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江(珠江水系西江支流賀江的上源段)

富江(珠江水系西江支流賀江的上源段)

富江,也稱富川江,古名臨水,珠江水系西江支流賀江的上源段。源頭是麥嶺河,發源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富川縣麥嶺鄉的茗山湖圓嶺西南麓,流程長達71.2公里,至城北匯入富江幹流。幹流流經富川縣、鐘山縣,至賀州市區邊境,始稱臨江,至賀街大鴨村浮山始稱賀江。

富江,合計源頭麥嶺河71.2公里、富江幹流富川段21.3公里、鐘山縣段46.4公里,長度138.9公里。富江流域的主要支流有麥嶺河、金田河、鞏塘河、石家河、新華河、蓮山河、澇溪河、淮南河、長溪江等。

幹流兩岸多為平疇沃土,尤其是龜石水庫淹沒的原古城一帶,是全縣較寬闊肥沃的平原。歷代農民都設法取富江水灌田。民國時期,富江幹流的水路運輸較為發達,可通行6千斤至1萬斤的載重民船。可進入西江航道。解放後,由於在富江幹流的上游欄河築壩,流量減少,航運時斷時續。1958年修建龜石水庫後,航運中斷。

富江上游幹流水能蘊藏量為2252千瓦,可開發利用1110千瓦,1979—1980年分別在栗木崗、江塘、南門修建3座小電站,裝機容量600千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富江
  • 別稱:富川江,古名臨水
  • 所屬水系:珠江水系西江支流賀江的上源段
  • 起點:富川縣麥嶺鄉的茗山湖圓嶺
  • 流經地區:富川縣、鐘山縣
  • 終點:鐘山縣與賀州市邊界
  • 河段長:138.9公里
幹流概況,水文特徵,主要支流,水利開發,灌溉船運,水利工程,水文監測,

幹流概況

富江,也稱富川江,古名臨水,珠江水系西江支流賀江的上源段。由東西兩岸山溪匯合而成,是富川縣內的河道主流。舊志載:“富江發源縣西北之橘母、新田(即城北鄉新田村的新頭源、石槽村的豬母源、南源三溪),至石龍合神源、大源之水,迤邐而南,經縣治東下鐘山,流入賀縣。”解放後,經水利部門調查,確定富江最遠的源頭是麥嶺河,發源於富川縣麥嶺鎮的茗山湖圓嶺西南麓,流程長達71.2公里,至富川縣城北匯入富江幹流。
富江
富江幹流從石獅村穿岩起,其高程258米,自北而南,經城北、富陽、富陽鎮,溶東西兩岸溪流之水注入龜石水庫,經水庫下泄鐘山(富江下游)。富江上游幹流至龜石水庫流程21.3公里,河面平均寬度60米,落差65米,比降3.15‰,沿江建有橋渡14處,龜石水庫控制的流域面積為1209.35平方公里。
鐘山縣境內,富江幹流由富川縣自北向南經龜石水庫流入縣境,經縣內城廂、鐘山鎮、羊頭、西灣鎮後入賀縣。縣內集雨面積492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32.2%,境內河長46.4公里,多年平均流量35立方米秒,灌溉面積7.71萬畝。
富江鐘山縣城段富江鐘山縣城段
賀州市區境內,富江幹流由西灣鎮沿東南方向流入市八步區(原賀縣)境,富江段終止,再至賀街,始稱臨江,流經八步、蓮塘,至賀街大鴨村浮山與大寧河匯入,河水大增,稱作賀江。
富江,合計源頭麥嶺河71.2公里、富江幹流富川段21.3公里、鐘山縣段46.4公里,長度138.9公里。

水文特徵

據富陽水文站(集水面積520平方公里)的實測:1915年7月8日,最大洪峰流量達1310立方米每秒;1966年9月枯水最小流量僅為0.27立方米每秒。多年平均徑流深717.9毫米,多年平均徑流量為3.707億立方米,平均流量11.8立方米每秒,河床底層多屬碳酸鹽岩,表面多系沖積的砂卵石。
富江富川縣富陽鎮段富江富川縣富陽鎮段

