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索

尼克索

尼克索,父親是石匠,母親是鐵匠的女兒,他自幼做過牧童、報童、農場僱工、石匠、鞋匠和水泥匠,後來勉強進了大學。作為一個無產階級作家,他是在反對資本主義和機會主義的鬥爭中成長的。尼克索自1893年左右開始寫作,在六十餘年內發表過大量的政論、演說、詩歌、劇本和小說。他的早期作品基本上是批判和暴露現實的,但帶有悲觀主義和自然主義色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尼克索
  • 出生日期: 1869 
  • 逝世日期:1954
  • 原名:馬丁·安德遜
簡介,著作,總述,劇情,第三部,第二部,手法,對比手法,如何描寫,人物,分析,

簡介

丹麥最負盛名的無產階級作家,丹麥共產黨創始人之一,被譽為“丹麥的高爾基”。
1888年,他參加了丹麥工人運動,開始接觸接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後來,他在朋友的資助下出國養病,到過義大利西班牙德國等國,對於國際工人運動有了廣泛的了解,參加了反對正在各國滋長的機會主義和沙文主義的鬥爭。十月革命的勝利使尼克索找到了無產階級鬥爭的正確道路。他譴責右傾機會主義,退出社會民主黨,成為1930年正式成立的丹麥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他被丹麥社會民主黨列入交給德國法西斯的黑名單,不久被捕入獄。1943年逃出監獄時,尼克索已經七十四歲,但他仍舊頑強地為工人階級的事業而奮鬥,直到八十五歲逝世為止。

著作

總述

尼克索最著名的作品是三部曲《征服者貝萊》(1906-1910)、《普通人狄蒂》(1917-1921)和《紅色的莫爾頓》(1945)。這三部曲圍繞著馬克思主義者莫爾頓和機會主義者貝萊這兩個中心人物的活動而展開。第一部《征服者貝萊》包括四卷,第一卷《童年》和第二卷《學徒生活》以貝萊少年青年時代的生活為線索,描寫丹麥城鄉勞動者在七、八十年代的貧困生活;第三卷《偉大的鬥爭》和第四卷《黎明》,以貝萊成為工人領袖並蛻化為機會主義者的過程作線索,描寫丹麥無產階級在九十年代的英勇的罷工鬥爭,和此後機會主義思潮在丹麥的泛濫。

劇情

貝萊是農場僱工的兒子,父子同在偏遠的半宗法式的小島上給農場主放牛,生活艱難。以後,貝萊雄心勃勃地去到一個小城,幻想“征服世界”,做了鞋匠學徒。他在這裡看到更多的窮人的悲慘遭遇,並結識了石匠的兒子莫爾頓。年少的莫爾頓嚴肅地思考窮人為什麼會受苦的問題,使貝萊受到很大影響,成人以後,貝萊抱著新的希望前往首都哥本哈根做鞋匠,遭到把頭的剝削,在莫爾頓的啟發下,他開始認識到工人必須團結起來,於是重新整頓了癱瘓的鞋匠工會,和把頭進行鬥爭,經過幾次失敗,終於打破了把頭的控制。從此貝萊在工人中有了威望,進而領導首都五萬工人的大罷工,迫使資產階級讓步,並承認工會的合法性。罷工勝利後,貝萊思想里固有的個人野心大大地滋長了。他得到了高官厚祿,害怕觸怒資產階級,主張通過建立合作社和爭取議會多數等合法途徑,和平進入社會主義。在這整個過程中,莫爾頓支持罷工,但是懷疑合法的途徑,他繼續尋找革命真理。

第三部

第三部《紅色的莫爾頓》的情節緊接第一部,描寫二十世紀初年的丹麥社會狀況。貝萊這時已成為社會民主黨的領袖、內閣部長,生活舒適。他宣稱,階級鬥爭已經結束,丹麥立即可以和平長入社會主義。但他所開創的合作社運動徹底失敗,工人中已經有一部分認清貝萊的面目,開始探索革命的道路,也有一部分走上工團主義和無政府主義的邪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後,第二國際完全瓦解。貝萊和德國社會民主黨勾結,用欺騙手段把丹麥工人送到德國軍火工廠做工,為帝國主義效勞。莫爾頓這時成了一個著名的無產階級作家。他堅決反對階級合作,主張發動革命的內戰,以奪取政權。他進行宣傳活動,在演講中說:“用飢餓來殺人,由於肺結核而造成慢性死亡,千百萬人做著資本主義利潤的犧牲品,所有這一切難道比戰爭好嗎?”但是丹麥還沒有成立馬克思主義政黨,先進的工人也沒有組織起來,莫爾頓的革命主張不可能變成現實,他陷入深刻的苦悶。有一年莫爾頓在瑞典聽說,列寧在齊美爾瓦爾德會議上把老資格的修正主義者駁得體無完膚。他慶幸俄國工人“撕掉了眼罩”,拋棄了欺騙他們的人。不久,十月革命成功,莫爾頓訪問蘇聯,找到正確的革命道路,成為成熟的無產階級戰士。

