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漢語修辭

實用漢語修辭

基本介紹

  • 書名:實用漢語修辭
  • 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 頁數:249頁
  • ISBN:7533633687
  • 語種:簡體中文
  • 作者:李玉江 高更生
  • 出版日期:2003年9月1日
  • 開本:32開
  • 品牌:安徽教育出版社
媒體推薦,圖書目錄,文摘,

媒體推薦


本叢書包括《實用漢字》、《實用漢語語音》、《實用漢語辭彙》、《實用漢語語法》、《實用漢語修辭》、《實用漢語邏輯》等。
這套叢書是適應廣大中國小教師、編輯、記者、秘書、幹部、職員、大中學校學生、外國留學生、華僑以及其他中等文化程度的語言文字工作者解決工作和學習中的困難並進一步學習語言文字的需要而撰寫的。
經常見到的現代漢語方面的著作,有的屬於教材性質,全面地論述有關方面的內容;有的屬於專著性質,集中探討某一方面的學術問題;有的屬於通俗讀物性質,淺顯地介紹有關的知識;而真正適應廣大讀者和語言文字工作者所需要的、解決實際問題的、突出實用性的著作,卻很少見到。這正是本叢書迫切需要撰寫、出版的根本原因。
本叢書的突出特點是具有實用性。實用性,概括來說,就是能解決工作和學習中的疑難問題,有實用價值,而且便於讀者學習。具體來說,就是在內容上除一般知識介紹之外,側重研究語言運用的規範、相關問題的辨析、疑難問題的解決,在表達上做到通俗易懂、饒有風趣;也就是說,要具有規範性、辨析性、獨創性、通俗性和趣味性。
規範性,指對現代漢語各方面的運用符合規範。這是體現實用性的根本標誌,也是各冊論述的重要內容之一。例如以《漢語拼-音方案》為準則,具體進行聲母、韻母、聲調的辨正,避免讀音錯誤;以《簡化字總表》為準則,掌握規範的簡化字,不寫異體字、舊字形和錯別字,具有糾正不規範漢字的能力;重視方言詞語、外來詞語、古代詞語、新詞語的規範;準確使用實詞和虛詞,注意句子成分的搭配和複句的運用,不出現病句;避免出現詞語選用疏漏、句式選擇不當、辭格運用失誤;正確運用概念、判斷、推理等邏輯基本規律和論證的基本方法,避免出現邏輯錯誤,等等。這些問題的研究和解決,對於促進現代漢語規範化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辨析性,指對相關問題的辨別和分析。現代漢語每個部分都有一些容易混淆、分辨不清的問題,很有必要進行研究和解決。例如調類和調值的關係,幾種造字法的分辨,規範字和不規範字、待規範字的關係,詞義的理性義和色彩義的分辨,同義詞和反義詞的分析,易混淆的實詞和虛詞的辨析,單句和複句的區別,關聯詞語“不管”和“儘管”、“儘管”和“即使”等的運用,某些辭格的異同和關係,聯言判斷、選言判斷、假言判斷、負判斷的區分,假言推理、選言推理、二難推理的辨識,等等。這些問題的正確解決,對於理解和運用現代漢語具有重要意義和實用價值。
獨創性,主要指對各種疑難問題的正確解決。在現代漢語研究中,各部分都有一些難以解決的疑難問題。這些問題,現代漢語著作大多進行迴避或者有所忽略,本叢書則認真對待,切實進行研究,並提出解決的具體意見。例如朗讀中不同文體怎樣正確運用抑揚、頓挫、輕重、緩急等語調要素;怎樣正確對待異形詞,促進用字的規範;如何看待新詞、新語,特別是新興的外來詞語問題;如何劃清語法規範和語法發展的關係,怎樣正確對待當前流行的時髦表達方式;研究一些新的修辭手段的規範問題;弄清邏輯規範跟語言表達的關係問題,等等。對於疑難問題所採用的說法,本叢書各冊均體現了作者新的研究成果,可以為現代漢語的運用提供參考。
…………

