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墜子戲

宿州墜子戲

宿州墜子戲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在一望無際的千里淮北大平原上,從上個世紀初至今活躍著一個新興的傳統戲曲劇種,這就是安徽宿州墜子戲。墜子戲是安徽的稀有劇種,它是以安徽省民間說唱的單口墜子為基礎,經過“大揚琴”“道情班”和“曲藝劇”的過程發展而成。墜子戲以其主奏樂器為“墜子”而得名。墜子戲起源於廣袤的安徽淮北大平原,以淮北地區的蕭縣、碭山、宿縣(今埇橋區)濉溪、固鎮、靈璧、懷遠、渦陽、蒙城、阜陽、亳縣(今亳州)等縣為其活動基地,並流行於“皖、豫、蘇、魯”接壤的黃淮地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宿州墜子戲
  • 文化性質:非物質文化遺產
  • 所屬劇種:新興的稀有戲曲
  • 起源:源於安徽蕭縣
墜子戲簡述,墜子戲源流歷史,墜子戲的藝術特色,音樂唱腔,行當與表演,語言與唱詞,演出劇目,墜子戲的主要價值,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審美價值,

墜子戲簡述

墜子戲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全國墜子戲有兩大流派,一是黃河以北的河北省深澤墜子戲,二是黃河以南的安徽宿州墜子戲。
墜子戲是一個具有濃郁淮北鄉土氣息、藝術個性化很強的地方戲曲劇種。其基本唱腔委婉多姿、豐富多彩,抒情性很強,大氣動人;花腔小調幽默詼諧,襯詞襯腔優美華麗;悲苦的“大寒韻”可催人淚下。墜子戲的唱腔有著不可替代的藝術感染力。墜子戲的表演,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有些表演程式是從當地農民的日常生活中模擬提煉而成的,具有較強的鄉土化色彩。墜子戲的劇目大多由單口墜子戲中的“段子話”(說唱小段)與“蔓子話”(大部書)改編而成。其中傳統大戲百餘出,小戲、折子戲40餘出,大小現代戲50多出。大戲情節扣人,小戲生活氣息濃郁,深受黃淮一帶觀眾的青睞。
墜子戲的表演形式非常符合當地觀眾的“口味”,因此發展較快。墜子戲的舞台上曾先後湧現出被號稱為“墜子戲三大元”的劉元芝、陳元孝、陳元萍和朱月梅、張立峰等著名表演藝術家,以及邢亞東、張高彥、張莉、李玲、王芳、吳亞莉、李連民、辛文亮等一大批優秀青年演員。墜子戲的劇目《魂訴》《一條大魚》等曾晉京匯報演出。上世紀60年代以後,《人民日報》《解放日報》《文匯報》《安徽日報》都曾發表專題評論文章,對墜子戲加以評述。墜子戲的演員還多次在國家級和省部級的重大藝術活動中獲獎,墜子戲在安徽戲曲史上占有一定的位置。

