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頭村(貴州黎平縣茅貢鄉下轄村)

寨頭村(貴州黎平縣茅貢鄉下轄村)

寨頭村是一個村落的名稱,在我國,不同的省市地區有同名分布,他們的地理位置不同,文化、經濟、資源分布也不同。

位於貴州黎平縣茅貢鄉東部,距縣城32公里,距鄉政府10公里,東與壩寨鄉青寨村接壤,東南與連洞村交界,南與本鄉已炭、蠶洞兩村相連,西與寨南村接址,形成西高東低的走向。境內河流較狹小,主要河流有:寨頭河、國洞河、陽你溪三條主幹,均屬亮江上游,從西向東流,境內士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為1310毫米,土地肥沃,自然資源豐富。村駐地海拔645米,最高山900米(高年胖和己務山頭),全村居住人家為236戶,人口1038人,耕地面積為377畝,人均收入為1408元以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寨頭村
  • 行政區類別:行政村
  • 所屬地區:貴州黎平縣茅貢鄉
  • 人口:1038人
  • 氣候條件:冬長而嚴寒
簡介,大事記,地圖信息,

簡介

寨頭村歷史悠久,地形山清水秀,水繞環抱,綠蔭在林,古樹參天,是一片美麗的沃土,人傑地靈的好地方。

大事記

早在禹貢時期屬荊州地界,西南裔,春秋屬楚,秦屬黔中郡,漢屬武陵郡,唐以其地置播敘二州,分十洞,隸江竣節度使,後周時節度使、周行逢卒,敘州刺史鐘存志,武陽土酋揚正岩據十洞,偽稱微城二州刺史,五代屬楚,置誠州,太平興國二年,酋長楊通蘊歸款內,附遺弟楊通寶來貢,故以楊通寶為誠州刺史,誠州即黎靖也。
元朝元世祖十六年1279年(己卯年),吳氏侗族三兄弟人家,天柱遠口族人,雄公後代,逃荒來到此地,距今730年。這裡當時是一片高低不平的山坡地帶,都是古老的原始森林,各種樹木如人抱,古樹參天(現今千年樹尚存),進入山中不見天,到處都是一片林海,鳥語花香的境界,他們攜帶家小到此地,開墾荒地,砍樹伐木,建立家園,成為寨頭的開基始祖。
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年),寨頭村屬古州八萬軍民總管府,宗英至治二年(1322年),寨頭村屬於宣慰司的古州八萬洞,曹滴洞司。
自洪武五年1371年,這裡發展人家近30戶,人口已是150餘人,耕地以農為主,種植水稻、小米、高粱、玉米、紅薯等,養殖業以養魚、養牛、養豬、雞、鴨、鵝之類等。
開基始祖原來住地,地名叫宰領(侗名),此地位置較小,在日常生活中,族人放養牛在現在的大寨住地,原是森林覆蓋地,也是放牧的好地方,那時放牧都是放夜牛,日夜都放,結果母生來的牛犢都是雙胞胎,這樣族人又遷一部分人到大寨來住,後陸續搬遷完到此地(地點:務堂、得堂、墊己上、領務悶居住),這時族人在寨子下面的薩領上坎(現會場後面)建立簡易的社稷壇為紀念民族英雄薩瑪而設,具體時間,因文化大革命中期受破壞,無從查考。
