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高朝

尹高朝

尹高朝,湖北麻城市人。生於1959年2月。大學雙學歷,碩士學位。現為作家、毛澤東研究專家、大學客座教授。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至今,先後有多種著述面世,主要作品有: 《從政鏡鑒》叢書10部; 《國是論衡》叢書11部; 《毛澤東的老師們》; 《毛澤東和他的二十四位老師》; 《赤子毛岸英》; 《周恩來的老師考》; 《公安部長羅瑞卿》; 《羅瑞卿警壇風雲錄》; 《防暴對策學》; 《仁者之歌》; 共29部,一千餘萬字。部分作品獲“五個一”工程提名獎、中國當代教育成果獎等大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尹高朝
  • 出生地:湖北麻城市
  • 出生日期:1959年2月
  • 職業:作家、毛澤東研究專家
  • 主要成就:部分作品獲“五個一”工程提名獎、中國當代教育成果獎等大獎。
  • 代表作品:《毛澤東和他的老師》
主要著作,人物專訪,人物評論,

主要著作

《毛澤東和他的老師》
記述了毛澤東與二十幾位老師之間非同尋常的交往關係,反映老師們為偉人素質的塑造定型而嘔心瀝血的全過程。
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
《周恩來和他的老師》
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
《開國領袖和他的老師》
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

人物專訪

解不開的領袖情緣
——作家尹高朝訪談錄
文/向天笑 楊明鳳
幾個月來,《人民日報》(海外版)一直連載著湖北籍作家尹高朝先生的長篇歷史紀實作品《毛澤東和他的二十四位老師》,我也一直在不間斷地欣賞著。最近,作者從外地回到故鄉,特意到報社來找我一聚。尹先生穿著簡單、隨意,一臉的樸實、真誠和豪放,聊起天來真摯深刻,完全沒有一點大作家的架子,讓人有一見如故之感。
尹高朝
有著法學碩士學位和大學雙學歷的尹先生,可以改變人生的機緣很多,但他拒絕外界各種誘惑,潛心治學、著書立說,在文苑耕種出了豐碩的果實。他先後出版的書籍達10多部,數百萬字之多,其內容既有關於偉人生平的歷史傳記,又有謳歌公安幹警的世事時文;既有專業論著,又有純文學作品,可謂洋洋大觀。
應該說,尹先生是一個半路出家的作家。拿他的話說,他不是正宗的“科班”出身。1993年,已過而立之年的他在武漢公安幹部學院進修時,因完成畢業論文,卻出人意料地寫出了平生第一部專著。十多年來,尹先生除致力於公安理論研究外,還深深紮根於文學和史學領域,且取得了讓同行們公認的成就,可以說與他的勤奮和努力密不可分。據他的家人講:尹先生寫作有個習慣,不構思成熟不動筆。在他寫作進入狀態的時候,除了必要的吃飯和實在是困極了睡一會兒外,可以不刷牙、不洗臉一直寫下去,有時一寫就是好幾個月。
此外,尹先生還有另一個讓人稱道之處,即善於把平時的生活積累、資料積累經過思考化為華章。這些年尹先生不論走到哪裡,只要看到他認為會對他今後寫作有用的東西,首先想到的就是將它蒐集並保存下來,時間一長,光資料他就整理了滿滿的幾大柜子。
讀尹先生的作品,猶如品味其人生——於樸實無華之中見弘通廣大,於不經意中見大主題、大思想。他的公安業務專著《防暴對策學》,是他10多年從事公安工作實踐與教學的心血結晶,選題緊扣時代,立意高遠,學理性強,又頗具操作性,大受業內人士歡迎;他的反腐敗系列叢書,揭示了現階段腐敗問題,特別是吏治腐敗和司法腐敗的深層次原因,資料翔實可靠,持論準確公允,批評一針見血,讀來不得不讓人引發許多思考;他的歷史紀實《毛澤東的老師們》,是他史海鉤沉、學海淘金的力作,全書充滿鮮為人知的軼聞趣事和富有哲理的箴言警句,因而深受不同層次讀者的鐘愛。它一經問世,便在全國引起轟動,先後一版再版,印數高達10餘萬冊。
