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青松多保護區

察青松多保護區為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位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縣境內。由察青松多保護區管理處管理。察青松多縣級自然保護區成立於1995年,1997年晉升為省級自然保護區,2003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對象為白唇鹿、金錢豹等珍稀野生動物及其生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察青松多保護區
  • 地理位置: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
  • 氣候類型:亞熱帶氣候
  • 占地面積:1436.8平方千米。
  • 景點級別: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
簡介,濕地狀況,保護工作,

簡介

察青松多保護區是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位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縣境內。由察青松多保護區管理處管理。察青松多縣級自然保護區成立於1995年,1997年晉升為省級自然保護區,2003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對象為白唇鹿金錢豹等珍稀野生動物及其生境。保護區東西長56.5千米,南北寬50.6千米,總面積約1436.8平方千米。屬亞熱帶氣候,具有大陸性高原季風氣候特徵,日照充足、乾濕分明、晝夜溫差大、無霜期短。年均氣溫7.7℃,年均降水量600毫米。
察青松多保護區

濕地狀況

察青松多保護區濕地地處青藏高原東南緣,呈現山原、台地、溝谷、平原等多種地貌類型,多“歹”字形溝壑,坡陡谷深,河流切割深度大,坡面變化大。為長江上游重要的水土保持地和水源涵養地。土壤類型主要有山地棕壤、高山草甸土、沼澤土等。保護區內有森林、草原草甸、濕地等多種類型生態系統,棲息有多種動植物資源。①植物資源。共有高等植物67科185屬324種,其中裸子植物3科5屬11種,被子植物46科153屬276種,蕨類植物9科16屬23種,苔蘚植物9科11屬14種。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有星葉草獨葉草等。區內植被可分為針葉林、闊葉林、灌叢和灌草叢、高山流石灘5大類,22個群系。②動物資源。共有脊椎動物25目53科196種,其中獸類有7目18科42種,鳥類有14目28科132種,兩棲類有2目4科5種,魚類有2目3科17種。另有昆蟲類213種。國家Ⅰ級重點保護動物有2種,包括白唇鹿、豹,其中白鹿唇種群數量在3 000頭以上,占世界存量的2/3;國家Ⅱ級重點保護動物有27種,包括盤羊岩羊斑羚藏原羚水鹿、白臀鹿、金貓、天鵝、藏酋猴、藏馬雞等;省級重點保護動物有6種。屬中國特有動物有20種,包括中華秋沙鴨、黑頸鶴、斑尾榛雞、雉鶉、藏馬雞、血雉、長嘴百靈等。保護區於1999年成立管理處,設有麻絨、松梭溝、若當溝、起曲溝、獨龍溝5個保護站和察青松多、瑪拉、龍都河、肯降措湖4個保護點。

保護工作

管理處圍繞每年4月的“愛鳥周”及10月的“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月”活動宣傳保護環境、野生動物的相關知識,區內製作了大量有藏、漢、英3種文字的宣傳牌。針對保護區自身特點,甘孜州制定了《察青松多自然保護森林防火預案》。在白玉縣政府的重視與支助下,保護區管理局狠抓基礎設施建設,2006年3月,完成了保護區一期工程初步設計,同年12月,又爭取了國家投資400餘萬。一期工程包括管理局綜合辦公樓、水電站及通訊、道路施工等建設項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