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鄉三中

寧鄉三中坐落在青銅文化之鄉——黃材古鎮,著名的青銅器四羊方尊就在此地出土。三中的前身是湖南私立溈濱初級中學,由長期從事師範教育的湖南著名的數學家徐鈺禮先生於1935年秋親手創建。

基本介紹

  • 創辦時間:1935年
  • 所屬地區:長沙市
1952年下期,私立溈濱中學由人民政府接管改稱為寧鄉縣第三初級中學。1958年下期開始增招高中班,改為一所完全中學。從1972年春季開始,三中停止招收國中班,增加高中班,學校正式改稱寧鄉縣第三高級中學。七十一年中,私立溈濱共辦國中班30個,縣辦三中共招國中生63個班,縣辦三中招高中生204個班(不含複習班)。三項總計,我校已培養高、國中畢業學生12700多人,培養了一大批祖國棟樑之材,如IT界著名專家劉九如教授、全國抗非典英雄姜素椿教授、海內外著名針炙專家喻喜春教授、廣東省武警總隊總隊長張炳生將軍、駐香港部隊參謀長姜登科大校、華中科技大學黨委書記劉獻君教授、美國工程院院士閔應驊教授等。  1978年,我國恢復了高考制度。恢復高考以來的20餘年裡,我校高考成績一直在全縣各中學中名列前茅,一共為大中專院校輸送上正式線學生1600多人。進入90年代,我校教學質量走向了輝煌。如1990年我校高考上線總人數居全縣第二名,其中物理、化學、地理、歷史、語文、數學、英語七科的人均分僅次於寧鄉一中,居全縣第二名。1994年高考中我校應屆生上正式錄取線26人,僅次於省重點中學——寧鄉一中, 1999年高考中我校上正式錄取線102人,上線率居全縣第二,僅次於省重點中學—寧鄉一中,從而贏得了“上有溈濱,下有一中”的讚譽。
曾經媲美重點中學的寧鄉三中,陷入“有了老師,沒了學生”的困境,老師卻在堅持“哪怕剩一個學生,也要上課”(本報8月13日A03版報導)。那么寧鄉三中是怎么一步步從輝煌走向低落的呢?記者進行了深入調查。
71歲的“老中學”曾經輝煌
1939年數學家徐鈺禮創辦了“私立溈濱中學”,這就是寧鄉第一所土生土長的中學。上世紀50年代,“私立溈濱中學”正式更名為“寧鄉三中”。
寧鄉三中曾經輝煌,學生1600多人,教師近百人。“抗非典英雄姜素椿還受到了胡錦濤的接見。”講起這位“名人”,三中人總是津津樂道。
龔老師從上世紀80年代進入寧鄉三中,在教師的崗位上工作了近30個年頭,曾經擔任過支部書記。記者13日聯繫到龔老師的時候,他人在上海。但聽說是採訪寧鄉三中的事情,龔老師就開始興奮起來。
“2004年至2006年是寧鄉三中最輝煌的時候,學校有26個班,學生每年都達到了1000多人。”
“我們前面的那個大操場,都站不下這些學生,活動大集合的時候,很多學生都要站在旁邊。”高三年級的左老師也給我們描述了曾經輝煌的一幕。
2007年突遇生源斷“檔”
三十年河東,四十年河西,輝煌的歷史沒能繼續下去。
“明顯的轉折是2007年,寧鄉三中的生源一下就減少了很多,當時國中的畢業生僅300多人。”
“突然的空當讓學校有點不適應,主要問題出現在生源上。”龔老師說。
“要經過一中、四中、十三中、實驗、玉潭等條件較好的中學選剩後,才是我們的,自然人數就少。”左老師說。
雖然今年寧鄉縣的高中錄取分數線是450分,但記者在學校辦公室電腦上看到的高一名單中,300多分的考生也被錄取了。“基本上只要想讀,就可以來!”一位老師說。“即使這樣,招生的人數還是十分有限。”據他介紹,截止到11日下午,高一僅有60多名同學來報到。
為什麼會出現突然的生源斷檔?左老師告訴記者,計畫生育造成了出生人口的下降,也就造成了高中生源的短缺。“明年開始生源會有所上升,國中生正在呈現增加趨勢。”左老師樂觀地表示。
生源流往何處?
“生源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是計畫生育政策初見成效,出現了人口的低峰期。”湖南涉外經濟學院負責招生的張林興老師分析,“但更重要的原因是生源源源不斷地流向縣城以上重點高中,以致縣城以上重點高中無限擴張、出現人滿為患的現象。而縣以下農村高中則生源嚴重不足,班額減少,規模縮小。學校發展停滯不前,造成管理上的惡性循環,以至於學校出現萎縮、衰落的景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