尹高朝
去年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今年元月七日開始在《人民日報》(海外版)連載的《毛澤東和他的24位老師》,更是尹先生的扛鼎之作。據了解,為了秉筆寫好偉人毛澤東求學時期的這段“青史”,他效法古人“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治學精神,曾經四下湖南,足跡遍及偉人之師的故里——湘潭、長沙、韶山、安化、新化等十多個地市,行程一萬餘里,進行實地調查採訪和考證。他在長達五年的時間裡蒐集的相關資料多達幾千萬字,初稿就寫了七十八萬字,尺來厚的稿紙上竟無多少修修改改的痕跡,著實讓人稱奇。這部紀實著作,資料如珠之串,如蟬之聯,極具歷史真實性,它記述了毛澤東從蒙館讀經到師範深造這十多年間艱苦曲折的求學生活,實錄了他與24位老師之間非同尋常的交往關係,反映了老師們對偉人素質的塑造定型而嘔心瀝血的全過程。由於這部書出版品位高,富有權威性,旋即在史學界和文學界引起強烈反響。
自撰寫《毛澤東的老師們》一書起,尹先生就與領袖結下了不解情緣,由他所著的《毛澤東和他的24位老師》一炮打響後,《開國領袖的老師們》一書,選題已報送有關出版社審讀,《周恩來和他的老師們》預計今年上半年也可殺青,此外,《大國領袖的學子情懷》等十幾個選題已納入尹先生下一步的寫作計畫。
我們有理由相信,尹先生將會有更多更好的作品問世。
我們期待著!
2002年《人民日報》
筆耕化華章 淡泊始高遠
——作家尹高朝其人其事其書漫記
尹高朝
尹高朝,著名傳記作家,湖北麻城人,原黃石市公安局幹部,上世紀末先後進入武漢公安幹部學院、武漢大學、中國政法大學深造,獲大學雙學歷、民商法碩士學位,現任中國政法大學、北京市政法幹部學院客座教授,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紀實文學研究會會員、理事。1992年起潛心創作,著有專業論著《防暴對策學》、傳記作品《毛澤東和他的二十四位老師》、《公安部長羅瑞卿》以及“新世紀國是論衡叢書”等24部著作計1000多萬字。2006年6月4日,剛剛在北京參加了羅瑞卿同志誕辰100周年紀念活動回到黃石的尹高朝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
求學二十載 筆耕十五年
巍巍大別山,淙淙夫子河,革命老區麻城的夫子河鎮就是尹高朝的故鄉。
清河無聲默淌千年,孕育了多少鐘靈毓秀的兒女。麻城是革命老區,是“黃麻起義”的策源地,這裡誕生了中國工農紅軍三大主力部隊之一的紅四方面軍和紅二十五軍、紅二十八軍,走出了王樹聲、陳再道、許世友等30多位共和國將軍。
1959年2月,尹高朝出生於一個農家。他家學淵源,十世祖曾任黃州學政,高祖到祖父三代經商,家境富裕。可解放前,尹高朝的父母散盡了家財,支持張體學、劉西堯在大別山打游擊、鬧革命。故鄉土地孕育了尹高朝溫文爾雅的儒生氣質和豪氣乾雲的俠義之風。
尹高朝15歲時,父親因病去世,他先務農後當民辦教師,用柔弱的肩膀挑起家庭的重擔。1979年,不甘於庸碌一生的尹高朝考入湖北省人民警察學校,1981年被分配到黃石公安局。就在這一年,他十多歲的小弟又因病去世。父亡弟失,讓尹高朝溫文爾雅、豪氣乾雲中又多了一份意志堅定、多情善感的特質。
