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龍山廟會

封龍山廟會是融民間藝術、宗教信仰、物資交流、文化娛樂為一體的中國傳統民俗文化盛會。悠久歷史,可追溯到漢晉時期。起初的廟會,與古代的祭祀活動有關。屆時,在廟祠內擺設犧牲(祭祀用的牲畜),祭祀諸神,逐漸形成了定期的廟祀活動。有學者認為,漢代在山麓諸廟祠舉行的祭山活動,就是封龍山廟會的淵源。晉唐以來,常山郡治所北遷,山北麓的宗教文化隨之興盛,寺廟祠壇崛起,祭祀活動頻繁,廟會隨之盛行。寄託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祛邪、避災、祈福的美好願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封龍山廟會
  • 周期:每年三次
  • 時間:農曆三月十六六月二十三十月十五
  • 主辦:南故邑村
簡介,特色,

簡介

封龍山廟會,近現代一直由山北麓的南故邑村主辦。每年三次,即農曆三月十六、六月二十三和十月十五。春、夏的兩次廟會,直接源於古代祭山求雨的傳統祭祀或、祈禱活動,秋季廟會可能與古代慶豐祈天活動有關。
封龍山廟會影響範圍大,輻射地域廣。每到廟會之時,北至保定、南至邢台、西至山西平定、東定冀縣,方圓數百里的香客遊人雲集山間。從其範圍分析,既有漢晉山郡政區的影響,也有漢末張角太平道的余脈,更有近世民間宗教的延續。四方時客,八方遊人,或騎馬騎驢,或乘車坐轎,或攜老帶小,或夫妻並行,或推車擔擔,或背振褡褳,紛紛來趕封龍山廟會。近幾年,又有騎機車或腳踏車的情侶,也有包車而來的群群青年,還有不辭勞苦徒步走來的老叟老嫗。一時間漫山遍里,萬頭攢動,使寂靜的山林,變成喧譁的人的鬧市。有人跳神燒香,乞福求財;有人訪古尋蹤,題詞留詩;有人行商售貨;有人登山賞景。更有對對男女青年雙雙偕游,嬉戲于山野。

特色

廟會上最吸引人的是戲曲節目。屆時,遠近村莊的民間藝人、文藝團體占地演出。唱大戲、踩高蹺、舞獅子、耍龍燈、跑旱船、演馬戲、耍雜技、打扇鼓等名目繁多。近現代的廟會面最大的是唱大戲,主要劇種有絲弦、梆子、京劇等。劇目隨時代不同有所變化,但較固定的劇目多是一些傳統歷史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