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三峽懸棺

小三峽懸棺

一種流傳於三峽地區的古代巴人喪葬習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小三峽懸棺
  • 外文名:The path along the cliff cliff
  • 別名:三峽懸棺棧道
  • 特點:懸棺、棧道
  • 地點:滴翠峽
前言,介紹,懸棺,懸棺歷史,懸棺成因,表現形式,懸棺棧道,懸棺淵源,懸棺分布情況,懸棺地域特色,懸棺年代,懸棺現狀,三峽第一懸棺,世界奇觀,

前言

懸棺,在三峽一帶,因為地域不同,有的又叫做船棺、岩棺。 瞿塘峽的棺木峽、風箱峽,大寧河巴霧峽、滴翠峽,大寧河上游巫溪縣境內的荊竹壩,西陵峽中的兵書寶劍峽,九畹溪等地都有懸棺。“船棺葬”是巴族的獨特風俗。對古人實行懸棺葬還有數種解釋:一說是借音“高棺”(高官)以保佑子孫後代富貴;二說是為了保護先人的屍體,不讓人獸侵犯;還有一種說法是濮人子孫為了盡孝,(在父母亡故後)“盡產為棺,於臨江高山半肋鑿龕以葬之,自山上懸索下柩,彌高者以為至孝”。

介紹

巴霧峽東岸一處黃褐色絕壁上,約四五百米高處,有一長方形洞穴,內置一具漆黑棺木,此即"懸棺"。懸棺葬是2000多年前大寧河一帶濮人的習用喪葬方式。據考證,春秋戰國時,濮人於父母亡故後,"盡產為棺,於臨江高山半肋鑿龕以葬之,自山上懸索下柩,彌高者以為至孝。" 隔河修建了"懸棺望台",遊客至此可舍舟登岸,用高倍望遠鏡觀賞巴霧峽懸棺。
小三峽懸棺

懸棺

經實地考察,大小三峽懸棺擱置分為二種:一是將棺木置於距地面一定高度(大都在數十米以上)的天然洞穴之中。二是在懸崖峭壁上鑿一洞穴或數個洞穴,將棺木置於所鑿洞穴中。
1979年,四川大學歷史系教授林向先生從大寧河上游的荊竹壩岩壁懸棺群中取下一具懸棺,據考證是我國古代巴國時候的木懸棺,距今已兩千多年,仍未腐爛。棺木長2.1米,由一段木質細膩、防水性強、不易腐爛的楠木製作而成:把楠木剖成兩半,將中間挖空,棺蓋呈半月形,棺蓋和棺底結合處為子母扣套,未用釘鉚,扣套嚴合,渾為一體。懸棺洞穴選在日照短(每天約一個時辰——2小時)的峽江絕壁之上,岩穴傾斜度為20度,不積水,通風、避雨、乾燥,人跡罕至,古保存至今,完好無損。棺內有兩具屍骨,一具是十三四歲的男孩,一具是十五六歲的女孩。女孩屍骨後腦骨有鈍器擊傷的痕跡,由此推論此棺男孩是有權有勢的富貴之子,女孩是陪葬的。其殉葬品是銅帶鉤、銅鐲(此棺現存展於四川巫山大寧河小三峽琵琶洲上的巫山縣文物展覽館內)。
1971年,三子(駝子、跛子、禿子)瞿塘探寶,從夔峽絕壁上取下一酷似風箱的懸棺,棺內並無什麼金銀珠寶,只有巴國時的銅器、土陶之類。文化大革命中,紅衛兵破“四舊”,冒險從四川巫山大寧河小三峽龍門峽中的古文懸崖峭壁上掀下一懸棺,棺內除屍骨以外,只有一包茶葉和書籍。除此之外,從其它懸棺中發現的殉葬品還有史料、麻布、藥物之類。在五六十年代發掘的瞿塘峽口南岸四川巫山縣大溪(系母系氏族後期遺址)墓葬群中,死者有枕石斧、石鋤的,有戴玉塊、玉環、耳墜、蚌圈、蚌環、骨鑼裝飾品的。
更有奇者,頭下枕的是魚,嘴裡銜的是魚,兩手握的是魚,身體兩側放的是魚。看其葬品,便知其人(包括職業、地位、富有程度)。由此不難看出:枕石斧、石鋤的是農夫;戴玉塊、玉環、耳墜、蚌圈、蚌環、骨鑼的是富貴之女;頭下枕魚、嘴裡銜魚、手裡握魚、身邊放魚的是漁夫......。在四川巫山大寧河小三峽滴翠峽有一船棺,不難看出死者生前是打魚為生的,其殉葬品不外乎是魚網、魚鉤之類。想必是:在世有福陰有福,九泉之下戀人間。

