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上鹽母三官廟

寨上鹽母三官廟

寨上鹽母、廟位於天津市漢沽區寨上街道,坐落於寨上片原李興莊路南的東面,是我國鹽業信仰——鹽母的重要載體。建於清中期,毀於唐山大地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寨上鹽母廟
  • 地理位置:天津市漢沽區寨上街
  • 氣候類型:溫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 屬性:鹽母行業神廟宇
  • 建成時間:1808年
  • 郵編:300480
鹽母信仰,鹽業信仰,老姥授鹽傳說,鳳凰落地說,建築結構,歷史,蘆台鹽姥廟,寨上鹽母三官廟,

鹽母信仰

鹽業信仰

炎帝之臣宿沙氏為我國製鹽始祖。《漢書》有“宿沙作煮鹽”的記載,宋代,羅沁撰寫史書中載有:“今安邑(山西夏縣)東南十里有鹽宗廟……宿沙氏煮鹽之神,謂之鹽宗,尊之也。”漢沽及周邊長蘆鹽區也有自己的鹽神,至今漢沽一帶還留傳著鹽母教人“煮土成鹽”的神話。繼宿沙氏之後,鹽母為我國第二鹽宗,同時是古代漢沽及周邊長蘆鹽區唯一的地方神。宿沙氏神話早於鹽母,但鹽母廟早於山西夏縣的鹽宗廟。

老姥授鹽傳說

鹽姥傳說當是起於唐代以後。蘆台一帶傍海煮鹽,至遲曹魏時期已見記載。那時有沒有鹽神傳說,未見文字記述。《長蘆鹽法志》將鹽姥神的出現記為五代時期,“南北分據,幽燕之境鹽絕者歲余。忽有老姥”云云,正是對應著長蘆鹽業史一個重要事件,即後唐同光元年(923年)趙德鈞鎮蘆台軍,“遂因蘆台鹵地置鹽場”。這帶來蘆台鹽業的大發展,並使蘆台成為重鎮。鹽姥傳說的內容包含兩點。首先,“其神示人以煮土成鹽之法”,這是行業祖師神的典型特徵。其次,“新其像”鹽姥顯靈驗,遍地白鹽,反映了行業神崇拜的功利心理,鹽姥《瑞鹽歌》也代表著這種心理。蘆台鹽姥廟又稱聖母廟、興寶祠,明代一度圮廢。有位鹽官來此,想在那地方建行寓,被告知是廟基址,遺存元代石碑一通。讀碑文,“知神為聖母,非鹽公也”,元大德年間曾經修葺,結果蘆台以南遍地瑞鹽如雪。這大約與《長蘆鹽法志》所記“新其像”而現奇觀,說的是同一件事。知是鹽神廟宇,這位鹽官倡導“修復祠”,“工既訖,為文以祭於祠”,結果又現奇象——當天大雨浸灌鹽池,轉日天晴,“池水皆凝為鹽”。鹽戶商家們視為神異,驚奇地跑來相告:“往時雨後則無鹽,而今之鹽不知何來?”這位鹽官名叫陳九功,是萬曆年間的長蘆鹽運司青州分司同知,寫有《修復興寶祠記》。
漢沽產鹽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對於當時製鹽的方法,當地有鹽母兩次顯靈教人“製鹽”的神話傳說。第一次是五代戰亂之時,由於藩鎮各據一方,幽州地面斷鹽一年之久,民間疾病流行。忽一日,蘆台來了一位老大娘,教人們刮土煮鹽,等人們學會後老大娘就不見了。於是,人們認為這是神仙點化,一致倡導將老大娘尊稱為鹽母並立廟。
第二次是歷經後唐和遼、金三朝之後,漢沽鹽業由初興到鼎盛,由灶煎到灘曬的轉折時期,元朝平州路廉訪使趙鑄,來蘆台到鹽母廟祈禱,第二天黎明有人告訴他“台南十里,皎白如春雪者十數頃,其厚寸余,迫而視之,則鹽也。”此傳說是鹽母第二次顯靈,指點人們認識海水經日曬結鹽的自然現象,這就是民間傳說的“鹽母顯聖,易煎為曬。”