墜子戲源流歷史

墜子戲起源於安徽蕭縣。它的歷史可以上溯到上個世紀初,形成於上世紀40年代。蕭縣在明、清時就是曲藝、戲曲之鄉。漁鼓、墜子、大鼓、琴書和梆子、拉魂腔、花鼓戲等曲藝、戲曲活動頻繁。1914年,山東鄆城縣墜子女藝人韓教香來蕭縣演出,深受當地歡迎。不久,韓教香與黃口鎮一史姓男子結婚,從此在蕭縣安家落戶。為了招徠更多觀眾,他們還曾嘗試化妝穿箱,以戲曲形式來演唱墜子。後相繼又有山東菏澤墜子藝人李元靈等來蕭縣演唱墜子並招徒,不少漁鼓、大鼓藝人拜其為師。至30年代,“墜子熱”已在蕭縣悄然興起。
1940年,以淮北琴書藝人陳興蘭(蕭縣丁目集人)為首發起,結合王從軍、趙堯順、邵理信等琴書藝人合夥組成一個民間演唱班社,變琴書的第三人稱敘事體為第一人稱的代言體,化妝穿箱,以戲曲形式正式出現在淮北大平原上,取名為“清音大揚琴”班;首演劇目為《洞賓戲牡丹》。1942年,該班又由杜慶祥(藝名永真)參加並領班;演唱曲調以沿襲琴書的“四句腔”“垛子板”“鳳陽歌”和“疊斷橋”等為主,偶而加進一點“拉魂腔”和“梆子腔”;口傳工尺譜,無男女腔之分,班內無女性。生、旦均為男藝人扮演,謂之“生、旦、淨、醜一籃子挎”。劇目以“三小戲”為主。如《王漢喜借年》《潘金蓮拾麥》《王林休妻》《拾棉花》等。最初的活動僅限於蕭縣的農村,以“撂明地兒”(即打地攤)演出為主;藝人們出身於農民或鄉村曲藝藝人,農忙務農,農閒唱戲。
1944年,蕭縣著名墜子藝人李教令(綽號黑大個,肥莊人)和他的弦手王永玉及黃口鎮墜子女藝人史鳳俠(韓教香的第四個養女,墜子戲的第一個女藝人),先後加入“清音大揚琴”班。由於李教令藝輩最高,藝術造詣頗深,原班主杜慶祥等人均拜其為師,並推其為班主。在李教令的倡導和影響下,班內開始廢其琴書曲調,改唱墜子的“平腔”和“扎板”,並將“清音大揚琴”班改名為“蕭縣道情班”。因早年的墜子是由皖北道情、鶯歌柳結合三弦書演變而成,故該班敬奉“邱祖龍門派”(即金代道教“北七真”之一的邱處機所創立的道派),其藝輩按“道德通玄境、真常守太清、一陽來複本、合教永元明”排列,李教令為“龍門派”第十七輩弟子。“道情班”的唱腔以李教令的東路男腔“大口”墜子和史鳳俠的女腔“坤口”(或稱 “小口”)唱法為其代表。演出時,化妝簡陋。小生戴禮帽、穿大褂;旦角著花平布褂和紅裙,頭項印花毛巾;老生戴麻制冉口,醜抹白鼻,並有模仿日常生活動作的身段表演。1946年以前,道情班的活動僅限淮北地區的蕭、碭、宿、濉一帶,後逐步擴展到豫東、蘇北等地。演出場所偏重於集鎮的“緶會”(即淮北當地的牧畜交易會)、廟會,後逐步進入縣城。劇目增加了《龍青海》《審姚大》《大紅袍》等公案、袍帶戲;一部分花鼓戲、梆子戲藝人陸續加入道情班,改唱墜子戲。如:郭占才、余華榮、吳廣志、牛家太、蔡可彬、李樂善、劉德才等,就連“花鼓狀元”馬敬君也曾改唱過墜子戲。音樂上除了墜子本腔外,仍保留部分琴書、拉魂腔、梆子腔和後來帶進的花鼓調等,劇目全為“活詞”。兄弟劇種演員的加盟,不同劇、曲種的藝人云集一台,大大地豐富了墜子戲的音樂和表演。墜子戲的劇目可分為“正本戲”和“小戲”兩類,分別由原單口墜子中的“蔓子活”與“段子活”改編而成。
1948年,淮海戰役爆發後,為避戰亂,道情班兩次西下河南遊藝,把這一新興劇種傳入河南。豫東知名墜子藝人吳宗簡等在此班的影響和幫助下,也建立了道情班。
新中國成立後,道情班於1951年底被蕭縣人民政府接收,成立了墜子戲專業表演團體——蕭縣曲藝實驗劇團(亦稱“曲藝劇”)。經過整編,充實了藝術人才(如號稱“三元”的劉元芝、陳元孝、陳元萍等),又培養出以朱月梅為代表的第二代墜子戲演員。陳元孝在墜子戲中糅進了安徽大鼓,劉元芝擅用“腦後音”和“噴口”,陳元萍清秀灑脫的小生唱腔,都具有安徽墜子戲獨特的地方風格和鮮明的音樂特點。