圖書目錄

序/李玉江 高更生
一、適應題旨 切合語境
——修辭概說
(一)修辭的含義
(二)修辭的原則
1、符合言語目的
2、切合言語環境
(三)修辭的作用
1、有效地傳遞信息
2、充分地抒發感情
3、積極地調控人際關係
二、千錘百鍊求一字穩
——詞語的錘鍊
(一)詞語錘鍊的意義
(二)詞語錘鍊的原則
l、準確性原則
2、簡練性原則
3、適切性原則
(三)詞語意義的錘鍊
1、注意詞語理性意義的差別
2、注重詞語附加色彩的不同
3、尋常詞語的運用
(四)詞語聲音的錘鍊
1、注重音節調配
2、講究平仄
3、重視韻腳安排
4、巧用摹聲詞
5、善於運用疊音
6、充分利用雙聲疊韻
三、切磋琢磨 句句欲活
——句式的選擇
(一)陳述句和疑問句
1、陳述句
2、疑問句
(二)長句和短句
(三)整句和散句
(四)緊句和松句
(五)口語句式和書面語句式
四、反常合道 意在言外
——常見修辭格(一)
(一)比喻
1、比喻的含義與特點
2、比喻的結構
3、比喻的種類
4、比喻的修辭作用
5、比喻的運用
(二)比擬
1、比擬的種類
2、比擬的修辭作用
3、比擬的運用
…………
主要參考論著