在黃石公安局,尹高朝曾做過刑偵、戶籍民警、調研、秘書等工作,既培養了樂於吃苦,勤于思考的作風,也養成了善於積累的好習慣,為後來從事寫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1989年,而立之年的尹高朝到武漢公安幹部學院進修。別人混文憑,可他感覺知識吃不飽,就申請到武漢大學攻讀第二學歷——法學專業。前者在漢口古田四路,後者在武昌珞珈山,尹高朝來回奔波整整4年,終於拿到大學雙學歷。其間,憑多年的工作經驗和敏銳的洞察力,尹高朝意識到暴力犯罪將是新形勢下新的社會問題,於是潛心研究,並以4萬字的畢業論文受到領導重視,留校任教。在此基礎上,1992年他完成了自己的處女作、30多萬字的專業著作《防暴對策學》。現在,這部專業著作已列入全國公安政法類大學的教科書。
1994年,35歲的尹高朝作為高校青年教學科研骨幹,進入中國政法大學攻讀民商法碩士。期間,他還參與了《中國公安人物大辭典》的編撰工作。
自1992年發表《防暴對策學》以來,尹高朝陸續發表了《毛澤東的老師們》、《毛澤東和他的二十四位老師》、《公安部長羅瑞卿》以及“新世紀國是論衡叢書”,如《失衡的天平》、《絕對權利》、《驕子的癲狂》、《太陽黑子》、《新紅與黑》等24部著作,計1000多萬字。而自《毛澤東的老師們》一炮打響後,尹高朝就與領袖結下了不解情緣,他所著的《開國領袖的老師們》、《周恩來和他的老師們》已經完成,將分別由中央文獻等出版社出版。《毛澤東和他的二十四位老師》、《公安部長羅瑞卿》圖文版也將於今年與讀者見面。
其實,尹高朝是一個半路出家的作家,不是“科班”出身。但十多年來,除了致力於公安理論研究外,他還深深紮根於文學和史學領域,且取得了巨大成就,可以說這與他的勤奮和努力密不可分。尹高朝善於把平時的生活積累、資料積累經過筆耕化為華章。在寫作《公安部長羅瑞卿》這部書時,他近半年蟄居書齋,與世隔絕,日夜寫作,體重消瘦20多斤,直到完成全書。在採訪中,筆者翻閱著那一沓沓筆跡蒼勁、一絲不苟,重達10多斤的書稿時,無不為他那堅毅執著、嚴謹的治學精神所震撼、所感動!
不遠萬里路 吟成一部書
細品尹高朝的作品,人們於樸實無華之中見精深廣大,於不經意中見大主題大思想。他的公安專著《防暴對策學》是他10多年從事公安工作實踐與教學的心血結晶,選題緊扣時代,立意高遠,又頗具操作性;他的《國是論衡叢書》,揭示了吏治腐敗和司法腐敗的深層次原因,資料翔實可靠,持論準確公允,批評一針見血。尤其是代表作《毛澤東和他的二十四位老師》一版再版,印數高達12萬餘冊。
《毛澤東和他的二十四位老師》是尹高朝的成名作,也是他的代表作。自2001年8月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後,曾6次再版重印,迄今印數已達12萬餘冊,並先後被《人民日報·海外版》、《解放日報》、《文匯報》、《作家文摘》等60多家報刊連載,並獲得“五個一”工程提名獎和中國當代教育成果獎等近十個獎項,在讀者中產生了極大影響,受到專家、學者的好評。
《毛澤東和他的二十四位老師》最早寫作於1992年,這是一個艱辛的創作過程。當時,國內尚無人系統研究毛澤東的老師,可供借鑑的資料不多。尹高朝打算到毛澤東的生活之地去尋材料找靈感,於是就有了三下湖南二上北京的萬里行程。
1992年4月18日,尹高朝踏上了第一次去湖南的旅程。這次湖南之行,他去了長沙、湘潭和湘鄉等地,在韶山上屋場、棠佳閣、東山學校、湖南省立第一師範……踏尋偉人的足跡。令人遺憾的是,由於採訪的對象和內容距今年代久遠,大量資料隨著歲月流逝早已湮滅,最後尹高朝不得不懷揣一顆沉甸甸的心,登上了北上首都的列車,開始為期40天的資料查閱工作。
次年時值毛澤東誕辰100周年。盛夏,尹高朝第二次到了湖南,奔忙了一個月,毛澤東部分老師的故里——長沙、湘潭、湘鄉、寧鄉、平江、瀏陽、岳陽、韶山等地,都留下了他匆匆的步履,三湘大地灑下了他辛勞的汗水……
《毛澤東和他的二十四位老師》約40萬字,反映的是偉人在上世紀初從師求學的那段特定的生活,是尹高朝史海鉤沉、學海淘金、潛到偉人思想深處的力作。翻開書稿,毛澤東當年那些道德高尚、學識淵博、思想開明、治學嚴謹的老師們,以其鮮活的形象,一一朝我們走來,毛宇居、李漱清、毛麓鐘、譚詠春、楊昌濟、徐特立、方維夏……無一不是從思想文化和人格品行上給毛澤東以影響的良師。他們懷著對教育的赤誠之心,把所有的知識精華都無私地奉獻給了自己的學生,而他們則大多安於清貧、甘於淡泊,如同蠟燭燃燒著,照亮了毛澤東的前程,使他從小小的韶山躍上了世界的偉大舞台。
