社會那種窮奢極侈的生活,狂歡節上華麗花車的遊行,同那些衣不蔽體的窮人和尼斯舊城的貧民窟,形成了強烈的對照。

拍攝方法

在拍攝方法上,維果經常讓考夫曼坐在車椅上,把偽裝起來的攝影機放在腿上。車椅在尼斯並不稀奇,往來通行無人注意,進行移動拍攝十分方便。考夫曼和維果採用“電影真理報”的方法(維爾托夫的方法)接近拍攝對象。拍攝過程中,如果拍攝對象有所察覺,他們便立刻停拍。維果後來對巴黎的觀眾說,這種紀錄片的作者在遇到有趣的場面時,“要瘦得能鑽進羅馬尼亞鑰匙孔那樣,以便看到卡羅爾王子身著睡衣起床的姿式;還要小得能夠蹲在蒙特卡洛賭場的帝王一樣的收付賭錢的人的椅子底下……”。兩位合作者在拍攝時雖然未能藏到收付賭錢的人的椅子底下,但在剪輯時做了相應的彌補。比如影片的開場,西洋棋棋盤上站著幾個身穿夜禮服的如同結婚蛋糕上的小娃娃一樣的人形,突然,收賭錢的耙子將他們一掃而光,緊接著是一個清潔工掃地的鏡頭。這個場面似乎在向觀眾表明:來尼斯遊玩的每一批旅遊者在明天也不過是一堆垃圾。

觀點紀錄片

1930年6月14日,維果在巴黎老鴿籠影院放映了《尼斯印象》,並在放映前做了一段簡短的演說:“我想和你們談一種更為鮮明的社會電影。我對這種電影比較熟悉:這是一種社會紀錄片,更確切地說是一種有觀點的紀錄(point de vue documenté)。這種社會紀錄片與所有的紀錄片和每周的新聞片不同之處在於,它含有作者清楚地在片中採用的觀點。這種社會紀錄片需要一種立場,因為它要詳細說明事實。它即使不表現一個藝術家的觀點,至少也要表現一個人的觀點,人和藝術家兩者都是同樣有立場的。攝影機將對準那些應當作文獻紀錄下來並且將通過蒙太奇來加以解釋的現象。當然,這裡不允許有意識的表演。人物應出其不意地來攝取,否則就無疑拋棄了這種電影的文獻價值。如果我們能夠顯示一個姿勢所隱含的意義,能夠從一個普通人身上出其不意地揭示出他內在的美或者他滑稽可笑的表現,如果我們能夠根據社會的一次純物質表現而顯示出一個社會的精神,那么,我們就達到了紀錄片的目的。而這樣的紀錄片就含有一種力量,使我們不由自主地看到我們以前是漠然與之相處的世界的內在面貌。這種社會紀錄片將開闊我們的視野。影片《尼斯印象》只是這種電影的一個簡單的雛形”。

影響

維果所說的“有觀點的紀錄”,後來逐漸演變成了“觀點紀錄片”。美國紀錄電影史學家埃利克·巴爾諾在《世界紀錄電影史》一書中經常使用這個辭彙(英文為point-of-view documentary),用以指那些觀點鮮明、具有強烈的社會批判意識的紀錄片。法國電影理論家亨利·阿傑爾在1957年出版的《電影美學概述》中指出,法國電影學派往往以現實主義者自居,然而,真正把社會要求說得最明確並且直到今天仍然最有現實意義的是維果。所有的法國優秀紀錄片都繼承了《尼斯印象》的傾向。在新浪潮爆發前夕,為保衛紀錄電影而形成的“三十人集團”(成員包括所有後來成為新浪潮電影運動主力的年輕導演),就是忠於這種傾向的體現。而且,從兩次大戰期間的時期開始,現實主義已經無法與“有一定傾向”的電影分開,換句話說,屬於這種傾向的理論家和導演大多是馬克思主義信徒。

幕後/花絮

導演讓·維果(Jean Vigo,1905—1934)生於巴黎,先祖為(法國與西班牙交界的)安道爾公國的貴族,父親為當時法國著名的無政府主義者。在法國電影史上,維果被譽為“蘭波”式的驚世天才。本片是他的處女作,他在拍攝本片時不僅在狂歡節現場抓拍了許多生動的畫面,將鏡頭對準這個把金錢、色情和愚蠢當作崇高的浮華世界,而且創造性地加入了一些搬演的場面,比如一個男人在赤裸的腳上塗抹鞋油,一個在躺椅上穿著衣...
躺椅上穿衣的女子躺椅上穿衣的女子
男人在赤裸的腳上塗抹鞋油男人在赤裸的腳上塗抹鞋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