懸棺歷史

根據諸多民俗專家多年實地考察和大量的本土相關文史資料顯示,懸棺大多是春秋戰國時代的遺蹟。那時,由於戰爭頻繁,民不聊生,古人就選擇了高不可攀的懸崖峭壁作為葬身之處,當時的人堅信:"彌高者以為至孝,高葬者必有好報",棺槨放置在幾乎與水面垂直的天然岩洞中,以示趨吉和盡孝之意。

懸棺成因

那懸棺是怎樣擱置上去的呢?通常流傳的說法主要有三種:一種認為是鑿路將棺材搬上去然後再將路毀掉;第二種認為是趁漲水時將棺材送上去;最後一種觀點,用木製絞車、繩索、定向滑輪等工具,把棺材吊進去。。
根據後來的考證,可以實現的方法有三:一是據史料載,古時前輩老人死後,後人“盡產為棺,於臨江高山半肋鑿龕以葬之,自山下懸索下柩,彌高者以為盡孝”。二是沿岩壁修道鑿穴,將死者葬於洞穴,葬後怕人盜墓或損壞,將其通道毀掉。三是從山腳用木搭架,採用滑輪升降方式,將棺木置於洞穴中,葬後將木架撤掉。
但究竟是否是真正的原因還有待後續的考察論證。

表現形式

懸棺葬的表現方式經專家歸納有七種類型:
一是“木樁架壑式”,將棺木一頭置於天然岩洞或者岩石裂隙之中,另一頭則架於絕壁的木樁之上。
二是“天然洞式”,將天然洞稍加修整或填平,然後置棺其內。
三是“人工開鑿橫式”,人工在臨江的崖壁之上開鑿長方形橫龕,大小寬窄以容一具或兩具棺木為宜。
四是“人工開鑿方式”,在臨江崖壁上開鑿寬1至1.5米的方洞或者利用天然洞加工成方洞,置棺其內。
五是“懸崖木樁式”,在臨江崖壁上開鑿橫向2至3個小方孔、嵌入木樁,然後置棺其上。
六是“崖礅式”,在臨江懸崖峭壁上有突出或凹下的岩石,因其厚重而又平坦,穩度大,或稱“岩礅”或“岩縫”,將棺木置入其內。
七是“岩緣式”,在海邊陡峭的崖壁上找有突出的狹窄岩緣,形成天然平台,置棺其上。

懸棺棧道

古棧道遺蹟是岩壁上依次排列的無數石孔,石孔一般距水面30米左右,深約一尺,孔距在四至六尺之間,多數地段為上下兩排。古時,在石孔上插入根六寸木棍,然後在木棍之間鋪上木板,這就是大寧河的棧道。人們就在木板上行走並運送物資。對遊人來說,懸棺和棧道都是帶有神奇色彩,遊人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對“棧道之迷”作出解釋。