1956年,墜子戲《小菜園》參加安徽省第一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獲演員、樂師、音樂等5項獎;青年演員朱月梅嶄露頭角,首次把這個長期生長在淮北平原上的新興劇種帶上了省劇壇。劉羽君發表了題為《看曲藝劇〈小菜園〉》”的專題評論文章加以評述。音樂上由“即興演唱”逐步發展成為“排腔記譜”,樂隊為“提綱伴奏”。1958年至1959年,自編自演的大型墜子戲《白雲五女》和《小包公》分別參加安徽省第二屆戲曲匯演和向國慶10周年獻禮的演出,並多次為中央領導人劉少奇、董必武、譚震林等作專場演出,墜子戲這一新興地方劇種以嶄新的姿態飲譽江淮,轟動全省。為扶植這一新興地方劇種的進一步發展,安徽省委於1959年11月決定成立“安徽省墜子戲劇團”(原為安徽省省屬十大文藝團體之一,先後由蚌埠專區和宿縣地區代管)。墜子戲從1963年起,配合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在安徽領先大演現代戲,上山下鄉,送戲上門。《人民日報》《解放日報》《文匯報》《安徽日報》等刊物紛紛發表社論和文章給予高度評價,並被評為全國“烏蘭牧騎”式的“紅旗劇團”。在音樂上對傳統唱腔進行了挖掘整理,與兄弟劇種加強了藝術交流;除改革唱腔外,還創作了“餵雞”“思盼”等墜子戲曲牌。從60年代起,先後對唱腔板式和打擊樂進行了初步規範和改革,對重點唱段進行設計,並創作移植了《雷鋒》《奪印》《蘆盪火種》《智取威虎山》等大型現代戲。
“文化大革命”中,由於受“一花獨放”的影響,劇團被砍掉,人員被遣散,所有的資料被焚之一炬,墜子戲面臨夭折……
1978年,恢復安徽省墜子劇團後,注重加強對劇目、表演、音樂、語言音韻的藝術探討,派出音樂幹部陳健(晨見)、鄭忠良對墜子戲淵源進行了認真的調查,在深入挖掘、記錄整理大量傳統音響、文字資料的基礎上,對諸類唱腔板式進行了正式規範和命名;對“淨行”和小生、老旦的行當唱腔作了探索性的嘗試;初步解決了轉調問題;改革創新了墜子戲男女腔“慢板”“送板”和“小黑驢”以及墜子戲鑼鼓與伴奏曲牌。為更好地塑造各種不同身份和性格的人物,又編創了部分綜合板式的唱腔,豐富了墜子戲的表現力,改變了以前那種“一板到底”的單調格局。上述經改革後的唱腔板式,通過大量的舞台實踐,都已成為墜子戲音樂中具有一定保留價值、不可缺少的、新型的音樂程式,並廣為使用。在全國同類劇種中,都已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與此同時,還整理創作出一大批具有墜子戲特色的優秀劇目,如《金妹和銀娃》參加安徽省首屆現代戲調演,《包三黑趕考》獲安徽省首屆兒童戲調演創作、演出雙一等獎,墜子戲清唱《請到淮北走一趟》和大墜胡(墜子戲主胡)獨奏《鬧花燈》在“江淮之秋歌舞節”上獲一、二等獎。《潘金蓮》《公主求情》分別獲安徽省首屆藝術節創作獎、演出獎。朱月梅、張立峰、張玲、孟敏、趙娟、邢亞東、沈艷秋、張莉、李玲、張高彥、王芳、辛文亮、吳亞莉、李淋潔等演員分別在諸次省級以上戲曲演唱評比活動中獲個人表演獎。從50年代起,墜子戲先後有《小菜園》《小包公》《竇娥冤》《潘金蓮》和《公主求情》等戲的唱腔被錄製成唱片或盒帶發行。著名墜子戲演員朱月梅、張立峰的演唱藝術先後由安徽人民廣播電台、安徽電視台和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錄音、錄像播放。
1999年,隨著宿縣地區撤地建市的進程,安徽省墜子戲劇團更名為宿州市墜子戲劇團。同年11月,墜子戲《魂訴》在第六屆安徽省藝術節上一舉奪得了編導、作曲、表演、演出等5項一等獎。由墜子戲主奏樂器演奏的雙墜胡《農家晨曲》獲比賽二等獎。
2002年,墜子戲《魂訴》和《一條大魚》晉京匯報演出,得到首都觀眾和戲劇界專家們的一致好評。其中《一條大魚》還在2004年獲得了第二屆中國濱州·博興國際小戲藝術節金獎。
2008年以來,墜子戲《竇娥冤》《人生配方》《一條大魚》《打賭》《魂訴》《水晶頌》《大腳娘娘選總管》《今天是個好日子》等一大批優秀劇目被相繼推出,並分別在文化部、中國劇協等單位舉辦的中國第七屆、第八屆“映山紅”戲劇節及省文化廳舉辦的各類戲曲藝術活動中獲獎。最近,大型墜子戲《故土情深》又獲得了安徽省第十一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

