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烈士陵園

宿遷烈士陵園

宿遷烈士陵園,又名宿北大戰紀念館,始建於1954年春,建築面積1920平方米。

宿遷烈士陵園是宿遷市公園、陵園合一的新景區,園內有七處烈土紀念碑、紀念塔、雕像和革命文物陳列館,並有各種新式建築,是一個集瞻仰先烈、學習革命歷史與旅遊休憩為一體的勝地。

陳毅元帥親筆題名:宿北大戰馬陵山革命烈士紀念塔。

前國家主席李先念題詞:少年英雄韓宇娟。

2016年9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宿遷市宿遷烈士陵園為第六批國家級烈士紀念設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宿遷烈士陵園
  • 又名:宿北大戰紀念館
  • 類別:歷史博物館
  • 占地面積:1920平方米
  • 竣工時間:1954年春
  • 地點:宿遷市
建立原因,主要展覽,歷史意義,所獲榮譽,

建立原因

宿北大戰是解放戰爭初期的一次著名戰役,開創了人民解放軍首次全殲國民黨軍1個整編師的光輝範例,是山東野戰軍、華中野戰軍會合後組建華東野戰軍的輝煌第一仗。宿北大戰烈士陵園是宿遷市優撫事業發展的標誌性工程,是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陣地。
宿遷烈士陵園
園中老紀念館已經不適應紅色教育的需求,新紀念館建設2016年上半年啟動,預計2016年底新建的宿北大戰紀念館將投入使用。
紀念館的改造,以紀念宿北大戰、紅色旅遊為主線,以國防人文教育、生態休閒為副線,打造以宿北大戰、紅色旅遊為主題的紀念公園,營造開放體驗式,滿足市民休閒、教育、康體的休閒公園,樹立具有濃郁人文氣息的教育示範基地。

主要展覽

宿遷烈士陵園(宿北大戰紀念館)始建於1954年,建築面積1920平方米。每年清明節或重大節日,地方黨政機關、部隊、學校等在此舉行紀念活動,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
紀念館共有10個展廳,主要陳列宿北大戰資料,展出圖片、畫面、實物和革命文物計930餘件。一件件遺物,一幅幅珍貴照片,再現當年宿北大戰激戰7天7夜的壯烈場景。有劉伯承、鄧小平、陳毅、粟裕、譚震林等五前委的合影。紀念館二樓西頭展廳,展示有美式裝備輕機槍、重機槍、鋼炮等戰利品;展館二樓東頭展廳還展示了國民黨第69師師長戴之奇用過的手杖和電話機,以及其自殺的現場照片。
宿遷烈士陵園
新陵園建有主紀念碑、史料陳列館、余娟紀念廣場、停車場、牌坊、院內主幹道和綠化等工程。
2011年,在“八一”建軍節到來之際,宿豫區隆重舉行宿北大戰烈士陵園竣工暨憑弔烈士儀式,共同追憶65年前的烽火歲月,深切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宿豫區四套班子領導,宿遷市民政局副局長,宿豫區雙擁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主要領導,各鄉鎮主要領導、宣傳委員、人武部部長、民政助理,部分老戰士代表、基層民眾代表及學生代表等400餘人參加了活動儀式。儀式上,區主要領導向革命烈士紀念碑敬獻花籃,緬懷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跡,重溫入黨誓詞,向英勇犧牲的革命先烈們默哀。

歷史意義

1954年,宿遷烈士陵園(宿北大戰紀念館)建成。
宿北大戰烈士陵園的建成開放,對於弘揚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教育子孫後代繼承革命傳統,激發廣大幹部民眾積極投身於建設新宿遷的自覺性和責任感,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必將產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所獲榮譽

1987年6月,被江蘇省政府列為省級重點紀念建築保護單位;
1997年8月,被江蘇省委宣傳部命名為江蘇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1998年,被江蘇省國防教育委員會命名為江蘇省全民國防教育基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