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陵之戰

寧陵之戰

至德元載(756年)十二月,在唐平安史之亂的戰爭中,唐真源令張巡與睢陽太守許遠於寧陵城(今河南寧陵東南)西北,大敗安祿山部將楊朝宗的作戰。

基本介紹

  • 名稱:之戰寧陵
  • 地點:寧陵城(今河南寧陵東南)西北
  • 時間:至德元載(756年)十二月
  • 參戰方:唐真源令張巡,安祿山部將楊朝宗
  • 結果:張巡大勝
  • 主要指揮官:楊朝宗
叛將令狐潮、李廷望率兵數萬攻雍丘(今河南杞縣),數月不能下,遂於至德元載十二月,在雍丘北置杞州,築城以斷絕雍丘守將真源令張巡糧援。此時,魯郡(今山東兗州)、東平(今山東東平西北)、濟陰(今山東定陶西南)均被叛軍攻陷,河南節度使虢王李巨領兵東走臨淮。叛將楊朝宗率兵2萬,準備襲擊寧陵,以切斷張巡後路。張巡遂主動放棄雍丘,率兵3000人東守寧陵,與睢陽太守許遠合兵。楊朝宗率兵進至寧陵城西北,張巡、許遠派部將雷萬春、南霽雲領兵迎戰,大敗楊朝宗部,斬萬餘人,死屍塞滿汴水,頃流而下。楊朝宗收集殘部,連夜逃去。
點評:此役,張巡審時度勢,主動放棄雍丘,退守寧陵,變被動為主動,從而獲勝。
李希烈兵取襄邑(今睢縣),率兵5萬圍攻寧陵,“舟乘銜踵進,亘七十里”(清康熙《寧陵縣誌·名宦志》),並掘河灌城,以切斷通濟渠大運河漕運。李希烈軍事進攻上的接連勝利引起了江淮地區的極大恐慌,且寧陵距宋州僅45里,為宋州的門戶,若寧陵再陷,不但江淮漕運將再次被阻,整個東南財賦之地也有不保之虞。盤踞揚州的淮南節度使陳少游暗中遣使向李希烈投誠,聲稱已令淮南之濠、壽、舒、廬撤防,聽候處理,並與山東李納聯合。如果這個計畫成功,則李希烈勢將席捲河南各地,並全部控制通濟渠航運。唐運河北線重鎮徐州介於李希烈與李納之間,其勢也不能自存,唐帝國東方半壁河山將全部淪沒。李希烈為了掃清運河航線,以5萬大軍圍攻彈丸之地的寧陵城,意義亦在此。
據清康熙《寧陵縣誌》載,寧陵城守軍宣武節度使劉玄佐部將高彥昭、劉昌領兵僅3000人固守寧陵。李希烈以10餘倍兵力攻之,掘河灌城,高彥昭、劉昌、曲環率士兵死戰,戰爭異常殘酷,相持40餘日,殺敵3000餘人。寧陵岌岌可危,指日可下。劉昌為鼓舞士氣,將守寧陵城西北隅“未嘗內顧”的外甥張俊斬殺,使“士有死志”。此時,浙江東西節度使韓滉特派屬下將軍柏良器、王棲曜帶兵幫助劉玄佐抵拒李希烈。柏良器、王棲曜派數千士兵攜強弩,乘夜從汴河偷渡進寧陵,發揮其長於守御的優勢。早晨起來,李希烈正要下死命令派兵士拔城,忽然城上勁弩齊發,箭如雨下,數支大弩直釘入李希烈指揮大帳,嚇得他大喊:“定是宣、潤弩手到了!”於是他馬上下令解圍,引軍遁走,被斬萬餘人。後李希烈逃歸蔡州,貞元二年(786年)被部將陳仙奇毒死。後高彥昭被授予潁州刺史,劉玄佐死於任上被追贈為太傅。
血戰叛軍李希烈寧陵之戰,遏制了李希烈的南下勢頭,唐軍趁機收復襄邑、漳口,保住了宋州,也保住了江淮漕運,江淮地區轉危為安,意義重大。唐代杜牧在《宋州寧陵縣記》中評價曰,此戰可與張巡、許遠血戰睢陽的功績意義相提並論。清代詩人查岐昌《詠南川郡王》中的“流涕斬甥張,牧之美毋溢。較量定國勞,應與張、許匹”,也表達此意。劉昌守寧陵城有功,明清時期在城東南角建旌忠祠以祀之,並立“守寧陵司空尚書南川郡王劉公廟碑”記事以頌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