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順再生稻

富順再生稻

富順再生稻,四川省自貢市富順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富順再生稻有較長的種植歷史和特定的人文因數,素有自貢市農業“三絕”之一的稱號,具有比較完善的配套栽培技術和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富順再生稻加工而成的再生稻米潔淨鮮亮,蒸煮時飯香四溢,飯粒潔白油亮,入口滑爽而略有粘性,營養豐富,是富順一大特色產品。

2010年03月0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富順再生稻”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富順再生稻
  • 產地名稱:四川省自貢市富順縣
  • 地理標誌: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 批准文號:農業部公告第1351號
  • 批准時間:2010年03月08日
產品特點,品質特性,外在感官,內在品質,等級分類,產地環境,土壤地貌,水文情況,氣候情況,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品質特性

再生稻,即種一次稻收兩茬。與雙季稻相比,再生稻既節省了勞動力成本,又減少了藥、肥、水等投入,而且第二季稻米品質好賣價高。
富順再生稻由於生長季節氣溫適宜(比正季稻氣溫低5—8℃),且晝夜溫差大,灌漿期與正季稻相比明顯延長,避免了高溫逼熟問題,養分積累比較充分,因而,再生稻加工而成的再生稻米與正季中稻米比較,蒸煮時米飯更加清香、潔白、油亮,入口滑爽而略有粘性,軟硬適中。
富順再生稻富順再生稻

外在感官

富順再生稻米粒色澤潔淨鮮亮、晶瑩剔透、外形比中稻米細長、偏小,蒸煮時飯香四溢,飯粒結構緊密、潔白、油亮,入口後滑爽,有粘性,軟硬適中,口感細膩。

內在品質

富順再生稻整精米率≥80%,膠稠度≥50毫米,惡白度≤15.0%,脂肪≥0.25%。直鏈澱粉(乾基)13—18%,比正季中稻(一般在20%以上)低5—8%。

等級分類

富順再生稻產品分A級綠色食品大米、AA級綠色食品大米、有機大米、特等米四個等級。

產地環境

土壤地貌

四川省自貢市富順縣地處四川盆地南部,沱江下游,屬淺丘地貌,地形分平壩、丘陵、低山三大類,以丘陵為主。土壤母質為新沖積、老沖積、夾關組、蓬萊鎮組、遂寧組、沙溪廟組、自流井群、須家河組、雷口坡組,土壤種類有水稻土、沖積土、紫色土、黃壤土四大類。土層深厚,土質疏鬆、肥沃。大部分土壤有機質含量1.89%,鹼解氮含量85ppm、速效磷含量5ppm,速效鉀含量98ppm,富含矽、鋅、鐵、硒等微量元素,土壤pH值為4.5—9.5,為富順再生稻的生長和稻米優良品質的形成提供了豐富的礦物質營養。

水文情況

沱江、釜溪河貫穿富順縣境內,水域面積4749.88公頃,其中河流3268.84公頃,水庫1102.15公頃,堰塘327.6公頃,河渠51.29公頃,年平均降水量為1078.5毫米,5—10月份降水量為900.1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83.5%。豐富的水源和較好的降雨分布為富順再生稻的生產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氣候情況

富順縣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類型,具有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四季分明的特點。年平均氣溫18.0℃左右,穩定通過12.0℃的年積溫5542.1℃,全年日照時數1193.2小時,日照率為25.4%,全年無霜期351天,相對濕度平均達82%。7—8月份高溫多雨,雨熱同季,9月份日平均氣溫22.9℃,秋季溫光資源豐富,特別適合再生稻生產和提高再生稻米品質。
富順再生稻富順再生稻