主要支流

富江流域的主要支流有麥嶺河、金田河、鞏塘河、石家河、新華河、蓮山河、澇溪河、淮南河、長溪江等。
麥嶺河,是富江東岸最長的一級支流,源出麥嶺鄉的湖圓嶺。源地高程430米,經桃圓洞注入塘井塘,流經大壩、洞口、桃美嶺等村,至高橋合毛田水庫西流之水到高壩村進入岩洞,從周塘岩村復出地面,向西南流至麥嶺橋,匯合長春水庫南流之水進入葛坡鄉。再經山塘、石眼山、馬坪等村,至城北注入富江上流。流程曲長71.2公里,河床底屬沖積泥沙層,多裂隙溶洞。河床平均寬度約13米,落差180米,比降為2.5‰。流域面積139.28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為0.87億立方米,平均流量為2.76立方米每秒,枯水流量約0.4立方米每秒。水能蘊藏量為1448千瓦,可開發利用725千瓦,1981年在谷母井建小電站一座,裝機容量為400千瓦。
金田河,是富江東岸的一級支流,發源予麥嶺鄉的月塘村。經春黃、金田和城北鄉的巍峰、新寨、至張家寨注入富江上流。流程18.75公里,河底屬石灰岩層,多裂隙溶洞。河床平均寬度6米,落差124.5米,比降6.6‰。流域面積65.04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約為0.41億立方米,平均流量為1.29立方米每秒,枯水流量為0.38立方米每秒。水能蘊藏量464千瓦,可開發利用225千瓦,1986年在金田水庫壩後建小水電站一座,裝機容量160千瓦。
鞏塘河,富江東岸一級支流,發源於麥嶺鄉秀林村。流經葛坡鄉的樓村、富陽鄉的鞏塘,至黃龍的龍母寨注入富江幹流。流長21公里,河底屬沖積泥沙層。河床平均寬度12米,落差198米,比降9.4‰。流域面積為66.44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0.52億立方米,平均流量1.66立方米每秒,枯水流量約0.4立方米每秒。水能蘊藏量1437千瓦,可開發利用160千瓦,目前尚未開發利用。石家河富江東岸一級支流,發源於麥嶺鄉新造村的名泉漫古洞。泉水來自湖南江永縣的幾條地下暗流,從龍窩塘等地湧出地面,縱貫石家鄉的龍窩、石家、黃竹、城上、曹里等5個村,流經福利鄉的洞池、毛家、羅豐和古城鄉的山田、粟江、高路、莫家、大嶺、楊村,匯入富江上流的龜石水庫。河長達32公里,河底多屬石灰岩層間有沖積泥沙。河床平均寬度20米,落差160米,比降5‰。流域面積126.01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為0.8818億立方米,平均流量2.8立方米每秒,枯水流量約0.55立方米每秒。水能蘊藏量863千瓦,可開發利用600千瓦,於1979年在石家水庫壩後建小水電站一座,裝機容量325千瓦。
新華河,是富江東岸一級支流,發源於新華鄉的木龍村,流經井頭灣、新華、東灣、蓮山塘,至莊嶺與龍集西北流之水匯合,經扼子下村,流入古城鄉的茶園、丁山、塘貝,南下石腳、大嶺、至蓮山鄉沙洲注入富江上流的龜石水庫。河長15公里,河底屬石灰岩間有沖積泥沙。河床平均寬度約8米,落差80米,比降5.3‰。流域面積52.97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0.39億立方米,平均流量1.23立方米每秒,枯水流量0.3立方米每秒。水能蘊藏量為215千瓦,可開發利用200千瓦,於1979年在茶園白水站建小水電站一座,袋機容量75千瓦。