墜子戲的藝術特色

墜子戲在形成與發展的過程中,大量融入了北方的民俗文化,無論是在表演、語言、唱腔、伴奏等方面均已構成帶有淮北本土地域文化鮮明的藝術特色。它的藝術特色表現為如下幾個方面:

音樂唱腔

墜子戲因其主奏樂器為大墜胡、唱腔使用墜子的基本曲調而得名。音樂包括唱腔和伴奏兩大部分。
1. 唱腔。墜子戲的唱腔優美動聽,曲調多姿多彩,屬於板腔體類型的聲腔結構。概括起來可歸納為主體唱腔、輔助唱腔和其他唱腔三個類別。
(1)主體唱腔。它是以“四句腔”為其變化基礎或由大量的上下對應式腔句繁衍變化所構成的。如“平板”“寒板”“快板”和“慢板”(或稱“慢平”)等。它們風格性強、可塑性大,功能各異、變化豐富,每一板式都可以自我構成各種大、小不等的完整唱段;並適應各類行當的演唱,表現情緒較為廣泛,在諸類唱腔中居於主導地位。
(2)輔助唱腔。一般都具有專用功能,個性迥然、格調鮮明,表達情感上各見其長,獨具特色。如表現極度悲傷的“寒韻”“哭腔頭”;表現激動情緒的“搖板”“飛板”;表現幽默詼諧的“花腔”;表現憂鬱沉悶的“送板”;表現悲苦哀怨的“寒清”;用於終止前或轉換節奏時的“要板”等。從速度節奏上來講,有慢、中、快速之分,既有緊打慢唱,又有散唱清補。
(3)其他唱腔是指墜子戲所吸收的民間小調和承襲原單口墜子中的少量曲牌。如“小黑驢兒”“盼夫調”“鳳陽歌”“扒缸調”“大明江山”等。
2. 伴奏。墜子戲的伴奏音樂由“文場”(絲竹管弦)和“武場”(民族打擊樂)兩部分組成。
(1)墜子戲的“文場”是以大墜胡為主弦(主奏樂器),結合翁子(二胡)、古箏、琵琶構成的“四大件”包腔組,主奏樂器——墜胡(業內人俗稱“大弦”)又叫墜子、墜琴。形狀類似小三弦,琴桿和弦軸為紫紅木製成。“山口”為骨質鑲嵌,共鳴筒為橢圓形,蒙以梧桐板。比二胡弓稍長、稍粗的弓子配以白馬尾。兩根琴弦為純四度定音,裡弦為F,外弦為B,墜胡的中、低音區音色蒼勁、渾厚,高音區細膩,與墜子戲人聲的說唱特點極為相近。演奏技巧有“閃、顫、騰、挪、滑、揉、頓、懸”等;主要伴奏手法有“包、領、捧、送、托、墊、襯”等;墜子戲樂隊另外還配有揚琴、大三弦、笛子、嗩吶、笙、悶笛、中胡、大提琴及其他管弦樂器。常用器樂曲牌有:“盼樓”“小鬧台”“鳳陽歌”“撞金鐘”“小黑驢兒”“迎駕”“官調”等。
(2)墜子戲“武場”中的打擊樂有板鼓、堂鼓、梆子、大鑼、鐃鈸、小鑼等。常用鑼鼓點有平垛頭、寒三鑼、快板鑼、腰板鑼等。