《毛澤東和他的二十四位老師》創作長達數年,相關資料多達幾千萬字,初稿就寫了80萬字。這部紀實著作獨闢蹊徑匠心獨運,填補了毛澤東研究的空白;資料真實完整、翔實而且豐富,有很多鮮為人知的軼聞趣事;立意高遠高屋建瓴,謀篇布局大開大闔睥睨四方,敘述淡定從容如行雲流水,細節描寫真實可信有音影效果,文字質樸坦誠親切感人,箴言警句俯首可拾充滿了理性的思辯,是一部有魅力的傳記文學。由於出版規格高,富有權威性,給讀者以啟
迪,甫一面世旋即在史學界和文學界引起強烈反響。
筆耕到終身 著書五十部
2006年4月,尹高朝的十年心血之作、40多萬字的《公安部長羅瑞卿》由紅旗出版社出版。當月,他還到羅瑞卿的家鄉四川南充以及成都、重慶等地簽名售書,參加座談會、研討會,受到熱烈歡迎。
憑藉對先輩的尊崇之心和熱忱之情,尹高朝從羅瑞卿的七彩人生中截取他1949年至1959年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部長的十年崢嶸歲月,在塵封已久的史籍庫中,採擷大量鮮為人知的史料,真實地記錄了羅瑞卿組建公安隊伍,探索公安工作路子,為建設新中國保駕護航,參與黨內外重大政治鬥爭、建立完善國家安全保衛措施等不見硝煙的戰鬥生活,反映了羅瑞卿赤膽忠誠、光明磊落、愛憎分明、嫉惡如仇的優良品質,表現了他從一名高級戰將向公安首腦轉型過程中所彰顯出來的非凡魄力、智力和能力。
有著法學碩士學位和大學雙學歷的尹高朝,其實有很多改變人生的機緣,但他拒絕外界各種誘惑,潛心治學、著書立說,取得豐碩成果。他的作品既有關於偉人生平的歷史傳記,又有謳歌公安幹警的時文特寫;既有專業論著,又有純文學作品,可謂包羅萬象,洋洋大觀。目前,他又著手寫作三反、五反以及高饒、潘楊等案件,前期的素材收集、整理、採訪等工作都已經完成。
尹高朝英俊瀟灑才情俱佳,具有文人的儒雅和“武人”的幹練,而他身上最突出的特點就是甘於淡泊,不計名利。據了解,他的代表作《毛澤東和他的二十四位老師》被多家報刊擅自刊登,僅在黃石就有4種不同的盜版書銷售。更有甚者,台灣一位翻譯竟然私自將《毛澤東和他的二十四位老師》翻譯成英文在美國公開出版。如果尹高朝同時起訴全國數十家媒體和台灣的翻譯、美國的出版商,肯定會造成轟動。但尹高朝只是靜悄悄地將相關證據提交給法院,自己則埋頭著書立說。他說,他的時間是用來寫作而不是用來炒作的。
辛勤筆耕十五載,尹高朝已是著作等身、享譽海內外的知名作家。他告訴記者,他一位朋友的兒子特別喜歡《毛澤東和他的二十四位老師》,拿到他親筆簽名的書籍後,潛心閱讀了三遍,頗受教益,寫下了數萬字的讀後感,現已從一個貪玩厭學的孩子成為名牌學府的驕子。尹高朝說,他的著作能夠給人以啟迪,能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起到積極的作用,這是他人生最快樂最幸福的事情。而他這一輩子仍要筆耕不止,完成著書五十部的宏願。
讓尹高朝感到特別欣慰的是,他21歲的兒子、在中南民族大學法學院大三讀書的尹功祺也痴迷寫作,父子倆已合著了40多萬字的《驕子的癲狂》一書,受到文壇關注。
苦澀如人生路上的挫折,甘美如千帆盡處的美麗,醇香如雨過天晴般的心情,濃情如從天荒到地老。但願尹高朝心想事成,我們又有好書可品。
2006年《楚天聲屏報·黃石周刊》
偉人情結演繹人生高潮
混沌初開
記者知道尹高朝其名,緣於去年讀過他的一本長達57萬字的長篇紀實著作《毛澤東和他的二十四位老師》。
細究起來,尹高朝今天的“高產”、“盛名”,大概與其家族的文化、經濟背景有著某種淵源。尹高朝的家族在清朝、民國年間就是文商兩盛:相當於現在教育局長職位的黃州府學政,家族有人,戴各種文職花翎的家族有人;經營霍山一條街的茶葉;武漢六渡橋一條街的綢緞生意……