蓮山河,富江東岸一級支流,發源於新華鄉的路坪村,經蓮山鄉洞口,下壩山、蓮山、吉山注入富江上流的龜石水庫。河長為11公里,河底屬石灰岩間有沖積泥沙。河床平均寬度10米,落差30米,比降2.7‰。流域面積30.73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0.24億立方米,平均流量0.76立方米每秒,枯水流量約0.25立方米每秒。水能蘊藏量300千瓦,可開發利用250千瓦,尚未開發利用。
澇溪河,是富江西岸最大的一級支流,發源於富陽鄉澇溪山(古名盧溪,下游稱橋頭江)。在山內匯油榨屋、北卡、正崗、南卡之沖水,東流經樟木灣、岩仔沖、楓木沖,至澇溪口而下平原,再經三百村、大江、橋頭江至粟家村東北約300米處注入富江上流的龜石水庫。河長12.6公里,河底屬砂卵石。河床平均寬度約13米,落差820米,比降65‰。流域面積48.77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0.38億立方米,平均流量為1.22立方米每秒,枯水流量約0.3立方米每秒。水能蘊藏量3217千瓦,可開發利用2260千瓦,於1974、1981年分別興建澇溪一、二級小水電站二座,裝機容量1700千瓦。
淮南河,富江西岸的一級支流,發源於柳家鄉大灣山的山瑤田,匯車角源東南流的三沖之水,至半邊岩又匯合木橫衝東流之水,注入淮南河水庫。從水庫下游約500米處又匯雙河口南來之水,到柳家流入平地。向東流經下灣、石壩村,注入富江上流的龜石水庫。河長10.25公里,河底多屬砂卵石。河床平均寬度11.5米,落差918米,比降為89‰。流域面積35.06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0.276億立方米,平均流量0.88立方米每秒,枯水流量約0.25立方米每秒。水能蘊藏量2027千瓦,可開發利用1200千瓦,現已興建淮南河一、二級小水電站,裝機容量530千瓦。
長溪江,富江下游西岸的一級支流,發源於塘肚山,源地高程1500米,溪水東南流向,至前面崗,東向流經縣境柳家鄉的新嶺磅、鄧家壩、老寨、中間寨、高寨等村,於龜石水庫下游約400米處匯入富江下游。流長11.5公里,其中,縣內流長6.8公里,河底多為砂卵石。河床平均寬度8米,落差1340米,比降116.5‰,其中縣內河段落差110米,比降16.2‰。流域面積63.15平方公里,其中縣內13.6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0.28億立方米,平均流量0.9立方米每秒,枯水流量約0.2立方米每秒。縣內水能蘊藏量124千瓦,尚未開發利用。
白沙河,富江下游一級支流,發源於姑婆山,流經湖南江華河路口鎮,自東向西,由仙姑岩入縣境,到蓮山鄉廟灣村潛入岩洞,伏流長達2公里,至白沙鄉的井山村流出地面,折向南流,經木江、白沙,匯烏羊山沖二級支流之水,至梅子關進入鐘山縣望高鄉注入富江下游。縣內流長14.3公里,河底多屬黃紅色的砂壤土層,間或有些花崗岩、石灰岩層,由於上游開採錫礦,河水終年混濁,表面瘀積大量流沙。河床平均寬度20米,落差43米,比降3‰。縣內控制流域面積12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4.9億立方米,平均流量1.55立方米每秒,枯水流量約0.3立方米每秒。水能蘊藏量(含烏羊山、砂龍沖支流)13258千瓦,可開發利用1600千瓦,於1979年在烏羊山修建1座小電站;1981、1982年分別在砂龍沖修建一、二級小水電站2座,裝機容量1400千瓦。

