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無雙

尋找無雙

《尋找無雙》是當代作家王小波創作的中篇小說,收錄於小說集《青銅時代》中。

小說講述主人公王仙客到宣陽坊尋找“無雙”,在多番阻撓後不放棄尋找的故事。通過尋找無雙,小說暗含了“尋智”的故事和在“尋智”途中所遇到的政治批判、道德綁架、經濟打擊等主題。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尋找無雙
  • 作品出處:《青銅時代》
  • 文學體裁:中篇小說
  • 作者:王小波
  • 首版時間:1997年5月
  • 字數:約80000
內容簡介,創作背景,人物介紹,作品鑑賞,作品主題,藝術特色,作品評價,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尋找無雙》講述了無數個體參與對歷史的回憶和改編的故事。在文本中,跟隨自己的記憶到宣陽坊尋找無雙的王仙客,在所有人都一致否認陸無雙的存在、或者誤導其思維的情況下,依然決定相信自己、與眾人對決,最終尋找到了自己記憶和信心中的無雙,而在證明無雙存在的同時也復活了人們塵封的記憶。

創作背景

《尋找無雙》故事源自唐代薛調的《無雙傳》,王小波截取了到無雙入掖庭為止前面部分的故事為創作的藍本,著重展開了對王仙客尋找無雙這部分情節,中間又加入了女道士魚玄機之死的故事。而魚玄機的傳奇故事出自晚唐皇甫枚的筆記小說《三水小犢》。即使僅僅從王仙客尋找無雙這部分內容開看,與原著《無雙傳》相比,除了主要情節大致相似,並無其他相關之處。

人物介紹

王仙客
“王仙客”象徵現實中的自我,“王仙客”代表的是一個知識分子的形象,在故事的一開始,作者就把他作為了“智慧”的象徵。其實他更多地充當了現實中的自我,他是我們每一個人在現實生存空間中的縮影,而他“尋找無雙”的遭遇也是個人成長道路中所要面臨的種種。小說中講道:“王仙客到長安城去尋找無雙那一年,正好是二十五歲。人在二十五歲時,什麼事情都想乾,但往往一事無成。人在二十五歲時,腦子聰明,長得也漂亮,但是有時候會胡思亂想,缺乏邏輯,並且會相信一些鬼話。”王仙客一開始在宣陽坊中的尋人之路並不順暢,他首先是被眾人告知不存在“無雙”其人,而後又被認為是奸黨,在錢財散盡之後落魄地被趕了出去。可以說這是王仙客人生的第一種境遇,象徵著人在青年時期所經歷的挫折與坎坷。他認為自己的智慧可以解決一切,卻不知道這種智慧卻是錯誤的。由此下去,時間一長他連自己要找的人是誰都忘記了,而一系列的記憶與現實、夢境與存在的衝突都表明了,在尋找理想自我的道路上面臨著眾多挑戰。
無雙
“無雙”並未真正出場,小說開始時王仙客對記憶中的“無雙”的描述是:“矮矮的個子,圓圓的臉,穿著半截袖子的小褂子和半截褲管的短褲,手腳都被太陽曬得黝黑,眉毛稀稀拉拉的。頭上梳了兩把小刷子,腳下蹬了一雙跟拉板,走到哪裡都是嘩啦啦地響。就這個樣子而言,可以說是莫辨男女。”從這些文字中可以看出,“無雙”其人並不是什麼絕世美女。
老爹
老爹是王仙客在離開宣陽坊三四年後能影影綽綽認出的兩個人物之一,也是王仙客在尋找表妹時一開始就碰到的出場代表。老爹有名曰“王安’,他有一張坑坑窪窪的臉,只有一隻右眼,七十多歲精神卻是極旺,身材小高且清瘦,代表政府做基層工作。一開始,他就只有一個立場“把王仙客攆出來”,而後來他就好像忘記了自己說過的話,小但小認為王仙客是闖入者,而且還一個勁兒地想去揭發假無雙,討好王仙客,這有點出爾反爾的味道。用彩萍的話說就是“宣陽坊里,王安最傻,但是他最自以為是。他的記性就像個篩子,對自己不利的事情就會漏過去。”這種選擇性的記憶方式,本身就意味著一部分記憶過去的部分缺席。後來他一再否認自己說過的話,承認是自己記錯了,這就再一次否定了自己的某些相關記憶,被否定掉的相關記憶就是被老爹自己硬性分割所形成的記憶的一種缺失。
侯老闆
侯老闆。如文中所說,宣陽坊大街兩邊都是店鋪,店鋪里住著各位老闆,侯老闆就是這樣的一位老闆。他是開絨線鋪的。他好心地勸王仙客,“我們這裡沒有無雙,你走罷。”從文中的描述里,可以知道侯老闆脾氣很壞,但這並不影響他作為一個“好人”存在在宣陽坊。別人記不住的事情,侯老闆總是會熱心地替別人記著,因此,在他的記憶組合中,不僅有真正屬於自己的,更多的則是與己無關的,這是其作為“好人”記憶的獨特之處。一般情況下,好人都會表現出心直口快的樣子,他們心裡裝不住事。心裡一日有事他們都能說出來,侯老闆就表現為這種“口無遮攔”。他一想到什麼就順口說出了口,毫不考慮到後果。他不但把屬於別人的記憶傳遞給了需要它們的相關的人(如王仙客),而且把屬於自己的一部分也順帶地搭售了出去。如此這般,侯老闆的記性發生擅變的本身,其實就是變相的缺失,只不過這種缺失對於王仙客來講是極有幫助的罷了。