尹高朝在和記者提起母親尹鄒氏時,更是滿臉肅然:“一個地主家庭出身的她,識文斷字,更懂國家、民族大義”,受革命思潮的影響,當上了農會主席,並變賣了所有田產,為支援李先念、張體學在大別山開展抗日游擊盡了一份有良知、有血性的中國人的本分。尹高朝的血脈流淌著家族經濟、文化的厚重和光榮,結果“誘因”一到,便如蓄勢待發的洪水一瀉千里。這個“誘因”則是他出生、成長的社會環境,他的青少年時代,正是唱毛主席的歌、聽毛主席的話、高呼“偉大”的時代,像億萬同胞一樣,“我景仰毛澤東,更佩服他那戰略家的精深、哲學家的睿智和大學者的才情。”尹高朝崇拜毛澤東,同時也崇拜共和國的所有偉人,這些偉人便是他日後致力創作的主攻方向。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一代偉人於1976年9月9日逝世,17歲的尹高朝就有寫點什麼、謳歌什麼或抒發什麼的衝動。但他知道當時文化功底、閱歷太淺了,唯有發奮讀書,才能圓夢。1979年,他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湖北省人民警察學校,並於1981年畢業分配到我市公安機關工作,當過基層戶籍警,當過市局秘書。乾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他念念不忘“想寫點什麼”。他知道在學校“沒有吃飽”,便於1989年進入武漢公安幹部學院進修。尹高朝對記者講,那時的他定位已非常準確,決非為混文憑而學習,“確實是想實實在在學點東西。”他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又到武大學習法律專業,最終他於1991年獲得了雙學歷。學無止境的他又在1994年至1996年赴中國政法大學深造,獲得碩士學位。而這次去北京深造,也“造”出了一個聲震中外文壇的高產作家。
潛心創作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迄今為止,尹高朝有二十四部、一千餘萬字的著述面世,其中不少作品在文壇內外引起共鳴。
尹高朝初露鋒芒是1992年的畢業論文“試論當前暴力犯罪的特點、成因及防治對策”,該論文引起參加論文答辯會的一位公安部政治部領導的重視,從而榮膺論文一等獎。畢業後,他被留在母校,任務是將4萬字的論文“擴充”成一本書。他不負眾望,上北京、下基層、搞調研,當年一部38萬字的《防暴對策學》問世,這部公安理論專著從誕生之日起即廣受學界歡迎,成為公安政法類大學生的必讀之物。14年過去,他的反走私、反盜竊等系列叢書依然理論性、操作性極強。
1996年,尹高朝從中國政法大學畢業後,主持了《中國公安人物大辭典》的編撰。此次又讓他意外地“近水樓台先得月”,公安部也只有少數人能進入的公安檔案館他竟有幸出入:公安部政治部為他查找共和國第一任公安部長羅瑞卿的資料而開了方便之門。2006年4月,紅旗出版社出版的《公安部長羅瑞卿》在羅瑞卿誕辰100周年之際隆重問世。十年前的資料收集、十年的艱辛打磨,尹高朝切膚體會出“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的苦和樂。
在和記者談起他的代表作也是成名作《毛澤東和他的二十四位老師》時,尹高朝自然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該書寫作真正開始於1992年,有濃厚領袖情結的尹高朝一直在想:毛澤東為何能從一個普通的農家子弟成為一位舉世矚目的歷史巨人?帶著疑問,他花2年時間浸在書海中尋覓,最終得出答案:毛澤東成長為劃時代的偉人,除了與生俱來的自身特質和後天的偉大革命鬥爭實踐外,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那就是在長達十餘年的求學生涯中,為數眾多的老師對他的教導、培養以及對他品格的精心塑造。於是,寫偉人及其老師的願望在尹高朝心中萌動了。
