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參(原變種)

G. Cufodontis 根據 Hayata 所報導的 G. rotundifolium Linn. (in Journ. Coll. Sci. Tokyo 30 (1): 148. 1911), 說明本種亦分布在台灣,而 J. M. Chao (in Fl. Taiwan 4: 261. 1978) 則以與 G. Cufodontis 同樣的根據,認為是 G. formosense Ohwi, 故依據這些關係,G. formosense Ohwi 應就是本種無疑,另據作者觀察台灣標本,再次證實 G. formosense Ohwi 就是本種,現予合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小紅參(原變種)
  • 幼時:常匍匐
  • :0.1-1米
  • 形狀:莖和分枝稍粗壯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多年生直立或攀緣草本,有紫紅色的根;,有4角棱,有疏或密的硬毛或長柔毛,常在莖下部或稜角上較密。葉常厚,紙質或革質,4片輪生,卵形至卵狀披針形、橢圓形或披針形,長0.6-3厘米,寬0.3-2厘米,頂端稍鈍或短尖,基部鈍圓或短尖,邊緣常反卷,上面粗糙,下面常有淡黃色、圓形腺點,兩面均疏或密被短硬毛或長柔毛,3脈,稀5脈,近無柄或有短柄。聚傘花序頂生和腋生,多花,常成圓錐花序式排列,常3歧分枝,分枝常疏散而柔弱;總花梗被疏毛,稀近無毛,長2-10厘米;花小,單性,稀兩性;花梗長0.5-2.5毫米;花冠白色或淡黃色,輻狀,直徑2-2.5毫米,花冠裂片卵狀三角形,長1.2毫米,寬1毫米;雄蕊4,與花冠裂片互生,花絲長0.5-0.8毫米;花柱長約0.7毫米,頂端2裂。果小,直徑1-2毫米,果爿單生或雙生,密被鉤狀長毛,稀無毛。花期4-8月,果期5-12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650-3500米的山地、溪邊、曠野的林中、灌叢、草地或岩石上。

分布範圍

產自甘肅、安徽、浙江、台灣、湖南、四川、貴州、雲南、西藏。分布於印度、巴基斯坦、不丹、尼泊爾、孟加拉國、緬甸、泰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