作品鑑賞

作品主題

《尋找無雙》是一個關於尋找的故事,也是一個智慧的故事。主人公王仙客來到長安宣陽坊準備迎娶表妹無雙,但無雙一家仿佛人問蒸發,她以及關於她家的一切既從現實中,也從所有人的記憶中消失得無影無蹤,同時,種種其他的記憶與說法充斥著這段空白。王仙客重新回到長安後面臨的是一個虛構的記憶和歷史,真相被其替代、隱藏。這就是話語對事實的篡改。王仙客拒不接受這一虛假的敘述。他一面努力保持自己的清醒,一面想方設法尋找真相。最後,王仙客終於找到了無雙的下落,所有虛假的言說徹底崩潰。王小波在這個故事裡,展示了權力話語對歷史記憶進行的篡改,同時又顛覆了這種篡改,以小說的方式表達了一種智慧的堅守。
語言是記錄歷史的工具,然而當其成為謊言,則掩蓋事實,歪曲歷史。所謂主流話語,往往也是“勝者為王”的“勝者”擁有的強勢話語。但即使是強勢話語也不可能實現絕對徹底的統治。小說就可以用它特殊的話語方式,進行自己的言說。在《百年孤獨》中,橡膠廠工人集體被屠殺,屍體被裝滿火車運走,整個事件也從人們的記憶中消失。小說所描述的事件在人類的歷史上曾經發生且反覆重演,強權實踐的不僅是惡行的統治,還有話語的統治。小說家對此進行著小說的反抗。
在《尋找無雙》中,王仙客對無雙的尋找是以一種奇異的方式實現的。當王仙客回到長安宣陽坊,發現幾年前居住過的無雙家已經被封,而所有的鄰居都矢口否認這裡原來居住過無雙一家人,對曾經在此客居數載的王仙客也一併表示不認識。相反,對於這個被封的院子,這些鄰居提供了多種記憶:有人說它曾是一個尼姑庵,因為有某位尼姑不守規矩,導致被封;有人說它曾是一個道觀,因為道姑不守規矩,因而被封。關於後一說法,那個道姑還有明確的名字,據說叫魚玄機。王仙客至此已被重重的虛假敘述包圍,他自己明確無誤的個人記憶忽然受到了所有人的否定。大家一致告訴他,他的記憶錯了。這時,王仙客沒有因為自己的記憶勢單力孤就放棄,屈服於眾說紛紜。他要證明自己的記憶,要修正所有人已經被篡改的記憶,找出真相,實現自己找回表妹無雙的目標。但他陷入了另外的困境——由那些言說觸動而生髮的種種想像:他自己成了魚玄機當年的人室之賓中的一員,又成了在牢中對她施虐的一個獄卒……這些想像讓他奇念叢生。他又因為用盡了盤纏,被人從宣陽坊客房趕出,流落到當時的紅燈區酉陽坊。在那裡他遇到無雙從前的使女彩萍,並且因為向黑道人物出售狗血箭發了財。經過這些曲折的小說邏輯,王仙客最後在彩萍的協助下,虛構了一個已經找到無雙的故事,帶著由彩萍假扮的無雙,回到宣陽坊。宣陽坊的眾君子無法接受這明顯的謊言,在強烈的衝動中終於回想起真正的歷史事實。王仙客用這種方法找到了無雙的下落,找回了歷史的記憶,雖然,這個記憶很快還會被掩蓋,重新淪入不被言說的黑暗。小說至此言說了歷史的掩蓋和還原。
《尋找無雙》是王小波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它所講述的無數個體參與的對歷史的回憶和改編,顯而易見地直指那場全民性的選擇性失憶,這裡包含著王小波對整個民族記憶集體自戕的久久不能釋懷,但它同時也將追問指向了更為深遠的人類歷史。
《尋找無雙》以一種小說的智慧處理這一主題,而其方式可以說是一種童話策略。首先,主人公王仙客以一種童話主人公才有的頑強堅持自己的信念,堅信自己真實記憶中的無雙的存在,不向眾人虛假的記憶屈服、讓步。這是一個人對於自己不會被遮蔽的童心的頑強堅執,是人生最重要也最寶貴的;其次,王仙客在追尋真相的過程中,運用了頑童的策略,比如讓彩萍假扮無雙,惡作劇地去對眾位君子時時騷擾、搗亂,以錯上加錯的畫面去刺激人們回憶真相。這種智慧是頑童的智慧,具有童話的品質,它說明,面對紛雜混淆,回到童心、堅守童真才可能不被蒙蔽。同時,運用童真的智慧,也許是最簡單的智慧,更有可能戰勝成人世界漏洞百出的偽飾。如此,王仙客以自己一切的智慧、能力,引導、刺激、修正眾人被篡改、被淹沒的記憶,終於使得歷史的真實逐漸重新回到每個人的記憶中。
所以,所謂智慧首先就是不被蒙蔽,拒絕接受蒙蔽,永遠以清澈的目光直視真相。在智慧而明澈的目光下,愚昧無處藏身,愚弄無法實現。在此之後,自由的飛揚才有可能真正開始。

