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底紅陶瓶

尖底紅陶瓶,陳列於河南省鞏義市博物館,產生於距今約5000至7000年的仰韶時期。它直口、方唇、上腹近直,下腹稍鼓急收至尖底;泥質紅陶,陶質較細,使用泥條盤築法製成,內壁有拍捏痕跡;口沿下有幾周弦紋,近口處有六組捏制而成的附加堆紋,劃紋布滿整器,從一側斜下盤旋至底,感覺猶如一個水中的旋渦;腹中部有一系,繫上面有一不規則的圓孔,一側有一刻畫的倒“曰”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尖底紅陶瓶
  • 時間:仰韶時期
  • 陳列地:河南省鞏義市博物館
  • 用途:汲水器
尖底紅陶瓶尖底紅陶瓶
據專家們考證,這是仰韶時期較為常見的汲水器,它巧妙地利用了重心原理和平衡原理。使用時將尖底瓶放置於水中,等水自口流滿時,尖底瓶會自動豎起。瓶身有一系,可繫繩。倒“曰”字刻劃文應為族徽,是氏族部落之間相互區分的標誌。
另外,在這個尖底紅陶瓶里,發現有幼小的人類屍骨。因而,專家還認為,這件器物除實用外,口沿處蓋一鼎或盆可做葬具,這就是當時流行的瓮棺葬。夭折的嬰孩放在此瓶中,埋在父母住處的房基下,寓意骨肉不分離,瓶身上的圓孔用來供靈魂自由出入。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原院長李伯謙認為,尖底紅陶瓶有助於我們研究仰韶時期的制陶技術,折射出原始人強烈的情感、思想和宗教觀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