鳳凰落地說

古老相傳,很早很早以前,河北偏僻山村一對夫婦不堪忍受山寨王的欺凌,歷盡艱辛逃至渤海灣邊,靠捕魚維持生計。某日,見一隻金鳳凰落在一個小土窪里,顧盼左右、稍傾片刻後,曲頸啼鳴數聲振翅而翔。夫婦倆想到神鳥不落無寶之地,便急忙跑去撿回一塊發亮的硬泥巴,以為是寶,商定讓老頭子到皇宮敬獻。皇帝見後龍顏大怒,以欺君之罪斬首午門。引介獻寶的御廚於心不忍,將那塊泥巴用布包好,懸於廚房的房樑上,每天做菜時禱一番以示紀念。皇帝覺得菜餚比往日鮮美可口了許多,即招御廚詢問其故,御廚不知而遭訓斥,回廚房一邊做菜一邊思念獻寶老人之際,忽見懸於房梁的布包浸出幾滴水珠直落鍋內,方知泥巴是寶,如實稟報。於是皇帝派人賞賜老人家眷,婦人執意不收,將出寶之處告知窮人後飄然離去。於是,人們紛紛前往鳳凰落過的地方尋寶,漢沽地區鹽業由此而興。後來人們給她修建鹽母廟,並稱她為鹽母。

建築結構

寨上鹽母廟,在漢沽寨上片原李興莊路南的東面,現新開南路漢沽電大工作站與寨上農貿市場間。此廟座北朝南,條石、磚木瓦結構,呈長方形。廟分前殿和後殿兩層。前殿正房5大間,供奉鹽聖母等泥神像,稱鹽母廟。後殿正房5大間,西面的兩間供奉天官、地官、水官三尊泥神像,稱三官殿;中間一大間供奉觀音菩薩等泥神像,稱觀音殿;東面的兩間供奉如來佛、十八羅漢等泥神像,統稱三官廟。前殿與後殿間建有東西廂房各3間,為禪室、齋房。清末,寨上鹽母三官廟由本庄李氏家族人看管,屬寨上莊。此廟由三官廟和鹽母廟組成。三官廟建於明代,以供奉三官神仙得名。鹽母廟建於清嘉慶十三年(公元1808年),由本庄人李斗賓等捐資所建,以供奉鹽母得名。以兩廟前后座落在一起,稱寨上鹽母三官廟。本地區灶戶每逢煎煮貢鹽、開灘曬鹽或漁戶出海捕撈等,均祈求該廟神仙保佑。

歷史

蘆台鹽姥廟

鹽姥廟,清乾隆初年《天津府志》有載。天津地方,以鹽為早期經濟的發端,所謂魚鹽之利,鹽業更具有參與國家經濟的全局意義。在古代,行業的發展常伴有行業神崇拜的產生及流傳,體現著經濟與文化的一種互動。鹽姥廟即是以這種互動,表現鹽業在經濟貢獻的同時,對於豐富津沽民俗的文化建樹。鹽姥是天津獨有的鹽業神,也是早期地方神祇之一。寧河蘆台的鹽姥廟最著名。清代鹹豐年間《長蘆鹽法志》地圖,蘆台鎮裡兩個鹽業機構——蘆台場署、巡檢司署之側,有座鹽姥廟。此書還記:“五代時南北分據,幽燕之境鹽絕者歲余。忽有老姥語人曰,此地可煮土成鹽,傳其法,遂失所在。人皆神之,因建廟,曰鹽姥廟。後有人新其像,越日,忽報台南十里皎白如雪,約十數頃,厚積寸許,趨視之,則皆鹽也,居人競收之。長蘆為海鹽產區,傍海煮鹽的人們敬奉一位女性鹽神,也符合這樣的體系框架。這既是對於行業祖師神的祭拜,也寄託著對於大海、對於大自然的敬畏誠然。元至元年間《重修興寶聖母廟記》,“天龍置於左,雷師風伯安之於右”,也可見業鹽者的自然崇拜。清嘉慶年間,漢沽鹽戶在三官廟旁修建鹽母廟,合稱鹽母三官廟。三官者,天官地官水官。這一建構形式的內容是,既祀拜行業祖師神,也禮奉天地水神。清雍正時,蘆台鎮“三閣八廟”,其中有鹽姥廟。清代樊彬《津門小令》寫到鹽姥崇拜:“津門好,祀典紀輝煌。萬灶牢盆傳聖姥。”並注,“聖姥不知姓名,始教津人曬鹽之神,海濱有廟。”煮鹽的器具,漢代稱為牢盆。鹽姥本是煮鹽時代的鹽業神,製鹽技術由煮進步為曬,鹽姥崇拜被傳承下來,成為“始教津人曬鹽之神”。長蘆鹽區還流傳詹打魚傳說。詹打魚在海邊捕魚,看見鳳凰落海灘,他將鳳凰落腳處的泥沙挖回家,放在灶台上,從而發現了海鹽製法。詹打魚被尊為鹽神。這一傳說,有著民間故事的創作痕跡。詹字加“木”為“檐”(鹽),而煮鹽正是釜底加薪的事。有則魯班傳說講,紫禁城建角樓,工匠技術“卡殼”,有老翁端著飯碗念叨“淡了,淡了”,悄然隱去。工匠們咂摸出滋味,味淡因為短鹽(檐),這是魯班爺前來指教。兩則傳說都是借“檐”“鹽”同音說故事。
鹽母祠座落在原蘆台鎮中大街路北,名為“蘆台興寶聖母廟”。約建於五代後期。歷經數度重修,立碑作記三次。元代至元五年(1268年),經翰林院直學士高鳴重修,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經平州路廉訪使趙鑄重修;經元末明初的戰亂,蘆台鹽母廟幾乎湮廢。明代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經長蘆鹽運司青州分司同知陳九功重修。

