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金銀繡

寧波金銀繡

金銀繡也稱寧繡、仿古繡,始於唐宋,是浙江寧波民間刺繡工藝之一。明清以來,寧繡的技藝逐步提高,銷路擴大,曾與蘇繡、湘繡、蜀繡、粵繡並駕齊驅。繡品選用真絲、綢緞為原料,用金銀線繡在彩色平繡圖案的周圍,或將金銀線緊密排列,布滿圖案的空間,使盤金與色繡融為一體,典雅古樸,色澤悅目,做工精到,富有高雅的裝飾韻味。 寧波的金銀繡手藝源遠流長,曾經輝煌一時。精美的圖案,卓絕的工藝,為寧波贏來許多榮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寧波金銀繡
  • 也稱:寧繡、仿古繡
  • 始於:唐宋
  • 流行地區:寧波
發展,發源,昌盛,衰敗,思考,

發展

寧波的金銀繡手藝曾經輝煌一時,與“四大名繡”競相爭輝,最近又得知金銀繡被列入寧波非物質文化遺產,日前,懷著對金銀繡濃厚的興趣,記者走訪了已故金銀繡大師許任泉的兒子許謹倫老人和其他相關專家,翻開了金銀繡過去輝煌繁榮而現在窘迫無奈的對照圖。

發源

金銀繡,顧名思義就是廣泛運用金銀線作為基材、輔以各種色線的繡品。金銀繡歷史可謂源遠流長。據記載,金銀繡在古代叫“盤金”或“盤銀”,是採用純金、純銀搓絲繡制的作品。“盤金”繡始於漢而盛於唐。唐代鑒真和尚曾居住在寧波阿育王寺,東渡日本時帶去了我國的木雕漆器彩塑佛像及金銀繡千手佛等藝術品。金銀繡千手佛至今仍被日本奉為國寶。明代戴縉夫婦墓地還出土過多件金銀繡衣裙。
寧波市工藝美術學會秘書長、高級工藝美術師楊古城,向來對金銀繡有研究,在介紹寧波的特產———金銀繡時,他說,明代時,寧波繡莊集中於城內車轎街、鹹塘街,專為寺廟、婚嫁及官府貴族定製。如明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日本83歲的了庵桂悟到寧波,明武宗賜住持寧波育王山,並賜“金衤闌袈裟”,由寧波府制。清代時,寧波西鄉“家家織席,戶戶刺繡”蔚然成風。隨著民間戲場的普及,金銀繡被廣泛套用於戲曲和佛教寺廟。胖繡、平繡和盤金包邊技藝成為寧波繡的重要特色,金銀繡表現題材主要以民間喜聞樂見的龍、鳳、如意、麒麟、梅蘭竹菊等吉祥圖案為主,形式上吸收了敦煌畫中藻井圖案及戲劇補子圖案,大膽地運用寧波刺繡盤金、盤銀的傳統針法,創造了獨具特色的地方風格。

昌盛

許謹倫1962年進入寧波繡品總廠,主要從事刺繡設計工作,當時是接從廠里退休的父親許任泉的班。懷著對金銀繡的熱愛,許謹倫在廠一乾就是四十多年,回顧這四十餘年的工作、生活,花甲之年的許老感慨萬分。
許謹倫介紹,寧波金銀繡在50年代中期又邁開了發展的腳步,成立了“繡品合作社”,組織起刺繡隊伍。1960年的統計數據表明,當時有繡花工人400多人,近郊農村從業人員4000多人。到了80年代,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從事刺繡人員又大大增加。據1983年統計,寧波繡品廠金銀繡外銷5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產值達數百萬美元,加工的繡戶分布各地,達5萬多人。
許老說,寧波金銀繡雖然在我國傳統的蘇、湘、蜀、粵“四大名繡”之外,但由於廣泛套用於服飾、靠墊、床上用品、小件旅遊品,繡工用金銀線盤、包、壓等手法,視覺效果搶眼、典雅,光彩奪目,因此競爭力一度很強。
據《鄞縣縣誌》記載,我市的金銀繡曾連續三屆被評為浙江省優質產品,先後獲得全國工藝美術百花獎“珍品獎”和優秀新產品一、二等獎。當回憶這些榮譽的時候,許謹倫還自豪地對記者說,在1957年全國手工業代表大會上,獻上了由他父親許任泉設計的巨幅《毛主席繡像》,該作品得到了朱德委員長、中央領導和全國藝人的一致讚揚。主繡毛主席繡像的老藝人徐根娣還應邀去北京參加了藝人代表大會。
令許老印象最深刻的還是繡品《百鶴朝陽》。1989年7月,寧波繡品廠用寧波傳統的金銀繡技藝繡制了大型立地屏《百鶴朝陽》,作為慶祝新中國成立40周年的獻禮作品。這是寧波金銀繡規模最大、技藝最精的代表作,榮獲1989年中國工藝美術第八屆百花獎的珍品獎、金杯獎,並成為國家工藝美術館珍寶館的入口首件陳列品。《百鶴朝陽》大型金銀繡屏總長度3.6米,高2.6米,分為左、中、右三段,整體畫面是金紅色織錦緞底上繡百隻丹頂鶴,或飛或息,以長城、黃河、長江、天安門及青松、翠竹作襯托,充分發揮了寧波手工金銀繡的優秀技藝,為寧波市贏得了榮譽。
許老在客廳里還向我們展示了當時創作的其他作品,從這些精益求精的刺繡作品中不難看出,金銀繡作品中蘊涵著的高超技藝,許老的小姨子賀雲女士熱心地為大家講解製作的過程:“製作金銀繡一般由設計人員設計好生產用圖稿,把花稿做成印花花板,印在要繡制的布料上,然後上棚,接著根據圖稿選擇色絲,繡制時先繡絲線部分,最後根據花稿要求選擇用金或銀盤線。”賀女士還強調,在製作時,工作人員是不允許說笑的,因為很可能一滴唾液就會毀了一幅作品。與此同時,為了保持連貫性,經常連廁所都不敢上,爭取一氣呵成。

