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遲公

尉遲公,字敬德,公元585年~658年,祖籍西域于闐,右武侯大將軍,賜爵吳國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尉遲公
  • 出生地:西域于闐
  • 出生日期:585年
  • 逝世日期:658年
簡介,背景,歷史事件,

簡介

尉遲公(公元585年~658年),字敬德。祖籍西域于闐。生於朔州善陽(今山西朔縣)。

背景

隋煬帝大業末年從軍,由伍卒升到朝散大夫。劉武周起兵,委以偏將之職。唐高祖武德三年(公元620年),秦王李世民討伐劉武周,劉武周命令他率領部下抵禦官軍。李世民派遣使者勸他起義,他就大開城門率部投誠。秦王見他深明大義,非常高興,便設宴擺酒歡迎,並任命他為統軍,留在身邊聽從調遣。

歷史事件

沒過多久,和敬德一起投降的劉武周的部將,反覆無常又背叛唐朝官軍,因此,唐朝官軍的將領們懷疑敬德也會作亂,就把他囚禁起來。左僕射屈突通,尚書殷開山勸秦王說:“敬德剛剛投降過來,賊心不死,他受不了我大唐軍紀的約束。早晚會離開我們的。況且此人勇武異常,性情暴躁,既然我們已經囚禁了他,他必定會怨恨在心。因此,留下他是一塊病,放掉他是條禍根。不如趁早殺掉他。”
秦王說:“我和你們的看法正好相反,他如果真想背叛,何不與降將們一起動手呢?”說完,秦王就親自去把敬德釋放出來,並領進自己的內室,拿出許多金寶,擺在敬德面前,秦王對敬德說:“大丈夫應該重義氣,不應該把一點小誤會放在心上,我是不會聽從讒言,去陷害忠良的,這你已經親自體驗到了。如果你想離開我,那就請走吧,這些財寶你帶上,就算略表一下我們在一起共過幾天事的情誼。”敬德是條硬漢子,秦王寬厚待人,他早有耳聞。見此情景,他什麼也沒說就留下了。
正在這個時候,王世充率領幾萬人馬把秦王的大營給包圍了。王世充派出驍勇善戰的大將單雄信帶領騎兵沖入營盤,直取秦王。敬德一見,躍馬橫槍迎戰,一槍刺中,把單雄信挑到馬下。眾賊見狀,膽生畏怯,紛紛後退。敬德保護秦王突出重圍,回身又率領騎兵與王世充交戰,大戰幾十個回合,王世充力敵不過,率眾潰散而逃。這一戰俘獲敵兵六千多人。惡戰剛一結束,眾將都圍上秦王說:“殿下眼 力,果然高人一等。”秦王說:“我不願聽到對我的恭維,只盼看到能擴大你們的胸懷。
敬德善於使槊。槊就是一丈八尺的長矛。他常常單騎橫槊闖入敵營,如入無人之地。齊王李元吉也以善於使槊而出名,他聽眾將誇讚敬德很不服氣,總想和敬德比試一下。他對敬德說:“聽說你很會防槊,我把矛頭拿掉,只用長竿刺你,你能不被我刺中,我就算認輸。”敬德卻說:“那又何必呢,你就是換上最鋒利的矛頭,我也能以槊防身。”
李元吉連連刺去,卻一槊未中。秦王看罷,問道:“防槊和奪槊,二者那一個更難呢?”眾將回答:“奪槊最難。於是,秦王命令敬德和齊王再來比試。方才防槊之爭,齊王輸了,他已經惱羞成怒,恨不得藉此機會,一下子刺死敬德。可是,由於敬德技藝高超,不大一會兒功夫,就從齊王手裡奪過長矛,羞得齊王無地自容。