寨上鹽母三官廟

清代嘉慶十三年(1808年),寨上李斗賓等人捐資,在寨上三官廟東建起第二座鹽母廟,立有廟碑。舊時,每當農曆年初,蘆台、漢沽的灘戶都要到廟中祭祀。這是漢沽特有的廟宇,而鹽母則是漢沽獨有的地方神。
清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前後,蘆台場大使金承詔見鹽母三官廟梁折檐頹、牆塌戶破,遂捐俸銀和莊裡紳士慷慨資助,依次重建該廟。鹽場大使金承詔為重修鹽母三官廟題寫碑記。全文如下:
蘆台地濱海,厥產惟鹽。粵稽五代時,鹽絕歲余,忽有老嫗,教人為鹽之法,隨機化去,人皆神之,因建祠曰鹽母廟,蓋報本反始也。其在鎮之西者,載於志乘。當時歲時享祀,迭加修理,迄今完固。若夫在寨上者,緣嘉慶戊辰年,村人李斗賓等舉義捐資,創建於三官廟之左。為時既久,傾圮頻仍。適余承乏斯土,每因公務往來,憩息於茲。瞻仰彷徨則見棟折榱崩,風雨侵蝕,斷垣破牖,觸目驚心。隨復周視於外,實以地居窪下,潮濕浸漬,致柱木易就腐爛,亟思所以新之。計功程需費甚巨,余試捐廉首倡,幸莊中紳民,翕然慷慨助捐,又兼四方樂善君子,亦爭先施捨。所以樂輸姓名,俱於事成刻石。其經之、營之也,先引土增高基址,乃規仿舊制,次第興築。左側鹽母廟也,右側三官廟也,後則觀音殿也。而前之抱廈,後之配房,以及後殿之右,有齋房,左右禪室,皆昔所本無。廟之南,舊有一小溪,直遞南村,其中間有埠,所以津河也,今已廢無遺蹟,亦並修起,以便往來,因命曰太平橋。噫!是役也,雖曰重修,實不啻創始矣,又賴老成持重者數人,不憚勤勞,為之鳩工庀材,人力均齊,用能不數月而功竣。琳宮整潔,法象莊嚴,自茲以往,神之嘉惠斯民者,詎有艾歟!至隨時修葺,俾永臻於勿壞,則有厚望於後之同心好善者,是為記。
解放前夕,蘆台、漢沽兩座鹽廟都當了國小校,今寨上廟碑尚存,蘆台廟碑皆失,寨上鹽母三官廟址徹底毀於唐山大地震。鹽母神話的挖掘,不僅豐富了漢沽鹽業發展史,也為漢沽的古代文化增添了光彩,更是漢沽獨特絢爛的古代歷史文化的集中代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