文摘

書摘
修辭過程中如果忽視了詞語運用與交際對象的心理特點、思想狀況,便會招致對方的反感,導致交際的失敗。作家蕭乾在《這個詞用錯了》一文中坦白地承認,有一次他把“殘廢”這個詞用錯了,以致引起一位讀者的強烈“抗議”。這位讀者在給蕭乾的信中寫道:“你在文章中用的‘殘廢,一詞刺痛了我。我是個失去左臂右腿的人,但我並不是個‘廢人。我還開著書店,並且在賣著你的書。我有殘疾是事實,可我是否就‘廢,了呢?去年三月,中國成立了殘疾人福利基金會,難道你沒有看報?”其實,在現代漢語中,“殘廢”和“殘疾”是同義詞,從這個意義上講,作者使用“殘廢”也沒有什麼不可以。不過,基於殘疾人特殊的心理特點,卻因為一個“廢"字引起了不愉快的聯想,從而產生出被侮辱、被刺痛的感覺。如果能夠事先考慮到殘疾人的心理因素,主動地使用“殘疾”一詞,就不會招致別人的反感了。看來,作家蕭乾交際失誤的原因在於,他忽視了詞語運用與交際對方心理的關係。因此,詞語運用一定要符合對方的心理特點,包括內容,也包括形式。
總之,詞語選擇的適切性所涉及的不僅僅是詞語與交際環境、交際對象的關係,而且還是修辭行為與社會規範之間的關係。因此,清醒地意識到交際對象、地點、時間、場合,以及民
族心理、社會文化背景等因素對詞語運用的制約作用,並努力地符合之、適應之,這是修辭活動中詞語錘鍊的關鍵。
(三)詞語意義的錘鍊
詞語是由內容和形式兩方面構成的。詞語的意義就是內容,詞語的聲音就是形式。而意義則是錘鍊詞語的核心問題。如果忽視詞語意義的錘鍊,不僅談不上準確、鮮明、生動地表情達意,更談不上簡潔含蓄、精當穩妥、詼諧幽默等修辭效果。在修辭過程中,針對詞語的錘鍊應當注意如下三個方面的問題。
1、注意詞語理性意義的差別
理性意義是詞義中同概念有關的意義部分,它是話語交際中所表達的基本意義,沒有這種意義,就無法進行交際。在現代漢語中,同義義場中的各詞在理性意義方面具有大同小異的情形。有時候,表達同一理性意義,便可以選擇不同的詞語。黃岳洲先生在《“看"義同義詞的分析》一文中,分析了與“看”同義的幾十個詞語,如“見"、“相”、“顧"、“觀”、“覽”、“睹”、“瞰”、“覘”、“瞻”、“窺”、“睨”、“盼”、“眺”、“視”、“望”、“閱”、“盯”、“瞄”、“瞠”、“瞪”、“瞥”等,指出它們在理性意義上的細微差別。例如:
(1)秦孝公據觳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同守以窺周室。
(《過秦論》)
“窺”是從小孔、縫隙或隱蔽處察看。蒲松齡《促織》有“成有子,窺父不在,竊發盆"句,“窺父"是“從某個隱蔽處仔細察看父親”;《黔之驢》有“蔽林間窺之”句,這是描寫老虎躲在隱蔽的地方觀察驢,最後想吃掉它。秦孝公君臣對“周室"的態度亦復如此,因而“窺”用得十分準確。此處換了任何一個與“窺”意義相近的詞,恐怕都不可能達到這樣的效果。
充分注意詞語理性意義的差別,對表意的準確、恰切程度是至關重要的。有時,一字之差,則會引起不小的紛爭。1995年9月23日《今晚報》登載了一則題為《中國字怎么啦》的訊息,文中講述了這樣一件事情:成都一家土產公司與廣州的一個經貿公司簽訂了全額達400萬元的進口木材購銷契約。契約規定:半年內交貨,貨到款齊。為保證契約履行,土產公司先期付200萬 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限制借款利率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約法》)
(1)如果不收回,就意味著中國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國領導人是李鴻章!我們等待了三十三年,再加上十五年,就是四十八年,我們是在人民充分信賴的基礎上才能如此長期等待的。如果十五年後還不收回,人民就沒有理由信任我們,任何中國政府都應該下野,自動退出政治舞台,沒有別的選擇。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三卷)
例(3)是一則法律條款。選擇較“違背"語義稍重一點的“違反"旨在同法律條文的法律依據作用相吻合,否則口氣太軟。例(4)中“信賴”與“信任”是一組同義詞,都有“相信”的
意思。但語義的輕重不同,兩相比較,“信賴”的語義更重一些。本例中“信賴"與“信任”的位置不可互換。
因此,在修辭活動中,要注意詞語意義輕重的差別,正確選擇詞語,否則會影響表達效果。
第二,動作行為的特點。
在現代漢語中,許多表動作行為的同義詞,它們所表示的動作行為的特點有同有異的。例如“拿”和“捏”,“拿”是“用手抓住”,“捏”是“用拇指和別的手指夾住”。一個是用所有的手指,一個是用部分手指,這就是它們表示的動作行為特點的不同。再如“搔”和“撓”、“填”和“堵”、“拈”和“挑”、“蹦”和“跳”等,這幾組詞所表示的動作行為特點都是同中有異的。在特定的修辭過程中,通過仔細觀察和認真推敲,才能夠將具有不同含義的詞語分辨開來。例如:
(5)南面,則是蒼茫無垠的渤海,萬里長城從燕山支脈的角山上直衝下來,一頭扎進了渤海,這個所在,就是那有名的老龍頭,也就是萬里長城的尖端。
根據句子內部的語義關係,陳述句還可以劃分為肯定句和否定句,兩類,肯定句是對事物作出肯定羊斷的句子,否定句是對事物作出否定判斷的保、句子,同一個意思既可以用肯定句表示,也可以用否定句表示,但語意的強弱與輕重不同,不同的句式有不同的表達作用和修辭效果,如指出別人工作中的失誤,可以用肯定句:“這是錯誤的”也可以用否定句:“這是不對的。“這是不對的。”可以說兩句話的意思大體相同,但相比較而言,後者比前者語義程度上要輕一些,口氣也更委婉一點,更讓人容易接受些。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