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尾楓(原變型)

尖尾楓(原變型)是一種灌木或小喬木植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尖尾楓(原變型)
  • 特點:灌木或小喬木,高1-3-(7)米
  • 產地生境:產台灣、福建、江西
  • 相關的種尖葉紫珠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灌木或小喬木,高1-3-(7)米;小枝紫褐色,四棱形,幼嫩部分稍有多細胞的單毛,節上有毛環。葉披針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13-25厘米,寬2-7厘米,頂端尖銳,基部楔形,表面僅主脈和側脈有多細胞的單毛,背面無毛,有細小的黃色腺點,乾時下陷成蜂窩狀小窪點,邊緣有不明顯的小齒或全緣;側脈12-20對,在兩面隆起,惟網脈在背面深下陷;葉柄長1-1.5厘米。花序被多細胞的單毛,寬3-6厘米,5-7次分歧,花小而密集,花序梗長1.5-3厘米;花萼無毛,有腺點,萼齒不明顯或近截頭狀;花冠淡紫色,無毛,長約2-5毫米;雄蕊長約為花冠的2倍,藥室縱裂;子房無毛。果實扁球形,徑1-1.5毫米,無毛,有細小腺點。花期7-9月,果期10-12月。
本種小枝節上有毛環;葉片披針形,表面脈上有多細胞的單毛,背面無毛,網脈深下陷,腺點不明顯,乾後下陷成蜂窩狀小窪點;果實扁球形,易與它種區別。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200米以下的荒野、山坡、谷地叢林中。越南也有分布。

分布範圍

產自台灣、福建、江西、廣東、廣西、四川。模式標本采自廣州近郊。

主要價值

全株供藥用,有止血鎮痛、散瘀消腫、祛風濕的效用,治外傷出血、咯血、吐血、產後風痛、四肢癱瘓、風濕痹痛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