有一次,秦王領兵討伐竇建德。竇建德營中有一員大將非常驕橫,他就是王世充的侄子,名叫王琬。此人自稱代王。每次王琬出陣,坐下騎乘一匹寶馬良駒,那正是隋煬帝騎過的御花聰。王琬的鎧甲也特別考究,鮮亮異常,因此,每當王琬出現在萬馬軍中就特別顯眼。秦王一見十分羨慕,他自言自語地說:“這馬太讓人神往了”。敬德在一旁聽得真切,他說:“殿下,稍等片刻,我給你取來。”說話之間。敬德躍馬,在兩騎護擁之下飛入敵陣,生擒王琬,率著御花驄疾馳而歸,賊眾驚得無人敢擋。
太子李建成與李元吉合謀要害死秦王。他們暗中派人帶著一封密函和一大車金銀財寶去收買敬德。敬德卻拒絕說:“我是秦王的部下,為他立了軍功,他賞賜給我的東西,我自然收下。我沒有給太子做過一件事情,給我這么多財寶,我收下是無功受祿,如果我觀在見利忘義,私下答應替太子辦事,對秦王恩將仇報,那我不就變成一個忘恩負義的二心之臣了嗎?太子要我這個不忠不義的人又有何用呢?
當秦王知道了,就對敬德說:“你的心,我看透了,就是給你一座金山,也改變不了你的志向。以後太子再送給你東西,你就不要多所顧忌。盡收無妨。否則,恐伯你的性命難保了。”
果不出秦王所料,沒過多久,太子和齊王就派人去刺殺敬德。敬德早就防著他們會來這一招。於是,他故意把幾重大門敞開著,自己臥在內室不動,來行刺的人幾次走進院子,畏懼敬德的勇猛,沒有一個人敢進屋裡。
李元吉一計不成又生一計,他到唐高祖面前去誣陷敬德,高祖偏聽偏信,就把敬德抓進監獄準備問斬,幸虧秦王出面苦諫才被釋放。
不久,突厥人侵略邊境,太子李建成極力推舉齊王李元吉掛帥出征。他們密謀當秦王為齊王送行時,就在昆明池設下伏兵,秦王殺死。這個陰謀被敬德知道了,他找到長孫無忌一起去見秦王,他們勸秦王說:“殿下,快搶先動手吧,不然他們就會殺掉了你,大唐江山也就毀在他們手裡了。”
秦王嘆息說:“太子要做骨肉相殘之事,我早有耳聞。他們為何容不下我,朝野盡知。可是,咱們先下手除掉他們,我就變成不仁不義之人。我甘願冒殺身之禍,還是等他們先動手之後,咱們再發起義兵誅討他們,這就是我的主意,你們二位以為如何?”
敬德說“殿下,天下臣民歸心於你,是相信你能把社稷治理好。古之先賢都提倡大義滅親,可你卻只考慮兄弟之間仁愛和私情,卻忘了安邦定國的大計。這樣一來還有誰會捨生忘死地去擁戴你呢?殿下,我懇求你為社稷之大計,馬上起兵誅滅太子一夥亂臣賊子,我願助你一臂之力。如果你坐地等死,我是不會陪你去作毫無意義的犧牲的。這樣一來,不僅我和長孫無忌要離開你,就是一貫忠於你的其他部將,也會眾叛親離的。”
秦王聽了還是猶豫不決。長孫無忌說道:“殿下,請你想想,象敬德這樣忠心耿耿,天下無敵的大將,堪稱安邦定國的棟樑之材,如果讓他這樣的人對你失去信心,那么,你的遠大抱負,你的雄韜偉略,你的帝王大業,又靠誰去扶佐呢?”
秦王說:“你們說的,雖然都有道理,可是,我的話也並非毫無可取之處,還是請你們幫我想出一條萬全之策為好。”敬德一聽,急得冒火,他氣忿地說:“殿下,你身臨滅頂之災,老是下不了決心,這是缺乏做明君的大智,你面對國家的危機,老是不敢行動,這是缺乏大勇。好吧,現在我實話告訴你,我已經調來八百勇士披肩掛甲在宮內待命,就等你一聲號令了。事已至此,再容不得推遲了。”