懸棺淵源

小三峽懸棺信息,最初來自古籍載述與民間傳說。據學者考查:“懸棺”一詞最早來自公元6世紀《太平御覽》卷四七《武夷山》條,肖子開《建安記》引南朝·梁陳間人顧野王(公元519-581)謂福建武夷山,乃“地仙之宅,半岩有懸棺數千。”1948年著名民族學家芮逸夫在《僚為仡佬試考》一文中,首次把“懸棺葬”作為專有名詞提出。之後,“懸棺葬”一詞逐漸為眾多學者接受。長期致力於岩葬研究的學者陳明芳,對“懸棺葬”作了這樣的界定:“懸棺葬是崖葬中將殮屍棺木高置於臨江面海,倚山傍水的懸崖峭壁之上的一種葬俗。”③
三峽崖葬的歷史最早記載至少要上推至南北朝時期。《水經注》載云:“江之左岸,絕崖壁立數百丈,飛鳥所不能棲。有一火燼,插在崖間,遠見可長數尺。父老傳言,昔洪水之時,人蒲(泊)舟崖側,以餘燼插之岩側,至今猶存,故先後相承,謂之插灶也。”“插灶”就是懸棺。古人不識懸棺廬山真面目,往往把它想像為“插灶”……試想燒過的“火燼”(類似木炭)何以能永遠插在崖間?而且其形“長數尺”,這不是棺木又是什麼?進入唐代後人們始認識發現三峽絕壁上懸藏之物為懸棺。唐代將軍王果路過三峽時也發現了懸棺,古籍多有記載。《太平御覽》559卷載:“《神怪志》曰:王果經三峽,見石壁有物懸之如棺,使取之,乃一棺也,發之骸骨存焉。”北宋·邵伯溫《聞見後錄》載云:“三峽中石壁千萬仞,飛鳥懸猿不可及之處,有洞穴,累棺槨,或大或小,歷歷可數,峽中人謂之仙人棺槨雲。”蘇軾《出峽》詩中有云:“忽驚巫峽尾,岩腹有穿壙,仰望天蒼蒼,石室開南向……鐵楯橫半空,俯瞰不計丈。古人誰架構?下有不測浪,石竇見天釐,瓦棺悲古葬。”詩中所描述的當是鐵棺峽中之懸棺。明清以來的地方志亦多有三峽懸棺的記載。這些記載,描繪出人們對懸棺逐步認識的過程。

懸棺分布情況

巫山錯開峽氵四氵襄懸棺群:有棺木阡、天子廟兩處懸棺,內有懸棺10餘具,現僅存4具。
巫山大寧河(巫溪)段懸棺群:主要有龍門峽(因有多處懸棺,亦稱鐵棺峽)巴霧峽、滴翠峽飛雲洞、大昌水口等5處懸棺葬。多為天然洞穴,每洞有1—2具棺木。懸棺穴距水面最低約40米,最高達200餘米。成為小三峽里的一大景觀。

