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結節性硬化症

結節性硬化症又稱Bourneville病、Epiloia病,是源於外胚層的器官發育異常所致病變累及神經系統、皮膚和眼,也可累及中胚層、內胚層器官如心、肺、骨、腎和胃腸等。本病常侵犯多個臟器及組織,任何器官或組織幾乎均可受累。臨床表現因病變部位的不同而複雜多樣,可出現腎衰竭、心力衰竭、癲癇持續狀態、呼吸衰竭等並發征。臨床以面部血管纖維瘤、癲癇發作及智慧型減退為臨床特徵。本病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但散發病例亦不少見。

基本介紹

  • 別稱:Bourneville病、Epiloia病
  • 英文名稱:tuberous sclerosis
  • 就診科室:兒科
  • 常見病因: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 常見症狀:雙頰及下頜部、前額見血管纖維瘤,癲癇發作及智力低下等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治療,預後,預防,

病因

結節性硬化症屬於常染色體顯性遺傳,但亦常見散發病例。TSC1基因定位於9q34,TSC2定位於16p13.3。

臨床表現

因本病常侵犯多個臟器及組織、並且任何器官或組織幾乎均可受累,故臨床表現因病變部位的不同而複雜多樣。但以癲癇發作、面部血管纖維瘤和智力障礙為最常見。有的患者可僅有三症之一,亦有完全無症狀而於病理檢查時發現者。
1.皮膚症狀
皮膚損害最常見,常為主要的診斷依據,包括血管纖維瘤、葉狀白斑、鯊革樣斑和指(趾)甲下纖維瘤。約90%的患者有血管纖維瘤,通常在2~5歲時發現,分布於雙頰及下頜部、前額、眼瞼、鼻部均可見,對稱散發,為淡紅色或紅褐色堅硬蠟狀丘疹,按之可褪色,大小可由針尖至蠶豆大。血管纖維瘤偶爾在出生時即已存在,至青春期因生長迅速而更為顯著。85%患者可見色素脫失斑,為葉形、卵圓形或不規則形白斑,軀幹及上下肢均可出現,在紫外線下看得更為明顯。20%的患者可見有鯊革樣斑,多見於腰及下背部的皮膚,局部增厚而粗糙,略高出皮膚,是灰褐色直逕自幾毫米至5~6厘米。指(趾)甲下纖維瘤自甲溝長出,有時為本病惟一的皮膚損害。此外,牛奶咖啡斑和皮膚纖維瘤等均可見到。
2.神經系統症狀
癲癇發作及智力低下是本病的特徵。癲癇發作可在疾病的早期皮膚損害或顱內鈣化前幾年即已出現,癲癇可表現為任何發作形式。起初可能表現為嬰兒痙攣症,以後轉變為全身性發作或部分性發作。有些患者可僅有癲癇發作而無其他臨床表現,60%~7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智力減退,常在2~3歲即出現,甚至更早有智慧型障礙者幾乎均有癲癇發作,智力正常者則約70%有癲癇發作發生。癲癇年齡早者更易出現智慧型減退,極少數患者僅表現為智慧型減退而無癲癇發作。亦有表現為人格和行為異常、情緒紊亂和精神異常者。偶有肢體癱瘓、共濟失調、不自主動作等症狀,少數患者因室管膜下小結節阻塞腦脊液循環通路而發生腦積水及顱內高壓表現。
3.其他表現
本病常合併有其他臟器的腫瘤,如骨腫瘤、肺囊性纖維腫瘤、心橫紋肌瘤、口腔纖維瘤或乳頭狀瘤等;視網膜晶體瘤亦是本病特徵性表現之一。通常位於眼球的後極,呈黃白或灰黃色而略帶閃光,圓形或橢圓形,表面稍隆起而不規則,邊緣呈齒輪狀,大小為視盤的一半至兩倍,並有隨年齡增大而增多的趨勢。晶狀體瘤通常不引起症狀,僅偶爾導致失明,其他尚可見有小眼球、突眼、青光眼、晶體混濁、白內障、玻璃體出血、色素性視網膜炎,視網膜出血和原發性視神經萎縮等眼部表現。此外,可因顱內壓增高而發生視盤水腫和繼發性視神經萎縮。

檢查

1.實驗室檢查
(1)腦脊液檢查正常。
(2)蛋白尿和鏡下血尿提示腎損害。
2.其他輔助檢查
(1)X線攝片可發現50%~70%的患者頭顱頂區的顱內鈣化。
(2)CT檢查可發現腦內多發性結節。
(3)腦電圖檢查常有高峰節律紊亂。

診斷

根據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家族史、典型皮脂腺瘤、3個以上色素脫失斑、癲癇發作(包括嬰兒痙攣、智慧型減退)可作臨床診斷。頭顱X線攝片在50%~70%的患者可發現位於頂區的顱內鈣化,這是由於鈣鹽在室管膜下結節內沉積所致,出生時通常不存在至兒童期逐漸出現。如CT檢查發現顱內鈣化灶及室管膜下結節可確診。若伴腎臟或其他內臟腫瘤、腦電圖(EEG)檢查常有高峰節律紊亂,也有助於診斷。應注意與神經纖維瘤病鑑別,後者也累及皮膚、神經系統和視網膜。

治療

對症治療,如控制癲癇發作,嬰兒痙攣可用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治療;套用脫水劑降低顱內壓,腦脊液循環受阻可手術治療,面部血管纖維瘤可行整容術。

預後

由於本病病程進展緩慢,部分患者預後不良,多數患者可存活數十年。對症治療可提高患者生活質量,腎衰竭、心力衰竭、癲癇持續狀態、呼吸衰竭等併發症為主要死亡原因。

預防

進行遺傳諮詢,預防措施包括避免近親結婚、攜帶者基因檢測及產前診斷和選擇性人工流產等防止患兒出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