藝術特色

《尋找無雙》一望而知充滿荒誕的描寫,但那些情境、感受,卻予人切膚的真實感,是用怪誕的形式刻鏤殘酷的真實。比如宣陽坊的人不約而同徹底遺忘了無雙,哪怕她曾經如此乖張頑皮,只因為她的遭遇和政治、叛亂、殺人相聯繫,所以,沒有人敢記住她。在自保與恐懼的驅使下,大家不約而同遺忘了她,集體有意識地遺忘和隱瞞,害怕局外人提起,神經質到一觸即發的程度,死亡、罪行的恐怖壓制了良知。模模糊糊的記憶以一種寓言的方式呈現出來,語言的狂歡下是悲涼的心境。王小波既傳達了遺忘的悲哀,也在戲謔中憐憫著正經八百的現實,使“尋找”本身充滿了諷刺。

作品評價

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王愛松《對話性閱讀與批評》:《尋找無雙》看上去就像一部推理小說,無雙是何許人、是否能找到已變得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在無雙遲遲不見的過程中,作者既展示了法西斯民眾心理的可怕的一面,也借王仙客的推理展示了自己的智慧,借宣陽坊諸君子的講述探索了一個故事的多種敘述方法,並通過歧路百出的敘述、終極意義的無限延宕對讀者的智力提出了要求和挑戰。

作者簡介

王小波,1952年出生。他的作品被譽為“中國當代文壇最美的收穫”。自1997年4月11日去世後,他的作品被人們廣泛閱讀、關注、討論,並引發了“王小波熱”的文化現象。
主要作品有《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時代》、《我的精神家園》、《沉默的大多數》、《黑鐵時代》、《地久天長》:紀念、評論集有《浪漫騎士》、《不再沉默》、《王小波畫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