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美形態

審美形態

審美形態,是指與現實社會生活密切纏繞的審美表現領域,其集中形態是文學、音樂、戲劇、繪畫、雕塑等藝術活動。審美形態是在審美實踐活動中特定的人生樣態、自由人生境界的對象化和審美情趣、審美風格等的感性凝聚、顯現及其邏輯分類。 這是審美形態在美學方面的基本內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審美形態
  • 外文名:The aesthetic form
審美形態論,生成性,貫通性,兼容性,二重性,審美形態形成、發展和歷史基礎,

審美形態論

概述審美形態的生成性、貫通性、兼容性、二重性的內涵。

生成性

生成性,一是指審美審美的歷史生成,二是審美形態的個體相對性生成。就歷時態而言,人類許多審美形態就是在人類文明高度發展後才出現的。如醜和荒誕是在19世紀中葉以後才成為審美形態的。就共時性而言,在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下產生的審美形態,要成為其他文化背景下特定民族的審美形態,就必須有個歷史的順應和同化過程。

貫通性

貫通性,是指民族文化,尤其是植根於其文化土壤中的哲學思想對審美形態的統攝性。

兼容性

兼容性,指審美形態是多種審美因素構成的有機的感性凝聚。

二重性

二重性,主要指民族性與世界性的統一。既有相同點,也有獨特之處。
2。簡要說明

審美形態形成、發展和歷史基礎

特定的審美形態是在特定的歷史環境和條件下形成。審美形態往往反映的是特定時期的審美思想。
審美形態的歷史性。首先表現為審美形態是特定的歷史社會文化發展階段的產物,其次表現為審美形態的具體內涵是在歷史發展中不斷演變的。中國早期的審美形態實質是詩性與音樂性的;西方早期的審美形態實質是戲劇性與雕塑性的。審美形態與宗教:西方的審美形態的孕育一開始就與宗教意識聯繫在一起,注重對人生終極價值的追問;中國的審美文化則具有世俗化的特徵,與宗教並不官切。審美形態與哲學:西方在總體上審美形態的形成、發展受到哲學思想變遷的制約與影響;中國人生哲學千年不變,“中和”思想,在哲學上是一種本體論,同時也是一種審美理想,還是一種最基本的審美形態。
審美形態的類型主要有六種:優美與崇高、悲劇與喜劇;醜與荒誕。
3。美學史上關於崇高與優美有哪些主要理論?它們各自的特點是什麼?
答:一關於崇高的理論。在西方美學史上,最早涉及崇高內容的是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第一次較為明確地把崇高和優美作為兩種可以並列對舉的美來加以論述的是朗吉弩斯。康德:真正把崇高作為審美形態來看待,認為崇高有兩種類型,即數學的崇高與力學的崇高。席勒:主要從藝術的角度來論述崇高的實質。黑格爾:繼承了康德的“人論”思想,肯定了崇高緣於人的內在情感的說法,同時又同意席勒關於美和崇高應存在於內容與形式的統一中的觀點。利奧塔德:立足於後現代理論的視野,對崇高進行闡釋。
二關於優美的理論。在西方美學史上,對優美的探討是隨著對崇高的探討不斷明晰起來的。在古希臘、羅馬時期,優美與美劃上等號;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為圖形中最美的是球形和圓形;柏拉圖認為,優美是能夠“引起快感,並不和痛感夾雜在一起”,是單整、純粹、絕對的美;亞氏:“美的最高形式是秩序、勻稱和確定性”;古羅馬的西塞羅提出兩種美:秀美、威嚴。
三崇高的特點。第一,雄偉壯闊的力量之美;第二,社會價值實現的昂揚之美;第三,剛毅堅強的品格之美;第四,恢宏豪邁的尊嚴之美。
四優美的特點。第一,優美是超然優雅的人生境界的真實表現;第二,是秀雅協調的外在形式特徵;第三,是和諧化一的內容;第四,是心曠神怡、愉悅輕快的審美體驗。
