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口窯址

將口窯址位於福建省將口鎮將口村北,窯址分布在仙奶崗、郭龍山二處,總面積約5500平方米,是福建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將口窯址
  • 地點:福建省將口鎮將口村北
  • 面積:約5500平方米
  • 發現時間:1977年
  • 出土產品:青瓷
簡介,文物特點,

簡介

座落在福建省將口鎮將口村北,窯址分布在仙奶崗、郭龍山二處,總面積約5500平方米,,暴露窯具托座和青瓷殘器等,堆積層厚1至2米,範圍約1200平方米。該窯於1977年調查時發現。1985年,福建省博物館進行發掘,發現唐代龍窯基一座,出土遺物數百件。1985年6~7月間,省考古隊在仙奶崗窯址發掘清理了長達52米的唐代龍窯基址一座,為國內目前最長的唐代龍窯。出土產品均為青瓷,器形有碗、碟、缽、盆、罐、盤口壺、執壺、燈盞、水注、器蓋、枕、爐、秤砣等。裝飾手法有刻花和釉下褐彩,窯具有支柱。1985年冬,文物部門組織力量修築了圍牆並加蓋頂棚加以保護。1991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文物特點

瓷器胎骨絕大多數細膩、純淨,少量夾砂或羼細砂。產品均為青瓷,施石灰釉,釉色以青綠、青黃色為主,也有少量青灰色。釉層普遍較厚,均勻溫潤。釉面流行細小而密集的冰裂紋。施釉方法有兩種:一種是蘸釉,用手捏住器底,將器物倒置釉水中轉一圈即成;另一種是刷釉,用毛刷蘸釉水刷塗於器物上。一般施半釉,即施於器物的上半部,下腹及底部多露胎,常見釉水垂滴的流釉現象。
器表多數素麵,少量裝飾花紋。裝飾方法分兩種:一種為胎裝飾,在器坯半乾時,用銳利的刀具進行刻劃,其題材主要是動物、植物,或一飛禽、走獸,或一草葉、花卉,手法粗獷草率,用簡練的線條構成形象、古拙的圖案;另一種是釉裝飾,在上釉之前,在器身或口沿部位塗蘸褐彩,然後施釉其上,稱作釉下褐彩,手法是隨意點染,無一定常規形態。
製作方法普遍採用快輪成型,形制規範,品種比較豐富,器形有碗、盤、碟、盆、缽、執壺、瓮、罐、燈盞、盤口壺等。不少產品形體碩大穩重,反映其嫻熟的造型工藝水平。
裝燒方法採用托座疊燒。從器物粘連的現象觀察,有大型器中套疊小件器物,或同種規格的器物依次重疊,也有造型相近的器物互相壘疊。在兩件器物的交接處,用泥釘、墊餅或墊圈間隔,產品燒成後再行分離。
產品是在龍窯中焙燒。發掘的仙奶崗窯基,依山坡的傾斜地勢建築,殘長達52米,是目前國內已知唐代龍窯中最長的一座。窯爐頭部寬2.3至2.7米,窯身寬度2.3至2.8米。窯室牆壁不用磚砌,而用編織竹木框架再塗抹瓷土的方法構築。殘存的窯壁內面遺留密集而又深刻的竹木印痕,說明窯壁內先編結竹木骨架,用以加固和支撐窯室。由於不採用磚砌,所以高度較低,估計不會超過常人身高。通過發掘和局部解剖,發現窯牆內、外共有三層窯壁,從外向內依次是:一層紅色燒土,二、三層白色瓷土。說明窯爐建成後,曾經修葺兩次以上,以延長窯爐的使用時間。白色瓷土內面均有一層或厚或薄的綠色結晶狀燒結面,應是燒窯過程中產生的窯汗燒結層。
該窯出土的瓷器或窯具上,發現有刻銘文字。多數為數碼記號和姓名,如:“一”、“七”、“八”、“九”、“十”、“八十”、“九十”和“楊公炎”、“余記”、“洪”、“毛”、“石”、“丘”等;還有方位詞“上”、“中”、“下”及吉祥語“吉利”等。反映該窯屬於若干家庭共同經營的民間作坊。從該窯的規模、長度考察,裝燒容量(產品)當在萬件以上。從該窯使用痕跡,按常規推算,燒造時間約近百年。該窯產品在建陽境內及鄰近縣、市的唐代墓葬中時有出土。據出土瓷器的形制、工藝作風判斷,窯址年代約在唐代中晚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