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線裂脊蚌

射線裂脊蚌

射線裂脊蚌(學名:Schistodesmus lampreyanus),蚌科裂脊蚌屬的動物,是中國的特有物種。分布於河北山東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射線裂脊蚌
  • 二名法:Schistodesmus lampreyanus
  • :動物界
  • :軟體動物門
  • :雙殼綱
  • :真瓣鰓目
  • :蚌科
  • :裂脊蚌屬
  • :射線裂脊蚌
  • 分布區域:河北、山東、安徽、江蘇
簡介,外形特徵,生活習慣,繁殖,化學成分,

簡介

射線裂脊蚌(學名:Schistodesmuslampreyanus)為蚌科裂脊蚌屬的動物,俗名金銀餅、湖蚌,是中國的特有物種。分布於河北、山東、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地,主要棲息於泥底或泥沙底水流急的深河流及湖泊內。

外形特徵

水蚌外形呈橢圓形和卵圓形。殼質薄,易碎。兩殼膨脹,後背部有時具後翼。殼頂寬大,略隆起,位於背緣中部或前端。殼面光滑,具同心圓的生長線或從殼頂到腹緣的綠色放射線。膠合部窄,無齒。斧足發達,雌雄異體,肉可食,亦為魚類、禽類的天然餌料,家畜、家禽的飼料。有的種類可用做淡水育珠。
水蚌的貝殼很厚,兩個貝殼在背面相接合的部分有齒,殼的珍珠層較厚,叫珠蚌;另一類喜歡生活在水面平靜的池塘里,它們的貝殼很薄,兩個貝殼在背面相接合的部分沒有齒,叫池蚌。它們的身體很柔軟,活動能力很小,但是,它卻有兩扇堅硬的石灰質的貝殼保護著身體,遇到敵害向它進攻的時候,柔軟的身體便立刻縮到兩個貝殼的中間,同時把兩個貝殼緊緊的關閉起來,形成一道攻不破的“銅牆鐵壁”。
蚌的身體上有兩塊很發達的肌肉,它用達兩塊肌肉將柔軟的身體和貝殼連結在一起,並用來關閉貝殼,所以稱它閉殼肌。這兩塊閉殼肌幾乎同樣大小,都是由肌肉纖維所組成,呈圓柱狀,一塊在身體前方,叫做前閉殼肌;一塊在後面,叫做後閉殼肌。閉殼肌的伸縮力很強,由於它們的伸縮,貝殼就隨著張開或關閉。

生活習慣

是生活在江、河、湖、沼里的貝類,種類很多,一般常見的有兩大類,一類喜歡生活在流動的河水裡,它們的貝殼很厚,兩個貝殼在背面相接合的部分有齒,殼的珍珠層較厚,叫珠蚌;另一類喜歡生活在水面平靜的池塘里,它們的貝殼很薄,兩個貝殼在背面相接合的部分沒有齒,叫池蚌。它們的身體很柔軟,活動能力很小,但是,它卻有兩扇堅硬的石灰質的貝殼保護著身體,遇到敵害向它進攻的時候,柔軟的身體便立刻縮到兩個貝殼的中間,同時把兩個貝殼緊緊的關閉起來,形成一道攻不破的“銅牆鐵壁”。

繁殖

雌蚌比同齡的雄蚌個體較大,貝殼也略寬、略厚。另外雌蚌的鰓絛細狹,雄蚌的鰓絛寬大,寬度往往是雌蚌的2—3倍。
成熟的精子經過雄蚌輸精管這到鰓上腔,再隨著水流從排水孔排至體外水中。含有精子的水,又順著水流從入水孔進到雌蚌體內的鰓瓣之間。這時候雌體的卵也已經通過輸卵管自生殖腺排出,聚集在它自己的鰓瓣之間。這樣,精子和卵就在雌體的鰓瓣間相遇而進行受精作用了。
受精的卵由於母體鰓瓣分泌的粘液粘著,不會隨著水流排到體外去。受精卵逐漸發育而成小幼蟲,達些幼蟲都有兩個小殼,而且在殼的側緣都長著鉤,身體的中央還長著一條很長的鞭毛絛。因為它的貝殼上長著鉤,所以叫鉤介幼蟲。鉤介幼蟲不需要用母體分泌的粘液給粘在鰓瓣上,而是用自己的長鞭毛絛纏繞在鰓絛上。鉤介幼蟲成熟後便通過蚌的排水孔排出體外,落在水底或在水流中懸浮,遇到魚類時就用它貝殼側緣的鉤鉤在魚類的鰓或鰭上,這時魚類因受到鉤介幼蟲的刺激,很快地形成一個被囊,把幼蟲包起來,於是這個幼蟲便開始了它的寄生生活。一隻大的蚌可以產300萬個鉤介幼蟲,一個魚體可以有3000個鉤介幼蟲寄生。一般鉤介幼蟲寄生對成體的魚無顯著的影響,而對幼魚則常可以致死。有些種蚌的鉤介幼蟲需要寄生在某種特定的魚類體上,有些種蚌的鉤介幼蟲則可以在很多種魚類體上寄生。
寄生期的長短隨種類和水溫而不同,在這一期間,幼蟲逐漸變態,足和其它成體的器官次第發育完成,最後便破魚體的被囊而出,落到水底,開始了蚌的底棲生活。

化學成分

蚌肉含蛋白質脂肪、醣類、維生素A、B1、B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