時隔不久,因人口逐年增多,在日常生活中,在放養鴨子,待鴨子找吃到小寨住地(當時無人),地盤也開闊,視野較寬,像龍頭轉首朝上,呈回龍轉首形,放養的鴨子,生下的蛋都有兩個蛋黃,故一個蛋孵出兩個小鴨子來,發展養殖業較好,結果又遷部分人家到現在的小寨居住。因地形象是龍頭轉朝上,始改地名為宰頭(侗名)寨子的頭頭的意思。這時居住的人家已發展到40戶,人口達200多。那時的婚姻都是從30里外的地方接親,有民歌唱道“三十天路婦女家,擔去的豬肉都生芽(生蟲),兜去糯米飯,爛成了酒糟粑。”很不方便,因此,族老議事決定派人到榕江車江一帶請來楊姓的人家來居住,便於結親。楊家來後,給他們劃地盤、劃山林。以殺領(現在大會堂)破開為界給楊家住。這樣,從原來的單姓獨居變成吳楊兩姓居住。從此二姓結為親家,和睦相處,相依為命,共建家園。
洪武十八年(1385年),五開衛建立後,在縣境設的十五所的五陽所,其所住地在寨頭地點見井門(侗名)。是年,吳家重新組建另一個社稷壇,此壇底部安有略長圓形的青石,中凹、約一尺寬左右,凹處朝上,裡面裝有一個全身都是銀子的鉚成的一個美女盛裝,頭戴銀花銀帽,身穿銀衣銀裙,極為美麗,名“薩瑪”(古民族女英雄),上面蓋有一塊青石拓成圓形中間凹朝下蓋,石厚15公分,最上面蓋有淨土,土堆周圍壘有河石,高約二米,淨土上栽有一蔸常青樹(千年矮),周圍一走道,道寬一米,再外砌有八角形的青磚,坐東朝西,狀如龍樓鳳閣、皇家寶殿,壇角飛跳,非常壯觀,壇外兩米右邊,還建有一棟薩瑪樓,便於大年初一至初三日祭薩之用,高約1.5丈,一保頂三層,美麗非凡,後因文化大革命時期破壞,現存一塊圓石在大會堂門前地角。
永樂十一年(1413年),寨頭村隸屬曹滴洞司。同年小寒也建立一個社稷壇,也因文革時期被破壞。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古州司地設三郎司、三郎司又設三郎土舍,寨頭村屬三郎司轄地。
乾隆十九年,大寨吳楊兩姓寨老和全體眾族,共同修建己上至高年(侗地名)的路面,路經己炭的主要必經要道,這次修路的化首因刊碑淺加上年代久遠而看不清,難以記載,於乾隆二十年正月十四日竣工立碑,並安石橋兩長約一丈,厚20公分以上(碑址立正噸國又名迎龍橋)。
乾隆二十年,壬戌年(1756年),也是寨頭村歷史鼎盛時期,那時人家居住已發展到120戶,人口已是600餘人,因居住較集中,種田路程較遠,往南要到岩洞村地界名孖乾嘴(侗名),當時是男耕女織的那種分工方式,養育的兒女,都由婦女管教,形成“崽大不知爸,只知道有媽”,因為男的清早天未亮就得到二十里外去耕作,管理農田、養牛種地,直至兒女10歲上都認識不了父親,很傷腦筋,為此,族老又決定,分一部分子女到蠶洞、己炭的宰擺、宰歸、漢寨等處居住,這樣撥去的人家近二十戶,100餘人。
乾隆廿六年,歲次辛巳年(1761年),寨頭村的主要族老:以吳千角、吳廷用、吳廷璧、吳廷相、吳文貞、吳文漢等為頭的化首,組建建橋領導小組,民眾自願捐銀的原則,此橋建在大寨寨腳,名為回龍橋,於乾隆廿七年元月竣工,有刊碑為證。此橋原來下面跨度都用直徑30公分以上的杉圓木為枕木,共有十幾根,上面蓋有木結構瓦橋、寶頂三個,橋寬一丈,跨度六丈多,橋上的枋板畫有各種圖案,民族風情,龍鳳呈祥等圖案,栩栩如生,因年長月久,圓木腐爛,加上文化大革命受破壞,於1992年重新擴建至今。
乾隆三十年左右,約1764年小寨部分人戶,共33戶人家,組建從小寨至領己烏(侗地名),全長約5公里,直至陽你(地名),路面並鋪有石板梯坎,其它路面鋪有花街路面,這是以楊通順、楊通和、吳文禮、吳廷鳳、吳廷舉等為頭人修建的。
乾隆年間,寨頭村曾經出一名翰林進士,在長沙為官,當時是為紀念故土,該翰林豎兩根石柱為紀念桿,並留一件御賜龍袍在家作留念,2000年其後人將之出售到貴州省博物館,現尚存在省管。
