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比案

富比案

富比案說的是富士康與比亞迪兩家企業之間的商業案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富比案
  • 起源於:2006年6月
  • 別稱:中國高科技智慧財產權的第一案
  • 事故雙方:富士康與比亞迪
簡介,概述,舊事從提,媒體評論,大事記,

簡介

“”是指兩家公司之間的商業糾紛。富比案,當時富士康以竊取商業機密為由在深圳法院起訴內地代工廠比亞迪,後轉到香港地方訴訟。富士康始終認為比亞迪的做法令富士康損失了51.3億元的生意。直至2009年,雙方已就此交鋒3年,除了有4位比亞迪員工被判刑外,至今仍沒有結果。這場“富比案”已被媒體封為“”。
富比案

概述

富比案
比亞迪素有業界“小鴻海”之稱。兩大主要業務包括IT零部件業務及汽車業務,其中,IT零部件業務主要由二次充電電池業務和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組成。比亞迪公開財報數據顯示,2004年,其手機代工業務實現營業收入9.30億元;2005年達到了19.06億元;2006年增長169.3%,達到了51.35億元。
“富比案”的糾紛根源於郭台銘所謂的商業間諜行徑。從2006年8月開始,外界廣知的“富比案”就鬧得沸沸揚揚。從最開始富士康窮追猛打控訴比亞迪“竊密”,到比亞迪反告富士康員工涉嫌賄賂,“富比案”一直備受關注。富士康曾在狀告比亞迪的起訴書中寫道:“因商業機密被竊,令富士康損失了人民幣51.3億元的生意。”
據說當年王傳福專門來找郭台銘,期望富士康可以幫比亞迪做電池殼,郭台銘還親自帶著王傳福參觀自己的工廠。“結果王傳福看到鴻海賺錢,就挖走我們的人,我們總共被挖走400多個幹部,偷走上萬份檔案。”郭台銘對此憤憤不平。
郭台銘認為在IT代工領域比亞迪的規模不到富士康的1/10,甚至認為比亞迪連“山寨”都不如,“山寨頂多只是抄襲,學你的外觀。但比亞迪不只是抄襲而是偷竊。他派商業間諜,偷竊我們的資料,然後湮滅證據。”郭台銘不斷強調:“對於偷竊的公司,我絕不把他當對手。”
儘管紛紛擾擾的“富比案”到2009年都沒有結束,但是已經跟該案有關的4名比亞迪員工被判刑。郭台銘對這些自己的前員工為王傳福做探子感到不值。他列舉一位富士康的前員工把富士康內部的財務資料傳送給王傳福,導致“我們每次報價,他都剛好比我們低一點”。後來東窗事發,比亞迪方面通知該人員刪除犯罪證據。“最可惡的是,員工背黑鍋,王傳福卻死不認錯,全部推說那是員工個人行為,與公司無關。”郭台銘說。
企業之間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因此郭台銘也極力反思自己,“那時候富士康會被挖腳,其實是因為內地員工不能像台灣員工一樣領股票分紅,這點直到最近才開放”。

舊事從提

為了一宗3年前的案子,台灣首富IT代工業大佬、鴻海(富士康)董事長郭台銘2009年5月4日突然打破一貫溫文爾雅的形象,向比亞迪公開發難。從資本到營業模式各個層面質問比亞迪總裁王傳福。儘管有人認為是鴻海第一季度不盡如人意的財報,導致郭台銘痛批比亞迪以轉移公眾視線,但是不可否認持續3年卻還沒有定論的“富比案”一直讓郭台銘耿耿於懷。另一方面比亞迪對此並不願表態。
由於比亞迪開始從IT代工轉入涉足汽車領域,和富士康的交集慢慢減少。特別是股神巴菲特2008年因電動車宣布投資比亞迪,讓外界認為比亞迪將會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汽車上。但是顯然郭台銘並不放過對比亞迪新業務的質疑。
“我想請問巴菲特敢不敢開比亞迪的電動、汽油雙模車子親自上下班嗎?”郭台銘的言外之意就是質疑比亞迪產品質量。郭台銘甚至質問巴菲特“為何投資偷竊富士康商業機密的比亞迪”?並表示如果巴菲特不回答,2010年一定買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的股票,以股東身份飛到美國親自請教。

媒體評論

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機下整體訂單減少,加劇了兩家企業的競爭。“雙方在訂單的爭奪上絲毫沒有放鬆。”財富同道會首席經濟學家王亮透露,可能是由於國內輿論對富士康的報導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摩托羅拉將以往交給富士康的代工訂單轉移到了比亞迪。“不過據我所知,富士康最近拿到了戴爾的訂單。”
一位熟悉比亞迪和富士康的業內分析師分析,目前三星、摩托羅拉、飛利浦等都是比亞迪的手機代工客戶。儘管富士康仍掌握一定量的大單客戶,但比亞迪目前的客戶增長是對富士康最直接的衝擊,一方面競爭者多了會造成訂單的分流;另一方面,多一家競爭者,也會降低代工廠商在客戶面前的議價籌碼。

大事記

2006年6月,富士康旗下兩家子公司起訴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侵犯商業秘密,索賠500萬元;
2007年7月,富士康和其母公司在香港提起了對比亞迪的侵犯商業秘密訴訟,索賠650元;
2007年11月6日,法院委託北京九州世初智慧財產權司法鑑定中心對該案舉行司法鑑定;
2007年12月,富士康表示該鑑定中心的第一批官方鑑定書已出爐,鑑定結果表明比亞迪獲取的相關檔案中,確有大量檔案構成非公知信息;
2008年2月,比亞迪公告稱,送交北京鑑定機構的關於比亞迪侵權富士康的資料有被篡改可能,它或將無法作為證據被使用;
2008年3月14日,富士康稱,該案件已經升級為刑事案件,公安部門已經對涉案人員展開刑事偵查;
2008年4月10日,富士康稱比亞迪創始人夏佐全已被拘留。次日,比亞迪回應稱,夏佐全被拘留4天后因缺乏證據被釋放;
2008年6月30日,比亞迪稱,有關申請擱置與富士康的訴訟遭駁回;同日,富士康表示,將對比亞迪進行新的訴訟;
2008年12月2日,比亞迪緊急公告稱,公安機關已撤消針對該公司的調查。
2009年5月4日,郭台銘接受採訪時舊事重提,從資本到營業模式各個層面質問比亞迪總裁王傳福。並隔空炮轟投資比亞迪的股神巴菲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