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土

封土

封土是一個漢語詞語。具體指墓穴都在地表以下,但通常下葬後並不是再把土填平成跟地表一樣平,而是高出地面堆出一個土丘。對於普通老百姓而言,這個土丘就叫做墳頭。對於帝王,由於這個土丘往往很大,而且很氣派,為表示出帝王的身份,專稱為封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封土
  • 外文名:heap earth over mound;fief
  • 拼音:fēng tǔ
  • 所屬國家:古代中國
詞語釋義,詞語起源,

詞語釋義

1、[heap earth over mound]∶封閉墳墓,堆土成包
等他回到家鄉時,父親的墳已經封土了。
2、[fief]∶受分封的土地。
東周列國志》第四回:“太叔段謂二宰曰:‘汝二人所掌之地,如今屬我封土,自今貢稅,俱要到我處交納,兵車俱要聽我徵調,不可違誤。’”
3、【中國建築史】帝王陵墓地表以上的陵體。

詞語起源

封土,既俗稱的墳頭《禮記·檀弓》上說:“土之高者曰墳,葬而無墳謂之墓。”在墓穴的上面培土壘墳、種樹,大約是從周代的春秋前後開始的,據《史記》、《漢書》、《水經注》等文獻記載,東周以前的墓葬是沒有封土的。
古人自從迷信靈魂以後,凡事都要先向祖先祈禱,在廟堂禱告總不如直接到墓前禱告好,為了更方便的辨認出祖先墓穴的位置,他們就在墓穴的上面壘墳或種樹為標誌。《禮記》上有一段孔子尋找父母之墓的故事,說明了壘墳和種樹的作用。孔子是春秋時人,他三歲的時候父親就死了。孔子成人後,想去祭祀父親時,卻找不到墓地,後來經過許多老人的回憶,費盡工夫才找到了。孔子是一個很“重禮”的人,他認為子孫祭祀祖宗是必要的禮節。為了經常方便的前來祭祀、悼念祖先,於是他就在父親的墓上培土壘墳作為標誌。孔子說:“古也墓而不墳今丘也,東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識也。於是封之,崇四尺。”在墓穴的上面壘墳可能在孔子以前就有了,但引用這段故事作為封土的起源,還是比較合理的。
在墓穴的表面壘墳種樹,開始是為了辯識墓穴的位置,方便祭祀,但後來就變成了顯示墓主人身份地位的標誌。《周禮》記載:“以爵為封丘之度,與其樹數。”就是說,按照官位的等級來定墳頭的大小高度和種植樹木的種類、數量。《白虎通·崩薨》明白地說明了封土的高度和植樹的種類:“天子墳高三仞(周代一仞為八尺;西漢為七尺;東漢為五尺六寸),樹以松;諸侯半之,樹以柏;大夫八尺,樹以欒(一種落葉喬木,又叫燈籠樹);士四尺,樹以槐;庶人無墳,樹以揚柳。”雖然如此,敢於奢侈逾制者也大有人在,如東漢明帝時,桑民樅陽侯
墳冢“過制”就被處以“髡削”(剃光頭)之刑。
隨著墓葬封土的普及與發展,封土堆逐漸變的高大起來,形狀好似山丘,因此墓葬的名稱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以前,各類墓葬統稱為“墓”,到了戰國時出現了“陵”、“冢”、“墳”
“丘”等多種名稱。“陵”的原意是高大的土山,這時用作了帝王墓葬的專用詞,“冢”和“丘”也都指高起如山的土堆,《方言》說:“冢,秦晉之間謂之墳。”《周記·冢宰》說:“山頂曰冢。”用“丘”來作墓葬名稱的有如春秋時吳國國君闔閭的虎丘,戰國時趙武靈王的靈丘,楚昭王的昭丘。歷史上最早將墳墓稱“陵”的是戰國時七雄之一的趙國國君趙紲(公元前349—326年)。《史記·趙世家》記載:“肅侯(趙紲)十五年(公元前339年)起壽陵。”
封土三種形式
(1)壘土為陵。是早期帝王陵墓封土的一種,叫做方上,就是在帝王的墓穴之上用層夯築,使它成為一個上小下大的方錐體,就像倒扣著的一個斗,因為它的上部是方形平頂,沒有尖部,所以叫“方上”,也稱“覆斗”。如陝西臨潼的秦始皇陵,就是迄今為止封土最大的一座壘土陵墓,它高115米,南北長350米,東西寬345米,頂部東西長24米,南北長10米,看上去象一座小山,它的形式就是方上。漢代帝王陵墓的封土也都是方上形式,現在在陝西西安附近還可以看到許多這樣的方上帝王墳頭。漢代封土的等級不僅表現在封土的高低大小上,同時還表現在封土的形狀上。皇帝的陵墓封土為正方形或長方形覆斗式。高級貴族和大官僚的封土多呈正方形。封土以方形為貴。
