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春32號

寧春32號來源於寧夏農林科學院農作物研究所小麥研究室利用引自黑龍江農科院的硬紅粒優質小麥“建三江”6918做母本,自育高代品系1658做父本,人工雜交,雜交後代以混合選擇和系譜選擇相結合,經過北育南繁培育而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寧春32號
  • 中文別名:寧春32號小麥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單子葉植物綱 (Monocotyledoneae)
  • :禾本目 (Poales)
  • :禾本科 (Poaceae;Gramineae)
  • :小麥屬 (Triticum)
  • :小麥
  • 亞種:寧春32號
特徵特性,產量表現,栽培要點,種植區域,

特徵特性

幼苗生長茁壯,葉色濃綠,苗期葉片呈直立上舉型,抽穗後灌漿期旗葉呈半披散,葉長適中,株高85.0-90.0厘米,株型緊湊,穗紡綞型,小穗排列疏密適宜,穗長8.7-10.5厘米,每穗小穗數15.0-19.0個,每穗粒數32.0-38.0粒。穗長芒,白殼,粒形為長橢圓形,紅粒,半硬-全硬質,千粒重42.0-47.5g,容重750.0-790.0g/l。春性,生育期100-105天,和寧春4號相當,分櫱力中等,收穫穗數較高,因地力條件影響,年度間變幅為35.0-44.3萬。灌漿速度快,抗鏽病,耐青乾,對肥水反應不敏感,適應性好。免疫葉鏽病、高抗條銹,中抗白粉病,高抗黃矮病。抗倒伏力中等。 品質較寧春4號優良,蛋白質含量14.27%,濕麵筋含量31.5%,沉降值36.7,麵團形成時間6.1min(國標一級麵包小麥標準為5.0min),麵團穩定時間11.8min(12.0+0.5),斷裂時間11.4min,麵包重量155克,體積805厘米3,麵包烘烤綜合評分為86.5(農業部穀物品質監督檢驗中心分析).達到國際一級麵包小麥標準,屬優質強筋小麥或麵包專用型(兼麵條)小麥品種。

產量表現

1997和1998年在參加品系鑑定試驗中,分別折合平均每公頃產量8103.0kg(540.2kg/畝)和7779.0kg(518.6kg/畝),較對照寧春4號增產4.3%和2.9%。1999年品種比較試驗較寧春4號增產0.33%。2000--2001年參加灌區品種區域試驗,2000年五點平均每公頃產量6513.0kg(434.2kg/畝),較對照寧春4號減產1.14% 2001年六點平均每公頃產量7917.0kg(527.8kg/畝), 較對照寧春4號減產2.34%,兩年區域試驗十一點次平均每公頃產量7222.5kg(481.5kg/畝),較寧春4號平均每公頃產量7501.5kg(500.1kg/畝)減產1.74%,產量相當,減產不顯著。2000-2001年在全區不同種植方式下進行生產示範。生產示範最高產量每公頃8286.0kg(552.4kg/畝),增產點次的增產幅度在2.5-13.2%。

栽培要點

適時播種 播種時間2月下旬-3月上旬; 合理密植 畝播有效粒38.0-40.0萬,畝保基本苗36.0-38.0萬,畝保收穫穗38.0-43.0萬; 科學施肥 保氮增磷補鉀,一般畝施純N 16.0-20.0kg,畝施P2O5 10.0-12.0kg,畝施K2O 5.0kg,施肥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 適時科學灌水 頭水宜早灌,二水宜控勿趕,三水、四水看天時。一般全生育期灌3-4次水; 及時防治蚜蟲 並配施墾原寶或磷酸二氫鉀

種植區域

適應寧夏引黃灌區及南部川水地和周邊內蒙河套灌區、新疆等西北春麥區種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