從1992年4月18日開始到該書出版,尹高朝在毛澤東老師的故里長沙、湘潭、韶山、寧鄉、新化、安化、懷化、平江、瀏陽、岳陽等地來回奔波,炎熱的夏天,寒冷的冬天,尹高朝沒有被天氣征服,更沒被困難嚇倒。提起前往一位名叫袁仲謙的偉人之師的尋訪經歷,尹高朝至今還直說“真危險”:13年前夏季的一個黃昏,他從湖南新化縣城租一輛機車趕往袁仲謙故居袁家凼,路越走越凸凹不平,天色亦越來越暗,騎車的師傅一不留心將人車翻出了路面,命不該絕的他倆被懸崖邊的大樹擋住了!尹高朝那次一直走到半夜三更才到達目的地,袁仲謙後人感動於尹高朝不要命的采寫激情,無償給他提供了袁仲謙和學生時代毛澤東的珍貴資料。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由於他采寫的是偉人和他的老師們,為了崇拜的領袖,為了億萬讀者,更為了對歷史負責,尹高朝不敢有絲毫馬虎。在北京兩次四十餘天,他找到中央檔案館、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和研究毛澤東的權威專家,從中又補充到了更多珍貴、詳實的資料和圖片,最終“實錄”成《毛澤東和他的二十四位老師》。尹高朝對記者坦言,他不會用電腦,他的稿子都是手寫的。僅該書初稿的紙張就重達十餘斤,更甭提他幾易其稿、送批送審時寫作的艱辛了。
俗話說得好:“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尹高朝專職寫作後,全身心撲進了書的海洋。他的創作期是封閉的,就是因為之前他是開放的,他能和採訪對象成為朋友,能和達官顯貴溝通,能和販夫走卒交流。不僅如此,大自然都是他囈語的對象。否則,按我們黃石的土話講,他的二十四本書、一千多萬字“哭都哭不出來”。
淡泊名利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尹高朝成名成家後,一直“凡心”處世:不計個人得失,不和“孔方兄”爭寵。
在國外,如果有像尹高朝類似的作家,現在的身價起碼是千萬美金。但尹高朝對錢看得很淡,他說儘管現在不敢和大佬們比,但他絕對知足了。尹高朝提倡“文中來,文中去”,就是主張作家一應費用不給國家、親朋添負擔。儘管尹高朝沒給記者“清算”賬目,但也不難推測二十四本書的采寫等程式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尹高朝的紀實著作特色顯明:以意勝而不以字勝;平字見奇,常字見險,陳字見新,朴字見色。所以面世即轟動,像《毛澤東和他的二十四位老師》就被《人民日報·海外版》、《文匯報》、《解放日報》、《遼寧日報》、《作家文摘》等報刊連載。據尹高朝粗略統計,截止現在已有58家媒體連載了他的作品並支付稿費。他淡然笑道:“還有幾多躲著刊用我的稿件喲!我在外採風時經常能看到非法採用的媒體。”尹高朝說,他最開心、最感到幸福的是讀者看到他的作品並有所裨益,最想聽的是讀者由衷的心聲:“真是好書啊!”有了這些想法,尹高朝心裡釋然,他從不和媒體計較“給少了”等功利小事。否則他可以出更大的名氣,一口氣起訴中外十幾家“名牌”媒體豈不名氣如日中天?他說不屑,因為他原本就很平凡、普通。
(東楚晚報記者 鄒春生/文 何戈/攝)

人物評論

書生清苦意 食淡更精神
尹高朝
梅敬忠
中共中央黨校教授 文史部 副 主 任 (一)
2011年新年伊始,從首都文史學界傳出一條令人高興的訊息:好友尹高朝的新作——“偉人之師”系列叢書《毛澤東和他的老師》、《周恩來和他的老師》、《開國領袖和他們的老師》由中央文獻出版社隆重推出!眾所周知,中央文獻出版社是我國黨史類讀物最具權威性、發行量最大、讀者最多、影響最廣的出版機構,一個作家的三部著作能夠在這裡同時出版,實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作為他的一位老友,我也為之感到驕傲與自豪。