水利開發

灌溉船運

富川縣,幹流兩岸多為平疇沃土,尤其是龜石水庫淹沒的原古城一帶,是全縣較寬闊肥沃的平原。歷代農民都設法取富江水灌田,至清末,縣內富江上游幹流上已堰壩9座,其中楊柳大壩灌溉農田達6000餘畝;沿江兩岸還建有不少滾筒車提水灌田。解放後,新建雙江、城北、牛角、雞公、南門和黃蓮東、西乾等7處壩渠工程,增加灌溉6900畝。據清嘉慶《廣西通志》載:“臨水可通巨艦”。民國時期,富江幹流的水路運輸較為發達,可通行6千斤至1萬斤的載重民船。由富川縣內古城街(豐水期可上至縣城)順流至鐘山,經賀縣、信都、封開進入西江航道。解放後,由於在富江幹流的上游欄河築壩,流量減少,航運時斷時續。1958年修建龜石水庫後,航運中斷。據水利部門調查,富江上游幹流水能蘊藏量為2252千瓦,可開發利用1110千瓦,1979—1980年分別在栗木崗、江塘、南門修建3座小電站,裝機容量600千瓦。

水利工程

龜石水庫,位於富川縣城正南方的古城、柳家、蓮山、富陽鎮境內。1958年冬動工修建,1961年蓄水,1964年電站建成投產運行。水庫大壩高42.7米,是永久性漿砌重力壩,壩頂高程珠江基準面185.7米,總庫容量5.9億立方米,有效庫容3.48億立方米,死庫容0.92億立方米。建有壩後式發電站1座,安裝3000千瓦水輪發電機組4台,總容量為1.2萬千瓦。開有東西兩條幹渠,東乾渠引水流量為15.96立方米每秒,經鐘山縣的城廂、望高、西灣至賀縣的黃田、八步、蓮塘,設計灌溉面積12.82萬畝,實際灌溉面積7.24萬畝;西乾渠引水流量為5立方米每秒,經鐘山縣的昇平、鐘山鎮到羊頭的大井,設計灌溉面積3.4萬畝,實際灌溉面積1.3萬畝。電站設計年發電量0.66億千瓦小時,實際年發電量為0.52億千瓦小時,年電費收入達200萬元。根據00934部隊1979年在縣內勘測的水文地質資料,發現龜石水庫內的峽谷左岸嶺坡開裂一大滑體,而且繼續向前滑動,已採取向左岸和壩基進行固結灌漿等相應的措施。富川縣內在珠江基準面(海拔182米)以下被淹沒的土地面積達58827畝,其中水田25174畝,畲地6030畝,森林7393畝,村莊宅基地、園地等20230畝,被水淹沒的範圍有古城、柳家、富陽3個公社的16個大隊,49個自然村、202個生產隊,共4346戶、18713人。
龜石水庫龜石水庫
鐘山縣富江流域水利設施表
工程名稱所在地點壩型壩高集網面積
(平方公里)

庫容
有效
庫容
設計保
灌面積
保灌
面積
建成年月
長塘水庫
羊頭鄉
土壩
12.5
2.20
143
104
1600
700
1956-11
洞心水庫
羊頭鄉
土壩
11.5
1.26
112
81
1000
200
1956-12
茶源水庫
城廂鄉
土壩
18.0
8.60
210
115
1600
1600
1968-12
軍沖水庫
鐘山鎮
土壩
14.0
8.50
607
427
6000
1000
1973-11
羅溪水庫
望高鄉
土壩
21.0
7.00
141
101
1000
600
1979-12

水文監測

民國時期,在富江峽口下游設有龜石水文站。解放後,1951年,平樂專署水文中心站,在富川縣富陽鎮以觀音閣(在縣苗圃)設立富陽水文站,配備職工5人,主要觀測富江上游的雨量、水位和流量。由於受人工閘壩的影響,觀測流量受到限制,1952年底遷至上游1.2公里處,水位及流量停測。1960年1月,梧州地區水文氣象所,將富陽站重新列為專用水文站,配備人員4人,1962年1月改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水電廳領導。1964年1月直屬於中央水電部廣西水文總站。1969年7月下放由富川縣革委會管轄。富陽水文站有水位、流量、含沙量、水面比降、降水量、蒸發量等6個觀測項目,設備有水位計、流速儀、採樣器、纜道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