4。美學史上關於悲劇與喜劇有哪些主要理論?它們各自的特點是什麼?
答:一有關悲劇的理論。悲劇理論源於悲劇藝術。亞氏:在西方美學史上,真正奠定了悲劇理論基礎的是亞氏(《詩學》)。黑格爾:提出了悲劇的“矛盾衝突”理論。他對美學理論的最大貢獻在於他把辯證思維的方法運用到了悲劇現象的分析之中。認為悲劇的產生源於理念的分裂。他看到了悲劇衝突的雙方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同時又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尼采:認為悲劇的誕生與古希臘人的兩種精神有關,即日神精神與酒神精神。日神代表夢境狀態,代表著造型藝術的靜態;酒神代表迷醉狀態,代表著音樂藝術的振奮。克爾凱戈爾:西方存在主義之父,提出新的主體性思想,肯定了悲劇的超越性。
二有關喜劇的理論。在西方美學理論中,最早對喜劇進行探討的是柏拉圖。康德是從喜劇的心理效應來論述喜劇發生原理。黑格爾,從矛盾衝突的觀點出發,在悲劇與喜劇的比較之中揭示喜劇產生的原因,顯得更加深刻和切合喜劇的本質。馬、恩:認為喜劇本質上是兩種社會力量的衝突,它是新事物在取得勝利後或即將取得勝利時對舊事物的否定,使“人類能夠愉快地和自己的過去訣別。”巴赫金,提出了著名的“狂歡化”思想,認為與喜劇文化相關的狂歡文化和怪誕風格,具有解構意識形態和社會秩序的功能。
三悲劇的特點。第一,悲劇通過對人生存在的否定性體驗,從而展現對人生存在價值的肯定;第二,悲劇的審美衝突體現的是人與自然、社會及自身存在的衝突和超越;第三,悲劇的情感體驗是一種人生實踐存在的深層體驗。
四喜劇的特點。第一,喜劇中包含著深刻的社會現實內容,這種對現實生活內容的反映是以與現實錯亂的形式表達出來的;第二,喜劇具有不和諧、悖謬的形式特徵;第三,喜劇的情感形式表現以笑為主。
5。談談醜與荒誕作為審美形態的特點,以及它們成為特殊審美形態的基本原因。
答:一醜的特點。第一,由醜陋引起的情緒感受仍然是一種審美情感。和現實的反感不同,體悟和觀照。第二,作為醜的審美形態,表現為反常、混亂、給人以惡性的刺激等形式。藝術作品中的醜,更是以醜為美,發人深省,啟迪人生。
二荒誕的特點。第一,荒誕是一種對人生存在的無意義狀態的體悟(存在的無根和無能為力狀態)。第二,荒誕的審美意象的象徵性(存在的虛妄與現實的荒謬)。第三,荒誕具有怪誕的表現形式(抽象、扭曲等變形手法,盲目無從,不知所措)。
三醜成為特殊審美形態的基本原因。1、一般原因。①在審美這種人生實踐中,人能夠相對全面而自由地占有自己的本質(審美活動本身必然地包含對於美的發現、欣賞、創造與對於醜的揭露、鞭撻和擯棄)。②美在過程上,美不是作為物化形態的結果存在於現實世界中,而是在審美實踐中不斷地形成和發展的,離開了審美活動,離開了審美主體和審美對象中的任何一方,都無所謂美醜。2、具體原因。①審美活動、審美主體和審美對象都具有一定局限性,醜必然與美一起進入到審美實踐中去。②美作為一種特殊的人生境界的對象化和感性顯現,從存在論的角度看,一方面固然是與醜相異或相對的,但在特定意義上,醜也可以顯現為一種人生境界。③勞動作為人生實踐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審美形態形成和發展的非常重要的創造力和推動力。④時至當今,西方哲學、美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所有後起的哲學、美學都為醜冠冕堂皇地走進審美領域奠定了思想基礎。⑤藝術作為人類主要的審美實踐方式、主要審美成果以及重要的審美對象,當今已變得面目全非,不僅在藝術創作中包含了大量對於醜的描繪和創造,而且呈現出了以醜代美的趨勢,客觀上為醜形成一種特殊的審美形態奠定了現實基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