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姑素麵

尼姑素麵

尼姑素麵與桂林米粉堪稱姐妹小吃,是廣西桂林地方風味小吃之一。桂林的尼姑面有悠久的歷史,據傳100年前,月牙山隱真岩有一位尼姑,做得一手味道特別鮮美的素麵,久而久之,後人就稱它為尼姑面了。現在七星公園內的月牙樓,仍經營這種小吃。桂林尼姑面,精華也在湯里。這湯的做法與米粉不同,是用黃豆芽、草菇、香菇腳、冬筍等配製煎熬而成。湯色金黃、清口不濁。如再在上面鋪上草菇、素火腿、麵筋等素菜,灑上香油,油炸花生米、胡椒等酥香配料,其味更鮮美甜爽,清香四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尼姑素麵
  • 英文名:The Guilin nun vegetarian food noodles
  • 主要食材:精白粉,黃豆芽,草菇,香菇腳,冬筍,胡椒粉
  • 分類:廣西桂林,小吃
  • 口味:入口潤滑細膩、清淡可口、味道鮮美、余香纏綿
  • 外觀:秀色可餐、色澤艷麗
  • 發源地:廣西桂林
原料,尼姑素麵做法,主料,輔料,調料,做法,特點,起源傳說,

原料

主要原料:麵條、桂林腐竹、草菇、冬筍、油麵筋、乾黃花菜、素火腿、麵筋。

尼姑素麵做法

主料

麵條(生)

輔料

黃豆芽(適量)
尼姑素麵尼姑素麵
草菇(適量)
香菇(適量)
冬筍(適量)
腐竹(少許)
素火腿(適量)
油麵筋(適量)
乾黃花菜(適量)

調料

食鹽、味素

做法

1、熬湯:用黃豆芽、新鮮草菇、香菇、冬筍久熬而成。
2、麵條用清水煮熟裝碗,將湯放入。
3、再加上桂林腐竹、黃菜、素火腿、麵筋等素菜和佐料即可食用。
尼姑面,以黃豆芽、草菇、香菇腳、冬筍等熬製成色黃清亮、香氣噴鼻的湯;選取上好的精白粉,用手工精製成粗細均勻,光滑柔膩的麵條。煮麵時,先用清水煮至七成熟,而後撈至熬好的湯里煮熟。麵條盛入碗後,再在上面蓋上草菇、素火腿、麵筋等素食鮮,滴上香油、撒上花生糜、胡椒粉。吃起來清淡可口,味道鮮美,余香纏綿。

特點

尼姑素麵尼姑素麵
尼姑面的麵條既薄且細,全用手工做成,並且最好現做現燒,趁新鮮吃。燒時先用清湯把面燙熟,然後把面撩出到青瓷碗裡,再在碗裡加進特別熬出來的湯汁,澆上澆頭,方才端出待客。尼姑面的精華,吃下來方才知道,一是在特製的麵條,二是在於特殊的湯汁,三是在特別的澆頭。尼姑面的湯汁,端上來湯色金黃,一清見底,其料由黃豆芽、草菇、香菇、冬筍精心熬制而成。青瓷小碗吃澆上香油,撒上胡椒粉而倍感噴香誘人食慾的尼姑面,面上是澆頭。吃時一筷一筷,但覺麵條精細,入口潤滑細膩,澆頭香菇、木耳、麵筋腐竹素火腿油炸花生米、新鮮蔬菜,還有點點香蔥浮在面上,讓人邊吃邊贊,真是感到地方飲食文化之美。

起源傳說

據說,吃尼姑面還有一段與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因緣。當年朱元璋被元軍追捕,一路討飯逃到庵里,竟餓得昏倒在尼姑庵大門口。後來老尼姑把他救起,煮了一碗素麵讓他充飢,朱元璋捧面吃得直叫“好吃”,吃完又向老尼討第二碗。誰料朱元璋剛吃好第二碗,還來不及抹嘴,就有元兵追了上來。虧得庵中老尼機靈仁慈,機警引開元兵追到別處,才使朱元璋得脫大厄。後來朱元璋登基做皇帝,依舊不忘落魄時的那碗尼姑面,於是急忙派人南下尋找老尼,可惜老尼已經逝去一個多月了。朱元璋聞此噩耗不勝唏噓,遂親筆揮毫,寫下了“尼姑面”三字,著人給庵里送去。由於有了皇帝親筆題賜的的面名,從此尼姑面的名氣,便更加不脛而走,並且流傳久遠,直到如今。可惜的是,如今吃尼姑面已經從清淨尼庵,搬出到了琉璃瓦覆蓋的金碧月牙樓,吃的環境,無復當年庵樹搖曳,幽致寂靜而超然塵外了,然而無論如何,縱然如此,尼姑面依舊還是值得一吃的。
尼姑素麵尼姑素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