歷史淵源

洪武四年(1368年),朱元璋派湯和、傅友德取川後,大批湖廣農民遷入富順,先進的耕作技術和優良作物品種的引進,水稻、小麥作物普遍種植,“農業呈現第一次飛躍”(據《富順縣誌》第4頁),物產豐富,社會、經濟和文化教育事業得到廣泛發展,使富順享有“銀富順”和“才子之鄉”的美譽。
富順再生稻具有較長的種植歷史和比較完善的配套栽培技術。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富順縣在黃葛鄉、井河鎮、清和鄉、河北鄉等推廣再生稻種植技術,面積達1091畝,最高畝產達80餘千克。
民國三十年(1941年),富順縣再生稻發展到趙化、屏新、雙鹿、安溪、懷德、琵杜、長灘等鄉,面積達17799畝,但因當時的技術和管理不善等原因,平均畝產僅23千克。
新中國成立後,由於優良品種和先進技術的廣泛套用,以及水利、農機、化肥等方面的發展,農業生產得到迅速發展,再生稻面積進一步擴大。
1987年,四川農業大學田彥華教授親臨富順研究和指導再生稻高產栽培技術,再生稻產量取得較大突破,平均畝產達110餘千克。隨著再生稻種植技術的不斷研究和探索,富順縣再生稻栽培技術日臻完善,再生稻面積逐年擴大,單產不斷提高和穩定。
2016年9月25—26日,農業部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在富順縣組織召開了2016年南方再生稻現場觀摩交流會,來自中國水稻研究所、四川省農科院、雲南大學等科研院校的專家及四川、重慶、福建、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廣西、雲南、貴州等10個省(區、市)農技推广部門和再生稻重點示範縣的代表約80餘人參加了會議。

生產情況

2008年,富順縣再生稻種植面積35.25萬畝,總產5.29萬噸,再生稻面積占四川省再生稻面積的1/10左右,再生稻產量占四川省再生稻產量的1/8左右,是中國唯一產量超1億斤的再生稻生產大縣,“雜交中稻——再生稻”已成為富順縣穩固的稻田耕作制度。
2017年,富順縣打造中稻+再生稻創噸糧示範工程10萬畝,全縣再生稻有收面積達42.39萬畝、總產7.02萬噸。
2018年,富順縣水稻種植面積50.9萬畝,再生稻有收面積達43.9萬畝,總產達7.16萬噸。
富順再生稻富順再生稻

產品榮譽

2010年03月0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富順再生稻”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富順再生稻地域保護範圍包括四川省自貢市富順縣轄區內的富世、東湖、獅市、騎龍、互助、永年、蔸山、福善、板橋、李橋、富和、趙化、萬壽、安溪、飛龍、懷德、石道、長灘、龍萬、代寺、童寺、寶慶、古佛、中石、琵琶、彭廟等26個鎮(鄉)、473個農業村,東鄰隆昌,西靠沿灘,南接瀘州,東北與隆昌臨界,西北與大安相連,西南與宜賓接壤,幅員面積1333平方公里,地理坐標為東經104°40′42″—105°16′08″,北緯28°55′32″—29°19′12″。

質量技術要求

(1)產地選擇:產地環境符合NY/T391—2000《綠色食品產地環境技術條件》;土壤選擇水稻土和沖積土、紫色土、黃壤土,土壤質量符合GB15618—1995標準中的二類二級標準;灌溉用水符合GB5084—92《農田灌溉水質標準》的規定,環境空氣品質符合GB3095—1996《環境空氣品質標準》所規定的二級標準。
(2)品種選擇:選用通過審定的,適應性廣,抗逆性強,高產優質,生育期適中,且再生力強的水稻品種。目前全縣大面積推廣的水稻品種主要有K優AG、80優151、宜香1577等,這些品種適應性廣、再生力強、產量高,且加工出的大米整精米率高、堊白率低、膠稠度高、米質口感好,種子質量符合GB4404.1—1996《農作物種子質量標準》。
(3)生產過程管理:水稻生產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化肥與有機肥配合使用,有機肥料與無機氮的比例不超過1:1,禁止施用硝態氮肥,推廣水稻測土配方專用肥。生產過程必須嚴格按照富順縣《綠色食品中稻——再生稻種植技術規程》和《綠色食品大米生產操作規程》操作(見附屬檔案)。生產過程中農藥和化肥的使用必須符合《綠色食品農藥使用準則》(NT/T393—2000)和《綠色食品肥料使用準則》(NY/T394—2000)。
(4)產品收穫及產後處理:頭季稻要求十成黃,再生芽伸長4厘米左右收割;收穫時選在晴天上午9時以後收割,採用人工或機械收割,要求不同品種單獨收割、單獨脫粒、單獨貯藏,嚴禁品種間混雜。要在晴天打場脫粒,及時晾曬,防止霉變,晾曬宜採用竹蓆墊底,以陰乾、風乾或間歇晾曬為宜,切忌暴曬,以提高商品質量。
(5)生產記錄要求:富順再生稻生產的全過程要建立生產記錄,對生產情況、病蟲害發生情況、技術措施、農藥化肥的使用情況進行全面記載並妥善保存,以備查閱。

專用標誌使用

標誌使用人應在其產品或其包裝上統一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富順再生稻名稱和公共標識圖案組合標註型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