衰敗

近十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產業結構的變革,寧波金銀繡已由集中出口轉為分散經營,電腦刺繡很大程度上代替了手工刺繡,已占整個刺繡行業的七成左右,時下金銀繡的生產成本也銳增。如此種種原因,導致整個手工刺繡業急劇萎縮,寧波手工金銀繡將有失傳的危險,金銀繡的輝煌時代已成歷史。
目前,一些技術高超的前輩陸續過世,金銀繡技術已經難尋年輕人傳業。刺繡需要人能靜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才能繡出好作品。現在的年輕人正處在資訊時代,他們更看好新興行業,更喜歡從事高挑戰高收入的工作,而面對傳統的手工刺繡,他們也許更願意出錢購買而不是選擇這個事業。賀女士告訴我們,傳統的金銀繡專業人才培養最起碼需要3年的基本功訓練,而且還需要大量的資金和設備投入。
許老對此無不感嘆:“現在收徒弟很難,而且要學會金銀繡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現在還有多少年輕人能夠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下耐得住這樣的寂寞啊。”言語中,不難看出滿腹辛酸。許老家裡還保存著許多當年的金銀繡作品,曾經有人想出巨款購買,許老說什麼都不願意,他寧願把這些寶貝留在身邊。當許老空閒時撫摸著這些象徵榮譽和輝煌的金銀繡作品,歲月慢慢逝去,只有歷史的時光還淡淡地流淌在那個金銀繡的光輝年代裡,似乎在向世人靜靜地訴說著屬於他們的寂寞和無奈。