道光十六年,丙申年,1836年,吳家首富吳成銘、吳成德,兩兄弟發起要與楊家首富楊明著、楊明德兩兄弟比賽搞磨墳,看誰家搞的磨墳大,美觀大方、耗資巨。結果,楊家搞的磨墳(現在地名己報,原老祖三公開創地的後山,墳高兩米,寬約一丈方圓,墳門頂如城門寶蓋,刻有如門樓的圖形,門口寬60公分,高80公分,極為壯觀,帽碑上刊有兩副橫聯,上幅為“佳城”兩字,下幅為“懿範流芳”四字,兩邊各有兩幅對聯,外聯為“鳳舞龍飛鐘地脈,山環水繞毓坤貞”;內聯是“金壺終日月克昌後裔,玉鳳砌合山川永秀,大啟人文”。碑內刊有:原命生於乾隆年間,歿於嘉慶廿年六月初五日午時。中刊有:清故恩妣楊母楊太君之墓。孝男:楊明著、楊明德,孫男:發祥、發科、發魁、發林、發詩、發盛同立。道光十六年丙申年清明節款旦。
吳家首富吳成德母墳,也是如此壯觀,高和寬都和己報一樣,從右往左看碑上,刊有如下書目:原命生於乾隆廿三年戊寅年(1758年)八月吉日吉時,享年七十四歲。中間刊有:皇清上壽吳母吳太君之墓。歿於道光辛卯年十二月六日卯時(道光11年1831年)。孝男:吳成德,孫:紹文、紹元,曾孫本清、本貞,道光十六年歲字丙申清明節款旦。石碑刊有兩副對聯,橫聯因帽碑落在地下面朝土,待後再查考,兩邊對聯“會赴蟠桃福壽齊,箕裘克紹冠新基,護龍環抱貞龍秀,鳳誥時頌紫綬衣”“月燦金壺圖開景泰欣看日,自是貽謀名後齊衣冠禮樂奏簫詔,文山朝對仰碑高,地脈鐘靈象鳳飛”的詩句。
吳氏另有吳成德墓,地名是井尚(侗名),刊書為“生於乾隆54年六月初九日巳時生(己酉年1789年),孝男:吳紹文,吳紹元,孫:吳本河、吳本清、本湖、本海。中刊有:故恩考吳公諱成德之墓。歿於道光二十九年八月十一日丑時(己丑年1849年)。鹹豐二年清明節立(壬子年1852年)。碑對聯兩副:“沙明開景運,水秀鼎英才”,“地脈培光德,英靈啟後坤”的詩句。橫聯兩副“龍盤虎踞”,另一副為“長發其祥”,規模之大,讓人佩服。以上的名墓至今算來,非耗資萬元以上是難以辦到的。吳成德墓略次於楊明著、楊明德母墳和吳成德母墳,其實吳楊兩家還有各次於成德墓的磨墳,由於篇幅問題,不再贅述。
清嘉慶十四年(1809年),以吳千角、吳廷用(成德父),吳廷璧、吳廷相、吳文貞、吳文漢等寨老組成建造3口水井的領導班子,以民眾自願捐銀方式,開拓水井三口,一口在井悶(侗名),在大寨上沖內,己上右沖中,此水井四周都是青石板鑲成長方形,石板厚10公分,四角為四根石柱,下是四方形,上端是圓椎形,石板每塊重約800公斤以上,四周地坪都鑲有青石板,板上刻有橫格防滑用;另一口叫迫宰井,在回龍橋對面的山衝下,也全部是青石板鑲成四方井,井寬2米見方,石板鑲的面高1.5米(四周一樣),石板厚10公分,每塊重量上千斤,四周地坪均為橫格條條,石板鋪在地坪上,外面寬一丈五尺見方,上蓋有木瓦房蓋面,以防風雨滲透井內,也可為躲雨、日曬之用;第三口井,在現三組曬壩下坎,因當時小孩落井死亡,故今荒廢填埋。
墊井悶井:清嘉慶乙亥年(1815年)合寨眾等同修此井,井高兩米以上,四周長寬都是1.5米,井門刊有一塊青石如門式上圓下平的井門,石塊厚10公分,重約千斤以上,1965年搞曬穀坪,取去一塊好的,現存一塊破的,後用水泥補上,現還保存原貌,井上刻有一幅對聯:“滾滾源泉增發達,滔滔水德錫禎祥。”橫聯是:“永應一方”,右邊刊有嘉慶乙亥年黃鐘朔,左邊刊有合寨眾等同修字樣。同年小寨還建一口頓悶井。原井開在現公路下坎,1985年改遷水井在頓悶中而建,以民族國小、楊光輝、吳國用、楊秀禮為主要帶頭人而擴建,並建立一個井亭,有刊碑為證。