行當與表演

1.角色行當。墜子戲的角色行當,主要分生、旦、淨、醜四大類。生,包括娃娃生、小生、鬚生、老頭(即老生)四種。旦,包括閨門旦(小花旦)、青衣、搖婆旦、老旦。淨,墜子戲裡叫“臉子”分別為大花臉、二崩子、奸白臉、小黑頭。醜,有小丑、老醜、文丑、武丑之分。
2.表演。墜子戲的表演是從模擬當地農民日常生活與勞動的習慣動作中提煉出來的,偏重於寫實、無拘無束、自然流暢。受傳統戲曲表演程式化框框的影響不多,它的表演粗獷潑辣,外野內秀、熱情奔放,有著較強的鄉土化民間舞蹈的色彩。

語言與唱詞

1.語言道白。墜子戲使用的語言因劇目而異,生活小戲基本使用淮北方言,公案袍帶大戲使用方言韻白。其道白唱詞直白、幽默、口語化,通俗易懂,唱腔一律使用方言。
2.唱詞。墜子戲的唱詞音韻使用的是欽申、焦梢、鐵血、啪嚓、撲蘇、工聲、天仙、醜牛、知西、坡梭、拍灰、排懷、倉商十三道大韻和將平舌音的韻母后面再加上“-r”所形成的十三道小轍兒(即兒化韻)。為便於記憶,通常又以“陳小姐家住城南溝西座北牌坊”13個例字來作標記,其中根據韻母不同,每字代表一韻。過去老藝人也稱“十二道大韻、十二道小轍兒”(這是因為“鐵血”和“排懷”兩道窄韻常為一轍使用之故)。小轍兒中又以“小知西兒”為最有光彩。
墜子戲以“巧十字”(三、四、三結構)、“拙十字”(三、三、四結構)的十字韻和七字句(四、三或二、二、三結構)為其常用的唱詞句式結構,其他還有三字緊、四字垛、五字崩等長短字數不等的唱詞結構。

演出劇目

墜子戲擁有自己豐富的傳統劇目,這些劇目大約可分為“小戲”與“正本戲”兩類。多由單口墜子中的“段子活”或“蔓子活”改編而成。小戲如《潘金蓮拾麥》《小菜園》《王林休妻》《小借年》《三姐拜壽》《拾棉花》《爭燈》《砍樵》《拴娃娃》等40餘出。正本戲如《張廷秀私訪》《蹊蹺案》《龍青海投親》《曲公斷》《何文秀》《香蓮帕》《薛剛反唐》《紅石山》《屈原》《煉印》《清風亭》《五女興唐》《回龍傳》《小包公》《金鞭記》《李白醉酒》《魚腹山》《三門街》《四大征》(即:《薛仁貴征東》《秦英征西》《狄青征西》《羅通掃北》)《包公趕考》《羅帕案》《呂蒙正趕齋》《契約記》《小包公巧斷換親案》《智斬趙橫》《貴妃恨》《站花牆》《孝子冤》《大、小八義》《紅娘子》《大、小紅袍》《白羅衫》等百餘出(多為連台本戲)。
本團創作演出的現代戲有《小飛娥》《五女衛星田》《雷鋒》《良緣夢》《臨時廠長》《金妹和銀娃》《紅色種子》《孝子》《迷途姑娘》《三對夫妻間》《變了》《新條件》《端底夠不夠》《小兒倆》《不得閒》《水晶頌》《人生配方》《一條大魚》《打賭》《故土情深》等50餘出。
上世紀50年代《中國地方戲曲集·安徽省卷》(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收入了墜子戲劇目《小菜園》。1960年《安徽戲劇》出版了墜子戲劇目《小包公》。80年代初,《戲劇界》又出版了安徽墜子戲劇目選集——《小包公》,其中收入了墜子戲《智斬趙橫》《貴妃恨》《潘金蓮》《金妹和銀娃》《鸞鳳和鳴》《小包公》《小菜園》等劇目。劉羽君對墜子戲《小菜園》的演出表演和藝術特色作了專題撰文評述。著名劇作家金芝看了參加國慶10周年獻禮的墜子戲《小包公》後,還以《〈小包公〉的藝術特色》為題,在1960年第二期《安徽戲劇》上發表了大篇幅的評論文章。著名戲劇家、音樂家郭漢成、余從、劉禎、劉文峰、付雪漪、時白林、完藝舟、陸洪非、闞望、董泗珠、王長安、徐志遠等都對墜子戲藝術給予充分肯定。
墜子戲《小菜園》《智斬趙橫》《包公趕考》《公主求情》《竇娥冤》《潘金蓮》《小包公》等戲,分別於1960年、1962年、1981年、1986年被中國唱片社、海威特音像公司、江蘇音像出版社錄製成唱片和磁帶發行。
墜子戲著名演員朱月梅、張立峰的表演藝術分別由安徽人民廣播電台、安徽電視台和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予以介紹。