(二)
時光飛逝,歲月如梭。我與高朝君的相識,要上溯到30多年前。那時,我們同在鄂東老家農村做“回鄉知青”,十幾歲的他是當地有名的“青年突擊隊”隊長,帶領一幫剛剛從中學畢業的青年“學大寨”,劈山造田,移河改道,在“廣闊天地”里幹得轟轟烈烈的。記得是在1976年,他出席地區先進知識青年代表大會歸來,縣裡召集全體下鄉和回鄉知青聽他作報告,面對禮堂里數千名與會者,他不用講稿講了一個多小時,不時博得一陣陣熱烈的掌聲。我便是在這次會議上認識他的,並被他的學識與膽識所折服。正當人們期待著他在“仕途”上大展宏圖之時,不料想,他竟急流勇退,申請到一所學校當了一名語文和音樂課老師。不過,在學校他很快就找到了“感覺”,工作幹得相當出色——他帶的文藝宣傳隊,在當地名播四鄉八村,幾個“苗子”還被選調到縣文工團;他擔任班主任的班級,在當時全縣組織的中小學生作文大賽中,有數人獲前一、二、三名,後來又十幾人考取了北大、清華等名牌大學,全國著名翻譯家和作家、中央電視台編審尹春生,全國著名建築設計師尹晴望等,便曾是他的學生……
或許是有感於鄉間的落後閉塞,或許是對山外世界的心馳神往,亦或是滿腔的宏圖大志未得施展,在國家高考制度恢復後,尹高朝又作出了讓人大惑不解的決斷——他突然辭卻了當時令不少農家子弟羨慕的教師職位,外出“搞副業”(用現在的話說也就是打工),每天向生產隊交一元錢的“勞動日”款(當時一個全勞力一個勞動日只掙10個工分,相當於人民幣0.3元),“買”時間去母校複習功課。經兩個多月的日夜苦戰,終於在1979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湖北省公安學校,成了一名預備警官。從警校畢業後,他被分配到了湖北的重工業城市黃石,先在基層派出所,後分局而市局,直至局長秘書,時年他不過20多歲。他這段時間的工作,聽說是幹得不錯的。今年春節期間,我們北京的一些友人聚會,有一位國家公安部的朋友,平素同高朝君過從甚密,知道我與高朝君是鄉友,便談起他的情況。這位警監當年是公安部辦公廳的一名秘書,在80年代曾到過高朝君的工作單位,同他有過不少接觸。從這位朋友的口中知曉,高朝君那時的敬業精神很強,遇事愛動腦子,肯鑽研,捨得吃苦,他撰寫的文字材料大多頗有新意,省公安廳和公安部都曾轉發過不少。朋友說,他當年陪同有關領導到地方考察工作,首長們對年輕、機敏而又有文化底蘊的高朝君印象頗佳,對其多有誇讚。朋友據此推斷說,高朝君如果一直乾公安,定是一名出色的警官。
1989年秋,高朝君進入武漢公安幹部學院深造,這時他已是而立之年了。他非常珍惜這次讀書機會,學習異常認真刻苦——課堂內“吃”不飽,便利用課餘時間博覽群書;學校開設的專業是公安管理,他感到層面欠窄欠淺,便到武漢大學法學院旁聽,攻讀第二學歷。那些年,他幾乎每天都來往奔波於武昌與漢口之間,每天都要乘三四個小時的交通車,每天都是起早貪黑,其辛勞程度是常人難以忍受的。但他不以此為苦,反倒以此為樂,直至最後同時拿到兩個大學文憑。
高朝君的人生轉折,便是從這一階段開始的。大學即將畢業時,學校統一安排實習,撰寫畢業論文。他們這一屆學員,大多是在職公安保衛幹部,有些同志實踐經驗較豐富,但對專業理論卻不很重視,因此不少人把寫畢業論文當做應付差事。高朝君則不然,他先後深入多個城市和農村公安機關進行考察,然後憑藉豐富的知識功底,結合多年的工作實踐,寫就了一篇長達5萬字,題為《試論中國現階段暴力犯罪的特點、成因與對策》的論文。這篇論文有理有據,針對性強,學術含量高,從而在答辯時一炮打響。一位來自北京的公安部門的領導主持完論文評審後,親自約見尹高朝,和他進行了長談,傾聽他關於暴力犯罪對策的見解,對他多有褒揚,鼓勵他將這篇論文進行擴展,寫成一部公安業務專著,用於公安工作的實踐與教學。在有關方面的關心與支持下,他從此踏上了公安理論研究與之路。此後,他不斷給自己加壓,在知識的“王國”里盡展風流——從大學雙學歷到研究生,從省城到京都,一路披荊斬棘,高歌奮進,以“面壁十年”的功力,完成了從一名警官轉型於學者與作家的艱難旅程。他用行動向世人昭示:自己永遠是一位直面人生,勇於挑戰命運的人,是一位善於思索,勤懇耕耘的人,是一位順應時代,和著歷史節拍前進的人。
