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命使鄴酬祖正員

梁武帝大同二年(公元536年)冬,與東魏通和。此後十來年間,東魏幾乎每年都派使者聘梁,梁也依禮派官員報聘東魏。大約在大同十一年,祖正員指東魏著名文人祖珽之弟祖孝隱。《北齊書.祖珽傳》說:“祖珽弟孝隱,魏末為散騎常侍,迎梁使,時徐君房、庾信來聘,名譽甚高。魏朝聞而重之,接對者多一時之秀。”詩題為“酬祖正員”,則祖孝隱當先有贈詩,這是庾信的酬答之作。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將命使鄴酬祖正員
  • 創作年代:南北朝
  • 文學體裁:五言古風
  • 作者:庾信
作品全文,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全文

我皇臨九有,聲教洎無堤。
興文盛禮樂,偃武息氓黎。
承乏驅騏驥,旌旗事琬珪。
古碑文字盡,荒城年代迷。
被隴文瓜熟,交塍香穗低。
投瓊實有慰,報李更無蹊。

作品賞析

梁朝雖偏安江南,但已保持數十年的太平。至大同中,有州一百七,占據了南部半箇中國。而北方則由北魏分裂成東、西魏,政權不穩,且是少數民族統治。因此詩一開頭,便首先宣揚梁朝禮樂文物之盛,聲教傳播之廣,流露出大國使者的自豪感。“九有”即九州,本指整箇中國,這裡借指南中國,同時又明顯地包含著以梁為正統的意思。這樣說,並無冒犯北朝統治者的嫌疑。因東魏的實際統治者高歡就曾說過:“江東復又吳瓮蕭衍,專事衣冠禮樂,中原士大夫望之以為正朔所在。”這是南北朝特殊的鄰邦關係所決定的。
接著詩人稱頌梁皇偃武修文、聲威教化及於四海,禮樂文明興盛,百姓安居樂業。這雖是外交辭令,卻也符合史實。因而讀來只覺氣度高遠、從容自如,並無熟濫和虛飾之感。以下由稱頌國威轉為申述自己的使命。“承乏”為春秋時期常見的行人辭令,是自稱不能勝任此職的謙詞。“琬珪”語出《周禮.冬官.考工記》:“琬圭九寸,而繅以象德。”鄭註:“琬猶圜也,王使之瑞節也。諸侯有德,王命賜之,使者執琬珪以致命焉。”庾信稱自己的使命為“事琬珪”,不僅是為借用先秦古語以求格調高雅,也暗含將天子之命賜予有德諸侯的意思,與“我皇臨九有”呼應,大有中華江山本為梁所有的氣派。因此雖然謙稱“承乏”,卻通過對出使儀仗的簡單勾勒和巧妙的措辭,充分表現出大國使者的風度。
鄴城本是曹魏都城,一直生活在南方的詩人,來此難免有一番弔古的浩嘆。古碑上的文字已然磨滅,郊外的荒城更不知建於何年何代。唯見田壟上文瓜已經熟透,稻畦中香穗低垂於溝壟。“被”字寫瓜藤滿田壟之景,“交”字寫稻穗交垂之狀,各以一個動詞將景拓展為遠景,構句緊湊,鍊字猶見功力。這四句選取鄴城郊外富有特徵的景物,巧妙地概括了下古老久遠的歷史,以及面前禾稼興旺的景象。由於荒城古碑和木黍遍野的對照,是如此發人深思,南國使臣到此,縱然不起故國黍離之嘆,也難免引起北方久已不屬“吾皇”所有的感觸,因此這節景物描寫中,又自然透露出一種蒼涼的意緒,筆底情感暗中與前六句相通。
末二句合用《詩.衛風.木瓜》中“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的意思,以“桃李不言,下自成”的諺語,謂投瓊報李雖是常禮,但只恐自己才淺力薄,報答無門,以此表示酬答之意,措詞謙遜,收得穩當且有分寸。
這首詩共十二句,分為兩半。前半篇首四句讚頌梁朝聲教,下二句以自述使職作結;後半篇前四句描寫鄴城風景,末二句以雙方使者互相致意作結。結構對稱,與莊重典雅的格調相應。庾信前期詩作大多以清新綺麗見稱,這首詩卻別具一格。大國使節的自豪感賦予詩人沉穩的氣度,荒城古碑前的木黍,引發詩人悵惘的懷想。全詩意境開闊,筆意古樸,足見只要走出宮廷,擴大生活的視野,庾信即便是在前期,也同樣能夠寫出雅健的好詩。

作者簡介

庾信(513年—581年),字子山,小字蘭成。南陽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南北朝時期文學家、詩人。其家“七世舉秀才”、“五代有文集” ,他的父親庾肩吾為南梁中書令,亦是著名文學家。
庾信“幼而俊邁,聰敏絕倫”,自幼隨父出入於蕭綱的宮廷,後來又與徐陵一起任蕭綱的東宮學士,成為宮體文學的代表作家,其文學風格被稱為“徐庾體”。累官右衛將軍,封武康縣侯。侯景之亂時,庾信逃往江陵。後奉命出使西魏,因梁為西魏所滅,遂留居北方,官至車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北周代魏後,更遷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封臨清縣子,世稱其為“庾開府”。時陳朝與北周通好,流寓人士,並許歸還故國,唯有庾信與王褒不得回南方。庾信在北方,一方面身居顯貴,被尊為文壇宗師,受皇帝禮遇,與諸王結布衣之交,一方面又深切思念故國鄉土,為自己身仕敵國而羞愧,因不得自由而怨憤。最終在隋文帝開皇元年(581年)老死北方,年六十九[2] ,追贈原職,並加荊、淮二州刺史。有《庾子山集》傳世, 明人張溥輯有《庾開府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