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鼻沙蜥

寬鼻沙蜥

寬鼻沙蜥(學名:Phrynocephalus nasatus)為鬣蜥科、沙蜥屬的爬行動物。吻部有2個由球狀鼻鱗構成的腎形突起,鼻鱗2枚,鼻孔開口於下鼻鱗而朝向下方,鼻孔間距寬闊,鼻間鱗5-6枚。

在中國大陸分布於新疆等地,主要生活在高原的荒漠和半荒漠地區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種群現狀,保護措施,

形態特徵

寬鼻沙蜥體形中等大小,頭體長38-46毫米,尾長54.5-58.5毫米。雄蜥的體長占尾長的0.7-0.72。雌蜥及幼蜥為0.79-0.8。周身除股部上方及尾部遠端1/3的鱗片具棱跡外,其餘均平滑無棱。吻部前方突起,吻端略尖,吻部中央從額前至吻鱗之間有一縱列1-4枚大鱗。鼻鱗2枚,鼻孔開口於下鼻鱗,分列在吻的外側,自頭部腹面觀可朝向下方的鼻孔,鼻孔間距寬闊,鼻間鱗5-6枚。顱頂圓形而不隆凸,頭背的鱗片微突而以前部之鱗較大。頂眼明顯,頂眼鱗四周被1-2列較小的環頂眼鱗所圍,緊接頂眼的顱後部有數枚大鱗。上睫鱗9-11(13)枚。上唇鱗(11)13-16枚,鱗間下緣有缺刻,下瞼鱗與上唇鱗之間有縱列鱗3(4)行。下唇鱗9-15枚,鱗列上緣平齊。頰鱗五角形而大,後緣左右兩邊分別聯接3-6枚不與下唇鱗相鄰的下頜鱗。
背鱗排列有序,往體側鱗片逐漸由大變小,暗色的背斑處常有棘狀鱗。從頰鱗至肛孔的一縱列鱗113-125枚,腹鱗平鋪似瓦,胸鱗帶有微弱小刺。後肢第四趾的趾下瓣19-23枚,趾的外側有弱櫛緣,內側缺如。尾長,往後漸趨細窄,尾梢尖出,尾基兩側有多角形鱗片,並由此形成小而明顯的細刺。
寬鼻沙蜥
背部灰色,飾有散布的白點。頭頂、肩褶前方和腕掌部有斷續的黑色橫紋,背部的黑紋加中間隔開則成圓形的白緣黑斑,並沿脊背兩側呈左右對稱排列,其間還雜有零星的黑鱗。有些蜥體於喉部具大理石斑紋,黑色鱗片在胸腹部形成一條卵圓形縱紋。四肢各有3-4條隱晦的暗紋,僅趾部之紋較為清晰。尾背有8-9條黑色橫紋,腹面黑色,與黑色半環相間,尾梢黑色。幼蜥背面斑紋的色澤反差顯著,尤以頭部愈為明顯。背紋酷似南疆沙蜥,然其肢體飾有橫紋,可用作區別兩者的特徵。

棲息環境

寬鼻沙蜥主要生活在高原的荒漠和半荒漠地區,在黃土高原西緣的乾草原帶亦有之,海拔2000-4700米之間,在桿被稀疏的乾燥沙礫地帶。

生活習性

寬鼻沙蜥營穴居生活,一般築洞於較板結的沙礫地斜面、沙丘和土埂 上,也在礫石下者。洞口及洞道橫切面均呈半月形,大小隨沙晰個體大小而異,寬1-5厘米,高0.8-1.8厘米。洞口多朝向南或東南,少數無固定方向。洞道多不分支且少彎曲,斜向地下,長短及深淺與沙蜥個體大小成正比,長20-110厘米,最深洞底距地面的垂直距離達80厘米。
寬鼻沙蜥白晝活動。一般於4月上旬出蟄,剛出蟄的個體常在中午伏於洞口曬太陽,太陽偏西即歸洞內;若天氣持續轉冷,出現異常則又入休眠狀態。夏季睛天,常在9:00-14:00時活動,11:00-13:00時為其活動高峰;陰天外出活動個體較少,且多在13:00時前後活動,在其活動時,若受驚擾即迅速逃或鑽入附近的洞穴內。10月中旬始入冬眠,下旬後則末見到過。在礫石間、草叢、灌叢下覓食。以小形昆蟲及其幼蟲為食,其中又以鞘翅目的小形昆蟲為主。未發現有飲水活動。

分布範圍

寬鼻沙蜥分布於新疆地區的烏蘭、格爾木、興海、同德、澤庫、治多、雜多、玉樹、瑪多、河南等縣市。據文獻記載。甘肅西北、新疆東部和南部。國外未見報導。
寬鼻沙蜥

繁殖方式

在海拔3000米以上獲得的標本,經解剖證實,寬鼻沙晰為卵胎生。5月下旬至6月,在不同雌蜥的輸卵管內,有發育和度不同的卵,懷卵或胚胎數一般2-4個,少數為1個。7月下旬少數雌蜥的輸卵管內,有發育和程度不同的卵,懷卵或胚胎數一般2-4個,麻省理工學院數為1個。7月下旬少數雌蜥開始產仔蜥,8月中旬以後可見到大量當年的幼晰,至9月上旬尚可發現個別待產雌蜥。

種群現狀

寬鼻沙蜥在棲息地分布密度低且分布地區較為廣闊,因此種群數量不太可能受到任何重大的威脅。

保護措施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