懸棺地域特色

三峽地區懸棺葬所展示的文化內涵,同中國南方各地的懸棺葬相比較,即有其共同性和許多相似之處,也具有其個性,亦即鮮明的三峽地域特色。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在懸棺葬類型上多為自然選擇,形式較為單一。由於三峽大峽谷地質結構多為石灰岩,經水溶和滲透後呈現出“喀斯特”地貌(即岩溶地貌),兩岸多奇峰峭壁、怪石嶙峋、溶洞迭出,所謂“夷山多名洞”便是三峽地貌的寫照。因此,三峽的懸棺葬一般都選擇在自然洞穴,而少見有人工開鑿式、懸棺木樁式等其它類型。選擇不需加工的自然洞穴(溶洞、岩壁間縫隙)作為懸棺葬之地,反映了三峽地區懸棺葬的原始性與古樸性,與新石器時代的土坑葬更為接近。
(二)懸棺的棺木多採用整木挖鑿而成。由於古代三峽地區森林資源豐富、古木參天、古人就地取材為棺。懸棺棺木的簡易加工和製作粗糙,也表明當時生產技術水平低下,尚處於落後的農耕時代,距今年代較為久遠。
(三)在懸棺的放置方法上因地制宜。懸棺的棺木是如何放置在數百米高的懸崖絕壁之間的洞穴里?這一直是古今學者苦苦探解的一個謎。對此,人們眾說紛紜,有的甚至不惜財力做實地模擬實驗。有堆物說(即在懸棺下堆積石土或它物以升高)、雲梯說(類似古代戰爭之攻城)、地貌變遷說(認為古代江河水位高於現代,距懸棺葬處距離甚近)、棧道說、“懸索下柩”說。很明顯,人們推測的許多懸棺置放方法,都是不切合三峽地區懸棺葬實際的,地貌變遷也難以解釋,因為三峽地區自有人類聚居歷史以來,未見有如此高水位記載。
據現已發現的三峽地區懸棺葬來看,宜昌學者劉不朽同志認為:三峽地區懸棺在放置方法上採用“懸索法”的痕跡十分明顯。最近在秭歸磨坪鄉發現的懸棺洞穴中猶遺存有一捆繩索,便是“懸索法”的重要痕跡。現代一些進入三峽懸棺中“盜寶”者,均採用從崖上懸繩索下吊入洞而取得了成功,也可以作為佐證。還有一點值得引起重視,那就是“懸索法”乃是三峽山民們慣用的古老傳統作業技術,至今山民們在懸崖峭壁間採藥、砍柴和劈岩築路時,仍在普遍使用。當然,這也與峽中民族剽悍、勇敢的素質有關。“棧道法”(即在岩上鑿孔架木作棧道)亦有數例。有學者推斷:瞿塘峽南岸的“孟良梯”(現存65個方形鑿孔)可能是通往懸棺葬洞穴的棧道,因為附近有吊槽、粉壁堂、盔甲洞等多處懸棺葬。但即使用棧道,也還須用繩索輔助。總之,“懸索法”似可破解三峽懸棺“懸”入懸崖絕壁洞穴之千古懸念與懸案。

懸棺年代

三峽地區懸棺葬的年代,在上述論述中已顯端倪。通過懸棺遺存物品和碳14測定,大致可以確定其安葬年代。從隨葬品來看,專家們經分析指出:長江三峽地區“懸棺葬中的隨葬品多為戰國時期的柳葉形巴式劍、楚式劍、楚式高背木梳、西漢文帝四銖半兩錢,另有西漢時常見的長喙水鳥狀和鉤頭蛇首狀帶鉤和東漢五銖錢等等,這一地區懸棺葬流行的年代大致應為戰國至東漢時期。”
上世紀80年代初親自到西陵峽一帶作過實地考察的舒之梅先生稱:“曾在宜昌新坪棺材岩揀到殘棺材板送請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進行放射性碳素斷代測定,結果2270前後80年,樹輪校正年代2275前後90年,約當公元前325年,時為戰國中期偏晚。”兩者映證,年代基本上吻合,因此也是可信的。三峽地區在戰國時代是巴、楚聚居之地,其人“半巴半楚”,亦是巴、楚相互爭伐之地。《華陽國志·巴志》載云:“楚、巴數攻伐,故置扞關、陽關、沔關。”古代學者考證,扞關有兩處:一在巴山縣(長陽),一在魚腹(奉節)。懸葬中之巴式劍、楚式劍,正是當時巴楚間戰爭之反映。所以可以認為:三峽地區懸棺葬產生的年代,可上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周時期,其流行之盛期在戰國時代,至漢代已逐漸稀少流行,僅有一、二處懸棺中發現西漢、東漢錢幣便是最好的證明。秦國滅巴後,巴人部落已分散瓦解,大都遷徙出三峽地區。

懸棺現狀

關於三峽懸棺,學術界人士眾說紛紜,至今仍未獲謎底。同時,懸棺群的現狀也日益堪憂。據不完全統計,大寧河峽谷地區目前仍保有四十三具懸棺,絕壁鑿龕懸棺遺址二百七十四處。重慶巫山縣旅遊局負責人透露,歷經千年風雨,小三峽懸棺群正在不斷受到破壞。峭壁半山腰,大面積的岩石風化成土塊狀脫落殆盡,幾具散架的棺木橫躺在岩石上,隨時可能跌落河灘。