墜子戲的主要價值

歷史價值

墜子戲是一個新興的地方劇種,在它起源與流傳的百年里,由小到大、由弱到強,藝術上的日臻成熟,除了把諸多曲藝中的歷史故事改編成戲曲劇目加以傳承之外,在建國前後的各個歷史時期,還創作和上演了大量的與時代同步的優秀作品。在中國戲曲的發展史上,墜子戲以它表演和演唱鮮明的地方特色,反映了該劇種流行區域內的歷史變遷以及人民生活的藝術再現,應當說墜子戲是安徽地方稀有劇種中的典型代表,是社會文明進步發展的一個見證。是淮北民眾最喜聞樂見的一種戲曲藝術形式。

文化價值

墜子戲表演藝術的生活化、情趣化、說唱結合的藝術特色,豐富拓寬了戲曲藝術原生態的表現形式。墜子戲的語言來自民間,唱腔來自說唱藝術,與淮北人民的生活習俗息息相關。墜子戲把淮北人民在長期社會實踐中動人的故事加以整編提煉,以戲曲的藝術形式重現在舞台上,從而深受當地人民民眾的愛戴。黃淮一帶民眾素有“不打場、不犁地,都要去聽墜子戲”和“不打油、不稱鹽,都要去看墜子戲的“三大元”(指第一代墜子戲表演藝術家劉元芝、陳元孝、陳元萍)之說。這些真實而形象的民間諺語,足以說明根植於淮北大地沃土之中的墜子戲在黃淮一帶的民眾中已經有了深厚的基礎。從60年代起,《人民日報》《解放日報》《文匯報》《安徽日報》等新聞媒介,針對墜子戲長期紮根農村,為農民送戲上門的先進事跡發表了社論和報導,更佐證了墜子戲為農民服務,反映農村生活的文化底蘊及其文化價值。

審美價值

墜子戲屬北方戲曲劇種,產於淮北、源於當地民間說唱,除了傳承了大批的傳統戲之外,還擅演生活小戲,常給人以撲鼻的泥土芳香。墜子戲土而不酸,土而不俗,汁純味厚,具有一種廣闊田園的自然美。善於表現淮北人善良、樸實、豪爽、耿直的性格特徵。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墜子戲人物形象具有一定的審美價值。如:《小菜園》中少女王翠雲那天真無邪、多情豪爽、外野內秀的性格,其父王欖寬耿介、樸實善良的農民形象。《賣甜瓜》中李迎春的開朗、大方,王保全的憨態可鞠與真誠;《王林休妻》中小姑子的善良、耿直、主持正義,以及《小包公》中少年包拯的生性耿直、聰慧睿智、寬容大度、剛直不阿、疾惡如仇等都帶有淮北人鮮明的性格烙印,神氣活現地展示在墜子戲的舞台上。它真實地反映了黃淮、江淮大地上人民民眾的思想感情,同時也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鮮活的人民形象的藝術再現。它弘揚了人間的真善美、鞭笞了假惡醜。人們欣賞墜子戲,在愉悅中提升了道德品位,進一步領略了當地的民俗民風。墜子戲的唱腔多姿多彩,膾炙人口;男腔的“大口”莊、宏、剛、厚,質樸豪爽而高亢;女腔的“小口”俏、巧、脆、柔;花腔小調幽默詼諧,襯詞襯腔華麗;“寒韻”催人淚下,充分體現了淮北人的喜怒哀樂。墜胡的獨特音色和大滑音與人聲水乳交融,既強化了墜子戲劇種的地域特徵和鄉土色彩,又給人以美的享受。
2008年安徽宿州墜子戲與河北深澤墜子戲一起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