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生佛像

寶生佛像

寶生佛,為佛教五方佛中之南方如來,代表毗盧遮那佛釋迦牟尼佛法身)的“平等性智”,也代表佛法微妙之德,亦即在佛法圓滿中,得到無量福德、珍寶,故曰“寶生”。

《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中說,寶生佛手印為滿願印,即左手持衣角當心,右手仰掌,能隨順眾生之所欲,滿足其所願,以便其修法。《金剛頂瑜伽略述三十七尊心要》中說:“次當禮南方福德聚寶生如來。想持摩尼寶瓶,想與一切如來灌頂,即虛空藏菩薩執摩尼寶珠,成滿一切眾生所求願。由於福德聚功德無量無邊,赫奕威光所求願滿,此乃寶生如來部所攝,即平等性智。”

一般來說, 寶生佛常現衣著黃色、座於駿背負的蓮台之像,因“馬”代表世間吉祥奮疾之寶物,故馬座屬寶部之座。

基本介紹

佛像知識,寶生佛化身,

佛像知識

藏傳佛教的佛像造型極為豐富多彩,有慈眉善目、面貌安詳的顯宗佛像;凶神惡煞、多首多臂的密宗佛像;嫵媚動人的度母像;面目猙獰的佛母像;極美與極醜、極善與極惡的眾神聚居在一起,形成一個多彩多姿、反差強烈的眾佛神世界。佛像的產地有印度、尼泊爾、克什米爾、斯瓦特等,也有漢地造像,但多數為西藏本地造像。公元14—16世紀,西藏的佛像風格已逐步成熟,到了公元15世紀,無論是西藏的造像藝術還是造像工藝都達到了高峰。
藏傳佛教中尊神眾多,可分為佛、本尊、菩薩、佛母、護法等,何種佛,何種神,其面貌、姿勢、裝飾、所持器杖都有一定的要求,必須嚴格符合密宗教義。作為佛教密宗崇奉的五方佛之一的寶生佛,在一些顯教經典里又被稱作“南方寶幢佛”或“南方寶相佛”。在密教里,寶生佛是修習密法觀想的佛陀之一,象徵大日如來的平等性智,是密教的重要膜拜對象。
這尊寶生佛雖有殘缺,但造像風格古樸典雅,保持了斯瓦特造像的部分藝術遺風。坐像面部泥金,面相莊嚴祥和,雙眉上揚,刻陰線,隆鼻大眼。藍髮髻,身著袒右袈裟,左手持衣角於手心,右手仰掌,象徵寶生佛“滿足眾生所求”的本願。下承鏤空多層雙獅長方蓮座,方底前刻梵文銘文。此亦為斯瓦特造像之典型特色,系西藏仿斯瓦特的作品。斯瓦特,即今天的巴基斯坦北部斯瓦特河谷地區,古屬犍陀羅,唐代稱烏仗那國。西藏密教祖師蓮花生即是此地人。儘管流傳到西藏的斯瓦特銅像已是晚期犍陀羅藝術的餘緒,但仍可以從其造型中找到淵源關係。斯瓦特式佛像多為7—9世紀之作,造像製作古樸,獨具特色,藝術性極高,存世量稀少,在世界佛教雕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佛教造像尤其是鎏金銅佛像逐漸引起國際收藏界的重視,隨著收藏隊伍的不斷擴大,這些年佛像的價格也是一升再升。2004年11月份,在香港佳士得舉辦的藝術品拍賣會上,工藝品專場編號為1016的明15世紀大威德明王鎏金銅佛像估價1200萬至1400萬港幣,最終則以1906.2萬元成交,成為近年金銅佛像價格最高者。精美的佛像不僅具有宗教意義,還具有藝術收藏價值。

寶生佛化身

寶幢如來被認為寶生如來化身,在《…金光明經》、…《觀佛三昧海經》、《…陀羅尼集經》、…《金光明最勝王經》等佛典皆有此說,密宗派別則說寶幢如來是東方不動如來的化身。
密教中,伏魔去病的軍荼利明王亦被認為是寶生如來化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