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醜:萬物美學

審醜:萬物美學

什麼是“”?這個時代最卓越的文化評論家之一史蒂芬貝利嫻熟精妙地將數個世紀以來的藝術、設計遺產和文化史串聯編織在一起,探討了醜以及與醜截然對峙的美。

基本介紹

  • 書名:審醜:萬物美學
  • 作者:[英] 史蒂芬·貝利 
  • 譯者:楊凌峰 
  • ISBN:9787515510873
  • 頁數:288
  • 定價:138.00元
  •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 出版時間: 2014-10-1
  • 裝幀:精裝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書籍目錄,書籍評價,

內容簡介

什麼是“”?這個時代最卓越的文化評論家之一史蒂芬貝利嫻熟精妙地將數個世紀以來的藝術、設計遺產和文化史串聯編織在一起,探討了醜以及與醜截然對峙的美。他對美醜本質的論述將帶領我們踏上一次發現之旅。醜是否只是膚淺的外在表征,或者說某種優美的工程技術精品——比如一架B-52轟炸機或一把0.45英寸口徑的柯爾特手槍,如果它們的功用是殺戮或殘害生命,那么其同樣也是醜惡的嗎?什麼是“墮落的藝術”?又為何被人們認為是墮落的?山脈為什麼是自然的莊嚴崇高的表現,而僅在兩百年前,它們還被當作是令人厭憎的事物,要不惜一切代價來避開?紋身與犯罪之間,如果真有關聯的話,那兩者之間又是什麼樣的關係?人們為什麼會舉辦“世界上最醜犬只”大賽?最後也是終極的一個問題,如果世間根本沒有醜,那么美又是從何而來?貝利以引人入勝,不時還詼諧逗趣、信手拈來的慣常風格,探尋和闡釋了萬物的審醜。

作者簡介

史蒂芬貝利(Stephen Bayley),世界上知名度最廣的設計與通俗文化評論家之一,同時也是一位暢銷書作者、專欄作家、藝術策展人與節目主持人。20世紀80年代早期,他與特倫斯康倫爵士(Sir Terence Conran)在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合作創辦了“鍋爐房項目”——英國第一個永久性設計展覽,後來又任職倫敦設計博物館首席主管。他同時是多家設計師和建築師事務所的顧問,並為包括福特汽車、絕對伏特加、可口可樂公司、大眾汽車、寶馬汽車和哈維尼克斯(Harvey Nichols)百貨在內的諸多品牌提供諮詢服務。作為一名意見鮮明、直言不諱的藝術與設計評論界權威人物,他經常在電視節目中出鏡,並定期為眾多的報紙和雜誌撰稿。他應邀在全球各地的大學舉辦講座,曾獲得“法蘭西文學藝術騎士勳章”,同時還是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榮譽會員、威爾斯大學以及利物浦表演藝術學院榮譽研究員。

書籍目錄

開篇瑣談 / 6
1 完美無缺 或 絕無髒亂齷齪的天堂 13
2 醜陋的科學 或 善的數學引致惡的結果 35
3 儀態風度 或 面目可憎之人 57
4 天堂與地獄 或 整潔、虔敬與其對立面 77
5 當自然是醜陋的 或 石柱谷和35號州際公路 105
6 媚俗 或 對惡品位的沉迷 127
7 垃圾 或 無用的禪宗 165
8 美何錯之有 或 非自然的選擇 203
9 形式追隨感覺 或 修辭隱喻無濟於事 227
10 廣告 或 醜東西賣不動 261
英文版索引 / 280
參考文獻選錄 / 284

書籍評價

◆繼“當代達文西”翁貝托艾柯《醜的歷史》之後,世界最有影響力的“醜書”《審醜》中文版首次出版
◆藝術評論界大腕史蒂芬.貝利,詳述數個世紀以來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怪誕滑稽、畸變異形和恐怖邪魔之物……
◆《審醜》是世界上最有啟發性和趣味性的美學著作之一。
★ 人們是怎樣論定何為醜陋、何為美麗的?在時間流變的過程中,某種醜陋的事物又是如何轉而被劃入美好的範疇?是否真有醜陋這回事,這跟個人的品位喜好又有多大關係?或者說醜陋作為一種狀態,是否不受人為干涉,自然地存在著?
★ 貝利坦誠直率、富於洞見,偶爾還有些矛盾分裂的寫作風格與豐沛充足的知識相結合,論述中觸及了從鐵路到花朵,從小擺件到建築等幾乎所有事物,對醜陋這一最具趣味魅力的主題進行了令人解頤的闡發。
★ 本書通篇都配有插圖,是一份視覺與文字的雙料珍品,定能讓你在捧讀之際欲罷不能,感到妙趣橫生又發人深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