道光十二年(1838年),黎平府轄古州、古州蠻夷長官司轄區境有寨頭,三郎司轄區境寨頭。
道光十七年,丁酉年(1837年),楊家首富楊明著、楊明德提倡:搞磚木結構房(過去名印子屋) ,吳家首富吳成銘、吳成德也積極回響,當年興工,先樹起木房子,後砌磚。結果楊家的搞成一棟5間兩邊有雙枋的磚木結構房,四合天井,樣式非常好看,六幾年因縣搞黎平國營飯店(原侗都飯店),發動民眾擔磚到黎平去,磚瓦全部撤銷殆盡,現只剩地基可見。
吳家吳成銘、吳成德兩兄弟也著手組建磚木結構樓房,只為楊家動工上前且只搞一棟,吳氏兩兄弟準備搞兩棟,便把地基整理好,鑲好天井地板(現吳國用屋地基),木房也樹立好,豎起了一棟五間二披廈二層高的房架,正待燒磚就砌,恰遇太平興國滇軍第一次入境,將全寨子搶劫一空,造印子屋之事就此擱下,最終不了了之。
道光十八年,寨頭村大興水利建設,攔河灌溉水田。修百旦攔河壩,百旦水溝,溝長約一公里,灌溉面積當時是二百餘畝,溝寬二尺,埂寬一尺半,都是青石板鑲兩邊溝,花勞動力上萬數以上,至此,農業年年豐收,引水引進寨中,既是牲畜飲水,又是人用水,也是灌溉良田的主幹水渠;後來陸續興修孖得水溝,至坪安青寨地界,長度也達一公里,灌溉面積近五十畝,糧食漁業也有更大的發展。
道光廿年(1840年),寨頭村開場交易,以農曆“一、六”為場期。
道光廿四年(1845年),務堂(侗話,即上堂)吳現章、吳現祥兩兄弟,曾鄉試中過舉人,兄弟吳現祥因此狂妄自大,自以為寨中無人能管他,而挖公地(寨上的公共地盤)造水塘,在地基中挖出一個圓紅石,狀如蛋,重約5斤,有人用鋤頭將之打破,裡面竟跳出18個白青蛙,是年,務堂得堂竟有18位青年男子死去,從那以後,務堂得堂的人丁逐年衰退,發展不快。
鹹豐元年(1851年),寨頭大寨鼓樓建立,高三丈九尺左右,五層樓,其中一保頂,是普通侗寨鼓樓式,中間四根大杉為主柱,柱直徑都超過40公分以上,長三丈直至樓上,四周還配有邊柱12根,古樓四周杉木枋交錯接進中柱中,不用一釘一鉚,現今尚存,古樓建築距今己是154年之久,柱的原體尚保存完好。1992年重新擴建加兩層,變七層,比原古樓高約一丈,都是民眾集資擴建。
清同治十一年,壬申年(1872年)寨頭組建萬年台,坐北朝南,壬山丙向,戲台台上凹,凹處呈八卦形照頂,台約一丈五見方,兩邊雙方走道,寬約八尺,長約六丈,作民眾看戲之用,台上彎板鑲邊,台的四角飛翹,極為美麗,按當時,寨頭村戲台屬天甫一絕,也是黎平西路獨一無二的戲台,也因文革時期受破壞全部無存,實時,也改建一個現在的戲台,並難以恢復原貌。
1880年,吳氏組建吳氏宗祠,宗祠三間兩披廈木房,前院子天井砌磚,木房柱子都是上等杉圓木,直徑30公分的主柱,祠中刊有樟木老祖像三座,狀似威嚴勇武。也因文化大革命時期受破壞,現還存一塊橫匾,原地址在三組倉庫地。
光緒十年(1885年),小寨古樓建立,不久因寨上失火被燒,於1890年重新建造,樓高三丈,三層一寶頂,保頂下鑲有彎板,再下橫格窗。後因文化大革命時期被破壞,割去上面一節,成個四方棚樣,於1988年重新擴建至今。
民國元年,1912年,區境劃為四個聯保,即信義保、興安保(器寨)、西靖保,明義保(票寨)。寨頭隸屬西靖保,開始聯保駐地寨頭小寨,後遷茅貢,民國二五年(1926年)黎平縣下設六區,茅貢區錄屬六區,區駐地增沖,區下設保董,寨頭村屬六區管轄。