思考

曾經的輝煌,如今的窘境,不得不讓我們思考。
現在,寧波市文化部門已將金銀繡列為寧波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扶植和搶救,但畢竟是“無可奈何花落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一部分不適應社會條件的民間藝術勢必萎縮,曾經異彩紛呈的寧波金銀繡恐怕難以再現昔日輝煌了。
根據有關資料顯示,市場對於傳統刺繡的需求量還是有一定空間的,但傳統的手工刺繡工藝價值卻始終徘徊在一個較低的層次上。在許多人的眼中,刺繡沒什麼值得研究和發掘的,就連有的刺繡從業者自己也沒有信心,自己都不能正視、發掘刺繡藝術的價值。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創新是水乳交融的,我們既要立足於保護,也要套用於開發,保護是一種開發,開發也是一種保護。運用現代知識闡釋傳統文化的內涵,利用高科技手段展示傳統文化的個性,通過對傳統文化的創新、市場運作、商業包裝等手段,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開發新興文化產業,賦予傳統文化新的生命,正是文化資源保護和文化品牌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
震盪全球的現代化潮流,其實並沒有顛覆反倒強調了一個恆久之理:祖先傳給我們的家園,需要我們不斷地去建設,才不至於丟失我們傳統文化活的精神。
“男耕女織”是中國的遠古文明,七千年前的河姆渡出土文物證實當時耕與織已有明顯分工。中國古籍記載“舜始有繡”、周代“繡織共職”,說明繡藝不僅是美化自身的織物,而且發展成為一業而服務於貴族。唐代浙東名產“越綾”,又名繚綾,白居易在《繚綾篇》中讚美其為:“地鋪白煙花似雪,天上取樣人間織。”但是繡與織相比較,繡工更具有個性,繡藝之中用金銀線繡的技藝,曾是唐代宮廷的特藝,《唐書·肅宗記》記載有“金銀刺繡”之名,《唐六典》提及的金銀刺繡技藝有“然金”、“縷金”等十餘種。唐人秦韜玉詩中寫道:“敢將十指夸針巧,不把雙眉斗畫長。若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據傳,楊貴妃用繡工達七百人。可在民間,能飛針走線的繡娘遍及城鄉,“女紅”成為女子的美德。入宋後,金銀繡也普及於民間,寺廟神佛及民間吉慶賽會,最是女子顯示繡藝的機會。浙東女子織絲繡花代代傳承,如“明州朱如一,皇室欽成皇后侄女,二十歲素服齋居,歷十年繡成金字《法華經》,其中繡佛名號八萬四千,又繡阿彌陀佛、觀世音。紹熙四年(1193)繡成七卷經軸送佛寺道場供奉。”(據《中華古今女傑譜》,中國社科出版社1991年版)
明代時,寧波繡莊是三百六十行中的一行,集中於城內車轎街、鹹塘街,專為寺廟、婚嫁及官府貴族定製。如明正德六年(1511),日本八十三歲的了庵桂悟到寧波,明武宗賜住持寧波育王山,並賜“金闌袈裟”,由寧波府制。(日本木宮泰彥《日中文化交流史》第607頁,商務印書館1980版)而民間多有長於金銀繡者,據民國《浙江通志》記載:“明·金星月,女,鄞縣人,十七歲定婚,未婚夫死,用十餘年繡五百羅漢帳,由其父施杭州昭慶寺,觀者不絕。”
清代時,寧波西鄉“家家織席,戶戶刺繡”蔚然成風。由於商品經濟發展,民間戲場普及,金銀繡被廣泛套用於戲曲和佛教寺廟,取得了輝煌奪目的良好效果。胖繡、平繡和盤金包邊技藝成為寧波繡的最重要特色,繡品的五彩色線富有立體感,無論是佛帳、壽衣、生日襖、獅頭帽、被面、椅靠、虎頭鞋、披肩、荷包、香袋等生活用品或裝飾品,金銀繡能滿堂生輝,製造出強烈的吉祥喜慶氣氛。
新中國成立後,寧波經營性的民間繡工成立繡品合作社,產品有了規模。原寧波鹹塘街許德來繡花莊許任泉帶了首批學徒,各縣市也興辦了繡花社,在20世紀60年代,擴建為繡品廠,產品外銷逐年增加。據1983年統計,寧波繡品廠金銀繡外銷5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產值達數百萬美元,加工的繡戶分布於各縣、市,達5萬多人。(據1983年9月17日《寧波日報》)寧波金銀繡在我國傳統的蘇、湘、蜀、粵“四大名繡”之外,雖然並不出名,但由於寧波金銀繡廣泛套用於服飾、靠墊、床上用品、小件旅遊品,繡工用金銀線盤、包、壓等手法,整體效果強烈、典雅,光彩奪目,因此外銷和內銷遙遙領先。在全國性的展覽中,繡品《東方紅》、《老壽星》、《麻姑獻壽》等多次獲獎。
1989年7月,寧波繡品廠用寧波傳統的金銀繡技藝繡制了大型立地屏《百鶴朝陽》,作為慶祝新中國成立40周年的獻禮作品。這是寧波金銀繡規模最大、技藝最精的代表作,榮獲1989年中國工藝美術第八屆百花獎的珍品獎、金杯獎,並被入選為國家工藝美術館珍寶館的入口首件陳列品。
《百鶴朝陽》大型金銀繡屏總長度3.6米,高2.6米,分為左、中、右三段,整體畫面是金紅色織錦緞底上繡百隻丹頂鶴,或飛或息,以長城、黃河、長江、天安門及青松、翠竹作襯托,遠近分明、層次豐富、主題突出、氣氛熱烈,體現了中華民族欣欣向榮奮發前進的開拓精神。在繡制過程中投入2000餘工,使用數十種傳統針法,充分發揮了寧波手工金銀繡的優秀技藝,終於獲得了成功,為寧波市贏得了榮譽。
近十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產業結構的變革,寧波金銀繡已由集中出口轉為分散經營,又因電腦代替手工,因此寧波手工金銀繡將有失傳的可能。為此,寧波市文化部門已將金銀繡列為寧波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扶植和搶救,但畢竟是“無可奈何花落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勢必萎縮一部分不適應社會條件的民間藝術品,曾經異彩紛呈的寧波金銀繡恐怕難以再現昔日輝煌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