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治

對治

梵語pratipaks!a。原意為否定、遮遣。於佛教中,則指以道斷除煩惱等。其中,‘道’為‘能對治’,‘煩惱’等為‘所對治’。據俱舍論卷二十一載,欲斷除‘修所斷’之煩惱,有四種對治之道,可順次配於加行道、無間道、解脫道與勝進道等四道。梵語是印歐語系的印度語族的一種語言,是印歐語系最古老的語言之一。和拉丁語一樣,梵語已經成為一種屬於學術和宗教的專門用語。印度教經典《吠陀經》即用梵文寫成。其語法和發音均被當作一種宗教儀軌而絲毫不差地保存下來。19世紀時梵語成為重構印歐諸語言的關鍵語種。它被認為是梵天的語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對治
  • 拼音:duì zhì
  • 釋義1:相匹敵
  • 釋義2:原為佛教語。謂斷煩惱 
佛學大詞典——對治
【對治】
梵語pratipaks!a。原意為否定、遮遣。於佛教中,則指以道斷除煩惱等。其中,‘道’為‘能對治’,‘煩惱’等為‘所對治’。據俱舍論卷二十一載,欲斷除‘修所斷’之煩惱,有四種對治之道,可順次配於加行道、無間道、解脫道與勝進道等四道。即:(一)厭患對治,又作厭壞對治,首先深厭欲界生死之苦與煩惱惑業之集。(二)斷對治,其次觀苦、集、滅、道四諦之理以斷除煩惱。(三)持對治,再次保持擇滅(以真智之揀擇力來斷滅煩惱)之得,令其不失。(四)遠分對治,再觀四諦之理,以更遠離前所斷之煩惱。
大智度論卷一所載四悉檀之第三對治悉檀,詳述以不淨觀對治貪慾,以思惟慈心對治嗔恚,以因緣觀對治愚痴之法。十地經論卷四舉出三種遠離十惡之法,其第二種稱為‘對治離’,即以慈心、布施等善法對治殺、盜等惡法。又摩訶止觀卷五上所說十乘觀法中,其第七種為‘對治助開’之法,乃以助道對治障道。此外,有關各種對治之先後次第、能斷之道與所斷之惑兩者間之相應關係等,諸經論所說略有出入,大小乘亦各有異說,然大抵不外以‘以無漏智對治煩惱’為其要義。[大毗婆沙論卷一八一、辯中邊論卷中辯修對治品、大乘起信論、大乘莊嚴經論卷四、十地經論卷一、法華經玄義卷一下](參閱‘四種對治’1819)
【詞語】:對治
【注音】:duì zhì
【釋義】:1.相匹敵。 2.原為佛教語。謂斷煩惱。 3.引申為對付。 4.指對應﹐對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