民國十年,1921年,吳國珍養有一頭上好的耕牛,時年茅貢村的打牛,掛榜(無敵)三年之久,無牛能敵,名為“雙抱桿”,本寨的吳文吉會看打牛,他看好茅貢的打牛後,又斷言吳國珍的的疫牛能打敗茅貢的牛,並一定要寨上的兩個寨老牽此牛才能打勝,結果牽牛出圈,直衝寨門,飛奔亞己打牛場(寨頭一鬥牛場名),入場後,此牛竟直像箭一般一直往茅貢的打牛衝去,“嘣”的一聲悶響,只見茅貢的牛當場倒地,氣絕身亡——原來是頸部被碰斷了三節骨。在場的從江縣苗族眾等前來看打牛的,並準備趁此機會物色最好的打牛買回平樓牛場對打,一見此景,執意要買此牛回去,並由主家開價, 千塊大洋也不還價,一次性成。
次年,民國十一年,1922年,吳國珍、吳祖興二人為化首組建己上至高安沖(侗地名)的路,大寨中至己上坡頂的這一段陡坡都是用青石板鋪成的千磴坎,平路就鋪花街路,長達3公里,耗資數百萬文銀,捐款最多的是吳國珍三十七千八百文,還有一名因碑破損看不清也花幾十千文,吳明魁二千零八文,吳國恩一千四百八拾文,吳祖興、吳國明各捐1380文,楊正隆1350,楊正華1000文,楊正剛810文,吳培林480文(當時只14歲)等60餘戶捐銀,於民國十二年(1923年2月2日)竣工,此事至今有高安沖的功德碑為證。
1924年其年受大水災,洪水泛濫整個寨頭大壩,衝垮許多房屋,良田被沖毀無數。
1925年,滇軍第二次過境,經過寨頭等地,往黎平方向去,歷時十三晝夜,所到之處,搶劫財物,欺辱民女,人民深受蹂躪。
1926年,境內大旱,糧食歉收,次年寨頭村內因缺糧,死亡人數幾百人,還有一些死絕戶,人口因此大量減少,在當時的150戶人家,僅存七、八十戶人家。
1927年,農田重新恢復,糧食大豐收。但由於上一年鬧饑荒,民不聊生,民族隔閡嚴重,互相搶劫,當時六董的組織人馬到三董(寨頭村天甫鄉一帶)搶劫,各種糧食、金銀被搶劫一空。
1927年,兩寨族老議事,各自建立護寨城牆,牆高7尺,牆上都栽有刺和地吊,一是防止外界侵入本寨,二是防止牲畜糟蹋莊稼,大寨牆周長約1.3公里,有東西南北四個寨門,分布在四個方向,現僅存北門保持原貌,東門和南門基還存,其它都在文革時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在當時,還設有放哨樓卡,銀盤坡等預防應敵設居點。
小寨也一樣,牆高與大一樣,周長約1公里,也分為東南西北四個大門,現已全部被破壞。
1928年,以楊通海為主要發起人,組建飛山廟,裡面刊有三個菩薩,畫有一個大麒麟,活靈活現,樣式威武壯觀,也是因文化大革命時期破壞,原來還立有三塊碑,現尚保存。是年下雪40餘天,河溪凍結。
1931年,茅洞開始設區,為黎平縣第八區,轄12鄉,寨頭駐地設天甫鄉,鄉下轄17寨:寨頭、八朵、寨母、流芳、高近、己炭、蠶洞、青寨、壩寨、連洞、蒲洞、路團、錦團、乜洞、外構、內構、額洞17寨。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區駐地復遷茅貢,將12鄉1鎮調為4個聯保,計118寨,天甫聯七保21寨,駐地仍在寨頭。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四月,全縣廢除8個區,設兩個督察區公署,茅貢鄉隸屬銅關督察區公署,原屬地劃為3個鄉23個保,茅貢鄉轄7保,寨頭村屬5保(包括寨俄、寨南)。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十一月,黎平縣政府令,將茅洞更名茅貢,寨頭村改屬茅貢區管轄。銅關督察公署原屬地劃為3個鄉,23個保,3個鄉為賴洞鄉、茅貢鄉、器寨鄉。民國23年器寨鄉遷路團,改稱路團鄉。茅貢鄉轄7保,一保茅貢、高近;二保地捫;三保臘洞、登岑、羅大、羅伍;四保流芳、寨母,五保寨頭、寨俄、寨南(保駐地寨頭),六保青寨、連洞;七保己炭、蠶洞、額洞。