第二部

第二部《普通人狄蒂》,是第一部和第三部中間的獨立的插曲。莫爾頓和貝萊的活動在這一部中退居為背景。尼克索通過勞苦的農婦狄蒂從生到死的遭遇,廣泛地描繪了丹麥城鄉勞動人民在和平條件下的悲慘處境,他懷著崇敬的心情,敘述了狄蒂的勤勞善良的品德和對光明未來的嚮往。
尼克索的三部曲回顧了十九世紀七十年代到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丹麥歷史,生動地揭露了丹麥工人運動領導集團背叛工農民眾,投靠資產階級的醜惡面目,歌頌了丹麥無產階級的優秀分子所代表的革命道路。

手法

對比手法

尼克索採用對比手法,深刻地揭示出機會主義者和廣大人民民眾的尖銳對立。全書通過上百個人物的遭遇,反映了廣大勞動人民的憂患。例如,貝萊的父親,老一代的農民拉賽幻想憑著辛勤的勞動創立家業,但他的勞動果實被地主所剝奪。這個一向安分守己的農民忍無可忍,忿怒地表示要把壓迫窮人的官吏全部扼死。他晚年投靠自己的兒子貝萊,仍然沒有著落,只好上街行乞,最後悲慘地餓死在一個陰暗的地下室里。人民的苦難歷歷在目,但機會主義者視而不見,竟然美化資本主義制度,吹噓丹麥是一個“富人不多,窮人更少”的幸福國家。廣大的工農民眾開始懂得,窮人要爭取自己的權利,“只有依靠自己的拳頭”,而機會主義者卻說,應該放棄階級鬥爭,和有錢人合作,以便“和平地長入社會主義”。後來勞動人民逐步擺脫掉宿命論思想的束縛,忍受著巨大的犧牲,堅持長時期的罷工,在鬥爭中認識到自己的偉大力量。但是機會主義者卻瓦解並出賣了工人運動,他們公然吸收資本家加入社會民主黨,開除並迫害參加過鬥爭的老戰士,把人民更深地投入帝國主義戰爭的災難。三部曲清楚地表明,機會主義者的背叛使丹麥人民付出了慘重的代價,這條歷史教訓是不能忘記的。
尼克索描寫丹麥工人運動所受的挫折,突出地說明了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寶貴和建立無產階級革命政黨的必要性。在當時,革命的客觀條件接近成熟,無產階級中的優秀分子已經識破機會主義者的本質,但苦於沒有革命政黨來加以領導。莫爾頓在艱苦的條件下進行探索,直到十月革命以後,才找到三十多年來夢寐以求的革命真理。

如何描寫

三部曲在社會運動的廣闊背景上突出了莫爾頓和貝萊這兩個代表不同路線的人物。莫爾頓的形象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在第二國際機會主義泛濫期間的革命者的面貌。他年輕時就決定:他的理想不是要爬到上層階級,而是永遠站在勞動者的隊伍中,爭取本階級的解放。他寧可暫時孤立,也不肯和機會主義者同流合污。德國社會民主黨所派的代表,自稱來自馬克思主義的故鄉,誘騙他放棄階級鬥爭。他立即認出這個“兄弟黨”的代表實際上是軍事投機家和德國資本家的混合物。他堅定地站在最廣大的勞動人民的立場上,認為有剝削就有反剝削的行動,誰要是認為階級鬥爭已經熄滅,誰就是和剝削者站在一起。在莫爾頓活動的大部分時期內,丹麥的無產階級革命政黨還沒有成立,人們也還不知道列寧在高舉革命旗幟反對機會主義。在這困難的年代,莫爾頓逆流而進,堅持無產階級的原則性,是一個光輝感人的革命者的形象。

人物

貝萊從小抱著往上爬的野心,貪圖眼前利益,每當面臨重要的抉擇,他總是自然而然地傾向機會主義。莫爾頓揭露有錢人剝奪窮人創造的財富,他卻認為如果窮人“動手去奪回來,準不會有好處”。莫爾頓指出無產者應該團結,他卻以為團結只是為了爭取較好的勞動條件。在罷工處於僵持階段,工人們饑寒交迫的時候,他接受資產階級的引誘,做了資本家的職員。後來他又騙取工人的信任,走上為資本家和軍國主義者效勞的邪路。

分析

小說通過這兩個人物發展道路的對比,為丹麥無產階級指出了正確的方向。
圍繞著莫爾頓的光輝形象,尼克索廣泛展示了工農民眾的勞動和鬥爭。他對民眾中的小康思想和宿命論思想提出善意的批評,同時又描寫了鬱積在他們心頭的憤怒和他們日益覺醒的革命願望。第一部所寫的罷工鬥爭是一曲宏偉的讚歌。罷工如燎原的烈火,各個行業的工人團結成為一股力量,高舉共產國際的紅旗向警察展開搏鬥,使資產階級心驚膽戰。作者相信工人階級一定能使自己得到解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