於是,秦王只好把擁護他的兩位老臣房玄齡和林如晦秘密召進秦王府共同商議舉事的籌措安排。
唐高祖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四日,敬德隨秦王率軍殺死太子李建成。又帶七十騎追趕李元吉。秦王坐騎被絆馬索絆倒,李元吉趕來要奪秦王弓箭,敬德大聲一呼嚇跑李元吉,接著用箭射死李元吉。打到玄武門,秦王兵與太子、齊王兵正在混戰,敬德一手提著李建成的頭,一手提著李元吉的頭,舉起示眾,敵軍一見大局已定,乃潰退逃散。
當朝中發生“玄武門之變”的時候,唐高祖李淵正在嬪妃陪伴之下,在海池裡泛舟作樂呢。秦王命令敬德快趕到海池去護衛高祖。敬德率眾披甲持矛前往,高祖一見大驚,忙問敬德,“你來這裡做甚,要造反嗎?”敬德回答道:“陛下,不必驚慌,造反的不是我,而是太子和齊王,已經被秦王把他們殺掉了。是秦王擔心陛下受驚,特地派我來保護。”
當時,在南衙、北門以及太子東宮一帶兩下的兵馬還在交戰。於是,敬德就請奏高祖下一道聖旨,命令全國軍隊的兵馬都要接受秦王的指揮。
混戰一結束,秦王在宮中升殿。臣朝賀已畢,就商議怎樣處理太子李建成的一百多名親信的問題。大家都主張把他們處死,並沒收財產。唯獨敬德不同意。他說:“作亂謀反的罪魁只有兩個人,那就是李建成和李元吉,他們已經被殺死了,就算完事。他們的部下只不過是忠於其主罷了,現在又要株連同黨,這並非安邦之策。”秦王一聽,很有道理,就採納了,李建成的親信全部釋放。接著秦王對群臣諸將論功行賞。大家都贊同給敬德和長孫無忌記頭等功勞,秦王就把被查封的齊王府一切財產賞賜給了敬德。
公元627年,秦王李世民即皇帝位,改元貞觀元年,史稱唐太宗。尊高祖李淵為太上皇。拜敬德為右武侯大將軍,賜爵吳國公。不久,突厥入寇,敬德多次率軍出擊,屢立戰功。因此,敬德居功自傲,常常當面戲耍悔辱朝中大臣。
貞觀三年,貶為襄州都督。貞觀八年,又晉升為同州刺史。有一次,太宗賜宴慶善宮,有一位大臣坐在敬德的上首,他就指責人家,你有什麼功勞,竟敢坐在我的上面?坐在敬德下首的任城王李道宗勸他。他不但不聽反而驕橫地動起手來,一拳差點把任城王的眼睛打瞎。唐太宗看看敬德,也不好說什麼。
事後他對敬德說:“我經常閱讀漢代史文,我看到漢高祖的功臣沒有幾個能夠保全下來的。自從我當了皇上,我總想保全功臣,可是你呢,自持功高,老觸犯國法。這才使我想到韓信、彭越被殺,就怪不得劉邦不容功臣了。當皇上的,要想治理好國家,主要靠賞罰分明,我勸你多加自愛,也免得將來後悔。
貞觀十一年,改封敬德為鄂國公。貞觀十七年,敬德請求告老退休,太宗授開府儀同三司。不久,唐太宗為表彰功臣建立凌煙閣,把二十四位開國元勛的圖像畫在凌煙閣上,供後人觀賞,其中就有尉遲敬德的圖像,名列第七位。
敬德晚年,篤信神仙方術,閉門不出。顯慶三月(公元 658年)病故,終年七十四歲。唐高宗為之舉哀發喪,罷朝三日,命五命品以上的京官和諸國駐京使者赴敬德府宅哭喪弔孝。冊贈司徒,陪葬於唐太宗之墓昭陵。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