1950年12月26日,茅貢區解放,廢除民國建制,建立區、鄉人民政府,茅貢劃為黎平縣第四區,下設三個鄉,即茅貢鄉、路團鄉、愛眾鄉,寨頭村屬路團鄉。
1952年,經省政府批准,縣政府同意,寨頭村組建全省第一所民族國小,牌子是“貴州省黎平寨頭民族國小”。1958年開始設國中班,1959年7月正式批准設代帽初級中學。1960年8月撤銷,文化大革命中期取消民族國小,於1982年恢復民族國小,1983年上級撥款30萬元準備擴建。
1953年8月,茅貢區由三個鄉調為12個小鄉,即:茅貢,錦團、路團、寨頭、地捫、己炭、器寨、愛眾、高寅、貢寨、大榕和九潮鄉。其中寨頭鄉設在寨頭見井悶,地點楊通輝田路邊。
1956年,茅貢區由12個小鄉合併為7個鄉,即錦團、路團合併一個鄉,駐地路團。愛眾一個鄉,住愛眾。大榕、九潮一個鄉,駐九潮。寨頭為一個鄉,駐寨頭。器寨為一個鄉,住器寨;茅貢、地捫、己炭並為一個鄉,駐地茅貢;順寨、高寅、貢寨為一個鄉,住地順寨;同年全區建立35個高級社,寨頭村轄紅星社、紅旗社(青寨)、翠華社(連洞)3個社。
1957年將村更名為社(即農業生產合作社)。
1958年元月下旬,復置茅貢區,同時恢復7個鄉,9月份又撒區並社,將區內39個高級社合併為兩個人民公社。即乘風人民公社(包括九潮、愛眾、順寨鄉境的高級社,駐地九潮)和破浪公社(包括茅貢、寨頭、壩寨、器寨鄉境的高級社,駐地茅貢),11月5日又將兩個社並為一個社,即一區一社,稱為乘風人民公社,駐地茅貢,同年恢復茅貢區,將7個鄉改為7個生產管理工區:即順寨、愛眾、九潮、茅貢、寨頭、路團和器寨工區。寨頭工區轄寨頭、青寨、寨南、寨母、流黃、高近、己炭、蠶洞、額洞。
1959年4月,路團鄉的蒲洞劃歸德鳳區,同年將乘風人民公社更名為茅貢人民公社,還將7個生產管理區(即順寨、愛眾、九潮、茅貢、寨頭和器寨工區、下設35個大隊,其中:寨頭工區轄寨頭(包括青寨、寨頭、宰南、寨母、流芳)、己炭、蠶洞、額洞四個大隊。
1961年8月,路團工區駐地從路團遷入壩寨、同年將7個工區合併為4個公社,即:茅貢、九潮、壩寨、順寨公社,寨頭工區屬壩寨公社管轄。
1962年6月撤銷茅貢區。1963年1月又設茅貢區,增設寨頭、器寨、愛眾三個公社。寨頭公社轄寨頭、寨母、寨南、流黃、高近、己炭、蠶洞、登岑、羅大九個大隊。
1967年,區、社均改稱革命委員會。
1968年11月,全縣撤區並社,茅貢區並為3個公社,即茅貢、壩寨、順寨公社(順寨公社後遷九潮)。
1970年恢復茅貢區和7個公社,同年建立公社和衛生院。
1980年區革委會改為區公所,公社革命委員會改為公社管理委員會。
1982年寨頭公社改造木房為磚木結構樓房,1984年竣工,此磚木結構房,七間三層樓房中間寬5米,其餘間4米,深10.5米,是全縣各鄉設計較理想的鄉政府樓房,右邊還有一披邊廈作灶房、保管室等。
1984年公社管理委員會改稱鄉人民政府,生產大隊稱為村民委員會,小隊為村民小組。
1992年又撤區並鄉,茅貢區改為三個鄉,即九潮鄉、茅貢鄉、壩寨鄉,村按原建制不變,生產隊改稱村民小組至今。寨頭村隸屬茅貢鄉。

地圖信息

地址: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