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尖山石窟寺

尖尖山石窟寺

尖尖山石窟寺位於鹽池縣城西北37公里的蘇步井鄉蘇步井村尖尖山樑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尖尖山石窟寺
  • 地理位置:鹽池縣蘇步井鄉蘇步井村
  • 氣候類型:溫帶大陸性半乾旱氣候
  • 發現時間:1983年6月
基本信息,在石窟內採集到的文物如下,

基本信息

石窟鑿于山梁之下,被風沙壓埋,1983年6月曾被人掘開。生土層厚約為兩米,其下是石膏岩層,岩石呈青灰色,石質緊密。洞窟順岩層開鑿,窟門面南,共有5道門,進深5.3米。窟內為一整體,東西長22米,南北寬4.5米,高2.5米。窟內約有1米左右厚的淤積沙土和香紙灰燼,獸骨殘骸等。石窟南、北兩壁鑿浮雕佛像,有上下兩層,多達10餘組。每組或二佛二弟子,或一佛四弟子。主尊高55厘米,須彌座高20厘米,寬18厘米,造像面部清矍,五官端莊,身材修長,線條流暢,雙手合十,趺坐於須彌座上。主尊兩旁是弟子侍立造像,恭立於左右,神態各異,通高30厘米,寬7厘。西漢哀帝元壽元年(公元前2年)佛教開始傳入中國,首先在洛陽建起了白馬寺,佛教始傳中華。其後,各地多鑿有石窟寺,尤其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尖尖山石窟內的造像和雲岡石窟、須彌山石窟、龍門石窟內的早期造像渾然相同,因此可斷定是北魏時期開鑿的洞窟。也是東部地區建造年代較早的石窟寺。屬縣級文物護單位。

在石窟內採集到的文物如下

1、泥塑多臂佛2件,是用紅膠泥製成。正麵塑造一四臂觀音塑像,背靠佛光,面部清秀,體態修長,雙耳掛環,兩臂合攏向上,掌合於胸前。另外兩臂,左手持花,右手拇指捏中指。雙腿交差趺坐在蓮花台上。背靠佛光,兩側有文字,背面有明顯的手工捏制痕跡。通體呈橢圓形,高10厘米,寬8.5厘米,蓮花座厚4.5厘米。
2、泥塑吉祥物,也有人稱作泥塑供品,又叫擦擦。也為紅膠泥製成。底部圓形,直徑3厘米,底部下正中稍有凹進,其上為尖錐狀,通高7.2厘米。錐座結合部有一串連珠貫穿,錐體自下而上有雙行數道戮印紋。從外形上看很象是一個塔。很可能是在人們佛拜時寺內主持贈予信徒的吉祥之物。這類吉祥物窟內較多。
3、紅陶罐3件。第一件,似為加砂製作,敞口、平沿、尖唇、矮頸、鼓腹、圈足。通體施以白色,其上用墨線和珠紅勾劃出與佛教相關的各種圖案。通高17.5厘米,口徑10厘米,腹徑16.5厘米,底徑13厘米。第二件,呈圓筒狀、敞口、圓唇、高領、溜肩、斜腹、矮圈足。通體也施以白色,其上彩繪多漫患。通高17.5厘米、口徑8厘米、領高3.5厘米、腹徑16.5厘米、底徑11厘米。罐內放置有少量糜谷和一枚“乾隆通寶”。第三件,加砂紅陶罐。敞口、尖唇、高領、溜肩、斜腹、矮圈足。底部施以白色,腹部用墨線勾繪與佛教有關的四幅圖案。肩部有暗弦紋飾。通高18.5厘米、口徑7.2厘米、腹徑15厘米、底徑10厘米。以上文物均保存在鹽池縣博物館。
在石窟南側約1500平方米的地面上散布著大量的具有明清風格的建築材料和陶瓷殘片,石窟右側有台基式建築遺址,長約50米,寬30米,厚1米左右。山樑頂部也似曾有建築物。在山樑北側沙磧遍布的灘地上,散有粗繩紋灰陶殘片和加砂紅陶殘片,並發現了一枚精製的刮削器。
從地形地貌和以上採集到的文物分析。尖尖山周圍在遠古時期,草木豐茂,水源充足,是古時遊牧民族極好的牧場。早在先秦時期北方遊牧民族曾在此繁衍生息。從石窟的鑿造形態和造像風格上當起於北魏,為純佛教活動場所。從附近唐代前期墓葬考古發現,為北方少數民族的棲息之地。從罐內放置的“乾隆通寶”和地面散布的明清建築材料分析,該寺窟自南北朝開鑿後—直延用到清朝,直到乾隆以後沙漠化日趨嚴重,被迫關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