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音樂家楊科

小音樂家楊科

《小音樂家楊科》是19世紀波蘭著名作家亨利克·顯克維支(1846—1916)最優秀的短篇小說之一,該短篇小說被譯成包括漢語之內的多種語言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小音樂家楊科
  • 外文名稱:Janko Muzykant
  • 創作年代:1879
  • 作者:亨利克·顯克維支
原文,作者簡介,

原文

從前波蘭有個孩子叫揚科。他長得很瘦弱,臉黑黑的,淡黃色的頭髮直披到閃閃發光的眼睛上。
揚科的母親是個短工,過了今天,不知道明天會在哪裡,好象寄居在人家屋檐下的燕子。揚科八歲就做了牧童。
揚科很愛音樂,無論走到哪裡,他總能聽到奏樂聲。他到樹林裡去采野果,回家來籃子常常是空的,一個野果也沒採到。他說:“媽媽,樹林裡在奏樂呢,噢咦!噢咦!……”
田野里,小蟲為他演奏;果園裡,麻雀為他歌唱。凡是鄉村里能聽得到的一切響聲,他都注意聽著,他覺得都是音樂。堆草料的時候,他聽到風吹得他的木杈“嗚嗚”作響。有一次他正聽得出神,被監工看見了。監工解下腰帶,狠狠地打了他一頓,要他永遠記著。
大伙兒管他叫小音樂揚科。春天來了,他常常跑到小河邊去做笛子。傍晚,青蛙呱呱地叫起來,啄木鳥篤篤地啄著樹幹,甲蟲嗡嗡地叫。揚科躺在河邊靜靜地聽著。
村上的更夫常常看見揚科悄悄地躲在鄉村旅店的牆角下靜聽。旅店裡有人在跳舞,有時候傳出腳踏地板的聲音,有時候傳出少女歌唱的聲音。小提琴奏出輕快柔和的樂曲,大提琴用低沉的調子和著。窗戶里燈光閃耀,揚科覺得旅店裡的每一根柱子都在顫動,都在歌唱,都在演奏。
小提琴的聲音多么美妙呀!要是能有一把小提琴,揚科真願意用自己的一切去交換。只要讓他摸一摸,哪怕只摸一下,他就夠滿足的了。
揚科用樹皮和馬鬃,自己做了一把小提琴,但是怎么拉,也不象旅店裡的小提琴那樣好聽。它聲音小,太小,就象蚊子哼哼似的。可楊科還一天到晚拉著。
地主的僕人有一把小提琴,他常常在黃昏的時候拉。揚科多么想仔細地看看那把小提琴呀!他曾經悄悄地從草堆邊爬過去,爬到食具間門前,門開著,小提琴就掛在正對著門的牆上。揚科很想把它拿在手裡。哪怕一次也好,至少可以讓他瞧個清楚。
一天傍晚,楊科看到食具間裡一個人也沒有。他躲在草堆後面,眼巴巴地透過開著的門,望著掛在牆上的小提琴。他望了很久很久,他怕,他不敢動,但是有一股無法抗拒的力量在推著他往前走,推著他那柔弱的、瘦小的身子悄悄地向著門口移動。
揚科已經進了食具間。他每走一步都非常小心,但是恐懼愈來愈緊地抓住了他。在草堆後面,他像在自己的家裡一樣自在,可是在這兒,他覺得自己好象是闖進了籠子的小動物。夜靜得可怕,月光偏偏照在揚科身上。揚科跪在小提琴前面,抬起頭,望著心愛的小提琴。
過了一會兒,黑暗裡發出了一下輕微的悽慘的響聲,揚科不小心觸動了琴弦。忽然屋角里有個睡得迷迷糊糊的聲音在粗魯地問:“誰在那兒?”揚科憋著氣。有人劃了根火柴,蠟燭亮了。後來聽到罵聲,鞭打聲,小孩的哭聲,吵嚷聲,狗叫聲。燭光在窗戶里閃動,院子裡鬧哄哄的。
第二天,可憐的揚科給帶到管家面前,管家看了揚科一眼,這個瘦小的孩子睜大了驚恐的眼睛。怎么處置他呢?把他當作小偷懲辦嗎?他太小了,幾乎站也站不穩,還用送到監獄裡去嗎?管家最後決定“打他一頓算了。”
管家把更夫找來,對他說:“把這孩子帶走,打他一頓。”更夫點了點頭,夾起揚科,象夾一隻小貓似的,把他帶到一個小木棚里。楊科一句話也沒有說,他也許是嚇壞了,只是瞪著眼睛,象一隻被抓住的小鳥。他哪裡知道人家要把他怎么樣呢?
揚科挨了一頓打。他母親來了。把他抱回家去。第二天,他沒有起床。第三天傍晚,他快要死了。
揚科躺在長凳上。屋子前邊有一棵櫻桃樹,燕子正在樹上唱歌。姑娘們從地里回來,一路唱著:“啊,在碧綠的草地上………”從小溪那邊傳來笛子的聲音。揚科聽村子裡的演奏,這是最後一次了。樹皮做的小提琴還躺在他的身邊。
小音樂家揚科睜著眼睛,眼珠已經不再動了。白樺樹嘩嘩地響,在揚科的頭上不住地號叫。
小音樂家楊科

作者簡介

亨利克·顯克維支,波蘭19世紀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代表作有通訊集《旅美書簡》,歷史小說三部曲《火與劍》、《洪流》、《伏沃迪約夫斯基先生》;歷史小說《十字軍騎士》。
顯克維支出身於貴族家庭。中學畢業後,進入華沙高等學校語文系學習,後因不滿沙俄政府對學校的鉗制憤然離校。1872年起任《波蘭報》記者。大學時期即開始寫作,是具有民主主義愛國主義思想的現實主義作家,素有“波蘭語言大師”之稱。1896年,顯克維支又完成了反映古羅馬暴君尼祿的覆滅充和早期基督教興起的長篇歷史小說《你往何處去》,1905年他因這部作品榮獲諾貝爾文學獎
100多年來,顯克維支的作品再版次數和印數均居波蘭作家之首,並且被譯成40餘種外國文字,譯本達2000多種。英法等國曾掀起過“顯克維支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