(三)
歷經二十載的勞作,尹高朝在學苑耕種出豐碩的果實。據我所知,他先後出版的書籍達30多部、一千餘萬字之多,其內容既有關於偉人生平的歷史傳記,又有謳歌公安幹警的世事時文;既有專業論著,又有純文學作品,可謂洋洋大觀。
讀高朝君的作品,猶如品味其人生,於樸實無華之中見弘通廣大,於不經意中見大主題、大思想。他的公安業務專著《防暴對策學》,是他多年從事公安工作實踐與教學的心血結晶,選題緊扣時代,立意高遠,學理性強,又頗具操作性,大受業內人士歡迎;他的反腐敗系列叢書,揭示了現階段腐敗問題,特別是吏治腐敗和司法腐敗的深層次原因,資料翔實可靠,持論準確公允,批評一針見血,讀來不得不讓人引發許多思考;他的長篇歷史紀實《毛澤東和他的老師們》、《公安部長羅瑞卿》、《赤子毛岸英》等,是他史海鉤沉、學海淘金的力作,書中充滿鮮為人知的軼聞趣事和富有哲理的箴言警句,因而深受不同層次讀者的鐘愛,一經問世,便在全國引起轟動,先後一版再版,印數高達上百萬冊,有的還被改編為電視劇,在央視熱播。
2001年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次年元月七日開始在《人民日報·海外版》連載的《毛澤東和他的24位老師》,更是高朝君的扛鼎之作。據我了解,為了秉筆寫好偉人毛澤東求學從師的這段“青史”,他效法古人“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治學精神,曾經四下湖南,足跡遍及偉人之師的故里——湘潭、長沙、韶山、湘鄉、安化、新化等十多個城市,行程一萬餘里,進行實地調查採訪和考證。這部紀實著作,資料如珠之串,如蟬之聯,極具歷史真實性,它記述了毛澤東從蒙館讀經到師範深造這十多年間艱苦曲折的求學生活,實錄了他與24位老師之間非同尋常的交往關係,反映了老師們對偉人素質的塑造定型而嘔心瀝血的全過程。由於這部書出版品位高,富有權威性,旋即在史學界和文學界引起強烈反響。繼北京一刊物選登後,《人民日報》也看中,並在該報《神州》欄目復刊之際隆重推出。
作為中央黨校文史部的一名教師,我對“偉人之師”系列叢書頗感興趣,曾認真拜讀了這部100萬字的長篇巨著。書中所宣示的“尊師重教”和“科教興國”的主旨,引起了我的共鳴;共和國開國領袖們求學時代那種師生之間親密無間,教學相長,相得益彰,宛如朋友和家人的良好教學風尚和人際關係,令我敬羨不已;偉人之師們的教育思想——如“不動墨不看書”、“學思結合”、“從天下萬事萬物而學之”的治學觀,“集契約志,眾志成城”、“賢相不以自己之長為長,常集天下吃長為長”的團隊觀,“尚動、尚變、不尚空談”、“從一點一滴做起”的求是觀,“真心求學,實意做事”、“才不勝今人,不足以為才,學不勝古人不足以為學”的奮鬥觀,“不說大話,不好虛名,不行架空之事,不談過高之理”的處世觀,“寬以待人,嚴於利己”、“貴人而賤己,先人而後己”、“講信用、重友情、不以榮辱論交情”的交友觀……等等,不獨是莘莘學子們可奉為座右銘,也足以讓我從中受到深刻啟迪,並在治學和做人中獲益良多。
(四)
明代大儒陳繼儒曾說過:千載難逢的幸事,莫過於得到好書,交到良友。我很幸運,認識高朝君,既得到了好書,又交到了良友。
“莫道書生清苦意,比來食淡更精神”。願好友高朝君恪守高潔淡泊之風,與時俱進,為人類創造出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糧來。
我們期待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