三峽第一懸棺

外棺長2.49米,內棺長1.99米,內棺寬0.49米。似乎都與“9”有關。放置懸棺的岩洞約5平方米,進深不過4米。當日上午搶運時,洞內除棺木外僅能容三人搬運。在第二口棺木中發現8件銅質矛,矛上有人頭像。還有一件文物象半邊胡蘆。棺中文物排放位置整齊,分為前三件、中三件、後三件。第三口棺木中藏有一米見解方長的寶劍一把,似有符號或文字記載。另有銅頭木尾弓箭數支。初步判斷是2400年到2500年前的戰國時期的巴人岩棺。棺木中還殘存有人的骷髏。梅雲來說,另外兩具棺木中的鳥糞和泥土清理後,估計仍會有文物被現身。棺主身份目前尚無法考證。梅雲來說,尚未發現棺木被盜痕跡。

世界奇觀

在長江三峽的中段巫峽,有一條支流大寧河,大寧河河道較窄,水比較淺,水流湍急,否則清澈見底。大寧河上有一三處相連的狹谷,稱為小三峽,即龍門峽、巴霧峽、滴翠峽的總稱。中新社發楊樹海 攝
泛舟小三峽,抬頭仰望諸峰峭拔陡險,岩壁光滑平展,在離岩底大寧河面約百米高的絕壁縫隙里,幾具經風雨浸蝕、鐵灰色的棺木隱約可見。
如此安然靜躺在山崖與河道平行的天然岩石層理縫隙中、任腳下河水潺潺而過的,就是被稱為世界文化史上一大奇觀的小三峽懸棺,距今已有三千年歷史。
“昔人騎鶴上天去,不向人間有蛻蟬。千載玉棺飛不動,空江斜月照寒煙。”宋人王文卿對大寧河小三峽懸棺不住感嘆;宋代理學家朱熹也曾發出疑問:“三曲君看架壑船,不知停棹幾何年?”
懸棺所葬何人?究竟幾千年來何人安眠於此?專家分析,幾種可能:一是在疆場上戰死的士卒。戰爭後,當地人不忍死者暴骨遺骸,用松木製棺,予以妥善安葬,將棺木置於石洞之中。二是圓寂後的僧人。這類僧侶尚未修行到築塔碹葬的程度,多由僧侶及鄉民共同制棺安葬,置於寺廟附近岩壁內。還有人說是沒有子裔的孤寡老人。由村民共同料理後事,制棺安置於村外石壁之下。
為何行懸棺葬?也是眾人猜疑而多年未獲解答的歷史之謎。目前,考古界對古人行懸棺有數種解釋:一說是諧音“高棺(官)”,以使子孫後代顯貴;一說是保護先人屍體,不讓人獸侵犯;再一說是實行懸棺的民族過著遊獵生活,隨山而居,沿山而葬。
如何安置懸棺?所有放置懸棺的地方,上至峰頂、下距水面或者空谷,都有數十米甚至百多米距離,而且周圍都是異常陡峭的石壁,無路可通。古人在技術不發達的情況下,是怎么把這些沉重的棺木放置於高高的懸崖峭壁之上。學術界存在三種說法,一是壘土造山說,二是棧道說,三是垂吊說。
……
其千年未解之謎已成考古界的“歌德巴赫猜想”。學術界人士眾說紛紜,至今仍未獲謎底。同時,懸棺群的現狀也日益堪憂。
據不完全統計,大寧河峽谷地區目前仍保有四十三具懸棺,絕壁鑿龕懸棺遺址二百七十四處。重慶巫山縣旅遊局負責人透露,歷經千年風雨,小三峽懸棺群正在不斷受到破壞。峭壁半山腰,大面積的岩石風化成土塊狀脫落殆盡,幾具散架的棺木橫躺在岩石上,隨時可能跌落河灘。
目前,當地相關部門正積極採取修建收藏博物館、懸棺維修工程等一系列措施力圖保護千年懸棺,等待考古專家揭開千年懸棺的神秘面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