(2)以山為陵。它是利用山的丘峰作為陵墓的墳頭。秦始皇陵是用了38年的時間建造的,動用勞動力最多時達70萬人,當時,秦國人口有2千萬人,勞動力只有400萬,這就是說,有六分之一的勞動力每年要從事建陵工作。象秦始皇陵這樣大的封土(秦始皇陵的封土體積達11241375立方米),用工之多(僅土方工程就用了170130000多萬個工日),工程之大,不是一般的帝王所能辦到的,而且高土壘築也不安全,容易被盜掘,於是就出現了以山為陵的形式,如唐代帝王陵從一開始就採用了這種形式,安葬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就選擇了長安西北禮泉縣海拔1188米的九嵕山為墳,鑿山建造。據說這一葬法是長孫皇后提出的,她在臨終前對李世民說:“為了節儉,要薄葬,請因山而葬,勿需起墳”。這實際上是李世民自己的主張,借長孫皇后之名提出的,她在為長孫皇后撰寫的碑文上說:“王者以天下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為己有,今因九嵕山為陵,不藏金玉、人馬、器皿,皆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幾賊盜息心,存沒無累”。說是如此,實際上李世民並非薄葬,而是非常的厚葬。以山為陵,不過是利用人工難以造成的山嶽雄偉的氣勢,以體現帝王氣魄宏大,而且還可以達到防止盜掘的目的。以唐代帝王以山為陵的方式來看,唐代帝王陵墓的雄偉氣勢,連秦始皇碩大的封土也難相比。至於防止盜掘,唐太宗的昭陵卻沒有能逃過,唐亡時被軍閥溫韜所掘。而高宗武后合葬的乾陵一直沒有開掘過,這與山石堅固、巨石鉛水封固是有很大關係的。其實,這種以山為陵的方式,也不是從唐代開始的,在漢代就已經有了,如陝西西安白鹿原上西漢文帝劉恆的霸陵、河北保定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墓等,就是開山鑿洞建成的,這樣的例子很多,只不過沒有唐代帝王的雄偉宏大罷了。
(3)寶成寶頂。自秦漢時期帝王陵盛行的方上形封土,一直延續到宋代。但是經過唐代的以山為陵後,帝王們對方上和以山為陵的形式有所觸動,因為方上形土丘的尖棱很容易被雨刷風蝕,成為圓鈍,山形也很難如方形。因此在唐末五代時期不少的帝王陵封土出現了園形(即饅頭形)。如南京五代時南唐李升、李景兩個帝王的欽陵和順陵,四川成都前蜀王王建的永陵,都採用了園形封土。王建墓為了保護封土的流失,在封土的腳下還砌築了條石基礎,這種形式在以後的一般墓葬墳頭上也被廣泛採用。
北宋時的帝王陵墓雖然又恢復了秦漢舊制的方上墳頭(宋時稱陵台),但是規模已經小的多了,並且發展為重層方上的形式,如山東曲阜宋代建築的少昊陵全部是用石板砌成的方上形式,與埃及的金字塔如同一轍,可謂巧合。到了元代,卻又回到了遠古時期墓而不墳的古制上去了,地面上沒有任何封土標誌,直到現在,元代帝王陵墓只知記載在起輦谷,確切位置沒有找到。
從明清時期起,帝王陵的封土完全改變了方上之制,兩個朝代30多個皇帝和上百個后妃的封土都採用了寶城、寶頂的形式,這種建築形式是在墓穴上面砌築一個高大的磚城,然後在磚城內填土,使土高出城牆形成一個圓頂,在城牆上面設定垛口和女牆,宛如一座小城,這種城牆就叫作“寶城”,高出城牆的圓頂叫作“寶頂”。寶城的形式有圓形和長圓形兩種,明朝帝王陵一般為圓形,清朝帝王陵多採用長圓形。在寶城的前面還有一個向前突出的方形城台,台上建一個方形明樓,叫做“方城明樓”,樓內豎立著死者的諡號碑,方城明樓是和寶城、寶頂一起聯體建築的。這種寶城、寶頂和方城明樓構成的墳頭,在建築構造上比以前的方上複雜多了,它不僅突出了陵墓的莊嚴氣氛,也增加了建築的藝術性,明清時期的陵墓封土算是達到了高峰。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