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鼻塞處理方法

寶寶鼻塞處理方法

寶寶鼻塞的正確處理方法:首先我們要先搞清楚鼻塞的原因,一般來說鼻塞是上呼吸道感染(即感冒)的常見症狀,分泌物的增多阻塞了鼻腔,水腫的鼻黏膜也使得呼吸道變得更狹窄。

此外,也有單純因長期不清理鼻腔而導致鼻痂過多,影響了呼吸道的暢通。家長應根據鼻塞的原因來進行對症處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寶寶鼻塞處理方法
  • 外文名:Baby congestion processing method
  • 一般處理:可用棉棍將分泌物輕輕地卷撥出來
  • 及時就醫:鼻塞的程度逐漸加重,影響呼吸等
  • 處理方法:蒸汽熏鼻子—緩解輕度鼻黏膜水腫
寶寶鼻塞種類,鼻塞處理方法,一般處理,及時就醫,相關疾病,注意事項,

寶寶鼻塞種類

鼻塞的程度有輕有重,有單側和雙側鼻塞之分,若雙側重度鼻塞者,常伴張口呼吸,夜間打鼾。有的鼻塞症狀是時有時無,我們稱為間歇性鼻塞;有的是左右兩側鼻腔阻塞交替出現,稱為交替性鼻塞;有的鼻塞在一定的時間內症狀不消失而持續存在,鼻塞程度時輕時重,這種稱為持續性鼻塞;還有一種鼻塞在較長的病程中,鼻塞症狀不消失,程度逐漸加重,稱為漸進性鼻塞。

鼻塞處理方法

一般處理

1 如果是由於鼻腔分泌物造成的阻塞,可用棉棍將分泌物輕輕地卷撥出來。若是乾性分泌物,應先塗些軟膏或眼藥膏,或用棉棒蘸水,滴在寶寶的鼻孔里,一定要適量,使其變得鬆軟,不再粘固在黏膜上時,再用棉棍將其撥出;也可讓寶寶哭鬧一會,等淚液浸濕鼻痂,使鼻痂變軟,再用手輕輕把鼻痂拽出。
2 用溫熱毛巾敷於鼻部,鼻黏膜遇熱收縮後,鼻腔會比較通暢,黏稠的鼻涕也較容易水化而流出來,這樣可緩解鼻塞。在熱敷時一定要保持動作輕柔。
3 媽媽們可試著給寶寶變換體位:左側鼻塞時向右臥,右側鼻塞向左臥,可使鼻塞減輕。
4 鼻部穴位按摩:讓大一點的小孩取坐位(嬰幼兒平臥),用拇、食兩指在鼻翼兩側自上而下按摩3分鐘,再揉壓迎香穴(鼻翼兩側)1分鐘,當鼻腔有熱感時氣息就通。每隔2~3小時做一次,可有效緩解鼻塞。
5 嬰兒鼻塞時,常哭鬧不停,這時可將嬰兒豎直抱起,也可達到減輕鼻塞,使寶寶容易入睡的效果。
6 鼻塞影響孩子的睡眠時,可以將頭部墊高30度,以緩解症狀。
7 注意室內通風換氣,儘量將家中室溫維持在24~26℃,濕度保持在60%~70%。天冷時可以用空調或暖爐改變室溫,緩解孩子鼻塞、流鼻涕的症狀。
8 大一點的小孩鼻內有涕時應叫其自行擤出。要有正確的擤鼻方法,緊壓一側鼻翼,輕輕擤出對側鼻腔的分泌物,這樣可以減輕鼻分泌物在鼻腔內積聚而導致鼻塞。
9 嬰幼兒鼻塞時,鼻腔可用生理性海水噴鼻,可減輕鼻黏膜水腫,較大小孩除選用生理性海水噴鼻外,也可使用鹽酸羥甲唑啉噴鼻劑等鼻黏膜收縮劑,使用時間不能過長,一般不超過5天。
多數情況下,嬰兒鼻塞算不上什麼大毛病,倘若以上的方法均無法使症狀改善,尤其是鼻塞時間過長,甚至影響睡眠、吃奶及精神狀態時,父母應該加以重視,建議尋找耳鼻喉科醫師,接受進一步的檢查,及早診斷病因,及早治療。平時要注意休息、多運動、補充營養,增強身體對疾病的抵抗力。

及時就醫

鼻塞和以下情況同時出現時
1 如果鼻涕很多、顏色澄清,這時需要考慮可能是傷風感冒了,應該及時去就診。
2 如果一側鼻腔流出的鼻涕有臭味、帶血絲,有可能是鼻子內有異物。
3 新生兒鼻塞時間長,用過一些辦法無效,應請耳鼻喉科醫師會診。
4 鼻塞的程度逐漸加重,影響呼吸、進食等。
5 鼻塞並伴有發熱、精神狀態差時應及時就醫。
6 出生時就鼻塞,應排除先天性鼻腔疾病。

相關疾病

鼻塞的發生與局部原因和全身原因有關,小兒一般以局部原因為主:
鼻孔先天性閉鎖畸形 可分為前鼻孔閉鎖和後鼻孔閉鎖,新生兒如雙側(前或後)鼻孔閉鎖,情況嚴重,可引起呼吸困難,甚至有窒息的危險。診斷可用小號橡皮導管,若有閉鎖,則不能通過鼻咽部。急性鼻炎 鼻黏膜急性充血,鼻分泌物由清水樣漸轉黏液性或黏膿性。可到耳鼻咽喉專科檢查。急、慢性鼻竇炎 鼻塞,流涕,鼻黏膜充血,可行X線檢查或CT檢查。腺樣體肥大 鼻塞、流涕、閉塞性鼻音,睡眠時出現鼾聲。出現腺樣體面容:上唇短厚、外翻、下唇下垂、牙列不齊、眼距變寬、張口呆目、表情呆傻。可行鼻鏡檢查,鼻咽側位片或CT掃描。鼻腔異物 出現單側持續鼻塞,病程久者鼻分泌物有臭味,帶血性分泌物。可到耳鼻咽喉專科檢查。鼻息肉、鼻腔腫塊 表現為漸進性與持續性鼻塞,可行X線檢查或CT檢查,如為鼻腔腫塊還需取一小塊組織進行檢查。

注意事項

嬰兒鼻塞不需去醫院
嬰兒鼻腔狹窄,鼻黏膜血管豐富,極易受外界因素刺激,出現鼻黏膜水腫、滲出,鼻涕增多。出現鼻痂,堵塞鼻孔,造成呼吸困難。解決的辦法是室內空氣新鮮,濕度、溫度適宜,讓嬰兒逐步適應自然,接受新鮮空氣,減少室內塵埃密度,每天用軟布做成捻子,輕輕捻動帶出鼻內分泌物。但對於有鼻黏膜水腫的寶寶,不能改善鼻塞症狀,但也不要著急,慢慢會好的,這是自然過程,一般不超過1個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