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中醫風濕病學

實用中醫風濕病學

《實用中醫風濕病學》是2009年09月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承德胡蔭奇沈丕安。本書內容緊密結合臨床實際,突出反映了當前中醫風濕病的診療水平和科研進展。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編輯推薦,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實用中醫風濕病學(第2版)(精)》實用性強,對廣大中醫臨床工作者有較大的參考價值。

編輯推薦

《實用中醫風濕病學(第2版)(精)》是在第一版的基礎上修訂而成的。《實用中醫風濕病學(第2版)(精)》由中華中醫藥學會風濕病分會組織全國長期從事風濕病中醫診療工作的專家進行編寫,對26種中醫風濕類病證及36種西醫風濕類疾病的診斷、治療等作了詳細論述。

作者簡介

王承德,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從事醫療、科研、教學40載,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現任全國政協第十一屆委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台港澳交流合作中心主任,中華中醫藥學會常務理事,中華中醫藥學會風濕病分會主任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急診分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國家藥典委員會委員,國家醫保諮詢專家,國家基本藥物評審專家,國家中藥品種保護評審委員,《中國中醫風濕病雜誌》主編,《中國中醫急診雜誌》副主編,《中醫雜誌》、《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中國新藥雜誌》、《中藥材》雜誌編委等職。主編或合編《中醫風濕病學》、《中國風濕病學》、《風濕病診斷治療學》、《中醫心病診療規範》、《中醫心病治法大全》、《謝海洲驗案精選》、《今日中醫內科》、《痹病論治學》、《臨床中醫內科學》等15部著作,發表論文40餘篇。
在路志正、焦樹德兩位教授的帶領下,一直從事中醫風濕病學科的組織、學術、人才建設工作。積極開展中醫風濕病的標準化研究,牽頭組織制定了風濕病診斷與療效評定標準,研發推廣風濕病系列中成藥,承擔國家風濕病攻關課題研究,共獲得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技進步及基礎理論研究一、二、三等獎共6項獎項,是我國著名的中醫風濕病學術帶頭人。
在風濕病學術方面,首先提出“痹從內生”(血虛生風、陽虛生寒、陰虛生熱、脾虛生濕,風、寒、濕熱、痰濁、瘀血自內而生)、“痹必夾濕”、“痹多夾瘀”,強調脾胃在風濕病的發病、轉歸、預後中的重要作用,治療重視扶正培本、健脾化濕、養陰清熱、解毒化瘀等法,倡導內、外治相結合,綜合治療風濕病。
沈丕安,男,1937年12月生。上海中醫學院1962年畢業。1962年起在上海市中醫醫院工作至今。主任醫師、教授,上海市名中醫。
現任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中醫醫院免疫病研究室主任、免疫病研究所名譽所長,上海市免疫病中醫會診中心主任,上海市紅斑狼瘡醫療中心主任。兼任中華中醫藥學會風濕病分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風濕病學會名譽主任委員。
在研究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高脂血症脂肪肝等中醫治療方面,曾完成養陰清熱法治療紅斑狼瘡、複方地黃顆粒、降脂劑、舒肝祛脂膠囊等局級、市級、部級課題多項,曾獲部級成果一、二、三等獎各1項,國家專利4項。
任主編與個人編著的著作有《紅斑狼瘡中醫臨床研究》、《現代中醫免疫病學》、《中藥藥理與臨床運用》、《中藥不良反應與臨床》、《虛弱的藥補與食補》、《補益中藥的臨床運用》;以及參編的著作十餘部,包括上一版的《實用中醫風濕病學》。發表論文等文章80餘篇。
榮獲國務院特殊津貼;1999年訪美會診講學,榮獲舊金山市政府頒發的由市長威利·布朗簽署的榮譽市民獎狀,2004年聘任AUSTRIA Diakonissen醫院客座教授。
2000年起兼任中國人民解放軍411醫院高級顧問。2002年起兼任浙江寧波市中醫醫院顧問。2006年起兼任寧夏回族自治區保健局專家委員會顧問。
胡蔭奇,男,66歲,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中華中醫藥學會風濕病分會副主任委員,國家新藥評審委員會委員,北京市新藥和製劑評審委員會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風濕類疾病學科帶頭人,全國名老中醫學術繼承人指導老師,中央保健局會診專家等,是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的有特殊貢獻的知名專家。他1968年畢業於北京中醫學院,1981年畢業於中國中醫研究院,獲得碩士學位。從事臨床及科研工作40餘年,承擔有多項國家級及省、部級科研課題,包括“類風濕關節炎的臨床及實驗研究”、“類風濕關節炎常見證治的現代研究”等。科研成果曾獲得多項國家及北京市等科研獎勵。發表了60餘篇學術論文,編寫了30餘部學術專著。

圖書目錄

第1章 風濕病總論
第1節 風濕病的概述
第2節 風濕病的分類
第3節 風濕病的病因病機
第4節 風濕病的常見症狀
第5節 風濕病的常見證候
第6節 西醫風濕病概論
第7節 風濕病的中醫治療原則及治法
第8節 風濕病的常用中藥
第9節 風濕病的常用方劑
第10節 風濕病常用中藥藥理的臨床套用
第11節 風濕病的常用中成藥
第12節 風濕病中醫其他常用療法
第13節 風濕病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思路
第14節 風濕病的護理與調攝
第2章 中醫病證辨證論治
第1節 行痹
第2節 痛痹
第3節 著痹
第4節 熱痹
第5節 燥痹
第6節 皮痹
第7節 肌痹
第8節 脈痹(附:血痹)
第9節 筋痹
第10節 骨痹
第11節 心痹
第12節 肝痹
第13節 脾痹
第14節 肺痹
第15節 腎痹
第16節 簈痹
第17節 歷節
第18節 痛風
第19節 骨痿
第20節 頸痹
第21節 肩凝症
第22節 腰痹
第23節 膝痹
第24節 足痹
第25節 產後痹
第26節 狐惑
第3章 西醫疾病治療
第1節 類風濕關節 炎
第2節 系統性紅斑狼瘡
第3節 乾燥綜合徵
第4節 多發性肌炎與皮肌炎
第5節 硬皮病
第6節 成人斯蒂爾病
第7節 抗磷脂綜合徵
第8節 痛風
第9節 白塞病
第10節 混合性結締組織病
第11節 結節 性紅斑
第12節 大動脈炎
第13節 結節 性多動脈炎
第14節 風濕性多肌痛和巨細胞動脈炎
第15節 過敏性紫癜
第16節 雷諾綜合徵
第17節 血栓性靜脈炎
第18節 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第19節 風濕熱
第20節 強直性脊柱炎
第21節 銀屑病關節 炎
第22節 炎性腸病性關節 炎
第23節 反應性關節 炎
第24節 化膿性關節 炎
第25節 頸椎病
第26節 骨質疏鬆症
第27節 骨關節 炎
第28節 腰椎間盤突出症
第29節 肩關節 周圍炎
第30節 肋軟骨炎
第31節 骨壞死
第32節 結節 性脂膜炎
第33節 坐骨神經痛
第34節 纖維肌痛綜合徵
第35節 幼年類風濕關節 炎
第36節 復發性多軟骨炎
附1 風濕病的中醫科研思路
附2 風濕病常用方劑彙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