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祥黑陶

寶祥黑陶

黑陶最早出現於公元前2310——1810年,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古老的中國制陶技藝,有色如墨,聲如鐘,薄如紙,亮如鏡,硬如瓷的美譽。因其在龍山文化中所獨具的文化價值和史料價值,歷來被史學家作為龍山文化的代表,也稱之為“黑陶文化”。在我縣的多數龍山文化遺址中,至今雖未發現完整的黑陶器皿造型,但常能見到一些破碎的黑陶殘片,使人尚能浮想聯翩、遠追古代先民的智慧和創造力。

重新研製,製作基地,

重新研製

1989年春,菏澤市政協委員、市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成武縣政協常委王寶祥先生創立了光瑞陶瓷研究所,著意發掘古代黑陶文化藝術。將他的父親我國瓷刻藝術大師王同貴先生的瓷刻藝術與古老的黑陶文化相結合,在繼承中發展、博採眾長,研製出了新一代的藝術黑陶,賦予了鼓老的黑陶以新時代氣息。其產品選用得天獨厚、質地優良黃河沖積下來的純淨而細膩的紅膠土為原料。經手工拉制、晾曬、壓光、雕刻等工序製作成型,最後採用獨特的燒結工藝燒制而成。其成品無釉而烏黑髮亮,胎薄而質地堅硬,造型優美,叩之如磬,具有黑、亮、薄、硬四大特色。較之古黑陶,可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寶祥黑陶寶祥黑陶

製作基地

寶祥黑陶製作基地位於成武縣智樓西王樓,經過近十幾年的發展,已形成系列化生產的能力。現有職業技師五十餘人,其中美術師六人。所制陶器小到幾毫米,大到三米多,其製作的龍鳳瓶,鳳翔飛舞栩栩如生,其鏤空精雕的雙鳳六環壺、雍容華貴、玲瓏剔透,令觀賞著嘆為觀止。
1990年五月,他們研製的黑陶花插被山東省文聯、省民間文協、省工藝美術學院評為優秀獎。其刻制的黑陶作品《無極生化》入選全國首屆民間工藝美術佳品及名藝人作品展,《金融時報》、《中國鄉鎮企業報》分別予以報導。1991年5月他們的工藝 黑陶作品參加了全國文化經濟交流會榮獲黑陶工藝開發一等獎,《聯合周報》以“黑陶鑄進民族魂”進行專門介紹。94年5月他們設計製作的106件展品在北京民族文化宮展出,《人民日報》及中央電視台分別作了報導。96年元月他們又首創了三頭黑陶套盆,被首屆中國花卉展銷會評為一等獎。97年6月他們創造的黑陶花盆被國家專利局授予國家專利,受到專家的高度評價。98年成功研製3米巨瓶,99年研製整套陶與瓷結合技法山東電視台予以報導了,並予以充分肯定成武黑陶在國內的技術水平。
十幾年來,王寶祥先生和他帶領的光瑞陶瓷研究所走出了一條不平凡的道路,已取得了輝煌的成就,而今他們正面臨新的挑戰,對著腳下的紅膠土努力探索,用勤勞靈巧的雙手鑄造著美好的生活和未來。
文:蘇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